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美國分公司
重生1980之強國崛起 作者:滿城風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美國矽穀,劉琅租用的專機緩緩停下,劉琅與隨行的十幾個人走下飛機,早有一支車隊在外麵等候。
“老板,一路辛苦了!”
一位年紀四十六七歲的白人小跑到進前畢恭畢敬的問候道。
“霍利爾,你辛苦了!”
劉琅拍了拍對方的肩膀。
這個人是北方工業集團駐美洲分公司總經理,斯坦福大學的畢業生,和劉琅還是校友,曾經在通用公司當過一個下屬部門的負責人,兩年前獵頭公司為劉琅提供了他的資料,於是劉琅親自找到對方,吃了一頓晚飯就把他挖了過來,成為了北方工業集團美洲分公司總經理。
在霍利爾的領導下,公司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就建立起兩家工廠,一家設立在底特律,因為那裏有現成的產業工人,三年前美國金融危機,銀行業損失慘重,很多汽車企業也受到了影響,大量產業工人失業,這些人失去工作等於失去一切,保險都交不起。
北方工業集團第一家美國分公司選擇在底特律主要是受到了當地政府的熱烈邀請,還享受種種優惠政策,最後公司決定投資一千萬美金,招聘當地一百七十名員工,主要為五家車企提供十二種零部件,最大產量將達到每年一百萬個汽車零部件,實現產值一億美金。
之所以到美國建廠是因為可以節省大量的運輸費,同時底特律給予的大量優惠和補貼,基本上廠子的五成費用都是當地政府出的錢。
其實就是算人工費底特律的產業工人們還沒有北方工業集團員工賺的多,這些人每個月的收入最低是兩千一百美金,經驗豐富的老工人要高一些,可以拿到兩千六百美金,就算是兩千六百美金吧,折合成人民幣大概是一萬九千人民幣左右吧。
這個工資水平是中國平均水平的七倍,在國人眼裏自然是高工資,而放在北方工業集團,隻是工齡四年左右工人的水平,在北方工業集團,就算是剛被招聘進來的員工起薪就是一萬三千元。
現在美國的平均收入也就是三萬八千美金左右,聽起來也不算高,不過美國的物價低呀,甚至比很多發展中國家都低,物價低就相當於購買力強,這還要歸功於強大的世界美元結算體係。
好吧,這個先不談,就說北方工業集團底特律招聘的這些產業工人,他們的工資在美國也隻是中下等,而在五年前,他們的收入可是很高的,平均月工資能達到四千美金美金,比全國平均水平要高百分之十左右。
美國的產業工人收入的確是不低,但原因並不是他們真的有水平,事實上這些年因為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美國國內逐漸開始將一些低端製造業轉移到國外,國內隻發展金融和互聯網這樣的高端行業,純正的產業工人已經不吃香了。
這些工人之所以還能拿到高工資,原因就是有美國產業公會在後麵支持,他們為產業工人謀取福利,和企業談判,甚至跟政府打官司。
產業公會不斷為工人們謀福利,看起來很美,可是彼一時此一時,二十多年前可以,現在就產生副作用了。
早在九十年代美國的經濟結構就開始轉型,汽車行業開始向國外轉移,幾大車企都在海外建立了工廠,都在第三世界國家,因為那裏人力成本很低,比如在中國就有數家合資企業,美國本土則是注重金融、互聯網等行業的發展。
在這種形勢下老牌的工業城市逐漸衰落,底特律、克利夫蘭等城市輝煌不在。
工業企業要想繼續生存就得增加利潤,其中一項就是要交給成本,產業工人的工資明顯過高。
企業想降低工人的工資,工人背後的公會就不幹了站出來打著為工人爭取利益的名號和企業對著幹,辦法就是帶領工人罷工,企業沒辦法隻能選擇妥協。
三年前的金融危機時期成了壓垮這些工業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出口銳減,成本太高,如果不采取措施隻有死路一條,降低用工成本又被拿了出來。
公會還是一如既往的“代表”工人們與企業談判,不過企業這次不再妥協,公會也一步不讓,最後沒辦法,企業破產了。
沒錯,在金融危機之後很多工業企業宣告破產,甚至福特、通用汽車也架不住了,提出了破產保護,美國政府當然不會允許這樣的企業破產,立刻出麵協調,尋求多方融資渠道讓企業躲過難關。
大趨勢下,底特律的很多企業破產,幾十萬的產業工人失去工作,這時公會也沒轍了,企業都沒了跟誰罷工去?
很多美國人就是這樣,完全就想著眼前的利益,根本不想以後怎麽辦,如果這些年他們自願降薪,很多企業是有可能挺過這場金融危機的,現在說什麽都晚了,危機過後滿目瘡痍,留下的隻有失業的工人和廢棄的工廠。
北方工業集團到來,對一些人來說如同救世主,即便給的薪水不高,隻有他們鼎盛時期的一半左右,但這些錢就可以讓他們交保險、交房租,讓孩子上學,這對於他們來說已經足夠了。
工廠在一年前建成,十個月前開始試運行,不過情況有些問題,那就是這幫工人幹活水平太差。
在國內,工廠一旦落成,設備安裝完成後很快產品就會做出來,北方工業集團已經有了成熟的市場渠道,所有符合標準的產品立刻能夠獲得訂單,工廠之所以選擇在底特律,原因就是這裏的產業工人,這些人水平應該是不錯的,不用經過太多的培訓就能上崗,可是結果讓劉琅大跌眼鏡,招聘的工人水平是有,但在北方工業集團眼裏卻不夠看,也就是說他們的水平已經有些落伍了。
沒辦法,總經理杜鬆在國內又找了三十多名工人遠渡重洋來到美國,手把手的教導他們,花了兩個多月才勉強合格,但很多核心部分還得需要國內員工來參與方能完成。
技術方麵還好一些,大不了培訓唄,多花一些時間總能成功,讓杜鬆不爽的是汽車公會又竄出來了,要在工廠裏設立公會組織,美其名曰為了工人好,天天找工人談話,要求成立公會組織,這件事劉琅堅決不會同意。
“老板,一路辛苦了!”
一位年紀四十六七歲的白人小跑到進前畢恭畢敬的問候道。
“霍利爾,你辛苦了!”
劉琅拍了拍對方的肩膀。
這個人是北方工業集團駐美洲分公司總經理,斯坦福大學的畢業生,和劉琅還是校友,曾經在通用公司當過一個下屬部門的負責人,兩年前獵頭公司為劉琅提供了他的資料,於是劉琅親自找到對方,吃了一頓晚飯就把他挖了過來,成為了北方工業集團美洲分公司總經理。
在霍利爾的領導下,公司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就建立起兩家工廠,一家設立在底特律,因為那裏有現成的產業工人,三年前美國金融危機,銀行業損失慘重,很多汽車企業也受到了影響,大量產業工人失業,這些人失去工作等於失去一切,保險都交不起。
北方工業集團第一家美國分公司選擇在底特律主要是受到了當地政府的熱烈邀請,還享受種種優惠政策,最後公司決定投資一千萬美金,招聘當地一百七十名員工,主要為五家車企提供十二種零部件,最大產量將達到每年一百萬個汽車零部件,實現產值一億美金。
之所以到美國建廠是因為可以節省大量的運輸費,同時底特律給予的大量優惠和補貼,基本上廠子的五成費用都是當地政府出的錢。
其實就是算人工費底特律的產業工人們還沒有北方工業集團員工賺的多,這些人每個月的收入最低是兩千一百美金,經驗豐富的老工人要高一些,可以拿到兩千六百美金,就算是兩千六百美金吧,折合成人民幣大概是一萬九千人民幣左右吧。
這個工資水平是中國平均水平的七倍,在國人眼裏自然是高工資,而放在北方工業集團,隻是工齡四年左右工人的水平,在北方工業集團,就算是剛被招聘進來的員工起薪就是一萬三千元。
現在美國的平均收入也就是三萬八千美金左右,聽起來也不算高,不過美國的物價低呀,甚至比很多發展中國家都低,物價低就相當於購買力強,這還要歸功於強大的世界美元結算體係。
好吧,這個先不談,就說北方工業集團底特律招聘的這些產業工人,他們的工資在美國也隻是中下等,而在五年前,他們的收入可是很高的,平均月工資能達到四千美金美金,比全國平均水平要高百分之十左右。
美國的產業工人收入的確是不低,但原因並不是他們真的有水平,事實上這些年因為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美國國內逐漸開始將一些低端製造業轉移到國外,國內隻發展金融和互聯網這樣的高端行業,純正的產業工人已經不吃香了。
這些工人之所以還能拿到高工資,原因就是有美國產業公會在後麵支持,他們為產業工人謀取福利,和企業談判,甚至跟政府打官司。
產業公會不斷為工人們謀福利,看起來很美,可是彼一時此一時,二十多年前可以,現在就產生副作用了。
早在九十年代美國的經濟結構就開始轉型,汽車行業開始向國外轉移,幾大車企都在海外建立了工廠,都在第三世界國家,因為那裏人力成本很低,比如在中國就有數家合資企業,美國本土則是注重金融、互聯網等行業的發展。
在這種形勢下老牌的工業城市逐漸衰落,底特律、克利夫蘭等城市輝煌不在。
工業企業要想繼續生存就得增加利潤,其中一項就是要交給成本,產業工人的工資明顯過高。
企業想降低工人的工資,工人背後的公會就不幹了站出來打著為工人爭取利益的名號和企業對著幹,辦法就是帶領工人罷工,企業沒辦法隻能選擇妥協。
三年前的金融危機時期成了壓垮這些工業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出口銳減,成本太高,如果不采取措施隻有死路一條,降低用工成本又被拿了出來。
公會還是一如既往的“代表”工人們與企業談判,不過企業這次不再妥協,公會也一步不讓,最後沒辦法,企業破產了。
沒錯,在金融危機之後很多工業企業宣告破產,甚至福特、通用汽車也架不住了,提出了破產保護,美國政府當然不會允許這樣的企業破產,立刻出麵協調,尋求多方融資渠道讓企業躲過難關。
大趨勢下,底特律的很多企業破產,幾十萬的產業工人失去工作,這時公會也沒轍了,企業都沒了跟誰罷工去?
很多美國人就是這樣,完全就想著眼前的利益,根本不想以後怎麽辦,如果這些年他們自願降薪,很多企業是有可能挺過這場金融危機的,現在說什麽都晚了,危機過後滿目瘡痍,留下的隻有失業的工人和廢棄的工廠。
北方工業集團到來,對一些人來說如同救世主,即便給的薪水不高,隻有他們鼎盛時期的一半左右,但這些錢就可以讓他們交保險、交房租,讓孩子上學,這對於他們來說已經足夠了。
工廠在一年前建成,十個月前開始試運行,不過情況有些問題,那就是這幫工人幹活水平太差。
在國內,工廠一旦落成,設備安裝完成後很快產品就會做出來,北方工業集團已經有了成熟的市場渠道,所有符合標準的產品立刻能夠獲得訂單,工廠之所以選擇在底特律,原因就是這裏的產業工人,這些人水平應該是不錯的,不用經過太多的培訓就能上崗,可是結果讓劉琅大跌眼鏡,招聘的工人水平是有,但在北方工業集團眼裏卻不夠看,也就是說他們的水平已經有些落伍了。
沒辦法,總經理杜鬆在國內又找了三十多名工人遠渡重洋來到美國,手把手的教導他們,花了兩個多月才勉強合格,但很多核心部分還得需要國內員工來參與方能完成。
技術方麵還好一些,大不了培訓唄,多花一些時間總能成功,讓杜鬆不爽的是汽車公會又竄出來了,要在工廠裏設立公會組織,美其名曰為了工人好,天天找工人談話,要求成立公會組織,這件事劉琅堅決不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