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雖然在苦難中長大,但是身體健壯,吃飽了飯,有的是力氣。他開了大片荒地,種上了五穀和豆菽。


    人勤地不懶,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舜從春天一直幹到秋天。收獲的季節到了,舜所種的莊稼獲得了大豐收。拿出來十倍的數量還清了春天從別人家借來的種子和口糧。還餘下許多。舜留足了明年的種子和口糧外,向別人家借了一輛車,把剩餘的糧食都拉著送回了家。


    後母看到舜拉回來許多糧食眉開眼笑。但是,看到舜不但沒有餓死,反而還收獲了許多糧食,人也長高了許多,長壯了許多,就更忌妒了。


    舜回到家中,便去見哥哥。可是卻到處也找不到哥哥。一問父親,才知道,自己被趕出家門之後不久,哥哥便死去了。


    舜聽到這個噩耗,放聲大哭起來,心裏明知哥哥是被後母虐待死的,可是也不敢說出口來。隻是默默的祈禱,望哥哥一路走好。


    後母貪婪地把糧食都搬進了門,卻連一口飯都沒讓舜吃,便又把舜趕了出來。


    舜原來也沒指望後母把自己留在家裏。向爹爹和後母行過禮,就又回到了曆山。


    哥哥已死,舜的心裏沒有了哥哥的牽掛,反而釋懷了許多。當他走過曆山腳下的一處房舍時,忽然聽到裏麵傳出來朗朗的讀書之聲。


    舜很早就向往著讀書,可是自己生在那樣一個家庭裏,要讀書好比是白日裏作夢。今天在這曆山腳下有機會能聽到讀書之聲,豈可輕易錯過?


    於是舜悄悄地蹲在窗外,偷聽起來。先生講一段,學生讀一段,直把舜聽得就像久旱的禾苗初逢甘雨一樣,貪婪地吸收進自己的心中。一直聽到學生散學,舜才急忙走開。


    一連三天,舜每日都來蹲在窗外偷聽讀書。先生滔滔不絕的講解聲,學生朗朗的讀書之聲,令舜忘記了一切。就像胸中開了一扇天窗,知識的陽光照進了荒蠻之地,舜如饑似渴,廢寑忘食,生怕自己一走神漏掉了先生的哪一句話。


    第四天,舜又早早地來到了窗下。他剛蹲在屋簷下,就聽見門“呀”的一聲開了,先生出來了。


    舜嚇了一跳,緊忙站起來,垂手肅立,就像偷了東西被抓住了一樣,準備挨先生訓斥。


    誰知,先生不但沒有訓斥。反倒麵帶笑容地上下打量著舜,問道:“年輕人,你叫什麽名字?”


    舜回答道“我叫舜。”


    先生又問道:“你為什麽要偷聽先生講課?”


    舜回答道:“我從小就想要讀書,因為家裏窮,讀不起書,所以一直也沒有讀過書。現在我被繼母逐出家門,就在這曆山腳下開荒種地。秋天收完了莊稼路過這裏,聽到了讀書聲,就忍不住聽了起來,都是我不好,請先生責罰。”


    先生又問道:“你在這窗外停了幾天了?”


    舜回答道:“不敢瞞先生,我在這裏聽了三天了。”


    先生拍了拍舜的肩膀,說道:“小小年紀,不容易,難為你了。從今天開始,你就進來讀書吧,我收下你這個學生了。”


    舜急忙說道:“可是我沒有錢交不起學費,隻有等明年秋天打下了糧食來頂學費了。”先生說道:“我不收你的學費,你盡管放心地來讀書吧。”


    舜受寵若驚,禁不住熱淚盈眶,想到:“沒想到我一個被後母趕出家門的棄兒,竟有如此的福分,不用花一分錢就可以上學了。”於是,撲通一聲,雙膝跪倒在地,恭恭敬敬的給老師磕了三個響頭。


    老師雙手把舜攙了起來。師生二人一起走進了學堂。


    舜從這日起,就正式進了學堂,跟隨先生一起讀書。


    這位先生,名字叫做務成子。道德高深,有學問淵博,也是一位神仙。務成子先生知道舜將來要繼承帝堯的位置,成為華夏的一代君王。


    可是,舜卻出生在一個社會最底層的貧民家庭,父親和繼母的品德又很低下。舜一直受後母的虐待,到十五歲還沒有讀過書。一個沒有讀過書,沒有知識、沒有學問的人,怎麽能當華夏的君主?怎麽能治理得好一個泱泱大國呢?


    於是務成子先生算準了這一年,舜將被逐出家門,到曆山耕種,所以在曆山下尋了一處房舍,先招了幾名學生,專門等待舜冬閑的時候前來讀書。


    務成子老師之所以等舜偷聽三日之後才把他召進來,也是要考查舜要讀書的誠意。至於先前召的那幾名學生,也都是務成子老師選來的少年才俊,學成之後,將來也都是國家的棟樑之材。


    舜進了學堂,如饑似渴地跟著務成子老師讀書學習,唯務成子老師之話之為聽。就像海棉吸水一樣,不漏下務成子老師的每一句話。


    舜的天性極聰明,悟性特強,舉一反三,過目成誦。一個冬天下來,學業大長,進步奇快。


    讀書使舜增長了知識,懂得了道理,開闊了胸襟,舜就像脫了胎、換了骨一樣。整個人,從內到外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舜讀了書,有了知識,在曆山耕田播種不違農時,莊稼種的疏密得當,比以前種的,長得好的多了,產量也比以前高了。


    舜讀了書之後,心胸開闊了。從此他心裏也不光想著父母,也非常願意幫助周圍的人。許多人看到舜在曆山耕種獲得了大豐收,於是便紛紛都到舜的田邊開荒,到舜的房子旁邊蓋房子。舜都熱心幫忙。有的人家挨餓了,舜就主動送給他們糧食。


    在曆山耕種的人越來越多,你家的地挨著我家的地,我家的房子挨著你家的房子,於是人與人之間便有了糾紛。舜遇見了這樣的事便就主動上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排解糾紛,平息紛爭。


    舜在閑暇的時間還製作出五弦琴。輟耕之餘便彈琴給人們聽,用琴聲來淨化人們的心靈,來感化人們的情緒,陶冶人們的情操。


    人們都說舜這五弦琴彈奏出來的是天籟之音。人聽了之後,會受到神靈的感召,使人的心靈得到淨化。


    三年之後,曆山腳下,舜住的地方就成了村。五年之後就成了邑。曆山的荒地也都開墾了起來。舜也成了人們心中的領袖。


    舜跟從務成子老師讀了七個年頭的書,在這期間還與同學秦不虛,東不識,錢鏗、皋陶、伯陽和雒陶等人結成了友誼。這些人日後都成了國家的有用之才。


    一日務成子老師把舜叫到跟前說道:“舜啊,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今你已經跟我讀了七年的書,我該教給你的,已經都教給你了,你該學習的,也都學會了。今後的路就靠你自己走了。從今以後,你要離開曆山,到天下各地去遊曆。東、南、西、北都要去。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和新鮮事物,鍛煉自己,增長見識,增長才幹。


    舜聽從了老師務成子的話,將曆山的土地送給了無地的鄉親。一路向北方走去。


    舜翻過了巍巍太行山,來到了幽州的逐鹿。逐鹿是黃帝大戰蚩尤的時候,最後打敗蚩尤的地方。舜憑吊了當年的古戰場。聽當地人民津津樂道地講述著黃帝和蚩尤的種種傳說。


    然後再過九河,登燕山,臨碣石。親眼見識了能夠容納百川的東洋大海。但見碧波萬頃,天海相連,一望無垠。太陽和月亮就像從東海裏升起,乾坤和日月星辰就像漂浮在海上。這是舜第一次看見大海,大海讓舜感到震撼。大海也讓舜產生了敬畏。


    從碣石山一路向東南,來到了到泰山。舜登上了東嶽泰山。站在泰山的絕頂,才領略了泰山的雄偉氣勢。“登泰山而小天下”更開闊了舜的胸襟。


    一番憑吊之後,舜下了泰山來到了曲阜。曲阜是黃帝的出生之地。舜來到了這裏,又是一番憑吊。


    一天舜來到了壽邱。壽邱的製陶業很發達,是遠近聞名的陶鄉。這時,正逢秋冬季節,是農閑的時候。舜便向當地人學習製陶。


    由於舜讀過書,有學問,見識廣,又遊曆過許多地方。所以學習製陶,一看就懂,一學就會。舜製做出來的陶器,器形大方,做工精細,堅固耐用。還雕有美麗的花紋,並且在陶器的底部刻上了“陶者舜”的字樣。


    舜製做的陶器被商販們販到很遠的地方去賣。都賣上了好價錢。舜的名字也隨著陶器傳到了遠方。


    陶工們都爭相向舜學習。舜則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技術傳授給大家。通過互相學習和借鑒,使壽邱的陶藝又有了一個更大的進步。陶工們掙的錢更多了。舜的名字在壽邱幾乎家喻戶曉。並且隨著陶器的販運,傳到了很遠的地方。


    春天又到了,舜在這裏又找到了一處荒山,於是又在山腳下開荒耕田,種起莊稼來了。舜給這處荒山取名也叫曆山。(舜曾經先後開墾了七處荒山,他把這些耕種過的地方都取名叫曆山)


    舜在種田之餘,看到當地百姓還不會蓋房子,都住在山根下挖的土洞裏,於是舜在耕田的地頭蓋了一所樣板房,蓋好後,請當地人參觀,並且手把手地教給眾人蓋房子的方法。於是,當地人也都到舜的曆山開荒種田、蓋房子,住房子。


    三年之後,這裏又成了邑,人們給這個邑起名叫都邑,並且尊舜為都君。都邑裏的人都聽他號令。


    舜一邊耕田,一邊教化百姓。教導他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幫助鄰裏,人和人之間要和睦相處。


    幾年之後,這裏風氣大變,成了仁義之鄉,禮儀之鄉。


    於是舜又離開了這裏,到西方和南方去遊曆。


    舜來到了海邊的會稽山下,看到漁民捕魚既辛苦又危險,不出遠海就捕不到大魚,出遠海則九死一生。於是就教給當地百姓們在陸地上的池塘裏養魚的方法。從此百姓們既能吃到鮮美的大魚,又不必冒著生命危險出海捕魚了。


    舜走到哪裏就把自己的技術傳播到哪裏,把自己做人的理念帶到哪裏,同時感化和幫助那裏的百姓。


    舜的名氣越來越大,通過各種途徑傳到了帝堯的耳朵裏。


    帝堯出巡時也看見過舜耕種過的曆山,去過製陶的壽邱。也到過東海之濱的會稽山下。人人都說舜是一個仁人,也是一個賢人,更是一個能人。


    帝堯的年紀越來越老了,想把自己開創的盛世傳承下去。可是自己的兒子朱丹,胸無大誌,不學無術,貪圖享樂,不堪委以大任。


    於是帝堯就想選一位有道德、有學問、有才幹、有能力的治國的賢才,來接自己的班。


    許多大臣都向帝堯推薦了舜。推薦舜的人都說舜仁德、厚重、賢明、正直、孝悌、剛毅、果斷、是治國的全才。


    於是堯決定把舜召到帝都來,親自當麵考查。


    使者把舜召到了朝堂之上。帝堯望下一看,隻見舜身高六尺一寸,是一個小個子,但是長得龍顏日角,圓頭、方庭、大口、雙目重瞳。猶如重明鳥一樣,英氣勃發,精明幹練。


    帝堯曾經在夢中見到過一個賢人,就是這個樣子。現在看見舜長得這個模樣,立刻就產生了好感。於是與舜討論治國安邦之策。一經談話,帝堯發現舜既懂治國之策,又懂用人之道,能力非凡。具有遠見卓識。更可貴的是,舜又出身於平民百姓人家,起於畎畝之中。生性淳樸,正直善良,深得帝堯喜愛。


    為了慎重起見,帝堯決定,先把兩個心愛的女兒娥皇和女英一起嫁給舜做妻子,以便今後細細考查。


    這一年,舜三十歲。這為迎取娥皇和女英,舜見過了帝堯之後,回到了自己耕種的溈汭(rui)之濱,蓋起了幾間新房子,同時也為自己的父母準備了住處。


    舜成親之後,不計過去後母和父親的打罵和虐待,把父母也接來住在一起,以便早晚照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禹治水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外散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外散仙並收藏大禹治水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