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一刻都不能耽誤
重生1980之強國崛起 作者:滿城風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把資料交給了熊教授之後,劉琅又馬不停蹄地跑到了教委,找到了魯明誌,希望工程是大事,他一刻都不能耽誤。
“魯爺爺,我有一件事情跟您說!”
劉琅直接就來到了魯明誌的辦公室。
“小家夥,什麽風把你給吹過來了?快坐!”
魯明誌這個層次的國家領導對劉琅在美國的一些事情還是知道的,劉琅在美國叱吒風雲,剛到那邊就賺了幾千萬美金,幫助軍隊賺了一千多萬,這對國家的貢獻比很多大型企業都多。
“魯爺爺,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跟您說!”
劉琅就把要建立一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和成立希望工程的事情講給了魯明誌聽。
“嗯,嗯,很好,很好,不錯不錯!”
魯明誌一聽眼睛一亮,不住的點頭,
魯明誌覺得劉琅這個建議非常好,甚至可以提升到國家層麵來實施。
八七年鄧老出山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麽?不是開始改革開放,而是恢複國家的高考製度,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人才的價值,沒有人才就沒有國家的未來。
不過教育也是需要成本的,首先是得需要書本吧,沒有教科書就是天才也沒用,然後是需要師資資源,熊懷誌的徒弟跟其他老師的徒弟是截然不同的。
當然,在八十年代高考的題目還是比較簡單的,隻要把高中的書本吃透就差不多可以考上,但是話說回來,那你得先把小學、初中的課程弄明白才行吧。
現在的農村是有小學的,但是上學要交錢,學費倒是不多,一年下來也就十塊二十塊,可農村的收入很低,這點錢很多人也拿不願意拿出來,絕大多數的孩子上到小學三四年級就會輟學回家種地去了。
如果是少部分人那還好,但全國十億人口農民占了七億,其中青少年又有將近一億,幾乎占了全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這些青少年中又大多數無法上學,你說對國家會造成多麽大的損失?如果這些孩子都能上學,未來必定會出現科學家、藝術家,不是可能,而是必定。
其實國家也早就對這些農民關注了,這幾年又是減稅又是土地承包,就是為了增加他們的收入,但這是長期的舉措,不是短短一兩年內就能得到解決的,劉琅提出的希望工程無疑是一項具有針對性的辦法,而且抓住了重點,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就可以解決問題。
“魯爺爺,我希望這個青少年發展基金是一個非官方非盈利的組織,當然,其中的一些專職人員可以有官方的身份,但這個基金會不能被列入國家部門,因為那樣的話就可能被各方掣肘,導致效率低下。”
“非官方非盈利組織?那錢從什麽地方來?沒有國家專項資金怎麽行?”
在魯明誌看來,很多重大項目還是國家牽頭,畢竟需要錢,除了國家外還會有誰能拿出大量的資金?
但是劉琅可不是這麽想,在前世,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就是一個非官方的組織,類似紅十字組織,直接針對民間進行資金募捐,政府隻負責對資金使用的審核工作,這樣就能大大提高效率。
魯明誌也明白劉琅的初衷,但是這樣真的能籌集到資金嗎?
“魯爺爺,希望工程一旦成立,我承諾每年捐助五百萬人民幣,另外我還可以讓火家等人也加入進來,我相信會有不少港島的富翁也會加入,這樣下來,在頭幾年內每年就能收到不少於一千萬的資金,這些錢和我們國家農村貧困人口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起碼能解決數十萬青少年的上學問題。”
“什麽?你每年捐助五百萬?”
魯明誌嚇了一跳,這可不是小數目,有了這麽多錢可以為農村蓋多少學校?可以幫助多少優秀的學生上大學?簡直是功德無量。
“錢的事情我說到做到,最關鍵的還是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這個組織首先要是非官方的,另外我也有一個人選,或許他能夠擔任這個基金會的組織工作?”
“哦,劉琅你有人選?”
劉琅的話讓魯明誌心中一動,看來劉琅還是擔心組織的問題,要親自選派一個人。
“這個人叫做王南,是國家電視台知名的記者!”
“王南?記者?你怎麽認識他的?”
這個人選有些出乎魯明誌的意料。
“說來也巧,我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一幫灣灣人,他們正在拍攝紀錄片……!”
劉琅把之前碰到的事情講給了魯明誌。
“原來是這樣呀!這件事我聽說過,當時總理還召開個回憶討論這件事情,最後同意他們到內地進行拍攝,看來這些人的確是實心實意,那邊的人要是都像這位藝人一般,我們兩岸早就統一了!不過人選問題我說的不算,希望工程跟教育有聯係,我們教委會大力支持,但是成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卻不是我們一家說的算,即便它是一個非官方組織………那也得由政府各個部門批準!”
“魯爺爺,這些我都知道,我隻是希望剛才我說得話您能夠告訴上麵,而且越快越好呀!再過一個月我就要回美國了,別到時候基金會還沒有成立,那我的五百萬就不一定能及時拿出來了!”
劉琅現在就是希望這件事越快越好。
“小家夥,你現在可是財大氣粗呀!不過像你這樣的有錢人越多越好,你放心,我馬上就去找弘揚總理,這件事還得跟他說,隻要他同意,就好辦了!”
“魯爺爺,你跟趙總理說的時候要把我說的話都加上!”
“哈哈,知道,知道,你的名字很多時候比我們都好使,放心吧!”
劉琅有時在高層眼中的確比他們那些部長還要重要的多,畢竟在中國隻有一個劉琅,而那些部長卻有不少。
劉琅回到華夏大學,第二天王南就找上門來,淩風那夥人從那個王家窩棚過的年,雖然沒什麽吃喝,可是趕大集、寫春聯、吃酸菜這些年俗讓他感受到了北方的年味,如今已經結束了幾個月的行程離開大陸回灣灣去了。
“魯爺爺,我有一件事情跟您說!”
劉琅直接就來到了魯明誌的辦公室。
“小家夥,什麽風把你給吹過來了?快坐!”
魯明誌這個層次的國家領導對劉琅在美國的一些事情還是知道的,劉琅在美國叱吒風雲,剛到那邊就賺了幾千萬美金,幫助軍隊賺了一千多萬,這對國家的貢獻比很多大型企業都多。
“魯爺爺,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跟您說!”
劉琅就把要建立一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和成立希望工程的事情講給了魯明誌聽。
“嗯,嗯,很好,很好,不錯不錯!”
魯明誌一聽眼睛一亮,不住的點頭,
魯明誌覺得劉琅這個建議非常好,甚至可以提升到國家層麵來實施。
八七年鄧老出山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麽?不是開始改革開放,而是恢複國家的高考製度,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人才的價值,沒有人才就沒有國家的未來。
不過教育也是需要成本的,首先是得需要書本吧,沒有教科書就是天才也沒用,然後是需要師資資源,熊懷誌的徒弟跟其他老師的徒弟是截然不同的。
當然,在八十年代高考的題目還是比較簡單的,隻要把高中的書本吃透就差不多可以考上,但是話說回來,那你得先把小學、初中的課程弄明白才行吧。
現在的農村是有小學的,但是上學要交錢,學費倒是不多,一年下來也就十塊二十塊,可農村的收入很低,這點錢很多人也拿不願意拿出來,絕大多數的孩子上到小學三四年級就會輟學回家種地去了。
如果是少部分人那還好,但全國十億人口農民占了七億,其中青少年又有將近一億,幾乎占了全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這些青少年中又大多數無法上學,你說對國家會造成多麽大的損失?如果這些孩子都能上學,未來必定會出現科學家、藝術家,不是可能,而是必定。
其實國家也早就對這些農民關注了,這幾年又是減稅又是土地承包,就是為了增加他們的收入,但這是長期的舉措,不是短短一兩年內就能得到解決的,劉琅提出的希望工程無疑是一項具有針對性的辦法,而且抓住了重點,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就可以解決問題。
“魯爺爺,我希望這個青少年發展基金是一個非官方非盈利的組織,當然,其中的一些專職人員可以有官方的身份,但這個基金會不能被列入國家部門,因為那樣的話就可能被各方掣肘,導致效率低下。”
“非官方非盈利組織?那錢從什麽地方來?沒有國家專項資金怎麽行?”
在魯明誌看來,很多重大項目還是國家牽頭,畢竟需要錢,除了國家外還會有誰能拿出大量的資金?
但是劉琅可不是這麽想,在前世,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就是一個非官方的組織,類似紅十字組織,直接針對民間進行資金募捐,政府隻負責對資金使用的審核工作,這樣就能大大提高效率。
魯明誌也明白劉琅的初衷,但是這樣真的能籌集到資金嗎?
“魯爺爺,希望工程一旦成立,我承諾每年捐助五百萬人民幣,另外我還可以讓火家等人也加入進來,我相信會有不少港島的富翁也會加入,這樣下來,在頭幾年內每年就能收到不少於一千萬的資金,這些錢和我們國家農村貧困人口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起碼能解決數十萬青少年的上學問題。”
“什麽?你每年捐助五百萬?”
魯明誌嚇了一跳,這可不是小數目,有了這麽多錢可以為農村蓋多少學校?可以幫助多少優秀的學生上大學?簡直是功德無量。
“錢的事情我說到做到,最關鍵的還是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這個組織首先要是非官方的,另外我也有一個人選,或許他能夠擔任這個基金會的組織工作?”
“哦,劉琅你有人選?”
劉琅的話讓魯明誌心中一動,看來劉琅還是擔心組織的問題,要親自選派一個人。
“這個人叫做王南,是國家電視台知名的記者!”
“王南?記者?你怎麽認識他的?”
這個人選有些出乎魯明誌的意料。
“說來也巧,我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一幫灣灣人,他們正在拍攝紀錄片……!”
劉琅把之前碰到的事情講給了魯明誌。
“原來是這樣呀!這件事我聽說過,當時總理還召開個回憶討論這件事情,最後同意他們到內地進行拍攝,看來這些人的確是實心實意,那邊的人要是都像這位藝人一般,我們兩岸早就統一了!不過人選問題我說的不算,希望工程跟教育有聯係,我們教委會大力支持,但是成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卻不是我們一家說的算,即便它是一個非官方組織………那也得由政府各個部門批準!”
“魯爺爺,這些我都知道,我隻是希望剛才我說得話您能夠告訴上麵,而且越快越好呀!再過一個月我就要回美國了,別到時候基金會還沒有成立,那我的五百萬就不一定能及時拿出來了!”
劉琅現在就是希望這件事越快越好。
“小家夥,你現在可是財大氣粗呀!不過像你這樣的有錢人越多越好,你放心,我馬上就去找弘揚總理,這件事還得跟他說,隻要他同意,就好辦了!”
“魯爺爺,你跟趙總理說的時候要把我說的話都加上!”
“哈哈,知道,知道,你的名字很多時候比我們都好使,放心吧!”
劉琅有時在高層眼中的確比他們那些部長還要重要的多,畢竟在中國隻有一個劉琅,而那些部長卻有不少。
劉琅回到華夏大學,第二天王南就找上門來,淩風那夥人從那個王家窩棚過的年,雖然沒什麽吃喝,可是趕大集、寫春聯、吃酸菜這些年俗讓他感受到了北方的年味,如今已經結束了幾個月的行程離開大陸回灣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