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人說,好望角帶給非洲人的並不是好運氣。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還是叫風暴角符合這裏的實際情況,也更有氣勢。


    好望角是寫入中國學生地理課本中的一個詞。它是非洲大陸的最南端,為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分界點。


    我記得第一次聽到這個詞的時候,陽光正好出現,像一條帶刺的小蟲,慢慢在我的課桌上爬。我靠著窗戶,陽光會在晴天下午上第二堂課的時候,蠕上我的臉。通常是數學課,我會有片刻看不清老師在黑板上書寫的公式。但那一天,是上地理課,每星期隻有一次,它作為副科,難得地占據了這個時間段。上這種課主要是聽老師說,看不看黑板,晃不晃眼,並不太要緊。但少年的記憶就是這樣古怪,我的腦海中留下了這一抹稍微帶夕陽味道的下午陽光,順便記住了好望角。


    這天課上所講的幾個地名,都那樣生疏。非洲大陸啊,印度洋和大西洋啊,遙遠到像在另外的星球。我相信,年輕的女地理老師並沒有到過非洲——這一點是肯定的,也沒有好好找尋相關資料——這一點是我成年後的推測,不敢肯定。女地理老師說,為什麽那裏叫好望角呢?就是有利於瞭望的意思。那個角很高。


    為了完善那混合著一縷毛茸茸陽光的記憶,在完全老邁之前,我決定去看看好望角。


    旅行為什麽會發生?有時,和景色的名聲無關,和文化的傳承無關,甚至和其他人的宣介與鼓動也無關,隻與自己那未完成的心結有關。就像很多年後我們還猛然憶起的旅遊片段,和金錢無關,和國度無關,甚至和旅途中碰到的人和事兒也無關,隻與心在某一瞬的感動有關。


    旅遊之發軔,並不是身體的蠢蠢欲動,而是心的漣漪激蕩。


    我終於知道了,“好望角”的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它原本並不叫這個名字。


    1486年,葡萄牙著名探險家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奉葡萄牙國王若奧二世之命,率探險隊沿非洲西岸向南航行,以尋找繞過非洲通往東方的航路。


    我曾和一位對烹飪史有研究的“兩把鹽”進行過如下談話,地點是在一棵花椒樹下。他50多歲,頭發花白。對飲食文化很有研究,有理論也有實踐,外號叫“兩把鹽”。說的是他善於烹製中用鹽。第一次用完鹽後,嚐一嚐,再用第二把鹽,打造出簡單而恰到好處的佳肴。我問過,為什麽不一次到位?他回答,用鹽如用兵。打仗不能一次把所有的兵都派出去,要有餘地。


    慚愧地想到自己用鹽,要麽是一次,要麽是多次,亂撒。


    初秋傍晚,花椒樹紅色的果實散發出一種奇特的清香。沒有蚊蟲幹擾我們,蚊蟲受不了花椒樹的味道。


    歐洲人為什麽對東方感興趣?我問。


    歐洲人對東方的物品有需求。兩把鹽答。


    歐洲人想要東方的什麽東西?我問。


    主要是香料和黃金。兩把鹽答。


    黃金可以理解,但是,香料有這麽重要?我說,我對香料一言九鼎的地位始終不解。沒有香料,又會怎樣?還不是照樣吃飯行走,烹飪時少些滋味,好歹不影響大局。香料算不上生活必需品吧?


    兩把鹽說,香料是一種奇怪的存在,要知道人的嗅覺非常古老,對神秘且遙遠的氣息有天然的崇拜。香料不僅能讓我們在迷幻中,以為它是勾連天堂和現實間的蜿蜒小徑,也有非常現實的美化食品的作用。它能讓粗糲牛肉變成人間美味,也能讓木乃伊停止腐朽以進入來世,它還有某些對抗疾病的能力,加之讓人莫名其妙地興奮不止……所有這些,都讓香料披上了聖彩。再加上它很稀少,需要長途販運,英語中的“香料”這個詞來源於拉丁語,意思就是貴重而量小的物品。這又讓它成了上層貴族標榜身份、炫耀財富的載體。


    我說,可是說到底,香料不過是一些植物的葉子和果實,比如咱們頭頂上的花椒樹。何以變得如此高貴?


    兩把鹽說,你說得很對,中國人對香料沒有那麽迷信,因為我們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比如,沒有胡椒我們有花椒,沒有迷迭香我們有薄荷葉。


    說到這裏,我們都下意識地抬頭看了看綴滿枝頭的花椒。花椒身世古老,早在《詩經》當中就留下了名號。《詩經》收載的是西周時期的民間詩歌,證明中國人在2000多年前就已知利用花椒,還發現花椒的香氣可以避邪。宮廷裏會用花椒滲入塗料,用來糊牆,就有了著名的後宮“椒房”之說。我想這椒牆之說,一來證明花椒的使用在中國曆史悠久,二來證明當時的花椒產量已經很大,並不算太稀罕。隻是被濃鬱的花椒香氣成天熏著,美麗的後妃,輕盈走動的時候,會不會有紅燒肉的味道?


    行家就是行家,不似我這般不著調,緊扣主題說,中國人擅長替代和改良,沒有香茅就用九裏香。再說中國人向來不把香料當成生活必需品。我們以素食為主,植物長在地裏,可以隨時收取,植物的種子收獲下來,也很容易保存。中國人很早就解決了菜肴的味道問題。再者,像胡椒、肉桂、丁香、豆蔻、檀香這些西方人奉為至寶的香料,絕大部分中國本土就可生產。就算少許品種缺乏,東南亞出產香料的那些島嶼,距離中國都不遠,很容易就能找得到這些東西。歐洲可就慘了,因為緯度高,寒冷季節十分漫長,要大量攝入動物性蛋白質,才能維持生命之必需。打獵的動物和畜養的牲畜一旦宰殺,吃不完就很難保存。在有冰箱之前,溫暖的季節你如何辦?牲畜在冬季會變得瘦弱,所以要在冬天來臨之前集中宰殺,那你怎麽讓它們很長時間味道依舊可口?歐洲人找到的法子就是大量使用香料。具有強烈揮發性芳香油的香料,有很好的防腐作用,並且還兼調味。在那個時代,可以說誰掌握了香料,就等於掌握了整個歐洲“冰箱”的開關。從古埃及神奇的木乃伊製作,到後世歐洲一日三餐的烹飪,須臾都離不開香料。


    哦,原來地理位置幫了我們大忙。我們已知感恩太陽感恩四季,從今後還要特別感謝緯度。


    兩把鹽接著說,香料如何獲得呢?香料的主產地在熱帶,在東方。早先香料是走陸路到歐洲,大體和絲綢之路差不多。商人們趕著駱駝馱著香料走了千百年,大家相安無事。不料到了1453年,東羅馬帝國首府君士坦丁堡,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被奧斯曼土耳其人攻陷,東西方貿易的通道也落入其掌控之中。精明的土耳其人不會放過這條能帶來滾滾財源的神奇之路。他們依仗扼守歐亞非三大洲要地之便,層層設置稅卡,對來往的商品進行盤剝,香料是其中的重頭戲。今天,人們已無法想象那時香料的昂貴程度,它當時成了黃金的等價物。15世紀時,如果采購香料的成本為3000英鎊,到達英國市場後會賣到36000英鎊,是成本的十餘倍。1499年,如果是滿載香料的船隊從印度返回葡萄牙,所獲純利竟達到航行費用的60倍。


    麥哲倫那次悲慘的環球航行,曆時3年多,出發時265人,歸來時你猜剩了多少人?


    我搖搖頭,記得死傷大半。具體是多少,記不清了。


    兩把鹽說,隻剩了31個人!出發時五條船,回到西班牙時隻有一條船了。但就是這一條船,由於裝滿了香料,出售香料後得到的錢,除償還遠航的全部費用外,還有結餘。


    因為陸路靡貴,歐洲人開始尋找海上通道。說句半開玩笑的話,香料其實是大航海時代娩出的產婆。


    說到這裏,行家稍稍停歇了一下,補充道,除了烹飪防腐所需,還有一個不登大雅之堂的說法,就是歐洲人的體味特別重。因為毛發旺盛,加之食肉較多,還有遺傳因素,歐洲人患有狐臭的比例相當高,需要猛烈的外來香味遮蓋。


    我說,味道這個東西,聞久了也就習慣了,按說不應該有這麽大的驅動力吧。比如咱們剛開始坐在花椒樹下,覺得異香撲鼻,現在時間一長,也就不那麽明顯了。


    兩把鹽說,人是高等動物。凡是動物,都有利用體味尋找配偶的天性。如果氣味不投,彼此就沒有吸引力。這本是自然法則,但到了人類的貴族那裏,就不能簡單地聽憑這種純粹生理上來自基因方麵的好惡左右婚配了。姻親這件事,更多的是家族的強強聯手,是由政治和經濟還有軍事的綜合考量來決定。那麽,遮擋氣味也就有了更深一層的謀略隱藏其內。所以,歐洲的香水製造業特別發達,對香料的需求也非常旺盛。可以這樣說,在某種意義上,香料充當了媒婆。


    我說,又是媒婆又是產婆的,您這番高論可有多少真理的顆粒在內?


    兩把鹽從樹上摘下一小把花椒,說,你看,這花椒並不是無懈可擊的圓,它有兩個小耳朵呢!


    是嗎?我基本上算是多年的家庭廚娘,花椒怕也用過成千上萬顆了。一向以為花椒是滾圓或橢圓的,接過來仔細看,果然,花椒上有兩個小凸起。


    兩把鹽說,你知道這兩個耳朵是怎麽來的嗎?


    我說,就是這個品種唄。


    兩把鹽說,說個故事。當年諸葛亮軍務繁忙夜不能寐,半夜起來在花椒林中散步,突然看到一群小孩子在花椒樹下玩耍,十分可愛。諸葛亮抱起一個,發現這娃娃沒有耳朵。諸葛亮就用麵捏了一對耳朵,粘在娃娃頭上。第二天,人們發現花椒樹上的每一粒花椒都有了耳朵。原來那群孩子是花椒的精靈。我的理論和這個故事差不多。


    乍一聽,我不大懂,分開之後反複想了想,方明白兩把鹽的深意。歐洲人給香料捏上了耳朵,從爭奪香料出發的動機,讓歐洲人得以重塑世界。


    馬可·波羅是意大利傳奇人物,以他在中國17年的經曆寫成了聞名世界的《馬可·波羅遊記》。現在有人質疑馬可·波羅並未真正到過中國,此書不過是他把很多到過中國的波斯商人的故事捏合而成。甚至有人聲稱,馬可·波羅不過是把別人的遊記集錄而成。不管成書的過程如何,這本書一問世,就對歐洲人產生了極大的誘惑力。天哪!在遙遠的東方,有天堂一樣的富饒國度,有性格非常溫順的人民和巨多的財產,還有無數香料。好戰並且對財富具有無限攫取欲的歐洲人的遐想被熊熊點燃。如何抵達那個神秘世界,成了中世紀歐洲人永不疲倦的話題,野心和夢想比翼齊飛。


    1487年8月,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率領船隊,沿著以往航海家們走過的航路到了加納,後經過剛果河口和克羅斯角,約於1488年1月間抵達現屬納米比亞的盧得瑞次。在那裏,船隊遇到了大風暴,他乘坐的三桅帆船在驚濤駭浪中幾乎沉沒。被風暴和疾病肆意摧殘的船員們不願繼續冒險前行,強烈請求返航。迪亞士堅持南行,在茫茫大海中被風暴裹挾著漂泊了13個晝夜。風暴停息後,對具體方位辨認不清的迪亞士命令船隊繼續向東航行,以便靠近非洲西海岸。船隊航行了數日,卻茫然不見大陸。迪亞士突然醒悟到船隊可能已經繞過了非洲大陸最南端的岬角,他便下令折向北方行駛。本想繼續沿海岸線東行,無奈疲憊不堪的船員們歸心似箭,拒不服從,迪亞士隻好下令返航。


    返航途中,再次經過非洲最南端時,今非昔比了。此地風和日麗,風平浪靜。船員們驚異地凝望著這個壯美的岬角,感慨萬千。迪亞士想起上次路過時九死一生的險境,將其命名為“風暴角”。1488年12月,迪亞士回到裏斯本後,向國王陳述“風暴角”的見聞。國王認為這個名字有點不祥,會挫傷以後航海家探險的銳氣。而一旦繞過這個海角,就有希望到達夢寐以求的印度,希望就在前麵。因此將“風暴角”改名為“好望角”。


    從此,好望角的名字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曆史典故流傳世界。


    好望角的發現開通了歐洲至亞洲的航道。英國、法國、西班牙、荷蘭等國的船隊紛至遝來,經過好望角前往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中國。1652年,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掠取了好望角的主權,在開普敦建立居民點,專為本國和其他國家過往的船隊提供淡水、蔬菜和船舶檢修服務。19世紀初,已攫取大量殖民地的英國人染指好望角的製海權,侵入南非將荷蘭人取而代之。此後300多年的時間,好望角航路成為歐洲人前往東方的唯一海上通道。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後,這條航路的作用雖有所減弱,但仍然是歐亞之間不可或缺的重要通道,一些巨輪太寬,無法穿越運河,必須從好望角通行。現在每年仍有三四萬艘巨輪通過好望角。西歐進口石油的三分之二、戰略原料的百分之七十、糧食的四分之一都要經好望角運輸。


    終於,來到了好望角,在我60多歲的時候。


    千萬不要以為好望角隻是一塊凸起的礁石,如今的好望角地區有7750公頃大,屬於南非國家自然保護區。除了觀光汽車外,其他任何汽車都不得入內。車輛沿著蜿蜒山路行進,周圍和迪亞士當年所見似乎並無二致。四處仙人掌林立,灌木叢生。不知名的野花爛漫綻放,大狒狒背著小狒狒,一躥一跳越過公路,把紅屁股隱沒在萋萋綠草中。據說,這裏生存長著上千種植物和200多種動物,是羚羊、鹿、斑馬、貓鼬、鴕鳥的樂園。


    當地人告訴我們,這片位於非洲大陸最南端的陸地,有一個形象的名字,叫作“非洲之尖”。


    非洲之尖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其中名氣最大的要數好望角。風景最好、地勢最高的是開普角,最靠南的是厄加勒斯角。


    說起來,這個厄加勒斯角比好望角還要向南探出100多千米,緯度相差28分多。所以嚴格算下來,好望角是不能被稱為非洲大陸“最南端”的。不過,在如此遼闊的大陸上,百十千米在地圖上比一根頭發絲寬不了多少。誰讓好望角名氣大呢,這個“最南”名頭就讓它占了吧。


    先說說雄偉的開普角。


    開普角是一座可眺望印度洋和大西洋千裏海域的懸崖險峰,它並不算太高,隻有200多米。不過由於是在零海拔的洋麵上拔地而起,四周空曠,就顯出淩空一霸、傲視天地的姿態。


    山的最高處是全部用石塊鋪就的觀海平台,用前麵咱們說過的那位葡萄牙航海家的名字命名,叫迪亞士角。山頂的平台中央有一座白色的大燈塔。它的體積著實不小,比人們常常想象中的孤零零的小燈塔要魁偉得多。它可謂勞動模範,150多年以來,鍥而不舍地在高山之巔指點兩大洋的過往船隻,被水手們尊稱為“避開死神的燈塔”。


    不過,由於大燈塔在山上的位置太高了,海上起大霧的時候,近海的船隻反而看不到它的燈光。人們又在老燈塔前麵的山腰間,海拔87米處修建了一座小燈塔。別看這座燈塔小,但燈光的穿透性非常強,據說要比大燈塔亮10倍,是全非洲海岸最明亮的燈塔。


    燈塔前有一根裏程柱,有許多指向不同方向的箭頭。通常這種裏程柱上的標牌,都是指往自己國家的城市。但這根裏程柱比較胸懷世界,箭頭指向全世界的各大重要城市。我有一點兒緊張地尋找中國的標誌。雖說相信一定是有的,但看的時候還是有一種考生看榜的感覺。最上麵的兩個箭頭中,有一個寫著“beijing-12933km”,也就是北京到這裏的直線距離是12900多千米。紐約是12541千米、倫敦是9623千米、悉尼是11642千米……我有點兒意外,原以為同在南半球,悉尼應該不太遠,不想滄海茫茫,著實不近。接著感歎此地離北京的距離真遠,來一趟就相當於兩萬五千裏長征了。


    站在海岬之上,看底下的海浪卷起,像藍色的頭發怒發衝冠。居高臨下,高度讓浪花產生了一種飛翔般的不真實感。我乘坐過郵輪周遊世界,看過很多海浪並遭遇颶風,按說對大風大浪已經見怪不怪了,但好望角的海浪依然以其不可一世的猖狂震撼了我。它們從大洋深處湧來,像是一條條手拉手的白色巨鏈,向海岸抽打過來。巨風在礁石上輕而易舉地把海浪砸裂成無數銀片,讓它們如同鋒利匕首般四處迸濺。


    當地人告訴我,好望角的浪高天下聞名,今天還算是風平浪靜的日子呢。倘若天氣惡劣,巨浪可達十幾二十米高。


    我問,好望角為什麽有這麽大的浪?


    當地人說,水文氣象學家也很好奇,琢磨了多年,總算搞明白了。原來好望角正處在西風帶上,風力很強,11級風是家常便飯。西風帶有個外號,叫作“咆哮西風帶”,從這名字裏,它的脾氣你便可略知一二。其次,因為南半球和北半球不同,水域占了巨大比例,素有“水半球”之稱。好望角接近南緯40度,而南緯40度至南極圈,是圍繞地球一周的大水環,海流在寬廣水域恣肆汪洋地周而複始,好不逍遙。來自印度洋溫暖的莫桑比克厄加勒斯洋流和來自南極洲水域的本格拉洋流在此交鋒,正打得不亦樂乎,突然遇到好望角陸地的側向阻擋,兩大洋流便不可抑止地怒火中燒,爆起巨浪和漩渦以示抗議。好望角因此被稱為航線上的“鬼門關”,不知顛覆沉沒過多少滿載的商船。


    看,那就是印度洋和大西洋兩洋交匯處。當地人指了指我們麵前的大片海域。


    哦,這個我是知道的,來自童年時那個陽光夕照的下午。


    混水區。印度洋的水是淺黃色的暖洋,而大西洋的水是深藍色的冷洋。我本以為這兩大洋的動態交融,會像亞馬孫河的上遊一樣,出現明顯的界限。但是我錯了,豈能用河水來想象海水?雖然那是舉世聞名的長河,但這更是聲名蓋世的汪洋。浩渺的海水一望無際,海天一色,天下海水是一家啊。


    好了,我們再來說說大名鼎鼎的好望角。


    從開普角向西南方向驅車大約十分鍾,有一片岩石區,它就是海拔約200米的好望角。在好望角的海邊上豎一塊牌子,標示此地的經緯度:東經18°28′26″,南緯34°21′25″。


    我原本不大稀罕那種到此一遊式的留影,但當地人督促我說,趕緊照相啊。不然中國人馬上就來了。


    我一搭眼,看到不遠處有幾輛大巴車正在緩緩泊車,已經可以分辨出亞洲麵孔。


    我說,也許是日本人或韓國人。


    當地人說,不是。是中國人。


    我說隔著這麽遠,你怎麽就能分辨出?連我都還沒敢肯定一定是同胞。


    當地人說,我看到了他們背著的大相機,是日本造的。


    我說,這不正說明他們是日本人嗎?


    當地人說,真正的日本旅行者並不背長焦距的大相機,他們多半隻帶小小的相機。中國人愛這種裝備。


    這時,我已經能聽清同胞們的漢語了,佩服當地人觀察入微。


    當地人指著標牌附近一塊伸入大西洋海水中的岩石,說,在這裏照張相吧。這就是真正的好望角。


    好望角的海水是清澈的,但裏麵有眾多的漂浮物綠色的海草和腐朽的枯木。它們粘在岩石上,讓岩石有點兒像一隻史前巨獸探向大海深處的爪。


    站在岸邊,任海風撲打,遙想萬千。


    15世紀末,歐洲向南通往東方的海上通道被葡萄牙人打通,16-19世紀,英、法、葡、荷、意等歐洲殖民者大量進入非洲,並紛紛建立起了各自的殖民地。300多年來,它們爭奪地盤,經常發生爭執。到了19世紀中葉,歐洲殖民主義國家認為有必要舉行一個會議,協商解決所占非洲領土的糾紛。1884年11月—1885年2月,德國首相奧托·馮·俾斯麥召集了15個國家(德意誌帝國、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意大利王國、西班牙帝國、葡萄牙帝國、奧斯曼帝國、荷蘭殖民帝國、比利時王國、瑞典王國、丹麥王國和挪威王國),在柏林主持召開了沒有任何非洲國家代表參加的、旨在瓜分非洲的“柏林會議”。


    會議簽署了《柏林會議總協議》,就各自在非洲的殖民地劃界達成國與國之間的協議。到1912年,歐洲列強瓜分並占據了非洲96%的土地。這次會議奠定了今天為人們所熟悉的非洲地緣政治版圖的基礎。這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非洲國界,常常是橫平豎直的線條。


    當地人抱著雙肘,看著海水發呆。這種姿勢,在世界各國的文化象征中都代表拒絕。此時此刻,他在拒絕什麽呢?拒絕風浪?


    他站的位置臨海,浪花拍濕了他的雙腿。我說,風浪很大,您若一不小心掉到海裏,被巨風衝向印度還是南極,要看您的運氣。


    當地人說,每一次我到達這裏,都會想同一個問題。


    我說什麽問題?


    他說,我不喜歡好望角這個名字。


    我問,為什麽呢?


    當地人說,好望角帶給非洲人的並不是好運氣。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還是叫風暴角符合這裏的實際情況,也更有氣勢。好望角,多小氣啊,不能概括這片偉大的海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非洲三萬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畢淑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畢淑敏並收藏非洲三萬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