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說仍然覺得五百艘的數量有些太多了,可是楚毅好不容易答應削減一半,他們要是再討價還價,萬一惹得楚毅不快到時候一言而決,他們可就真的沒有什麽辦法了。
楊一清同焦芳幾位閣老對視一眼,隻聽得焦芳向著楚毅一禮道:“還請大總管務必以大局為重,我等不是不讚同大總管興建海軍之舉,然則當有一個限度,否則的話怕是國庫難以支撐,所以我等才會勸阻大總管。”
聽到焦芳解釋,楚毅笑著道:“諸位皆是國之柱石,本王也能夠理解諸位的想法,隻是海軍大興乃是未來之大勢,任何阻擋者,畢竟為後世所痛罵!”
楚毅能夠說到這一點,隻要不是傻子都能夠意識到楚毅開海以及大力發展海軍的決心。
早朝散去,內閣幾位閣老卻是留了下來,畢竟再建五百艘艦船所涉及的事情卻是方方麵麵,需要各部衙門的通力配合才行,否則的話,再建五百艘艦船也不過是一句空話吧,想要將之落實到實處,自然要由幾部官員配合。
朱厚照一臉笑意的看著楚毅同內閣諸位閣老在那裏爭執不已,自己卻是置身事外做旁觀者。
反正對於這些事情他也並不擅長,倒不如等到楚毅同幾位閣老討論出一個結果來,然後他來做決斷便是。
穀大用站在朱厚照的身旁給朱厚照倒上茶水,輕聲笑著道:“大總管當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算是對於百工之道也有所涉及,真的論及博學的話,怕是滿朝文武,沒有人能夠超過大總管者!”
朱厚照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別人不清楚,他卻是再清楚不過楚毅的才學了,否則的話他也不可能會任命楚毅為皇子之太傅,正是因為楚毅一身才學,朝中罕有人及。
一般的官員如果說麵對幾名閣老,怕是早就懵了,然而楚毅卻是同幾位閣老爭執的頭頭是道,反倒是將幾位閣老給反駁的啞口無言。
隻聽得楚毅向著楊一清道:“楊大人,本王屬意再行招募海軍五萬!”
既然要再建海船,那麽這些艦船必然要有人去操持,所以說擴張海軍顯然就是一種必然。
隻是先前楚毅已經擬請再行擴建海軍,招募十萬海軍,如果說加上程向武先前所招募的水師士卒的話,這就是十二三萬之多了。
現在楚毅再招募五萬的話,到時候海軍足足可以達到近二十萬之眾,這絕對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雖然說大明號稱擁兵數百萬,但是傻子都知道,那所謂的數百萬其實是指各個地方已經同普通農夫沒有多少區別的衛所兵罷了。
天下數百萬之眾的衛所兵恐怕加起來可戰之兵能夠達到十萬就不錯了。
大明能夠拿得出手的其實也就是九邊之地的十幾萬兵馬以及京營、騰襄四衛營等近二十萬人馬,兩者加起來都不過三十餘萬罷了。
相對於大明一億多的人口,按照封建時代軍民比例,大明就算是供養數以百萬計的軍隊都不是問題,當然能夠維持多久還要另說,可是如果真的是窮兵黷武的話,輕鬆可以武裝起來二三百萬的軍隊來。
大明建國之初,衛所製度的確是為大明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兵卒,多大二三百萬之眾,尤其是這些兵卒還能夠自給自足,令太祖朱元璋自得不已。
及至正德之時,衛所製度早已經崩壞,數以百萬計的衛所士卒徹底荒廢,如同虛設一般,非但起不到保家衛國之作用,反而是成為國家一大隱患。
整個大明真正可戰之兵其實也就隻有邊鎮、京營兩部分的人馬,加起來差不多三十多萬,現在楚毅再行擴軍,相對大明偌大的體量而言,區區五萬人真的算不得什麽。
尤為重要的是楚毅不久之前曾提出重整衛所的建議,雖然說還沒有開始施行,但是在場一眾人可謂是掌握著大明實權的人物,自然再清楚不過。
身為兵部尚書的楊一清心中也清楚一點,一旦重整衛所,到時候整個衛所,除了可堪一戰的士卒之外,其餘老弱病殘盡皆分發田地,除其軍戶,使之歸之於民戶,介時大明所剩下的士卒也就剩下了三十餘萬,就算是楚毅不提擴軍,楊一清也要提請。
所以說現在楚毅開口要求海軍再行擴軍五萬,楊一清絲毫沒有反對的意思,反而是一臉讚同的道:“大總管,不若再擴軍十萬如何?”
楚毅聞言不禁哈哈大笑,對於楊一清的反應,楚毅並不覺得驚訝,楊一清的顧慮,楚毅心中再清楚不過。
說到底,楊一清就算是軍略不差,可是其眼界仍然是停留在過往,將海軍同過去的水師一般看待,完全沒有將水師從步卒當中分出去來看。
在楊一清看來,水師士卒就是步卒,所以說楚毅擴張所謂的海軍就是擴大步卒的數量。
楚毅微微搖了搖頭向著楊一清道:“楊大人,再擴張五萬海軍卻是足矣。”
楊一清聞言臉上不禁流露出幾分失望之色,本以為可以接著楚毅提議擴軍的機會使得朝廷所掌控的大軍數量能夠提升一些,不曾想楚毅竟然沒有堅持大肆擴軍。
不隻是楊一清一臉的驚訝,甚至於包括天子朱厚照都有些疑惑的看著楚毅,大家都做好了楚毅獅子大開口的準備了,結果楚毅的要求反而是出乎他們的預料。
不過楚毅神色一正,目光之中帶著幾分凝重之色看向坐在那裏的朱厚照,拱手一禮道:“陛下,臣懇請陛下下旨,再行擴軍二十萬!”
噗!
楚毅話音落下,坐在那裏的幾名重臣忍不住將剛剛喝到了口中的茶水給噴了出來,一個個的睜大了眼睛,滿臉難以置信的看著楚毅。
方才他們還說楚毅怎麽就轉了性了,竟然沒有獅子大開口,結果可倒好,這一轉眼的功夫,楚毅竟然開口便請朱厚照擴軍二十萬。
那可是二十萬大軍從無到有啊,從招募到成軍,朝廷若是想要得到一支可戰之兵的話,怕是沒有個三五百萬兩的紋銀是不大可能實現的。
內閣幾位閣老一個個的皺起了眉頭,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文臣出身,天然對於軍隊有著一種抵觸與戒備。
本身以勳貴為代表的軍方勢力隨著楚毅的強勢已經有翻身之征兆,現在楚毅竟然要擴軍二十萬之眾,這如何不讓人為之震驚。
楊一清張了張嘴,臉上露出幾分驚愕莫名之色,就算是楊一清,其心中所想也不過是向天子懇請,增兵十萬,結果楚毅可倒好,一開口便是二十萬,差點將楊一清給震傻了。
朱厚照看著楚毅,神色鄭重的道:“大伴,真的要擴軍二十萬嗎?”
楚毅緩緩點頭道:“待到二十萬大軍成軍之日,便是臣等改革衛所製度之時!”
朱厚照聞言眼中閃過一道精芒,早在先前楚毅便曾向他言及將來必然要改革衛所製度,隻是那個時候楚毅卻是從來沒有說過要等到什麽時候。
現在楚毅卻是給出了一個大致的時間來,那便是二十萬大軍成軍之日,若是不出什麽意外的話,差不多就是一兩年的時間。
大明軍製的根本在於衛所製度,既然要改革衛所製度,到時候說不好就會遭受整個衛所製度的既得利益者的反撲。
楚毅的確是凶名遍天下,甚至平寧王,擒韃靼可汗,但是如果楚毅真的要動某些人的利益蛋糕的話,保管有人會發了瘋一般的對付楚毅。
就如同那些海商一般,難道他們就不知道一旦事情泄露會有什麽樣的下場嗎,可是仍然有源源不斷的人出來想著對付楚毅。
不是他們傻,也不是他們不怕死,說到底一切皆是利益驅使罷了。
哪怕是楚毅都不敢保證一旦進行衛所製度改革到時候不會有一批既得利益者跳出來反對。
衛所不同於其他,哪怕是衛所再怎麽的糜爛,可是終究是暴力機構,一旦出什麽亂子的話,所造成的破壞力一點都不小。
雖然說楚毅有著絕對的自信和把握可以憑借著眼下朝廷所掌握的兵馬平定一切動亂,但是早晚都要進行擴軍,倒不如提前做好準備,到時候大軍在手,也可以更加輕鬆自如。
楊一清上前一步,衝著朱厚照一禮拜下道:“臣附議!”
至於說幾位文臣則是一臉的沉默,他們身為文臣,天然抵觸勳貴集團力量擴張,而勳貴集團的力量根植於軍中,軍隊的擴張也就意味著勳貴的勢力大漲。
然而現在麵對楚毅還有楊一清,這些內閣閣老卻是沒有什麽理由站出來反對。
楚毅已經擺明了要對衛所製度動手,而擴軍則是防患於未然,他們如果說站出來反對的話,怕是要被天子看做別有居心。
朱厚照目光從一眾人身上掃過,最後道:“眾卿若然沒有什麽其他的意見的話,擴軍共計二十五萬,就這麽定了!”
焦芳、陳鼎幾人對視一眼,苦笑不已。
楊一清則是一臉的喜色,做為兵部尚書,雖然說隨著勳貴力量崛起,五軍都督府漸漸強硬起來,已然有了同兵部並駕齊驅之勢,但是楊一清卻是一樣的為之歡喜。
他雖出身文臣,可是卻以軍功封為晉國公,晉身於勳貴行列,哪怕是他自己不承認,可是在文武百官眼中,他便是勳貴一員。
不過幾日,朝廷頒布旨意,由戶部調撥千萬兩紋銀,再建五百艘艦船,同時征召二十五萬士卒。
華亭市舶司大火一案告破,華亭縣令以下,汪氏、柳氏、周氏等十幾個大小家族勾結倭寇謀害朝廷命官,堪稱罪大惡極,十惡不赦,誅九族。
蔚藍色的大海之上,海鳥不時掠過水麵自水中叼起一條條的魚兒,漸漸的可以看到幾條大船出現在視線盡頭。
這幾條大船卻是掛著大明龍旗,赫然是由皇家出資組建的一支商隊中的幾條大船。
海貿的利益究竟如何驚人,單靠說自然是沒有直接參與其中來的更為直觀,楚毅對於海貿的驚人利益自然是再清楚不過,特意安排宮中內侍組建了一支商隊,這一支商隊由禦用監掌印太監直接掌管。
原本禦用監不過是負責掌管禦前所用珠寶、圍屏、床榻等器物的普通部門,遠遠無法同司禮監、禦馬監相比,但是自從楚毅將經營皇家商隊的職責與權利交給禦用監之後,禦用監的地位卻是在大明二十四監之中直線飆升。甚至隻在司禮監,禦馬監之下。
禦用監下屬的商隊第一次出海,禦用監掌印太監鄭聞卻是再小心不過,派了大量的人手隨行。
這幾艘大船正是禦用監所屬的商船,商船出海所攜帶的自然是絹帛、瓷器、茶葉這種海貿當中最常見也是最為暢銷的商品。
商隊所往正是東瀛,此番正是自東瀛歸來,十幾艘商船攜帶了大量的商品,一抵達東瀛便贏得了當地商人的瘋搶。
這四艘大船便是滿載了所賺取的金銀以及采購的香料等物品先一步回返的船隊。
東瀛距離大明也不過幾日時間罷了,順風順水的話,很輕鬆便能夠抵達位於福建的海港。
負責率領這四艘大船的乃是禦用監的外監把總魯抗,魯抗滿臉的喜色,要知道此番他請命出海,可以說是搏一把的舉動,如果說運氣好,能夠為天子賺取大量的金銀財富的話,那麽禦用監必然會進入天子的視線,為天子所看重,而他也必然會高升。
很明顯,海貿之暴利實在是太過驚人了,簡直是超乎魯抗之想象,魯抗自己都沒有想到不過是數萬兩銀子的貨物,一轉手竟然賺取了超過五倍之多的利潤。
魯抗那叫一個興奮激動,甚至都等不及其他十幾艘大船裝載自東瀛采購的稻米,先一步帶著裝載了金銀以及采購的香料等貴重貨物的四艘大船回返。
迎著海風,魯抗臉上洋溢著一種歡喜之色,身後幾名小太監同樣是一臉的喜色。
然而魯抗卻是不知道,自其十幾艘商船抵達東瀛便被一夥倭寇給盯上了,這一夥倭寇一直暗中盯著魯抗一行人的舉動。
此刻十幾艘大小船隻正從四麵八方而來,大有將魯抗那四艘大船包圍起來的架勢。
這一支倭寇多達數百人,背後依靠著東瀛一位大名,可謂是船堅人壯,甚至幾艘船上更是裝有幾門小型火炮,這樣一股倭寇即便是在眾多的海盜以及倭寇當中都算得上是實力強大了。
商船之上,一名水手正借助手中的千裏鏡瞭望四周,突然之間自千裏鏡之中發現了數裏之外正鼓足了風帆奔著他們而來的船隻。
楊一清同焦芳幾位閣老對視一眼,隻聽得焦芳向著楚毅一禮道:“還請大總管務必以大局為重,我等不是不讚同大總管興建海軍之舉,然則當有一個限度,否則的話怕是國庫難以支撐,所以我等才會勸阻大總管。”
聽到焦芳解釋,楚毅笑著道:“諸位皆是國之柱石,本王也能夠理解諸位的想法,隻是海軍大興乃是未來之大勢,任何阻擋者,畢竟為後世所痛罵!”
楚毅能夠說到這一點,隻要不是傻子都能夠意識到楚毅開海以及大力發展海軍的決心。
早朝散去,內閣幾位閣老卻是留了下來,畢竟再建五百艘艦船所涉及的事情卻是方方麵麵,需要各部衙門的通力配合才行,否則的話,再建五百艘艦船也不過是一句空話吧,想要將之落實到實處,自然要由幾部官員配合。
朱厚照一臉笑意的看著楚毅同內閣諸位閣老在那裏爭執不已,自己卻是置身事外做旁觀者。
反正對於這些事情他也並不擅長,倒不如等到楚毅同幾位閣老討論出一個結果來,然後他來做決斷便是。
穀大用站在朱厚照的身旁給朱厚照倒上茶水,輕聲笑著道:“大總管當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算是對於百工之道也有所涉及,真的論及博學的話,怕是滿朝文武,沒有人能夠超過大總管者!”
朱厚照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別人不清楚,他卻是再清楚不過楚毅的才學了,否則的話他也不可能會任命楚毅為皇子之太傅,正是因為楚毅一身才學,朝中罕有人及。
一般的官員如果說麵對幾名閣老,怕是早就懵了,然而楚毅卻是同幾位閣老爭執的頭頭是道,反倒是將幾位閣老給反駁的啞口無言。
隻聽得楚毅向著楊一清道:“楊大人,本王屬意再行招募海軍五萬!”
既然要再建海船,那麽這些艦船必然要有人去操持,所以說擴張海軍顯然就是一種必然。
隻是先前楚毅已經擬請再行擴建海軍,招募十萬海軍,如果說加上程向武先前所招募的水師士卒的話,這就是十二三萬之多了。
現在楚毅再招募五萬的話,到時候海軍足足可以達到近二十萬之眾,這絕對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雖然說大明號稱擁兵數百萬,但是傻子都知道,那所謂的數百萬其實是指各個地方已經同普通農夫沒有多少區別的衛所兵罷了。
天下數百萬之眾的衛所兵恐怕加起來可戰之兵能夠達到十萬就不錯了。
大明能夠拿得出手的其實也就是九邊之地的十幾萬兵馬以及京營、騰襄四衛營等近二十萬人馬,兩者加起來都不過三十餘萬罷了。
相對於大明一億多的人口,按照封建時代軍民比例,大明就算是供養數以百萬計的軍隊都不是問題,當然能夠維持多久還要另說,可是如果真的是窮兵黷武的話,輕鬆可以武裝起來二三百萬的軍隊來。
大明建國之初,衛所製度的確是為大明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兵卒,多大二三百萬之眾,尤其是這些兵卒還能夠自給自足,令太祖朱元璋自得不已。
及至正德之時,衛所製度早已經崩壞,數以百萬計的衛所士卒徹底荒廢,如同虛設一般,非但起不到保家衛國之作用,反而是成為國家一大隱患。
整個大明真正可戰之兵其實也就隻有邊鎮、京營兩部分的人馬,加起來差不多三十多萬,現在楚毅再行擴軍,相對大明偌大的體量而言,區區五萬人真的算不得什麽。
尤為重要的是楚毅不久之前曾提出重整衛所的建議,雖然說還沒有開始施行,但是在場一眾人可謂是掌握著大明實權的人物,自然再清楚不過。
身為兵部尚書的楊一清心中也清楚一點,一旦重整衛所,到時候整個衛所,除了可堪一戰的士卒之外,其餘老弱病殘盡皆分發田地,除其軍戶,使之歸之於民戶,介時大明所剩下的士卒也就剩下了三十餘萬,就算是楚毅不提擴軍,楊一清也要提請。
所以說現在楚毅開口要求海軍再行擴軍五萬,楊一清絲毫沒有反對的意思,反而是一臉讚同的道:“大總管,不若再擴軍十萬如何?”
楚毅聞言不禁哈哈大笑,對於楊一清的反應,楚毅並不覺得驚訝,楊一清的顧慮,楚毅心中再清楚不過。
說到底,楊一清就算是軍略不差,可是其眼界仍然是停留在過往,將海軍同過去的水師一般看待,完全沒有將水師從步卒當中分出去來看。
在楊一清看來,水師士卒就是步卒,所以說楚毅擴張所謂的海軍就是擴大步卒的數量。
楚毅微微搖了搖頭向著楊一清道:“楊大人,再擴張五萬海軍卻是足矣。”
楊一清聞言臉上不禁流露出幾分失望之色,本以為可以接著楚毅提議擴軍的機會使得朝廷所掌控的大軍數量能夠提升一些,不曾想楚毅竟然沒有堅持大肆擴軍。
不隻是楊一清一臉的驚訝,甚至於包括天子朱厚照都有些疑惑的看著楚毅,大家都做好了楚毅獅子大開口的準備了,結果楚毅的要求反而是出乎他們的預料。
不過楚毅神色一正,目光之中帶著幾分凝重之色看向坐在那裏的朱厚照,拱手一禮道:“陛下,臣懇請陛下下旨,再行擴軍二十萬!”
噗!
楚毅話音落下,坐在那裏的幾名重臣忍不住將剛剛喝到了口中的茶水給噴了出來,一個個的睜大了眼睛,滿臉難以置信的看著楚毅。
方才他們還說楚毅怎麽就轉了性了,竟然沒有獅子大開口,結果可倒好,這一轉眼的功夫,楚毅竟然開口便請朱厚照擴軍二十萬。
那可是二十萬大軍從無到有啊,從招募到成軍,朝廷若是想要得到一支可戰之兵的話,怕是沒有個三五百萬兩的紋銀是不大可能實現的。
內閣幾位閣老一個個的皺起了眉頭,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文臣出身,天然對於軍隊有著一種抵觸與戒備。
本身以勳貴為代表的軍方勢力隨著楚毅的強勢已經有翻身之征兆,現在楚毅竟然要擴軍二十萬之眾,這如何不讓人為之震驚。
楊一清張了張嘴,臉上露出幾分驚愕莫名之色,就算是楊一清,其心中所想也不過是向天子懇請,增兵十萬,結果楚毅可倒好,一開口便是二十萬,差點將楊一清給震傻了。
朱厚照看著楚毅,神色鄭重的道:“大伴,真的要擴軍二十萬嗎?”
楚毅緩緩點頭道:“待到二十萬大軍成軍之日,便是臣等改革衛所製度之時!”
朱厚照聞言眼中閃過一道精芒,早在先前楚毅便曾向他言及將來必然要改革衛所製度,隻是那個時候楚毅卻是從來沒有說過要等到什麽時候。
現在楚毅卻是給出了一個大致的時間來,那便是二十萬大軍成軍之日,若是不出什麽意外的話,差不多就是一兩年的時間。
大明軍製的根本在於衛所製度,既然要改革衛所製度,到時候說不好就會遭受整個衛所製度的既得利益者的反撲。
楚毅的確是凶名遍天下,甚至平寧王,擒韃靼可汗,但是如果楚毅真的要動某些人的利益蛋糕的話,保管有人會發了瘋一般的對付楚毅。
就如同那些海商一般,難道他們就不知道一旦事情泄露會有什麽樣的下場嗎,可是仍然有源源不斷的人出來想著對付楚毅。
不是他們傻,也不是他們不怕死,說到底一切皆是利益驅使罷了。
哪怕是楚毅都不敢保證一旦進行衛所製度改革到時候不會有一批既得利益者跳出來反對。
衛所不同於其他,哪怕是衛所再怎麽的糜爛,可是終究是暴力機構,一旦出什麽亂子的話,所造成的破壞力一點都不小。
雖然說楚毅有著絕對的自信和把握可以憑借著眼下朝廷所掌握的兵馬平定一切動亂,但是早晚都要進行擴軍,倒不如提前做好準備,到時候大軍在手,也可以更加輕鬆自如。
楊一清上前一步,衝著朱厚照一禮拜下道:“臣附議!”
至於說幾位文臣則是一臉的沉默,他們身為文臣,天然抵觸勳貴集團力量擴張,而勳貴集團的力量根植於軍中,軍隊的擴張也就意味著勳貴的勢力大漲。
然而現在麵對楚毅還有楊一清,這些內閣閣老卻是沒有什麽理由站出來反對。
楚毅已經擺明了要對衛所製度動手,而擴軍則是防患於未然,他們如果說站出來反對的話,怕是要被天子看做別有居心。
朱厚照目光從一眾人身上掃過,最後道:“眾卿若然沒有什麽其他的意見的話,擴軍共計二十五萬,就這麽定了!”
焦芳、陳鼎幾人對視一眼,苦笑不已。
楊一清則是一臉的喜色,做為兵部尚書,雖然說隨著勳貴力量崛起,五軍都督府漸漸強硬起來,已然有了同兵部並駕齊驅之勢,但是楊一清卻是一樣的為之歡喜。
他雖出身文臣,可是卻以軍功封為晉國公,晉身於勳貴行列,哪怕是他自己不承認,可是在文武百官眼中,他便是勳貴一員。
不過幾日,朝廷頒布旨意,由戶部調撥千萬兩紋銀,再建五百艘艦船,同時征召二十五萬士卒。
華亭市舶司大火一案告破,華亭縣令以下,汪氏、柳氏、周氏等十幾個大小家族勾結倭寇謀害朝廷命官,堪稱罪大惡極,十惡不赦,誅九族。
蔚藍色的大海之上,海鳥不時掠過水麵自水中叼起一條條的魚兒,漸漸的可以看到幾條大船出現在視線盡頭。
這幾條大船卻是掛著大明龍旗,赫然是由皇家出資組建的一支商隊中的幾條大船。
海貿的利益究竟如何驚人,單靠說自然是沒有直接參與其中來的更為直觀,楚毅對於海貿的驚人利益自然是再清楚不過,特意安排宮中內侍組建了一支商隊,這一支商隊由禦用監掌印太監直接掌管。
原本禦用監不過是負責掌管禦前所用珠寶、圍屏、床榻等器物的普通部門,遠遠無法同司禮監、禦馬監相比,但是自從楚毅將經營皇家商隊的職責與權利交給禦用監之後,禦用監的地位卻是在大明二十四監之中直線飆升。甚至隻在司禮監,禦馬監之下。
禦用監下屬的商隊第一次出海,禦用監掌印太監鄭聞卻是再小心不過,派了大量的人手隨行。
這幾艘大船正是禦用監所屬的商船,商船出海所攜帶的自然是絹帛、瓷器、茶葉這種海貿當中最常見也是最為暢銷的商品。
商隊所往正是東瀛,此番正是自東瀛歸來,十幾艘商船攜帶了大量的商品,一抵達東瀛便贏得了當地商人的瘋搶。
這四艘大船便是滿載了所賺取的金銀以及采購的香料等物品先一步回返的船隊。
東瀛距離大明也不過幾日時間罷了,順風順水的話,很輕鬆便能夠抵達位於福建的海港。
負責率領這四艘大船的乃是禦用監的外監把總魯抗,魯抗滿臉的喜色,要知道此番他請命出海,可以說是搏一把的舉動,如果說運氣好,能夠為天子賺取大量的金銀財富的話,那麽禦用監必然會進入天子的視線,為天子所看重,而他也必然會高升。
很明顯,海貿之暴利實在是太過驚人了,簡直是超乎魯抗之想象,魯抗自己都沒有想到不過是數萬兩銀子的貨物,一轉手竟然賺取了超過五倍之多的利潤。
魯抗那叫一個興奮激動,甚至都等不及其他十幾艘大船裝載自東瀛采購的稻米,先一步帶著裝載了金銀以及采購的香料等貴重貨物的四艘大船回返。
迎著海風,魯抗臉上洋溢著一種歡喜之色,身後幾名小太監同樣是一臉的喜色。
然而魯抗卻是不知道,自其十幾艘商船抵達東瀛便被一夥倭寇給盯上了,這一夥倭寇一直暗中盯著魯抗一行人的舉動。
此刻十幾艘大小船隻正從四麵八方而來,大有將魯抗那四艘大船包圍起來的架勢。
這一支倭寇多達數百人,背後依靠著東瀛一位大名,可謂是船堅人壯,甚至幾艘船上更是裝有幾門小型火炮,這樣一股倭寇即便是在眾多的海盜以及倭寇當中都算得上是實力強大了。
商船之上,一名水手正借助手中的千裏鏡瞭望四周,突然之間自千裏鏡之中發現了數裏之外正鼓足了風帆奔著他們而來的船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