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800♂小÷說→網.】,精彩無彈窗免費閱讀!


    相傳上古時期,天地間有五龍。


    分別是五爪青龍,四爪金龍,三爪白龍,兩爪應龍,一爪蛟龍。


    五龍生於天河,受水神共工管製,本與世無爭。


    卻不想,因一次意外。


    五龍順天河水下到人間,為禍蒼生。


    上古奇書《山海經》中有記載,傳說水神共工素來與火神祝融不合。


    因“水火不相容”而發生驚天動地的大戰,這場大戰最後以共工失敗告終。而失敗後的共工怒氣難平,一氣之下撞斷承天柱不周山。


    不周山上接天河。


    山體塌陷,天空裂開一道洞口,無盡天河水順著洞口流淌出來,在人間形成洪水。


    後來,有女媧娘娘及時采用五彩石補天,堵住了天河。


    而補天剩下的那些五彩石,則是遺留在某個地方,有流傳下來陰龍脈的說法。


    先拋開陰龍脈不談,繼續講之前的故事。


    女媧補天,絕對是大功德一件。


    但是,天上的水堵住了,無奈的是,地下的洪水已經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當時,統領天下蒼生的堯帝找人治水。


    其手下推舉出來一個人,名叫——鯀。


    可是,鯀治水九年毫無成效,到舜帝承位之時,洪水依舊到處肆虐。


    一個人如果是認認真真做一件事九年,哪怕是拿頭撞鐵板,也能撞死了,這個鯀不可能笨到一事無成的地步吧?


    舜帝承位之後,第一時間探查鯀治水不成功的原因。


    最後,竟然發現鯀和這場大洪水的罪魁禍首共工關係密切。


    不是洪水治理不好,而是治水者根本沒有全力以赴。


    舜帝一怒之下,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治理,先後將共工、歡兜、三苗和鯀這四大為禍蒼生的罪人抓捕流放,史稱“治四罪”。


    四罪治理完畢,舜帝又指派鯀的兒子禹去治理洪水。


    這就有了世人都知道的大禹治水。


    按理說,共工被治罪,洪水的問題應該可以很快解決。


    可是大禹治水的時候依舊困難重重,這些困難就來自共工手下的那五龍。


    五龍一直都是受水神共工管製的,地下洪水泛濫其實大部分都是五龍在興風作浪。


    禹發現其中關鍵之後,帶兵出征,討伐五龍。


    先後製服青龍、金龍、白龍、應龍,並將這四龍收歸到自己麾下,協助治水。


    這一下,地下的洪水災害才漸漸平息。


    隻是萬事無絕對。


    五龍中最後一條蛟龍狡猾多變,不像其他四龍那樣暴露在外,而是隱藏自身,經常在禹不常出現的地方興風作浪。


    禹窮極一生,最後都沒有抓住蛟龍。


    臨終之際,他想出一條計策,讓自己的兒子“啟”收集九州大地的青銅,明麵上說是要鑄造九鼎以顯示九州安定,其實是將禹快要死去的消息散播出去,勾引蛟龍上當。


    而蛟龍果然上當。


    就在九鼎鑄造成功的那一天,蛟龍突然來到鑄鼎之處,卷起滔滔江水,準備把九鼎淹沒,讓禹最後所要做的這件事情功虧一簣。


    可是蛟龍剛一露麵,就被禹早就布置下的天羅地網給抓住。


    隨後,禹命人取九鼎中的一鼎將蛟龍鎮壓,深埋地底。


    到這裏,夙願達成,禹安然升天。


    這便是關於金鼎鎮龍的傳說,從古至今已經流傳了數千年。


    隻是這個故事並沒有到此結束。


    據傳,一鼎鎮壓蛟龍卻並非長久之事。


    先不說蛟龍自己努力去破除封印,自古以來,許多心懷不軌的人,更是想盡辦法找到要找到蛟龍和鎮壓蛟龍的禹王鼎。


    一旦讓這些人得手,不知道又要惹起多大的禍端。


    所以,從那時候開始,就有許多能人異士自發去保護禹王九鼎,並且散播出去各種假消息,隱藏禹王九鼎的真實所在,也掩蓋住,究竟是哪一方禹王鼎下鎮壓了蛟龍的事實。


    袁家先祖袁天罡,就是這些能人異士中的一位。


    袁天罡經曆隋唐兩代,見證唐朝開國建業,而且還是大堂建立的肱股之臣。


    要不是袁天罡找到了潛龍在天,誰也不知道還會不會有李唐一代。


    潛龍在天是風水寶地,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是,這塊風水寶地究竟是怎麽形成的,才更值得人深思。


    袁天罡發現潛龍在天的時間,是在隋末。


    他先是把這個地方告訴了王世充,但也僅僅是指出來其中一塊,保佑後世子孫長壽的地段而已。


    三年之後,唐高祖李淵當年起義反隋,袁天罡才把真正的穴眼交給李家。


    那麽這中間的三年,袁天罡幹什麽去了?


    他是去探查潛龍在天形成的原因了。


    從西梁山出發,順著潛龍在天風水寶地追根溯源,一路順藤摸瓜,最終找到了一座留有禹王治水足跡的小城——禹城。


    就在禹城與青山交界的地方。


    袁天罡終於真正發現了一方禹王鼎。


    這方禹王鼎下麵是不是真的鎮壓著蛟龍,袁天罡沒有輕易說過,但是青山之龍的傳說,也不是什麽隨隨便便就流傳下來的事情。


    先不管龍不龍的問題,單說禹王鼎。


    所有人都知道,禹王九鼎關係到九州大地的安危,任何人都不能輕易挪動。


    心懷大義的袁天罡,為了不讓那些心思歹毒的人發現禹王鼎,便在青山與禹城交界的,這處埋藏禹王鼎的地方,布下了一座五行克製陣法。


    禹王鼎是青銅所製,屬金。


    袁天罡便引來地下流火負壓在銅鼎上方,以火克金。


    引動流火之後,為防止這流火竄出地表失去效用,他又開挖一條地下暗河,引流水到流火之上,以水克火。


    水上是廣袤大地,這又是以土克水。


    地上種樹,又算是以木克土。


    這種下的樹,以三棵原本就有的古槐樹為基點種植。


    三棵古槐如同銅鼎三足。


    廣袤土地如同銅鼎鼎身。


    流水、流火,交叉而流如同銅鼎雙耳。


    整個構造就像是個倒扣下去的三足圓鼎,而真正的禹王鼎就被扣在鼎口內,就如同禹王鼎倒扣下去,鎮壓蛟龍一樣。


    這樣的五行克製完全,固若金湯。


    完全可以相信,再也沒有人能夠探查清楚禹王鼎的具體所在位置。


    這也算是袁天罡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做出來一件最有功德的事情。


    可是幾年之後,大唐立國。


    袁天罡故地重遊,再一次進行逆天推衍的時候,卻算出來了一些意外。


    他本以為,他所做的一切是為了保護禹王鼎。


    想法沒錯,做的也很完美。


    但是,又因為他改變了那裏的地貌,導致很多玄門書法高明的人,都能夠一眼看出來那地方的不同之處,更增加了禹王鼎暴露出來的危險。


    不僅僅是禹王鼎危險。


    但凡是敢深入到地下尋找禹王鼎的人,都會被他所設置的五行克製陣法困死在裏麵。


    袁天罡不想害人性命。


    但又陰差陽錯之下,有可能讓後世不知道多少人因為他的所作所為而枉死。


    要不是因為他設置五行大陣,吸引別人的注意力。


    誰會發現那裏的不同,傻乎乎鑽到地底下去?


    袁天罡算的出這樣的局麵,可已經沒有辦法挽救了。


    當初設置陣法的時候,本來就是沒有給任何人留後路,就算是他自己再進去,也是必死無疑。


    袁天罡隻能是竭盡所能往回找補。


    先是去通知李唐一家,趕緊把祖墳從潛龍在天裏遷出來。


    表麵上的理由,是說什麽潛龍在天的運勢已經用光了。


    實際上,真正的原因是減小禹王鼎位置暴露的可能性。


    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他能做的就這麽多,能力再大,也管不到後人的人心想法。


    袁天罡隻能是帶著滿滿的愧疚,將他所做的這些事情,還有他推衍出來的結果,全都記錄在了袁家的祖訓上麵。


    其中,所有的推衍結果,都是一段日期。


    不同的年份、月份、日子,記錄得清清楚楚。


    袁家後人無論傳承到哪一代,還剩下多少人,隻要是袁氏子孫,就必須在那些年月計日的時候趕到青山和禹城的交界地帶。


    在那裏,竭盡所能去阻擋有可能探查地下五行克製陣法的人。


    這樣做,無非就是為了避免太多無辜人士死亡。


    當然,要是有誰不聽勸告的,非要自己去找死,那也就怪不得別人了。


    那些日期,從貞觀年間一直記錄到很久遠之後。


    袁家的祖訓裏說的很明白。


    到記錄中的最後一個日期時,袁氏一脈一定是經曆了整整六十代的子孫繁衍。


    如果到了那時候,後世子孫裏還有懂得玄門推衍之術的人,那麽就繼續推演下去,把祖訓補充完整,繼續流傳下去。


    一如既往地去守護禹王鼎就行。


    可如果袁家子孫沒用,推衍術失傳。


    那麽,第六十代子孫在那個最後日期裏,最後一次保護禹王鼎之後,就別再苟活下去了。


    因為不確定禹王鼎的安危,也就不能確保五行大陣不會害死一些無辜的人。


    這種事情都辦不好,還有臉活著嗎?


    “六十代後,無人可用,不可有後。這就是我袁家祖訓裏麵所說的最後一句話。”


    袁珂老道講述到這裏,長歎一口氣。


    他似乎是想到了什麽傷心事,晶瑩的淚花在眼眶裏閃動,搖頭道:“或許,天綱先祖在組訓裏所說的話,隻是一種委婉的說法。


    先祖應該早就算到了。


    自先祖以後,我袁家整整六十代子孫,潛心鑽研玄門之術。


    可是——沒有一個能像天綱先祖那樣,推算出來禹王鼎的遭遇。


    所以,我袁家不可有後了。


    隻有我,違背了祖訓,苟延殘喘多活了八十年。


    其實,八十年前,我就應該和父輩們一起,死在青山。”


    袁老道的歎息,好像一記重錘砸在眾人的心坎上。


    大家都是被這樣一段傳奇的故事所吸引,更是被古今天下第一玄門高人袁天罡的本事所震驚。


    當然,還有一點,讓荊紅命和胡滅唐不能忽略。


    八十年前?


    這個時間點為什麽會這麽熟悉?


    兩人不由自主地轉頭,看向了出自烈焰穀的三位長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極品小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中的陽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中的陽光並收藏我的極品小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