河北有永定河,永定河上有盧溝橋,盧溝橋長六百米,兩邊石欄上,刻了幾百個小獅子,每隻都不一樣。唯一一樣的是:每隻小獅子都七百五十歲,每隻都看了七百五十年代人世興亡。


    盧溝橋完成後七百五十年7月7號的深夜,日本侵略者打上了橋頭,中國忍耐久了、忍耐夠了,非得大幹一場了。


    蔣委員長在盧溝橋事變後第九天,舉行了“廬山談話會”,召集各界名流,共商國是。他在談話會一開始就表示:


    從這次事變的經過,知道人家處心積慮謀我之亟,和平已非輕易可以求得。眼前如果要平安無事,隻有讓人家軍隊無限製的出入於我們的國土。而我們本國軍隊,反要忍受限製,不能在本國土地內,自由駐在。或是人家向中國軍隊開槍,而我們不能還槍。換言之,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我們已快要臨到這極人世悲慘之境地,這在世界上,稍有人格的民族,都無法忍受的。我們的東北四省,失陷已有了六年之久。繼之以塘沽協定,現在衝突地點,已到了北平門口的盧溝橋。如果盧溝橋可以受人壓迫強占,那麽我們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與軍事重鎮的北平,就要變成沈陽第二,而今日的北平,若果變成昔日的沈陽,南京又何不可以變成北平?所以盧溝橋事變的推演,是關係中國國家整個的問題,此事能否結束,就是最後關頭的境界……但我們的態度,隻是應戰,而不是求戰。應戰是應付最後關頭逼不得已的辦法……盧溝橋事件,能否不擴大為中日戰爭,全係於日本政府的態度。和平希望絕續之關鍵,全係於日本軍隊之行動。在和平根本絕望之前一秒鍾,我們還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由外交方法來求得盧事的解決。


    這篇談話過後第三天[二十六年(1937)7月19日],全文正式公布。同一天,中國駐日大使許世英回到日本,在神戶發表談話,說中國政府對盧溝橋事變,堅持“不擴大”與“外交解決”兩大方針,這表示了,“在和平根本絕望前一秒鍾”,中國“還是希望和平的”。


    所以,從嚴格的時間上算,7月7日,隻是北方將士在盧溝橋抗日,是北方將士用流血造成事實上的一個明確起點。有人以為中國政府從這時候向日本宣戰,是完全不了解內情的。中國政府向日本宣戰,乃遠在四年以後,時間是三十年(1941)12月9日,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第二天,中國打了四年仗,到這一天,才宣布:“茲特正式對日宣戰,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間之關係者一律廢止。”“中國為酷愛和平之民族,過去四年餘之神聖抗戰,原期侵略者之日本於遭受實際之懲創後終能反省。在此時期,各友邦亦極端忍耐,冀其悔禍。”“不料殘暴成性之日本執迷不悟”,最後才“茲特正式對日宣戰”。


    哪有先生不說話?


    二十六年(1937)7月16日開始的廬山談話會,以文化界人士“慷慨陳詞”為主。七七事變第三天,北方文化界名流胡適到了南京,7月11日到了廬山。談話會共有一百五十八人參加,第一期談了四天半(7月16日到7月20日上午)。四天半中,胡適說了很多話。胡健中在場,送了他本家宗兄一首詩:


    溽暑匡廬勝會開,


    八方名士溯江來。


    吾家博士真堪道,


    慷慨陳詞又一回。


    提倡白話文的胡適,感到這首來詩不夠白話,乃用純白話回答如下:


    哪有貓兒不叫春?


    哪有蟬兒不鳴夏?


    哪有蝦蟆不夜鳴?


    哪有先生不說話?


    胡適是以說話為職業的人,在談話會以前,他與政府的關係,本就因為話說得太多,有過不愉快。這次國難當頭,政府反倒請他來說,他自然也就“胡說”不已。


    7月20日以後的局勢,開始密鑼緊鼓。21日,桂係人物聯名擁護蔣委員長廬山談話;22日,日本機械化部隊秘密開進華北;23日,上海日僑回國,中共宣言支持蔣委員長廬山談話;24日,上海日軍借口有人失蹤,布崗閘北;25日,蔣委員長接見美國大使,告訴他“東亞局勢已入最後關頭”;26日,北方將士佟麟閣等一千六百人戰死。27日,胡適在日記裏寫道:


    精衛先生約第二期談話會的一部分人聚餐,在聚餐之前有兩點鍾的談話,我亦在被邀之列,今天談的是對日外交問題。精衛宣讀中央寄來的一個長文件,敘述二十四年(1935)5月至7月9日的幾次軍事諒解——即所謂“何梅協定”的曆史。我極力勸他請中央發表此件。


    華北消息大惡。


    消息大惡的情形是:日本已經攻占了張家口,並且轟炸廊坊。天津日本領事向宋哲元將軍致最後通牒,要求國軍撤退。


    28日,胡適日記續寫:


    早起下山。


    在九江遇著陳布雷(上山)及張嶽軍、曾仲鳴、顧一樵(上山),談時局。


    今日消息驟變。宋哲元態度忽變,通電抗敵。


    是日北方傳來消息更奇怪,我軍奪回豐台、廊坊、通縣。傍晚南京人民有放鞭炮慶祝戰捷的!


    到了29日,才知道真相是:


    早起始知北京事驟變,宋哲元全部退出,北平事交給張自忠維持。昨日南、北、西苑俱慘敗!


    到美國大使館赴johnson約談。


    到華寅生家吃午飯,見著michon。


    下午美大使館參讚peck來。


    友人來談者甚多。


    與慰慈、馭萬、蔣、梅諸位到galfclub小坐,到老萬全吃飯。


    這一天,北方將士趙登禹等戰死。日本兵艦炮轟塘沽,並用飛機和大炮,摧毀了南開大學。南開大學的被毀,象征了日本向中國文化界點名宣戰。


    傅斯年要絕交


    胡適南來參加廬山談話會,他的心情,是未嚐不主戰的。七七以後第五天,他在《獨立評論》的“編輯後記”裏,表示對“盧案”的意見:


    此事開展到什麽程度,我們不得而知。在此際我們隻願表明我們的態度與決心:我們必須抵抗,如地方當局所表示,敵方再不速停射擊,我們唯有準備大犧牲!並且我希望無論作戰與交涉,全要聽命於中央!


    再過了六天,7月18號,他在“編輯後記”裏進一步重申:


    盧溝橋事件很少可以無條件地當為地方事件解決的可能,我們須有大規模的準備。這次我們不能有所割讓,如此則又回到兩年前的局麵了,那還了得!


    看了胡適這種“必須抵抗”“不能有所割讓”的言論,我們若比照他幾年來的“不主戰”態度,發現頗有研究的價值。


    胡適為人,理智而冷靜,溫源寧在《文人畫像》裏描繪:“在他嗬嗬的笑聲中,及他坦白的眼光中,我們看不見他的靈魂深處。他不像誌摩,不會有沉痛的悲哀與熱狂的情緒。”胡適這種性格,遠在他青年留美時候,就定型了。他那時候,就提倡“理智的愛國主義”。日本在1915年,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的時候,留美學生就紛紛主戰,“對日作戰!必要的話,就戰至亡國滅種!”胡適忍不住站出來,勸告這些未經深思熟慮的隔海主戰派。他說:“你們說中國有‘百萬雄師’,百萬雄師在哪兒?中國能戰的部隊隻有十二萬,裝備還不行,海軍隻有一條排水量四千三百噸的三級巡洋艦,拿什麽同日本打?打仗要講實力,用隻手挽狂瀾,算不得勇敢:以卵擊石,更不算英雄,若有人真要逞一時之快,把國家帶到比利時亡國的覆轍,這種人,不但錯愛了國,並且還是中華民族的罪人。”


    胡適的理智的愛國主義,在當時被朋友臭罵,罵做“漢奸”。但胡適是“哪有先生不說話”的,他在舉國滔滔的時候獨持異議,並且冷靜地苦口婆心地表達出異議,不論內容對不對,基本上,卻是一種心智真誠,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勇。


    胡適回國以後,中國、日本的和戰問題,一直在山重水複中演變著。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局麵愈來愈惡化,胡適、丁文江、蔣廷黻、傅斯年等創辦《獨立評論》,希望書生論政,“在那個無可如何的局勢裏,認為還可以為國家盡一點點力。”


    《獨立評論》的特色之一是,創辦人“並不期望有完全一致的主張,隻期望各人根據自己的知識,用公平的態度,來研究中國當前的問題。所以盡管有激烈的辯爭,我們總覺得這種討論是有益的。”


    開場白固然說得很好,實行起來,倒也頗不容易。“激烈的辯爭”引起多次的對立:武力統一問題上,胡適與蔣廷黻對立;民主獨裁問題上,胡適與丁文江對立;對日和戰問題上,胡適與傅斯年對立。對日本,傅斯年主張寧為玉碎主義,但胡適力持慎重。二十二年(1933)“塘沽協定”,傅斯年極表反對,胡適卻認為“1871年法國割地兩省給普魯士,過了四十八年,才收回失地”。“國家的生命是千年萬年的生命”,“我們也許應該準備等候四十八年,在一個國家的千萬年生命上,四五年或四五十年算得什麽?”


    不料胡適的持重,惹火了他的學生傅斯年,傅斯年吵著絕交,要退出獨立評論社!胡適很感意外。於是丁文江出來,寫長信勸傅大炮,才算穩住師生之情。


    理智的愛國主義


    胡適的理智而冷靜性格,形成了他做人做事做文章的基礎,他認為大丈夫的條件,除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外,還得加上一條——“時髦不能動”。光趕時髦是不成的,要先通得過自己理智而冷靜的判斷才成,得先通過自己內心這一關:


    我們不說時髦話,不唱時髦的調子,隻要人撇開成見,看看事實,因為我們深信隻有事實能給我們真理,隻有真理能使我們獨立。


    當他聽說江南“那一帶有些人喜歡看獨立評論,最大的原因是他不唱高調”的時候,他解釋:


    其實“高調”和“低調”都不是確當的名詞。在我們的眼裏,有許多所謂“高調”都隻是獻媚於無知群眾的“低調”。我們自己說的話,別人盡管說是“低調”,我們自己倒往往認為是很“高”的調子。所以平心說來,調子沒有什麽高低可說。所可說的隻是:說的話是不是用我們的公心和理智去思考的結果?說話的人是不是願意對於他的主張負道德上的責任?


    關於“道德上的責任”,他反複說明:


    孔子曾說:“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言之必可行也,這就是“無所苟”,這就是自己對自己的話負責任……作政論的人更不可不存這種“無所苟”的態度。因為政論是為社會國家設想,立一說或建一議都關係幾千萬或幾萬萬人的幸福與痛苦。“一言或可以興邦,一言也可以喪邦。”所以作政論的人更應該處處存哀矜敬慎的態度,更應該在立言之前先想象一切可能的結果——必須自己的理智認清了責任而自信負得起這種責任,然後可以出之於口、筆之於書,成為“無所苟”的政論。


    正因為“立一說或建一議都關係幾千萬或幾萬萬人的幸福與痛苦”,正因為“一言或可以興邦,一言也可以喪邦”,所以話不能亂說,不能人雲亦雲地趕時髦,要在事先“想象一切可能的結果”,想通以後,要有勇氣站出來,批評別人的高調或低調,不怕朋友離心,不怕學生反目,不怕舉國滔滔,罵自己是“漢奸”!


    朱文長的《海濤集》裏,記著國難當頭時候,北京大學的一場集會——


    就在蔣校長那次召集的學生大會上,我們見到適之先生的氣度和他那種民主精神。當時他繼孟鄰先生之後上台訓話,一開口,台下就起了哄。反對他的(多半是左傾學生),踏腳、嘶叫,用喧鬧來蓋他的演講。擁護他的(多半是右派)用更高的聲音來維持秩序,來壓製反對者的喧嘩。頓時會場上緊張起來,形成了對壘的兩派,他的聲浪也就在這兩派的叫囂中起伏著,斷斷續續的送入我們的耳鼓。這是篇苦口婆心的勸導,但反對他的那些年輕人卻紅著臉,直著脖子,幾乎是跳起來的迎麵大聲喊道:“漢奸!”他也大聲,正直而仍不失其苦口婆心的答道:“這屋子裏沒有漢奸!”終其演講,這些年輕人一直在給他當麵難堪,而他始終保持著熱心誠懇、愷悌慈祥的聲音態度。這天給我的印象極深,我看到了一個教育家的氣度,應當是多麽大!我也看到了適之先生的“能容”——他的“能容”,是我早已聽說過的。


    中日甲午戰爭那一次,所有“狂熱主義者”,不管打得過打不過日本,一律主戰。主戰是時髦,誰不主戰誰就是漢奸!因為“倭不度德量力,敢與上國抗衡,實以螳臂當車,以中國臨之,直如摧枯拉朽!”但是李鴻章深通大勢,至少比“狂熱主義者”深通大勢,力持慎重,知道戰而不勝,倒黴的是自己國家。可是舉國滔滔,非戰不可,李鴻章隻好戰。結果賠款割地,丟了台灣。李鴻章被日本刺客打得血流滿麵,費盡唇舌,力爭國權,回來的代價是伸出頭來的那些“狂熱主義者”的一陣臭罵——“李二先生是漢奸!”


    多少人以愛國之名,行禍國之實,但他們絕不反省,他們隻會罵人漢奸。李鴻章是漢奸,胡適是漢奸,愛國得愛得跟他們一樣,才不是漢奸,否則就是漢奸,漢奸,漢——奸!


    先生有話哪堪說


    盧溝橋事變的發展,使胡適的“不主戰”態度麵臨考驗,他感到“等候四十八年”的基礎,已經根本動搖。所以他在最後兩期的《獨立評論》裏,主張“必須抵抗”、主張“不能有所割讓”,不再主張委曲求全。


    但是,事變的發展、談話的進行,一再“想象一切可能的結果”,且得知中國有把握的底價隻不過一年半載的時候,他的理智與冷靜發酵了,他還是想在劍拔弩張的關口,不避誤會,試圖挽挽浩劫。


    在南開大學被浩劫後第二天(7月30日),胡適有這樣的日記:


    到高宗武家吃午皈,在座的有蕭同茲、程滄波、裴複恒。此皆南京之青年智囊團也!


    我們深談國事,決定了兩事:


    (1)外交路線不能斷絕,應由宗武積極負責去打通此路線。


    (2)時機甚迫切,須有肯負責任的政治家擔負此大任。


    我打電話與布雷,勉他做社稷之臣,要努力做匡過補闕的事。


    第二天,7月31日,蔣委員長發表《告抗戰全軍將士書》,當天中午,他請胡適、梅貽琦、張伯苓等吃飯。在席上,蔣委員長表示決定抗戰到底,他估計至少可支持六個月。張伯苓“頭一個舉手讚成”。這位南開大學的老校長,流著眼淚,非常堅定地說:


    南開是被日軍燒掉了!我幾十年的努力都完了!但是隻要國家有辦法,能打下去,我頭一個舉手讚成。隻要國家有辦法,南開算什麽?再辦一個南開!


    這時候,希望能夠挽挽浩劫的胡適,感到很難說話,不便說話。他隻提出一個建議,建議蔣委員長影響南京、上海等地的輿論界,不可在報紙上攻擊張自忠將軍。他說,在國際法上,一個大都市被敵人侵入、占領,做市長的,為了保全市民的生存權和財產權而和敵人訂立臨時性的條款,是合法的。他說他相信張自忠將軍是愛國的,二十九軍也是愛國的。南方當體諒北方軍人的苦心謀國,不可亂攻擊他們是“漢奸”。蔣委員長聽了,答複說:“我立刻告知他們,不可攻擊張自忠。張自忠是愛國的。二十九軍是抗日的。”(二十五年後,陶希聖在台北向我回憶:“胡先生這個建議,使南京、上海等地的報紙不再攻擊張自忠,張自忠非常感動,這跟他後來殉國的行為有極大關係。所以,胡先生這個建議,真可說‘害死’張自忠了。”)


    胡適建議不要罵張自忠是“漢奸”的時候,他自己的謀國苦心也正遭遇到麻煩,他自己也被罵作是“漢奸”。因為他多年不主戰,頗不見諒於一些狂熱派,有人罵他是“秦檜”,程潛甚至主張槍斃他!


    蔣委員長的中午餐會,胡適日記如下:


    蔣先生約午飯。


    在座者有梅、伯苓、希聖、布雷、蔣夫人,極難講話。


    蔣先生宣言決定作戰,可支持六個月。伯苓附和之。


    我不便說話,隻能在臨告辭時說了一句話:“外交路線不可斷,外交事應尋高宗武一談,此人能負責任,並有見識。”他說:“我知道他。我是要找他談話。”


    下午汪精衛先生到了南京,找高宗武去長談。談後宗武來看我,始知蔣先生今午已找他去談過了。宗武談甚詳。


    我們此時要做的事等於造一件miracle(奇跡),其難無比,雖未必能成,略盡心而已。


    手無寸鐵者的夢幻


    胡適之所以如此看重高宗武,因他認為高宗武跟他看法最接近,並且他相信:這個三十二歲的有肺病的外交家,乃是貫徹這種看法的最佳人選。


    事實上,胡適、高宗武這種看法卻未免太天真了。天真的原因是:他們對日本“政”與“軍”之間鴻溝的真相與背景,當時無法了解。


    原來在七七事變時,日本的近衛文麿剛做了首相不久。他對跋扈的日本軍方,實在沒有多大影響力。當時日本軍人在中國製造事件,根本就不告訴他。不但不告訴他,甚至連陸軍省也不告訴。日本中間層的軍人們總是一意孤行(盧溝橋事變後,日本憲兵甚至扣押近衛首相的和平使者宮崎和狄山,可見他們根本沒把文人內閣看在眼裏)。


    當時日本的軍界裏有兩派,照重光葵《昭和之動亂》的說法,兩派是:


    蘇聯派——以主張對付蘇聯為主。認為占領中國華北的目的主要在做東北的外圍與屏障,防止蘇聯來染指。代表人是多田參謀次長、石原第一部長。根據地是參謀本部;


    中國派——以主張對付中國為主。認為要擴大在中國的勢力。代表人是杉山陸相、海津次官。根據地是陸軍省。


    近衛首相最初不曉得日本軍界裏有這麽對中國的兩派意見。他最初派出去的華北統帥,是個中國派的寺內大將,這正好是火上加油,中日軍事衝突便很快地開始惡化起來。於是,在蘇聯派石原第一部長的壓力下,費了好大的氣力,才算把中國派的杉山陸相擠掉。可是,太晚了,中日的衝突已經不可收拾了。


    近衛首相在他的《近衛手記》裏曾記過這樣一個故事:日本在中國華中統帥鬆井大將出發前,近衛首相和杉山陸相一起到東京車站送他。鬆井一再說他要打到南京,請首相諒解。近衛轉問杉山陸相說:“陸軍是不是準備打到南京?”


    杉山陸相答道:“鬆井雖然這樣說,但恐怕不必到南京,打到蕪湖一帶就行了。”


    可是事實上,不但打到南京,並且還打到了漢口!近衛回憶說,這些軍人們也許並非有意騙他,隻是從他們的談話裏就看到軍人們根本缺少計劃和節製,他們隻是順水推舟罷了!


    日本當時這種軍人專橫的內情,絕非出身公卿華族的近衛文麿所能為力,也非中國的和平主義者所能回天,可是胡適、高宗武哪裏會明白?在盧溝橋事變後,按照廬山會議原有的決定,日本占領平津,中國就決定抗戰,但高宗武卻向當局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事態至今,若一步錯誤,全東亞之破滅,殆為必然。當此非常時期,對日最後折衝之責,請任之宗武。宗步當以熱誠,說服近衛,借近衛之政治力量,以永定河之線為轉折點,使日軍由華北全部撤退,以救中國,並防止亞洲之破滅,在此一舉。


    這是很苦口婆心的如意算盤。這個算盤的打法,是基於近衛首相的“政治力量”,這是很悲慘的預計,當我們讀到後來發表的《近衛手記》,我們真要為一切沒有槍杆的“熱誠”者歎氣了!


    高宗武采取行動


    據龔德柏《汪兆銘降敵賣國秘史》記錄,高宗武的建議提出後,“汪兆銘對高宗武之言即表讚同之意,蔣委員長則對高之建議既不讚成,也不反對,高宗武遂采取行動”。


    “采取行動”的時間,就是7月31日。高宗武透過的關鍵人物是吳震修。吳震修留學日本,當時是南京中國銀行分行經理、南京銀行公會理事長、扶輪社南京分社幹事長,有點勢力。當時他住南京江蘇路43號,隔鄰的47號住的就是日本的西義顯,兩人過從甚密。31日下午,高宗武把西義顯約到吳震修家,此後經過,龔德柏根據西義顯《悲劇之證人》等書,濃縮如下:


    31日下午召西義顯至吳震修家,告以高宗武向蔣汪之建議,請西義顯赴大連,借滿鐵總裁鬆岡洋右之力,策動近衛,請其發動政治力量,以救東亞之危機。


    西義顯於﹝8月﹞10日早晨會見鬆岡洋右,說明來意。鬆岡默然聽其報告後,大聲斥曰:“你真多事,”鬆岡說明他的意見,謂現在大勢已去,無法挽回。


    但是最後,鬆岡還是叫西義顯試試看——


    鬆岡給了西義顯一筆巨款和一封很長的介紹函,使赴東京見近衛。但他見近衛之日,上海﹝八一三﹞全麵戰爭已起,故吳震修、高宗武、西義顯等的謀和計劃,已無從談起了。


    和平的幻夢自此完全破滅。但在沒破滅之前,從高宗武到胡適,都努力力挽狂瀾,要造一件奇跡。胡適本人,把這個奇跡的達成,完全冀望在高宗武身上,他在癡癡地等。胡適8月1日日記:


    今早6點50分,蔣先生召集一個擴大紀念周,聽說他報告的是中央軍與飛機何以不上去的說明等事。


    今天高君無報告。


    與fichex吃飯,同座者有一位dr.abegg,是記者。


    這一天,日本飛機已經在鄭州上空開始擾亂,局勢是一天比一天緊了。8月2日,胡適記下他“要做一次最大的和平努力”的細則:


    寄梅先生約吃午飯。


    回寓見蔣先生約談的通知,先作一長函,預備補充談話之不足。


    主旨為大戰之前要做一次最大的和平努力。


    理由有三:


    一、近衛內閣可以與談,機會不可失。


    二、日本財政有基本困難,有和平希望。


    三、國家今日之雛形,實建築在新式中央軍力之上,不可輕易毀壞。將來國家解體,更無和平希望。


    和平外交的目標:


    一、趁此實力可以一戰之時,用外交恢複新失之土地,保存未失之土地。


    二、徹底調整中日關係,謀五十年之和平。


    步驟應分兩步:


    第一步為停戰:恢複7月7日以前之疆土狀況。


    第二步為“調整中日關係正式交涉”——在兩三個月之後舉行。


    在日本飛機猛炸南口的暴行裏,胡適還在做這種“謀五十年之和平”的好夢,這真是標準的“一個不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了!


    戰中求和


    十六年前,王世傑對姚從吾和我回憶說,廬山談話會,胡適抵達的下午,王世傑陪他去見蔣委員長,胡適表示:北方軍人說政府不管他們了,他主戰,以戰爭支持北方軍人。胡適為一個工友題字,也提“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等主戰字句。不料廬山談話會以後,胡適又不主戰了。胡適寫了一封信給蔣委員長,請王世傑代轉,王世傑拒絕,並寫了一封信反問胡適,說他立場前後矛盾。胡適死前一個月,特別將王世傑給他的信,做了一份抄本,還給王世傑留存。王世傑又說胡適當時極力想勸蔣委員長避免對日本全麵作戰,他曾有書麵意見托汪精衛轉交。


    王世傑所指的信或書麵意見,內容自是胡適8月2日日記所包括的意思。


    在盧溝橋事變前兩年,二十四年(1935)6月27日,胡適先有過一封信給王世傑,表示他基本立場:


    老實說……我們若要作戰,必須決心放棄“準備好了再打”的根本錯誤心理。我們必須決心打十年的敗仗,必須不惜犧牲最精最好的軍隊去打頭陣,必須不惜犧牲一切工商業中心做戰場,一切文化做魯文大學。但必須步步戰:必須雖步步敗而步步戰,必須雖處處敗而處處戰。此外別無作戰之法。今日最好笑的,是政府諸公甘心拋棄北方,而天天裝飾南京,好像南京是沒有危險似的。此種氣象真使全國人都感覺難受。總而言之,今日當前大問題隻有兩個:(一)我們如可以得著十年的喘息時間,我們應該不顧一切謀得十年的喘息時間:(二)我們如認定,無論如何屈辱,總得不到這十年的喘息時間,則必須不顧一切苦痛與毀滅,準備做三四年的亂戰,從那長期苦痛裏謀得一個民族翻身的機會。


    這封信足以說明胡適和戰立場的關鍵:能屈辱以求喘息,則應屈辱以求喘息;屈辱喘息而不可得,則“必須不顧一切苦痛與毀滅”,去“亂戰”一通,從“長期苦痛裏”尋找“翻身的機會”。


    胡適的理智與冷靜,使他相信:“國家今日之雛形……不可輕易毀壞。”“趁此實力可以一戰之時”,應該以實力談和,而不是以實力真打,因為打起來,“將來國家解體,更無和平希望。”


    胡適的理智與冷靜,又使他相信,這樣的大戰一打起來,真正受苦受難的是兩國人民,“中國化為焦土又豈是日本之福?”——他在為東京《日本評論》寫《敬告日本國民》時,就提出這句反問。可是,日本人怎麽聽呢?連他這篇敬告,雜誌的編者都要嚇得大刪特刪,才敢登出,日本軍閥的一意孤行,已使大戰一發不可收拾——


    8月13日全麵抗戰開始。


    8月18日蔣委員長發表《告抗戰將士第二書》,宣布持久戰消耗戰決策,以抵製日本速戰速決的策略。


    8月21日日本侵吳淞。


    8月22日日本侵瀏河、楊林口。


    8月23日日本侵張垣。


    8月24日日本登陸吳淞。南口失陷。


    8月25日日本封鎖上海至汕頭中國海岸。


    8月27日國軍退出張家口及居庸關。


    8月30日政府明令征集國民兵。


    9月2日國軍殲滅吳淞口沿岸日軍。


    9月5日日本宣布擴大封鎖中國海岸線。


    9月7日政府派胡適赴美、蔣百裏赴德意,說明日本侵略實況。


    冒險也有其用處


    9月7日政府發布的胡適去美國消息,幕後有段曲折。據王世傑回憶:八一三以後,蔣委員長對他說,我們現在國際宣傳工作非常重要,想找適之到歐洲和美國走一趟。於是王世傑找胡適,談了兩三晚,胡適卻不肯,胡適表示:“戰爭已經發生,我不願意在這時候離開南京,我願意與南京共存亡。”王世傑沒法,抬出傅斯年勸駕。最後,傅斯年將胡適說服,胡適同意出國。王世傑說:“胡先生在戰爭發生前,希望避免戰爭,戰爭一發生,他則堅決表示與南京共存亡的決心,這件事是我永遠不能忘的。”這段回憶,使我想起艾森豪威爾寫丘吉爾,艾森豪威爾說丘吉爾在討論過程裏,總是固執己見,一再提出自己的方案,不肯罷休;可是一旦通過了別人的方案,丘吉爾就全力以赴,一意執行。


    9月7日胡適日記:


    晚上高宗武、程滄波為我們餞行。


    聽廣播,知上海美國商人甚怨secretaryhull召回美僑的談話,責備甚多。


    9月8日,他在日記裏,對“和平努力”做了最後留影:


    九點半到英大使館訪ckburn參讚,談時局。他說英國海軍太弱,在中國海上隻有四隻巡洋艦,其中capetoron被困在長江,suffolk擱淺受損傷,隻餘兩隻船,有何力量。


    關於英美關係,他是不信美國對遠東有積極辦法的。


    見byale秘書,小談。


    十點半到鐵道部官舍,見精衛先生,他正在開國防會議,囑我小待。待至十一點半他才散會。談次,我勸他不要太性急、不要太悲觀。


    十二點到高宗武家,隻我們二人同飯,久談。我也勸他不要太性急、不要太悲觀。我說,我們8月初做的“在大戰前做一度最大的和平努力”工作,是不錯的。但我們要承認,這一個月的打仗,證明了我們當日未免過慮。這一個月的作戰至少對外表示我們能打,對內表示我們肯打,這就是大收獲。謀國不能不小心,但冒險也有其用處。


    在這天日記裏,胡適已明顯地表示他是“未免過慮”了,他沒想到從7月7日到9月7日兩個月中,中國軍隊“至少對外表示我們能打,對內表示我們肯打”。他有點覺得他“太小心”了,因為“冒險也有其用處”。這種表示,是長考以後冒險表示出來的“謀國”新態度。


    但在另一方麵,可憐的高宗武卻還“和”勁十足。從而演變成“高宗武路線”,從而差點被日本人毒死,從而在二十九年(1940)1月4日毅然出走,脫離汪精衛,脫離了宦海生涯。


    在當年的主戰派汪精衛,轉而主和,進行和議的時候,胡適已做了駐美大使,他從紐約打給汪精衛一封密電,全文是:


    鐵如兄親譯,請轉汪院長:上月曾由翁詠霓兄詳陳和戰問題之鄙見,此時國際形勢果好轉,我方更宜苦撐,萬不可放棄十八月的犧牲。適六年中不主戰,公所深知,今日反對和議,是為國家百年設想,乞公垂聽。適。


    可是,一切都太遲了。電報在二十七年(1938)12月30日到的時候,汪精衛已在頭一天電報代日“豔”(29日)發表了“豔電”。


    豔電發表後一年,高宗武大夢後覺,逃到香港。高宗武出走後一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四年九個月後,日本投降——在滿目瘡痍中投降,中國在滿目瘡痍中做了勝利者。


    永定河的河水照舊流著,盧溝橋的獅子,每隻都長了八歲。


    中國終於勝利。上距盧溝橋事變,已經八年;上距九一八事變,已經十四年;上距甲午戰爭,已經五十一年。五十一年來,中國人民受盡了阻礙、中國人民受盡了艱苦,中國人民在流血、流淚、流汗,中國人民在衰老、衰弱、衰竭,但中國人民在戰——正麵地戰、迂回地戰、公開地戰、潛伏地戰、和平地戰、火爆地戰,不論是衝鋒陷陣的勇士,或是淚盡胡塵的遺民,不論是手拿鋤頭的農夫,或是苦口婆心的知識分子,他們都在戰。戰到八年以後、戰到十四年以後,戰到五十一年以後,看到國土的重光。


    胡適在死前四個月,在重光以後的台灣,寫下坦尼森(tennyson)的詩句:“去努力、去追求、去尋找——永不退卻、不屈服。”在避免戰爭的和平中,他曾“去努力、去追求、去尋找”,在放棄和平的戰爭中,他曾“永不退卻、不屈服”。


    如今,中國先一代的愛國者,人已蒼老、人已死去,但他們的努力、追求、尋找,他們的永不退卻、不屈服,卻是我們的碑記。我們懷念他們,向永定河水、向盧溝橋獅、向千千萬萬為戰爭和平而犧牲的死魂靈,一同讚美與涕淚——中國的愛國者永生,由於他們,中國不再屈辱,中國使東方有了落日。1979年7月2日《中國時報》1979年7月16—17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胡適與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敖並收藏胡適與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