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聯盟成功
在處理外患方麵,按照一些將軍的說法,他們不怕近期林玄仲他們遭到敵方主動襲擊,隻是擔心揚國與穀軍方麵有意消耗,西征的軍隊糧草有限,根本經不起對方拖延。如果雙方打上一場,讓夜軍損失一些人,林玄仲他們反而能堅持更長的時間,從而等到救援。
算算時間那支由白水蓮率領,從夜國本土出發的十萬夜軍已經進入揚國境內,林玄仲他們堅持的時間越長,等到救援的可能越大。不過有一點不能不去考慮,如果林玄仲他們本身拖不到援軍抵達。而且在此期間,揚國與穀軍隻是把所有夜軍困在一處地方,不去攻打,一直拖著,那林玄仲他們很可能會因為糧草等種種問題不攻自潰,這才是趙旭他們最擔心的地方。
之前趙旭已經把穀軍在揚國的消息傳給藍策,如果雷國知道穀軍秘密調走十萬兵力,而且短時間內無法調回,從而大舉進攻穀國,給穀國施加壓力。那麽在揚國的穀軍一定會收到消息後撤,按照這個問題考慮,十萬穀軍不可能在揚國停留太長時間,因此那些穀軍會急著與夜軍開戰。
基於這點考慮,趙旭他們能夠推斷出,對方極有可能會向夜軍發起進攻,不管是一次還是多次,隻要林玄仲他們不被對方擊潰,獲救的希望便會大大增大。考慮到這一點後,在放棄辛辛苦苦打下來的翼國,或是放棄那六萬將士方麵,趙旭與那些將軍的想法明顯已有所偏移。
可以想到的是如果他們現在把各地軍隊聚在一起,然後去救援林玄仲等人,翼國的那些反抗勢力勢必會趁機聯合起來發展成難以應付的力量,而且在知曉夜軍之後的處境後,他們還極有可能與揚國聯合起來,一同對付夜軍。
現在這些看不清大局,隻想保住自身利益,或是終究覺得效忠青元大國令他們活下來的可能更大一些的人極有可能讓夜軍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所以依據翼國境內局勢,即便趙旭把兵力全都聚合一處,他們也不敢貿然去救孤軍深入的那支夜軍。因此在大部分人覺得林玄仲他們能夠堅持下去後,他們最終決定先解決內部問題,而且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將所有反抗勢力鎮壓,並且穩定翼國的形勢,如果人手不夠,暫時就從雪國抽調。
目前雪國的局勢依舊穩定,在被夜國統治後,雪國境內的情況比當初還要好,那些前雪國人已經不再想著背叛夜國,或者說經曆過一些事情後,許多人都已經清楚他們真正的敵人是魚肉諸國的青元大國,在有與夜國人一樣的目的後,他們更加認同夜國的統治。雖然有部分人還欲起兵造反,但是總體問題不大。
翼城的會議結束之後,趙旭派出信使通知林玄仲他們堅持等待支援。與此同時,在離揚國千裏之外的紫雲國京都藍城。五國國主連同五國朝廷重臣齊聚一處,因為分開的時間太長,一直用著同樣姓氏的五國君主相互之間有的隻是生疏。
此刻在一間大會議廳裏,五位國主圍著一張圓桌坐著,正對著他們背後的是各國的朝中大臣。在五人麵前是各國的傳國玉璽,還有內容一樣的一紙公文。
之前其他四國提出要建立類似長老院的機構後,藍策的回複是需要他們交出兵權。經過考慮,四國君主表示可以交出大部分兵權,不過有一個新的附加條件,四國保留的兵力加在一起可以與夜國對抗,如此他們才不用擔心在藍策掌權後會削弱他們的地位。
四為國主的附加條件有些堂而皇之,簡單點說,即便要組建五國聯盟,他們依舊要通過掌握軍隊保證各自今後的存在地位,有種不相信藍策的感覺。
其實基於當前的形勢,藍策即便要削弱四位國主以及他們背後的勢力也不會在短時間內,隻不過四國國主的要求更高,在失去皇位後,還是要從實際和名義上都坐實大族的地位,有明顯幹政的意思,不像趙家和倪家雖然聲勢浩大,但從來不敢與皇室叫板。
或者說一旦兩家做出有違章法的事極有可能受到皇室懲治,但四國國主的要求正是基於要消除那可能得到的懲治方麵。如此,不僅意味著輕視皇權,甚至連聯盟後的穩定性都會受到影響。
不過四國君主的要求固然很高,但從某種意義上說隻能算是短期限製,如果藍策能坐穩盟主之位,並且盡快穩固對所有諸國的統治,那幾國君主與同他們聯係在一起的勢力對新皇權的影響力會逐漸被削弱,到最後他們想要創立的軍機機構會真正會演變成宗族長老院的形式,固然還能幹政,但也意味著新皇權已經足夠穩定。
經過考慮,在答應四位國主的新條件時,藍策同樣提出一個新的條件。五國聯盟完成後,藍策可以承認四國皇族的地位,但四國皇族必須接受同盟國的增加,以後所有願意與新國統一戰線的國家都可以加入聯盟,並且入盟的國主與現在的四國君主享有同樣的權利。
之所以提出這種要求,藍策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提升聯盟的實力,二是削弱各個皇族的權利。藍策的條件會削弱早先入盟的成員權利,這一點極其淺顯,但四國君主並不是目光短淺之人。考慮到兼並的國家越多,他們的整體實力越強,基於當前的形勢以及出於長遠的考慮,他們沒有理由不接受藍策的條件。
當四國君主接連表示同意後,這最後一次五國會盟終於成功。在藍策和在場許多人的關注下,四國國主最後用他們的傳國玉璽在公文上蓋上印章,然後齊齊將玉璽銷毀,唯獨留下夜國的傳國玉璽。
四國君主的行為預示著一個新的國家的誕生,五國聯盟後,夜國的新國號將變成“大藍”。
當五國會盟成功的消息迅速傳開後,五國的國民全都沸騰起來,所有人都在說著分裂幾千年的大藍國又回來了,無數人開始翻閱史書查找上一次大一統時代時,大藍國做為一個中型公國的盛況。
而五國聯盟的成功不僅意味著大藍國的複興,還正合當今的時代背景。亂世紛爭,隻有自身強大才能讓人覺得安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五國會盟結束前,藍策便收到趙旭傳來的軍情。當初兼並雪國並沒什麽困難,現在兼並翼國卻處處存在問題,藍策想怪趙旭辦事不利,但現在更要緊的是救援那困在揚國的一支夜軍,那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六萬精銳,還沒能與青元大國正麵對上就有全軍覆沒的可能,這自然是藍策不願看到的,當然與那六萬將士相比,還是一個翼國價值更高,所以藍策的決議與趙旭他們的會議結果不謀而合,一切以顧全大局為重。
開疆擴土是他們繼續壯大的前提,所以必須盡快穩定翼國內部的局勢,當然藍策不會忘掉那孤軍深入揚國的一支夜軍。在來參加五國會盟之前,藍策與剛回國的藍馨公主打個照麵,從藍馨公主那裏知道了那支軍隊中有一個傑出的軍事天才,深得趙旭和其他主將器重。
現在是戰亂時期,軍中正需要人才,何況林玄仲還是那樣的年輕,所以在收到趙旭傳來的信息時,五國會盟的關鍵會議還沒開始,藍策便以雄主的姿態要求雷皇發兵大舉進攻穀國邊境,不僅如此還特意要求紫雲國派兵從旁協助。
眼看著五國會盟已經到最關鍵的時刻,雷國國主和紫雲國國主無法拒絕藍策的要求,雷皇更是第一時間下令強攻穀軍大營,讓穀國的西境形勢陷入危急。
之後,當雷國與穀國的戰爭全麵打響,距離林玄仲那日與揚石風鬥武轉眼已經過去十天。五天前,在穀軍與湊齊人數的揚國人員準備攻打夜軍大營,另一邊,林玄仲他們已做好防範準備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春雨直影響到雙方的所有計劃。
那場春雨足足下了一天,劍城與封城方麵人員剛出城不久又原路返回,根本無法行軍。而在山地裏駐軍的穀軍情況更糟,他們的營地地勢低窪直接被四處流來的雨水淹沒。別說離開營地討伐夜軍,穀軍連之後及時撤回穀國都是難題。
在雨停的第三天,穀軍收到穀皇傳來收兵的消息,讓領兵的人員無不後悔沒能在下雨之前襲擊夜軍的營地,否則即便最後戰敗依舊比以現在的結果回去要好。空耗半個多月時間,結果還影響到本國的局勢安危,張將軍和許多穀軍高層隻覺得他們萬死難辭其咎。
在處理外患方麵,按照一些將軍的說法,他們不怕近期林玄仲他們遭到敵方主動襲擊,隻是擔心揚國與穀軍方麵有意消耗,西征的軍隊糧草有限,根本經不起對方拖延。如果雙方打上一場,讓夜軍損失一些人,林玄仲他們反而能堅持更長的時間,從而等到救援。
算算時間那支由白水蓮率領,從夜國本土出發的十萬夜軍已經進入揚國境內,林玄仲他們堅持的時間越長,等到救援的可能越大。不過有一點不能不去考慮,如果林玄仲他們本身拖不到援軍抵達。而且在此期間,揚國與穀軍隻是把所有夜軍困在一處地方,不去攻打,一直拖著,那林玄仲他們很可能會因為糧草等種種問題不攻自潰,這才是趙旭他們最擔心的地方。
之前趙旭已經把穀軍在揚國的消息傳給藍策,如果雷國知道穀軍秘密調走十萬兵力,而且短時間內無法調回,從而大舉進攻穀國,給穀國施加壓力。那麽在揚國的穀軍一定會收到消息後撤,按照這個問題考慮,十萬穀軍不可能在揚國停留太長時間,因此那些穀軍會急著與夜軍開戰。
基於這點考慮,趙旭他們能夠推斷出,對方極有可能會向夜軍發起進攻,不管是一次還是多次,隻要林玄仲他們不被對方擊潰,獲救的希望便會大大增大。考慮到這一點後,在放棄辛辛苦苦打下來的翼國,或是放棄那六萬將士方麵,趙旭與那些將軍的想法明顯已有所偏移。
可以想到的是如果他們現在把各地軍隊聚在一起,然後去救援林玄仲等人,翼國的那些反抗勢力勢必會趁機聯合起來發展成難以應付的力量,而且在知曉夜軍之後的處境後,他們還極有可能與揚國聯合起來,一同對付夜軍。
現在這些看不清大局,隻想保住自身利益,或是終究覺得效忠青元大國令他們活下來的可能更大一些的人極有可能讓夜軍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所以依據翼國境內局勢,即便趙旭把兵力全都聚合一處,他們也不敢貿然去救孤軍深入的那支夜軍。因此在大部分人覺得林玄仲他們能夠堅持下去後,他們最終決定先解決內部問題,而且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將所有反抗勢力鎮壓,並且穩定翼國的形勢,如果人手不夠,暫時就從雪國抽調。
目前雪國的局勢依舊穩定,在被夜國統治後,雪國境內的情況比當初還要好,那些前雪國人已經不再想著背叛夜國,或者說經曆過一些事情後,許多人都已經清楚他們真正的敵人是魚肉諸國的青元大國,在有與夜國人一樣的目的後,他們更加認同夜國的統治。雖然有部分人還欲起兵造反,但是總體問題不大。
翼城的會議結束之後,趙旭派出信使通知林玄仲他們堅持等待支援。與此同時,在離揚國千裏之外的紫雲國京都藍城。五國國主連同五國朝廷重臣齊聚一處,因為分開的時間太長,一直用著同樣姓氏的五國君主相互之間有的隻是生疏。
此刻在一間大會議廳裏,五位國主圍著一張圓桌坐著,正對著他們背後的是各國的朝中大臣。在五人麵前是各國的傳國玉璽,還有內容一樣的一紙公文。
之前其他四國提出要建立類似長老院的機構後,藍策的回複是需要他們交出兵權。經過考慮,四國君主表示可以交出大部分兵權,不過有一個新的附加條件,四國保留的兵力加在一起可以與夜國對抗,如此他們才不用擔心在藍策掌權後會削弱他們的地位。
四為國主的附加條件有些堂而皇之,簡單點說,即便要組建五國聯盟,他們依舊要通過掌握軍隊保證各自今後的存在地位,有種不相信藍策的感覺。
其實基於當前的形勢,藍策即便要削弱四位國主以及他們背後的勢力也不會在短時間內,隻不過四國國主的要求更高,在失去皇位後,還是要從實際和名義上都坐實大族的地位,有明顯幹政的意思,不像趙家和倪家雖然聲勢浩大,但從來不敢與皇室叫板。
或者說一旦兩家做出有違章法的事極有可能受到皇室懲治,但四國國主的要求正是基於要消除那可能得到的懲治方麵。如此,不僅意味著輕視皇權,甚至連聯盟後的穩定性都會受到影響。
不過四國君主的要求固然很高,但從某種意義上說隻能算是短期限製,如果藍策能坐穩盟主之位,並且盡快穩固對所有諸國的統治,那幾國君主與同他們聯係在一起的勢力對新皇權的影響力會逐漸被削弱,到最後他們想要創立的軍機機構會真正會演變成宗族長老院的形式,固然還能幹政,但也意味著新皇權已經足夠穩定。
經過考慮,在答應四位國主的新條件時,藍策同樣提出一個新的條件。五國聯盟完成後,藍策可以承認四國皇族的地位,但四國皇族必須接受同盟國的增加,以後所有願意與新國統一戰線的國家都可以加入聯盟,並且入盟的國主與現在的四國君主享有同樣的權利。
之所以提出這種要求,藍策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提升聯盟的實力,二是削弱各個皇族的權利。藍策的條件會削弱早先入盟的成員權利,這一點極其淺顯,但四國君主並不是目光短淺之人。考慮到兼並的國家越多,他們的整體實力越強,基於當前的形勢以及出於長遠的考慮,他們沒有理由不接受藍策的條件。
當四國君主接連表示同意後,這最後一次五國會盟終於成功。在藍策和在場許多人的關注下,四國國主最後用他們的傳國玉璽在公文上蓋上印章,然後齊齊將玉璽銷毀,唯獨留下夜國的傳國玉璽。
四國君主的行為預示著一個新的國家的誕生,五國聯盟後,夜國的新國號將變成“大藍”。
當五國會盟成功的消息迅速傳開後,五國的國民全都沸騰起來,所有人都在說著分裂幾千年的大藍國又回來了,無數人開始翻閱史書查找上一次大一統時代時,大藍國做為一個中型公國的盛況。
而五國聯盟的成功不僅意味著大藍國的複興,還正合當今的時代背景。亂世紛爭,隻有自身強大才能讓人覺得安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五國會盟結束前,藍策便收到趙旭傳來的軍情。當初兼並雪國並沒什麽困難,現在兼並翼國卻處處存在問題,藍策想怪趙旭辦事不利,但現在更要緊的是救援那困在揚國的一支夜軍,那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六萬精銳,還沒能與青元大國正麵對上就有全軍覆沒的可能,這自然是藍策不願看到的,當然與那六萬將士相比,還是一個翼國價值更高,所以藍策的決議與趙旭他們的會議結果不謀而合,一切以顧全大局為重。
開疆擴土是他們繼續壯大的前提,所以必須盡快穩定翼國內部的局勢,當然藍策不會忘掉那孤軍深入揚國的一支夜軍。在來參加五國會盟之前,藍策與剛回國的藍馨公主打個照麵,從藍馨公主那裏知道了那支軍隊中有一個傑出的軍事天才,深得趙旭和其他主將器重。
現在是戰亂時期,軍中正需要人才,何況林玄仲還是那樣的年輕,所以在收到趙旭傳來的信息時,五國會盟的關鍵會議還沒開始,藍策便以雄主的姿態要求雷皇發兵大舉進攻穀國邊境,不僅如此還特意要求紫雲國派兵從旁協助。
眼看著五國會盟已經到最關鍵的時刻,雷國國主和紫雲國國主無法拒絕藍策的要求,雷皇更是第一時間下令強攻穀軍大營,讓穀國的西境形勢陷入危急。
之後,當雷國與穀國的戰爭全麵打響,距離林玄仲那日與揚石風鬥武轉眼已經過去十天。五天前,在穀軍與湊齊人數的揚國人員準備攻打夜軍大營,另一邊,林玄仲他們已做好防範準備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春雨直影響到雙方的所有計劃。
那場春雨足足下了一天,劍城與封城方麵人員剛出城不久又原路返回,根本無法行軍。而在山地裏駐軍的穀軍情況更糟,他們的營地地勢低窪直接被四處流來的雨水淹沒。別說離開營地討伐夜軍,穀軍連之後及時撤回穀國都是難題。
在雨停的第三天,穀軍收到穀皇傳來收兵的消息,讓領兵的人員無不後悔沒能在下雨之前襲擊夜軍的營地,否則即便最後戰敗依舊比以現在的結果回去要好。空耗半個多月時間,結果還影響到本國的局勢安危,張將軍和許多穀軍高層隻覺得他們萬死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