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仔和小愚自然跟隨大禹到館驛居住,玄弓、黃戈、長辛、豎亥四位將軍,家都不在帝都,所以也隨大禹到館驛安置。


    第二天一早,伯益、勾股、九章便一齊趕到了館驛,與神農仔、小愚、玄弓、黃戈、長辛、豎亥一同參見大禹。


    長辛、豎亥向大禹報告了度量天下方圓的經過,豎亥說道:“我從北海丈量到南海,一共二億三萬三千五百七十五步。每步都是一丈長。”


    長辛說道:“我從東海之濱丈量到昆侖山之巔,一共是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每步也是一丈長。”


    大禹道:“我們有一個這樣廣大的國家,令人感到驕傲與自豪,然而國家大了也不好管理。我們不如參照《河圖》的形狀,將天下也分為九個州,縱橫各三個州,呈棋盤狀。這樣今後治理起來也就有了頭緒。”


    眾人都異口同聲讚道:“大司徒所慮極是。國家太大了,治理起來毫無頭緒,無從下手。要是分成了九州,分別治理,就不用‘胡子眉毛一起抓了’。可以區別不同情況,不同對待。”


    最後,眾人一致讚成將天下分為九州的方案,又製定出了天下八百諸侯向中央天子進貢納賦的製度。準備明日上朝奏報天子。


    第二天,吃完早飯,大禹便率領五個小兄弟,四員將軍,來到了朝堂,奏報帝舜。


    帝舜坐在朝堂的正中央,兩旁排滿了文武大臣。大禹率領一行人向上行禮畢,奏道:“臣大禹,在治水的一十三年之中,帶領著伯益、勾股,九章、神農仔、小愚並四員將軍玄弓、黃戈、長辛、豎亥,走遍了華夏神州大地,從東海之濱到昆侖山下,又北海大漠到南海之濱,考查了天下的河流山川及五湖四海。


    治水結束之後,又派長辛和豎亥二將軍丈量了天下的方圓。從北海到南海一共有二億三萬三千五百七十五步,每步為一丈。又從東海到西方昆侖山,一共有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每步也是一丈。


    國家之大,令人自豪,然而國家大了也不容易管理。臣等經過慎重的商量,最終確定了將天下神州劃分為九州的方案。今上奏天子如下:‘我們效仿《河圖》排列方式,將天下共分為九個州,排列形狀為三縱三橫,九宮八卦式。


    最北邊的一列三個州,以黃河為軸,分別為冀州、兗州和青州。


    冀州在黃河之北,西起黃河壺口,東到東海,北到黃沙大漠,南到黃河岸邊。因為是帝都所在,又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所以在九州之中地域最為廣大,人口也最為眾多。


    兗州,在黃河南岸,西起黃河邊上的滎陽,東邊到泰山腳下,北到黃河,南至濟水。


    青州在兗州的東邊,西起自泰山腳下,東到東海之濱,北到蠍石山,南到沂蒙。


    最南邊的一列三個州,以長江為橫軸,分布在長江的上、中、下遊,分別為梁州、荊州和揚州。


    梁州在長江的上遊,西邊起自昆侖山,東到巴山和巫山,北起秦嶺太白山,南接彩雲之南。


    荊州在長江的中遊,西起巫山、巴山。東到鄱陽湖口,北起荊山,大別山,南到嶺南。


    揚州,在長江的下遊,西起鄱陽湖口,東至東海,北起淮河,南達五夷山脈。


    中間一列三個州,分布在黃河與長江之間的廣大地區。


    雍州在最西邊,西起岷山腳下,東到華山北麓的黃河邊。南起秦嶺太白山下,北到大漠戈壁。


    豫州在中間,因此也可以稱為中州。西起秦嶺華山,東到芒碭山,北起黃河南岸,南到桐柏山,大別山。


    徐州在最東邊,西邊與豫州相接,東到東海,北起濟水沂蒙山,南到淮河之濱。”


    第二項,定貢賦。


    “首先說冀州。冀州處在天子腳下,京畿之地,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幅員最廣大,地域最遼闊,出產最豐富。這裏的黃河治理好了,大陸澤治理好了,河流都已即道,土壤是白色的土壤,田地是第五等,貢賦為第一等,可以進貢各種獸皮和穀糜。


    兗州。黃河與濟水之間為兗州。九河通了,雷夏澤變成了湖澤。澭水和沮水流進了雷夏澤。栽種桑樹的地方都已經養上蠶。百姓們從也山頂上搬到了平地居住。那裏的土質又黑又肥,草木茂盛,樹木參天,田地是第六等,賦稅是第三等,貢物是漆和絲,還有彩綢。進貢的船隻行於濟水、漯水到達黃河,再由黃河運到帝都。


    青州、泰山與東海之間為青州。嵎夷治理好了,淄水疏通了。土壤為白色,肥力充足,田地為三等,貢賦為第四等。貢品為食鹽和葛布,多種多樣的海產,泰山腳下的穀子,大蔴,柞蠶絲,鬆木,奇石和錫。進貢的船隻可以通行於汶水、淄水到達濟水,再到黃河,進帝都。


    徐州。沂蒙山與淮河之間為徐州。淮河、沂水、泗水治理好了,蒙山、羽山一帶已經可以種稼穡了。大野澤已經匯聚了深水,東原也獲得了治理。土壤為紅色,又粘又肥,草木滋長叢生,田地是二等,賦稅是第五等。貢品為嶧山的桐木,羽山的山雞,淮河的蚌珠,以及黑色的絲綢和白色的絹,做磬的石頭和五色土。貢船行於淮河、泗水、濟水、鴻溝、荷澤,再通黃河,進帝都。


    豫州。從黃河岸邊到荊山之地是為豫州。豫州在天下九州的中央,所以也稱為中州。豫州與冀州共同擁有黃河。離帝都最近,拱衛帝都。伊水、澗水都已導入洛河,洛河又入黃河。鴻溝已經疏通,導水入淮河,又疏通了荷澤。土壤是柔軟的黃土,低地是黑色的硬土,土地肥沃,是第四等,貢賦為第二等,雜出為第一等。貢物是漆、麻、細葛、苧麻、絲綢和棉花。還有做磬的石頭。進貢的船隻可行於洛水,再八黃河,進貢帝都。


    雍州、從黑水到河西之間為雍州。涇河流入渭河,再入黃河。荊山、岐山治理好了之後,又治理了終南山、鳥鼠山、野豬澤也得到了治理,三危山也已經可以居住。那裏的土壤是黃色,田地是第一等,賦稅是第六等。貢物是美玉,美石和珠寶,貢船從洛河進入黃河,再進貢帝都。


    揚州。從淮河以東直到東海為揚州。彭蠡澤已經蓄滿深水,南方各島也可以安居了,三條大河已經東流入海,震澤也獲得了安定。那裏修竹茂林,草高茂盛,樹木高大,土壤是潮濕的泥土,田地是第九等,貢賦是第七等。貢物是黃金、白銀、黃銅、美玉、美石,各種竹製皿品,象牙,犀角,旄牛尾和木材、羽毛、貝錦和桔柚。貢船行於長江、淮河、鴻溝、泗水,入黃河進貢帝都。


    荊州。荊山與衡山之間為荊州。長江、漢水東流入海。洞庭湖、雲夢澤已經大定,可以耕種了。土壤為潮濕的泥土,田地是第八等,賦稅是第三等。貢物是羽毛,旄牛尾,象牙、犀牛皮,黃金、白銀、黃銅、椿木、櫪木、檜木、柏木、磨刀石、箭鏃石、丹砂、美竹還有楊梅、菁茅、彩色的絲綢,串珠,九江的大龜。貢船經長江,沱水,潛水到洛水,再到黃河,進貢帝都。


    梁州。秦嶺太白山之南,橫斷山以北,為梁州。沱水、潛水已疏通,峨嵋山,大巴山都已治好。土壤是疏鬆的黑色土壤,田地是第七等,貢賦是第八等。貢品為美玉,白銀,鐵箭,鏃石,熊、狐、獸皮。貢船行開潛水,汅水,進渭水,到達黃河。”


    第三項,別五服。


    “以國都為中心,五百裏之內叫甸服。


    甸服。就是帝都郊區,京畿近地。王城腳下。是天子的采邑。離國都最近的一百裏的繳納帶秸杆的稼禾。二百裏的繳納禾穗。三百裏的繳納帶穀殼的禾穀。四百裏的繳納粗米。五百裏的繳納精米。


    侯服。甸服之外,五百裏叫侯服。侯服是卿大夫的采邑。一百裏的侯服替天子服差役,二百裏的侯服擔任國家差役。三百裏的侯服到五百裏的擔任偵察任務。


    綏服。侯服之外五百裏為綏服。綏服就是已經綏靖同化了的地區,即已經推行了天子政令,服從了王化的地區。二百裏之內的綏服,奮揚武威,保衛天子,外三百裏的綏服,推行天子的法度、禮樂、文章、教化。


    要服。綏服之外五百裏的為要服。要服即接受天子要約,服從天子的約束。遵守與天子約定的條約。


    荒服。要服之外五百裏為荒服。荒服就是中原文明尚未到達的蠻荒之地。三百裏內的荒服,名義上隸屬中央天子,三百裏外的屬未開化地區,暫不受約束。


    這樣,東方進至東海,西方到達昆侖,北方達到北海大漠,南方遠達南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華夏一統,天下一家。中原文明的曙光將照亮天崖海禺。


    以上奏報,是否妥當,請天子定奪。”


    帝舜和滿朝百官,都一直屏著呼吸伶聽著,生怕漏掉了一個字。聽完了大禹的奏報,無不歡欣鼓舞,真好象震聾發聵一般。好像眾人的腿立刻變長了,都變成了千裏眼、順風耳。通過大禹的敘述,第一次看清楚了天下九州的分布以及山川的方位和河流的流向,還有九州的土地和物產。


    帝舜撫掌大笑,說道:“大司徒所奏所報,無不妥當,一切照準,即刻施行。劃九州,定貢賦,別五服,是有史以來的第一部國家法規。從此朝庭行政便一改之前的隨意性,有法可依了。”


    帝舜的話音剛落,朝中百官便響起了一片鼓掌聲和歡呼聲。


    玄弓、黃戈、長辛、豎亥四將軍和伯益、勾股、九章、神農仔、小愚等五個小兄弟,一個個樂得又蹦又跳,心裏充滿了成就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禹治水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外散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外散仙並收藏大禹治水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