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六章


    大抵是因為之前的日食太過突然,讓皇帝陛下的心中有了那麽一絲微不足道的驚悸,所以……


    所以他簽發了本年度第一張代表著“仁政”的聖旨。


    “詔所在有司飼逃民複業及流移就食者”。換句話說,就是流民不用受罪了,可以從當地獲取糧食,如果本地有什麽崗位空缺之類的,也可以就地入籍之類的。


    由此可見,朱元璋鼓搗出來的那個路引製度,實際效果並沒有他想的那麽好,農民餓得活不下去了,賣兒鬻女之後,為了不易子而食,就得從本地逃出去,膽小的拉幫結派成群出發,至於縣裏的衙役之類的……當然要攔了,然而就明朝縣衙裏那大貓小貓兩三隻,去哪兒能截得住大批的流民?


    神馬?你說發動鄉賢?開毛的玩笑,鄉賢們忙著耕讀傳家教書育人呢,哪兒有功夫管泥腿子死活?就大明朝這麽個生產力水平,一遇到災荒,特麽的那真是地主家也沒餘糧。


    當然了,不是沒有大戶人家,但是大戶人家為了在“耕讀傳家”的路上越走越遠,肯定是不能留這幫泥腿子過年了,畢竟嘛,這幫泥腿子手裏的田畝還是有那麽一點兒的,這必須要嚴格控製在各家的手裏嘛。


    要說是尋常的縣令,遇到這種破事兒,腦仁兒都得跟著炸開,沒轍啊,是真的沒轍,小地主家沒餘糧,縣衙裏麵就能有了?


    開什麽玩笑!沒看每一次山西、陝西遇到饑荒了,都從河南等地往那邊兒調運糧食麽?縣衙裏麵要是有糧食,早就開倉放糧了。


    然而楊尚荊他這個縣令,和一般的縣令是不一樣的,他除了是黃岩縣的縣令,還是備倭衙門的大當家,南京兵部職方司郎中,更是還沒出生的太子的詹事府少詹事,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糧有糧。


    就一個字,叼!


    所以在接到這個命令之後,剛剛給外朝大佬們添了一把堵的楊尚荊興奮得都快蹦起來了,當即大手一揮,巡防千戶所已經眼中超編的人手當即撒出去一半,提著刀子麻繩,漫山遍野地抓流民。


    於是乎,整個巡防千戶所的畫風都變了,這幫兵丁就差提著梆子漫山遍野轉悠,叫喚“郎中派我來巡山,伊爾呦,伊爾伊爾呦”了。


    黃岩縣剛剛弄死了兩個坐地戶,官府手裏的田畝還是不少的,一部分通過官方租賃的方式給了本地的自耕農、原本兩家的佃農,然而到底還是會剩下一部分的,這些地,就可以安置流民了。


    反正是流民,給足了口糧之後,一個個就得感恩戴德了,稍微再多給一點兒恩惠,那楊尚荊“文曲星下凡”的口號,就會在這黃岩縣的大地上喊得更加響亮。


    左右也是朝廷的錢,他楊尚荊穩如老狗,一點兒都不帶慌的。


    還在管著錢糧的韓安材因為這個,最近有點兒撓頭,不得不找上來楊尚荊:“少詹事,如今這流民日多,便是有備倭衙門在後麵撐著,隻怕也不是甚麽長久之計啊,須知,這春耕的要緊關頭已經過了,如今本地的農戶大多在地中忙活,若是新來的流民無所事事,終歸是不好的。”


    楊尚荊摸了摸下巴,點了點頭,人口是要和糧食數量匹配的,除非他向著去做個流寇,滿天下地轉悠著打劫,否則就是金山銀山都能直接給你吃空了,現在這個月份還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弄多了流民沒個正經兒的營生,隻怕會造成不少的社會治安問題,還會連帶出一係列的社會心理問題。


    所以他沉默了一下,然後說道:“去年入秋之時,加固的堤壩總歸是倉促而成的,便加派一些流民,將堤壩修築、加固一番,至少去年那規模的水患,不能讓田畝之中的莊家絕收了。”


    羅斯福新政,或者說高級社會主義宣言(咳咳,屏蔽字,你們懂得)裏麵經常玩的這一套,他楊尚荊當然是要好好玩了,政府工程消耗了流民的體力,讓他們沒時間搞事兒,這樣到了收秋糧、種夏糧的時候,他們也能有個好身體,順帶著還能刺激一下本地的服務業發展。


    而且吧,封建年代的旱災水患,基本上是三成天災七成人禍,基礎設施擺在那兒,太特麽次了,根本就滿足不了日常的農業需求,就黃岩縣這麽個緊挨著永寧江的地界兒,還有農戶在普通的年景用不上水,這不是扯特麽蛋麽?


    所以楊尚荊沉吟了一下,接著說道:“至於剩餘的,田畝之中若是沒有甚麽可以忙活的,隻管給他們安排修築水渠,我記得本縣工房之中尚有得閑的大匠,甚是精通水利,這春夏之際灌漿期的用水,總是要保證的。”


    韓安材就應了一聲,小心記下了,雖然他不知道楊尚荊嘴裏的“灌漿期”是從哪一本農書上看來的,但是楊尚荊在翰林院混過的資曆,本就是“飽讀詩書”的另一個解釋,所以他並不打算多說什麽,反正都理解。


    不過韓安材想了想楊尚荊的吩咐,還是忍不住多問了一句:“少詹事之言,均是善政,隻不過這備倭衙門之中均為軍糧,若是小部分支使也便罷了,若是消耗甚巨,隻怕南京兵部追查下來,還要尋少詹事的麻煩啊。”


    楊尚荊撇了撇嘴,點了點頭:“說來也是,不過這流民俱為大明的子民,隻不過家中受了災殃,如今陛下仁德,我等身為朝廷命官,自然是不能坐視不理的,此間之事,本官自會上疏南京兵部,請徐琦徐司馬幫本官拿個主意。”


    頓了頓,楊尚荊笑道:“不過在此之前,本縣境內的流民,還要妥善安置的好。”


    韓安材也就是提醒一聲,所以楊尚荊給了答複,當即就退了下去,楊尚荊看著他的背影,搖了搖頭。


    就現在這個當口上,就算是南京的鎮守太監,都沒有辦法拿他如何了,更何況是其他人了?借著朝廷的法令,給自己的謀劃修橋鋪路,這才是最高明的做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正統天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聿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聿天並收藏正統天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