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第三產業的崛起
重生1980之強國崛起 作者:滿城風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人才的培養非常重要,國家現在也認識到了,要不然也不會恢複高考,不會成立少年班進行加速培養,但還是那句話,國家的改革開放是全世界數百年來前所未有的大事情,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崛起的速度超過了所有人的想象,不光是外國人,就是國家的領導們也沒有想到。
飛速崛起的中國讓無數人富裕起來,也蒙蔽住了很多人的眼睛,讓人忽略了很多問題。
在前世,很多專家以“後知後覺”的方式重審這一場橫掃整個中國,讓世界都為之震驚的改革開放時就會發現,大量的財富都是來自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因為第三產業無需太多積累,隻要有人有市場即可,而擁有十幾億人口的中國正好符合這兩個條件,別說是服務自己了,就是服務全世界都沒問題,而同時世界的第三產業也在這個時代複蘇,全球化的浪潮已經積蓄很久,天時地利人和全都被中國占據,想不變強都不行。
可以說,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是國家改革開放成功的關鍵所在,速度快、無需太厚的積累也是三產業的特點。
中國靠著三產在十幾年的時間裏就徹底改變了孱弱的局麵,反觀西方的發達國家,他們變強的過程就曲折而緩慢。
可是,快有快的壞處,慢有慢的好處,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讓人們忽略了很多根本問題,最大的就是對工業發展的忽視。
誠然,國家在十幾年裏也湧現出了大量的新興工業企業,如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這種家用電器幾乎霸占了世界的所有市場,“madeinchina”的標牌橫掃天下,但是這些電器歸根結底還是為三產服務的,屬於典型的快速產品,隻要一條不是很複雜的生產線,再加上簡單的研發,從開工製造到投放市場,周期至多一年時間,要是再長,很可能就會被其他新型產品取代了,從時間上就能看得出來它們的技術含量不會太高,附加值也沒有多少,靠的就是國家廉價的勞動力,所以別看“中國造”的品牌遍布全球,但卻沒有多少太過稱讚的地方。
反觀西方發達國家,他們的崛起與第三產業沒有多大關係,重點全部是放在了農業和工業方麵,從蒸汽時代開始一步步走來,人才和資金都是為這兩個產業服務,他們經曆了電氣時代、自動化時代,每一步都無比的紮實,從上至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業體係,看似緩慢,可是根基牢靠。
事實也證明,即使到了互聯網時代和人工智能時代,工業的作用也是至關重要,新材料、智能芯片,哪一個不是依靠強大的工業體係製造出來的?第三產業就如一幅幅美麗的畫卷讓人心生愉悅,可是沒有畫筆和紙張,這些畫卷就隻能印在肥皂泡上,一吹就破。
可是這個規律在改革開放帶來的財富中被很多人忽略了,待到被國家的高層發覺,並想要改變時才發現這個改變所麵臨的問題更加複雜。
首先就是人的問題,十幾年的飛速發展讓社會上充滿了一種浮躁情緒,每個人都想在短時間內去賺錢,很少人會沉下心來去專心做一件事情,而工業的發展恰恰要放下雜念以一種匠人精神去對待。
第二個問題就是那時中國與外國之間的差距已經很大了,這種差距甚至都超過了剛剛建國時的差距,人家西方發達國家靠著高科技產品在十幾年間飛速占領了世界,即便你中國能夠研製出同樣產品,但想要進入市場和人家競爭,這個過程變得更加困難。
兩個方麵都因素造成了國家在高科技領域方麵的落後,雖然後來奮起直追,可即便是到了劉琅重生的那一年仍與發達國家有著巨大的差距。
劉琅要把華夏工業科技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工業實驗室,他相信這一點還是有希望辦到的,但是一家實驗室哪裏夠用?要整個國家都重視起來才行,這就需要那些領導人們製定相關的政策。
用行政命令來支持或者抑製某種行業的發展是國家的“拿手好戲”,比如從建國時期每隔五年就要有一個五年計劃,這個計劃很重要,基本決定了未來五年的發展方向。
“看來我還得要寫點什麽了!”
劉琅前世就是體製內的人,雖然很不喜歡官場上的那一套,但是耳讀目染之下筆杆子還是不錯的,再加上看的書多,寫起文章來自然順手。
劉琅準備先寫兩本書。
《第三產業浪潮》這是第一本書。
在第一本書中劉琅準備第一部分著重要寫出第三產業的優勢和發展,不僅僅是中國,還有對世界第三產業的一些分析和描述,說明在世界範圍內,一場以服務為主的產業浪潮即將來臨,國家要牢牢的把握住這場席卷天下的大機遇。
第二部分劉琅還要對於五年乃至十年內國家服務行業的發展形式要著重分析,比如要借助成本優勢吸納世界的製造業來華投資借以吸收資金,用這筆資金再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用以拉動內需。
第三部分就是告誡大家一定要做好準備迎接挑戰,因為在這場浪潮下國家的很多法製已經不再適合,要及時的做出調整,這種調整可不能是被動的,而且主動和積極去適應曆史大勢,隻有這樣才能健康的發展。
可以說,《第三產業浪潮》這本書就是原有曆史中國家未來的經濟發展的重現,隻是在原有曆史下,起碼在兩千年之前沒有人會如此準確的做出歸納,而且劉琅把國家將要遇到的問題一一列出,法製不健全、通貨膨脹導致物價上漲等等。
在前世八十年代中後期美國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學者寫了一本書叫做《第三次革命》,書中記載了人類曆史上的三次大事件,第一次是農業革命,第二次是工業革命,而第三次就是書中預言的即將要發生的科技革命,這場革命是以電子產業的飛速發展為基礎,其後帶動了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並且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次革命》這本書給西方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二十多年間共銷售了數千萬冊,對西方國家的影響遠比那“小島經濟學”大得多。
這本書中的主要思想其實就是服務業將會“統治世界”,劉琅前世自然看過這本書,書中對世界未來的發展做出了準確的判斷,但的深度並沒有達到劉琅現在的層次,隻是提出來新興電子產業的崛起。
可是電子產業飛速發展帶動的就是全球化,當“地球村”誕生那日起,為全世界人們“服務”,就成了所有商家的目標了。
當然,劉琅的這本《第三產業浪潮》也簡單描述了一些電子產業,但並沒做太多的闡述,畢竟以國家現在的工業基礎,談電子產業還為時過早,連萬安那種電腦大王都覺得他想象的不切實際,說得太多恐怕又會讓人有種“科幻”的感覺。
這本書劉琅大談國家和世界未來的發展形式,可謂是充滿了希望,即使是放在美國那樣的發達國家也會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反正比前世那本《第三次革命》要更加的吸引人,事實上這本書劉琅也要公開出版的,絕對會成為一本暢銷書。
飛速崛起的中國讓無數人富裕起來,也蒙蔽住了很多人的眼睛,讓人忽略了很多問題。
在前世,很多專家以“後知後覺”的方式重審這一場橫掃整個中國,讓世界都為之震驚的改革開放時就會發現,大量的財富都是來自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因為第三產業無需太多積累,隻要有人有市場即可,而擁有十幾億人口的中國正好符合這兩個條件,別說是服務自己了,就是服務全世界都沒問題,而同時世界的第三產業也在這個時代複蘇,全球化的浪潮已經積蓄很久,天時地利人和全都被中國占據,想不變強都不行。
可以說,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是國家改革開放成功的關鍵所在,速度快、無需太厚的積累也是三產業的特點。
中國靠著三產在十幾年的時間裏就徹底改變了孱弱的局麵,反觀西方的發達國家,他們變強的過程就曲折而緩慢。
可是,快有快的壞處,慢有慢的好處,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讓人們忽略了很多根本問題,最大的就是對工業發展的忽視。
誠然,國家在十幾年裏也湧現出了大量的新興工業企業,如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這種家用電器幾乎霸占了世界的所有市場,“madeinchina”的標牌橫掃天下,但是這些電器歸根結底還是為三產服務的,屬於典型的快速產品,隻要一條不是很複雜的生產線,再加上簡單的研發,從開工製造到投放市場,周期至多一年時間,要是再長,很可能就會被其他新型產品取代了,從時間上就能看得出來它們的技術含量不會太高,附加值也沒有多少,靠的就是國家廉價的勞動力,所以別看“中國造”的品牌遍布全球,但卻沒有多少太過稱讚的地方。
反觀西方發達國家,他們的崛起與第三產業沒有多大關係,重點全部是放在了農業和工業方麵,從蒸汽時代開始一步步走來,人才和資金都是為這兩個產業服務,他們經曆了電氣時代、自動化時代,每一步都無比的紮實,從上至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業體係,看似緩慢,可是根基牢靠。
事實也證明,即使到了互聯網時代和人工智能時代,工業的作用也是至關重要,新材料、智能芯片,哪一個不是依靠強大的工業體係製造出來的?第三產業就如一幅幅美麗的畫卷讓人心生愉悅,可是沒有畫筆和紙張,這些畫卷就隻能印在肥皂泡上,一吹就破。
可是這個規律在改革開放帶來的財富中被很多人忽略了,待到被國家的高層發覺,並想要改變時才發現這個改變所麵臨的問題更加複雜。
首先就是人的問題,十幾年的飛速發展讓社會上充滿了一種浮躁情緒,每個人都想在短時間內去賺錢,很少人會沉下心來去專心做一件事情,而工業的發展恰恰要放下雜念以一種匠人精神去對待。
第二個問題就是那時中國與外國之間的差距已經很大了,這種差距甚至都超過了剛剛建國時的差距,人家西方發達國家靠著高科技產品在十幾年間飛速占領了世界,即便你中國能夠研製出同樣產品,但想要進入市場和人家競爭,這個過程變得更加困難。
兩個方麵都因素造成了國家在高科技領域方麵的落後,雖然後來奮起直追,可即便是到了劉琅重生的那一年仍與發達國家有著巨大的差距。
劉琅要把華夏工業科技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工業實驗室,他相信這一點還是有希望辦到的,但是一家實驗室哪裏夠用?要整個國家都重視起來才行,這就需要那些領導人們製定相關的政策。
用行政命令來支持或者抑製某種行業的發展是國家的“拿手好戲”,比如從建國時期每隔五年就要有一個五年計劃,這個計劃很重要,基本決定了未來五年的發展方向。
“看來我還得要寫點什麽了!”
劉琅前世就是體製內的人,雖然很不喜歡官場上的那一套,但是耳讀目染之下筆杆子還是不錯的,再加上看的書多,寫起文章來自然順手。
劉琅準備先寫兩本書。
《第三產業浪潮》這是第一本書。
在第一本書中劉琅準備第一部分著重要寫出第三產業的優勢和發展,不僅僅是中國,還有對世界第三產業的一些分析和描述,說明在世界範圍內,一場以服務為主的產業浪潮即將來臨,國家要牢牢的把握住這場席卷天下的大機遇。
第二部分劉琅還要對於五年乃至十年內國家服務行業的發展形式要著重分析,比如要借助成本優勢吸納世界的製造業來華投資借以吸收資金,用這筆資金再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用以拉動內需。
第三部分就是告誡大家一定要做好準備迎接挑戰,因為在這場浪潮下國家的很多法製已經不再適合,要及時的做出調整,這種調整可不能是被動的,而且主動和積極去適應曆史大勢,隻有這樣才能健康的發展。
可以說,《第三產業浪潮》這本書就是原有曆史中國家未來的經濟發展的重現,隻是在原有曆史下,起碼在兩千年之前沒有人會如此準確的做出歸納,而且劉琅把國家將要遇到的問題一一列出,法製不健全、通貨膨脹導致物價上漲等等。
在前世八十年代中後期美國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學者寫了一本書叫做《第三次革命》,書中記載了人類曆史上的三次大事件,第一次是農業革命,第二次是工業革命,而第三次就是書中預言的即將要發生的科技革命,這場革命是以電子產業的飛速發展為基礎,其後帶動了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並且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次革命》這本書給西方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二十多年間共銷售了數千萬冊,對西方國家的影響遠比那“小島經濟學”大得多。
這本書中的主要思想其實就是服務業將會“統治世界”,劉琅前世自然看過這本書,書中對世界未來的發展做出了準確的判斷,但的深度並沒有達到劉琅現在的層次,隻是提出來新興電子產業的崛起。
可是電子產業飛速發展帶動的就是全球化,當“地球村”誕生那日起,為全世界人們“服務”,就成了所有商家的目標了。
當然,劉琅的這本《第三產業浪潮》也簡單描述了一些電子產業,但並沒做太多的闡述,畢竟以國家現在的工業基礎,談電子產業還為時過早,連萬安那種電腦大王都覺得他想象的不切實際,說得太多恐怕又會讓人有種“科幻”的感覺。
這本書劉琅大談國家和世界未來的發展形式,可謂是充滿了希望,即使是放在美國那樣的發達國家也會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反正比前世那本《第三次革命》要更加的吸引人,事實上這本書劉琅也要公開出版的,絕對會成為一本暢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