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喬垂下眼睫,看著舞台上小姑娘對著台下聽眾羞澀地笑了笑, 抱著琵琶走下台, 看得出她對懷中琵琶十分珍愛。


    收回目光, 許喬對應文林道:“以她的年紀,彈成這樣很不錯了。用一句‘死物’來評價苛刻了點。”


    應文林苦笑了一聲:“我哪想這麽評價, 我自個兒比誰都想看一個好苗子出來。”


    一邊穿著小褂的服務員給兩人添了茶,許喬道了聲謝,抬頭就看到剛剛在舞台上演奏的小姑娘抱著琵琶朝他們走過來。


    “應叔叔。”小姑娘在桌邊停下,脆生生喊了一句,隨後對著許喬靦腆地笑了笑,“許喬哥哥。”


    原來還是跟應文林認識的。許喬對她點點頭。


    小姑娘坐下來,懷裏還抱著琵琶,應文林摸摸她頭, 對許喬道:“這我侄女, 應爭春。”


    “小春, 讓你許喬哥哥指點指點剛剛的曲子。”


    小春沒聽說過許喬還會琵琶, 眨巴眨巴眼, 乖乖將琵琶遞給他。


    應文林調整了個姿勢,饒有興致地看向許喬。


    他隻聽過許喬的三弦, 那技藝可以用出神入化來形容, 卻從來沒聽過他彈琵琶。想著許喬先前說的那句“最擅琵琶,二胡也還行,三弦是最差的”,應文林想大概是誇張了。


    那三弦的功底旁人半輩子都修不來, 結果還最次?


    許喬接過琵琶,纏上指甲調整了下姿態。


    應文林心裏感歎一聲,這姿勢一擺出來,味道就有了。有的人光光坐在那兒,渾身就透著大家的範兒。


    看著睜大眼睛望過來的小春,許喬朝她笑了一下,隨即側頭,手搭在弦上,垂眸低聲說道:“《塞上曲》旋律沒有強烈的跌宕起伏,平鋪直敘中要有張弛之勢。”


    小春使勁點頭。


    她手指捏了捏衣角,心怦怦跳了起來。覺得許喬懷抱琵琶的樣子,真就是古詩裏描述的猶抱琵琶半遮麵。


    小春年紀不大,總覺得腦袋裏空空,找不出個貼切的詞來形容他。


    念頭爭先恐後冒出來,小春想到前幾日看電視,裏頭有個西域舞女,電視裏人們都說她風情萬種——


    是了,就是“風情萬種”。小春眼睛亮了亮,覺得就是這個詞了。


    哪怕這詞用在男人身上似乎有些奇怪,可小春覺得自己找不到更適合的了。


    《塞上曲》是五首獨立小曲連輟成的套曲,第一曲是《宮怨春思》。


    許喬思緒又飄回到很久很久以前,他藏於青樓,男扮女裝求生度日。


    那些麵孔都不記得了,恍惚間,卻似乎又聽到教習嬤嬤嚴厲的嗓音。夏練三伏,冬練三九,琵琶是他下苦功夫真切練過許多年的。


    “一張一弛,這就要注重左手指法。攏、撚,特別是推挽音的運用。”許喬低低的話音落下,左手按弦,右手輪弦,曲音就此響起。


    應文林耳朵微動,心神一下沉浸進去。


    音色明亮,曲調婉轉,淙淙琵琶聲帶著女兒家的憂愁哀怨。昔年昭君坐在窗邊望著高高宮牆的情思愁緒,畫卷一樣鋪在跟前。


    茶樓裏客人們交談的聲音突然小了下來,紛紛抬頭尋找聲音來源。


    “又是《塞上曲》,咦?這調子!”


    “是哪位師傅在彈?”


    “不知道啊,二樓傳來的。”


    “噓,小點聲,仔細聽著。”


    茶樓裏的客人常年聽著曲兒,辨別能力都是有的。乍聽到這曲聲,都有些激動起來。


    小春剛剛的演奏已經有些風範,不難看出未來在琵琶上的造詣。隻是跟現在的一比,又要差的遠了,根本沒有可比性。


    聽著這新的《塞上曲》,腦子裏什麽念頭都空了。


    許喬閉上眼,手指在弦上推拉、吟揉。


    快慢幅度的細小差別,都帶來感受上的區分。


    應文林盯著他的姿態和手指,臉色變了又變。


    許喬抱著琵琶的姿勢、彈奏時的指法,似乎都有些說不上的奇怪,又偏偏很是和諧。


    琵琶經過千百年演變,彈奏技法有了不小的變遷。應文林終於確認,許喬用的是那種古時技法。


    他又想起許喬先前彈三弦,現在回憶起來,分明也是在技法上跟現在的有很大不同。


    想不通許喬師承誰,應文林也不願再去想,屏住呼吸放任自己沉溺在這淒清婉轉的旋律中。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哀怨悲切之聲經由許喬的推拉吟揉,回蕩在茶樓之中。


    昔年昭君出塞的景象經由曲調勾勒而出。


    茫茫塞北,大漠孤煙,風沙卷起裙裾,懷抱琵琶的和親公主在寥寥月色下彈奏著故鄉之音。


    小春呆呆看著許喬,不知不覺眼淚淌了下來。


    她練了許久的《塞上曲》。彈了無數遍、譜子爛熟於心的《塞上曲》。


    原來是這樣的。


    也不知過了多久,最後一個音節落下。


    應文林把憋了許久的一口氣長長吐出來,嘴唇翕動,歎息般道:“這才是《塞上曲》……”


    許喬半睜開眼,就聽見樓上樓下如雷的掌聲。


    嘈雜的聲音登時響起,不少人湧到樓梯處想看看上頭彈奏的人是誰。


    隻是許喬和應文林這桌是貴賓區,兩側都有隔斷,待在樓梯口根本看不見,想再靠近點又有服務員給攔住了。


    客人們有些遺憾,又不好硬闖,隻好回到自己座位上。不少人不死心,目光還盯著樓梯口,想等著剛剛彈奏的大師下來。


    將琵琶還給小春,許喬摸了摸她腦袋:“《塞上曲》五首分曲在結構、旋律和情感表達上都比較接近,你彈的時候要注意其中的起承轉合。”


    小春接過琵琶,吸吸鼻子點了點頭,有些無助地看著應文林,半晌說不出話來。


    應文林知道自己這侄女是被震撼到,又被打擊到了。


    她父母親戚都是民樂大師,從小接收著熏陶教誨,兼之自己天賦不錯,跟同期學習的孩子們相比是最出色的那個。


    這麽一來就少不了心氣高,平日裏老師的教導時常聽不進去。


    但就像應文林先前對她的評價“死物”兩個字一樣,小春技法夠了,更深層內裏的東西卻領悟不到。


    應文林歎了口氣,眼神複雜地看向許喬。


    這彈奏琵琶的水平,別說小春了,就是自己也被震撼了一把。


    現在他才明白許喬那句“三弦彈得最次”,不是什麽自謙的說法了。說的是大實話啊,就許喬這琵琶水平,民樂團找不出第二個。


    侄女被打擊打擊也好,收收浮躁的心,沉澱沉澱有好處沒壞處。


    這麽想著,應文林望向眼淚汪汪的小春:“小春,我跟你許喬哥哥說點事,你先回去吧。”


    小春埋著頭,抬眼瞥了瞥許喬,磨磨蹭蹭半天才抱著琵琶走了。


    剛下樓,就有人攔住她:“小春,剛剛彈琵琶的是誰啊?”


    小春猶豫了下,好歹許喬是個明星,她也不知道能不能就這麽說了。


    見小姑娘支支吾吾半天,有人在旁問道:“難不成是應老師?”


    茶樓的熟客都是知道小春和應文林是叔侄關係的。


    小春聽了胡亂點點頭,抱著琵琶匆匆離開,留下一堆摸不著頭腦的人。


    “真是應老師啊?”


    “應該吧……能彈成這樣的大概也就應老師辦得到了。”


    “我咋記得應老師琵琶水平沒這麽強呢?”


    ……


    等小春走了,應文林拿起茶壺給許喬添了杯茶:“我這侄女,是民樂團小輩裏表現最出彩的一個。”


    放下茶壺,他搖了搖頭,臉上有些無奈:“水平你也看到了,不錯是不錯,但還是差得遠。”


    許喬手指摩梭茶杯,笑了一下:“她年紀還小,以後前途無量。”


    “年紀小?”應文林輕哼一聲,“她今年十六,三歲開始學琵琶,學了足足十三年了。許喬,你告訴我,你學了多少年?”


    許喬回憶了下,半晌看向應文林:“十多年。”


    “十多年。”應文林忽然百感交集,“我從前想著勤能補拙,再笨的鳥兒提前學飛,總能追得上的。可是年紀越大,越知道‘天分’這兩個字有多難得。”


    “有的人,是勉強跟老天爺討飯吃,有的人,是老天爺追著喂飯吃。”應文林越說越激動起來,“我摸民樂快四十年了,別人喊我一聲大師,我就真能把自己當大師了嗎?”


    “應老師——”


    應文林抬手打斷許喬的話:“我的老師們看我勤奮,退居幕後了把民樂團交到我手上,可是自打我接手了這民樂團,這一年年的,是一年不如一年。”


    “許喬,先前在《國風》我就知道,你對三弦的運用技巧在我之上,結果除了三弦,這琵琶同樣也是。你就是老天爺追著喂飯吃啊。”


    許喬抿了抿唇沒再說話。


    他在青樓那本書裏跟著教習嬤嬤學了十多年樂器,從小打罵長大,日日苦練,哪裏又不是吃過苦過來的。


    應文林繼續說道:“先前跟你說過,我老師們退居幕後,民樂團在世界音樂交流會上的表現就不大行了。從幾年前我就一天天不是往茶樓跑就是往各大音樂學院跑,為的就是找能撐得住場的好苗子。”


    他拿起先前就擺放在身旁的琴盒:“這是給你打的三弦,老師傅用好木料做出來的,原本想著靠這把三弦把你忽悠過來,現在……”


    應文林苦笑一下,現在聽了許喬這琵琶功底,他越發覺得這點籌碼實在是不算什麽了,拿出來也是惹人笑話。


    正當應文林喪著臉時,許喬接過他手裏琴盒:“應老師看得起我。”


    應文林愣了一下,明白過來許喬話裏意思後,臉上從沮喪瞬間綻出了朵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書後我又穿回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懶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懶就並收藏穿書後我又穿回來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