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三章
朝堂之上是風雲變幻,楊尚荊坐在台州府黃岩縣裏麵,是目瞪口呆。
這外朝的騷操作太特麽六了,溜到連他都不知道應該紮心還是應該跟著喊六六六了。
首先,是王振回到司禮監的時間,被無限期推遲,隻能等到什麽時候皇帝再抓住了機會,才能再度發力,而現在,金英也有機會往司禮監裏麵安插幾個昔日的老部下了,總之,內廷的局勢是慢慢穩定下來了。
然後,在南方負責查案的王文,裝模作樣地巡視了一圈,從兩個“隱秘的山穀”之中發現了一大批的軍械、糧草之後,曹吉祥的罪名就算是坐實了,王文歡天喜地地回了京師,然後呢,曹吉祥的家屬慘遭屠戮,一個都沒跑了。
再然後,“查案有功”的王文順利地升遷兵部尚書,接了徐晞的位置,整個人爽的不要不要的,算是落實了高官……不對,是正二品的待遇。
不過吧,他爽了皇帝未必爽啊,所以這個新任的兵部尚書還沒掌管部事幾天呢,直接就被打發到南方,陪著豐城侯李賢一起剿匪了,然而這對外朝連個毛線的影響都沒有,因為除了王文這個踩著徐晞上位的兵部尚書之外,剩下有資格掌管部事的,一個叫王驥,另一個叫鄺埜,都是外朝的鐵杆了,再往下排……
沒法再往下排了,再往下排的那個男人叫做於謙,字廷益,皇帝看著更不順眼。
最後,兵科給事中薑啟明搖身一變,從正七品的給事中變成了正六品的主事,檔案掛靠在了南京兵部的下麵,人直接被派到了黃岩縣,陪著楊尚荊一起剿匪。
這也就證明,正統皇帝想要翻盤,不,哪怕是想要恢複到正統七年的朝堂控製力,也要大費周折了,畢竟司禮監一旦和外朝,或者說和內閣一體了,那麽剩下的就可以參考正常曆史線上的張居正了。
當然了,在這個正統十年的當口上,哪怕是司禮監和內閣真個聯手了,也不會真正動搖皇帝的權威,畢竟正統皇帝,他是真正的“正統”,隻要皇帝掀了桌兒,什麽司禮監、什麽內閣,都得在皇權的威嚴下瑟瑟發抖。
這是遊戲規則,不容變更,否則就是動搖了國本。
大抵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楊尚荊給禮部和鴻臚寺提的折子,就沒進皇帝的眼睛,畢竟現在皇帝已經在爆發的邊緣了,再把他這麽個惡心人的名字放在皇帝麵前,真的就有可能變成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到時候整個大好局麵都會因為皇帝掀桌而煙消雲散。
不管怎麽說罷,大明朝家大業大的,總體來說還是內耗得起的,不過雙方都不想讓朝廷元氣大傷罷了。
大約在四月初的時候,沒有被摁死在朝堂上的薑啟明到了黃岩縣,住進了備倭衙門裏麵,楊尚荊轉了轉眼珠子,就把備倭衙門裏的這幫官兒叫到一起開了個會。
會議的主旨,關於在新階段、新時期,如何發動備倭衙門的主觀能動性,應對新挑戰、新問題的相關討論,並安排下一階段備倭衙門的工作,明確責任分工,為進一步剿滅沿海倭寇、保衛大明百姓人身財產安全而努力奮鬥的方式方法。
與會人,詹事府少詹事、南京兵部職方司郎中領溫州、台州、寧波三府剿倭欽差、黃岩縣縣令楊尚荊,南京兵部職方司主事陳景明,南京戶部主事韓安材,南京兵部主事領備倭衙門糧草調度欽差薑啟明,備倭衙門斷事司斷事劉啟道。
楊尚荊是身心愉悅地坐在主位上,看著下麵這幾個備倭衙門裏的文職官,臉上全是燦爛的微笑,現在這備倭衙門裏麵不說是鐵桶一塊了,但是經過薑啟明的加入,已經給了他太多調整的餘地。
這倒不是說一個正六品的主事能夠給備倭衙門帶來什麽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是因為,薑啟明的到來就如同瞌睡時候的一個枕頭,讓他能夠去調整備倭衙門裏麵的權力分配。
就下麵這幾個人,劉啟道就不用說了,哪怕沒有天師府那一檔子事兒,也算是他的鐵杆了,有了天師府那麽一檔子事兒之後,更是鐵杆了;韓安材基本上算是把自己的仕途整個兒壓在了備倭衙門裏麵,可以放心用的;陳景明是台州陳氏的人,雖說是旁支,但是關鍵時候給他來一刀,他也受不了。
所以這次的調整,主要還是針對陳景明的,把一切潛在威脅扼殺在萌芽之中,才是最好的。
“此次邀請諸位同僚前來,乃是為了剿倭之事。”楊尚荊說話的時候,臉上還是掛著微笑,“雖說如今徐千戶在海上大展雄風,很是斬了不少倭寇的頭顱,可這倭寇便如野草一般,割一茬,長一茬,你我總要尋個法子,將這倭寇來個斷根才好啊。”
雖說徐尚庸還是個百戶,然而隻要不是傻逼,都不會反駁楊尚荊的話,也不用多,再打個一兩場漂亮仗,剁上百八十個倭寇的腦袋,他徐尚庸一準兒是要變成實打實的千戶的,指不定這黃岩縣旁邊的海門衛,都要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了。
說著話,楊尚荊就把目光轉向了坐在旁邊的薑啟明,如今算來,他這個受了“欽命”下來弄糧草的,算是整個衙門裏麵除了楊尚荊之外地位最高的了:“薑主事受欽命而來,又是南京兵部主事,之前還在兵科之中曆練,有彈劾前司馬的事跡,想必這糧餉督辦之事,也是熟手了,本官現在將這備倭衙門糧草調撥之事交於薑主事,薑主事意下如何?”
掌握了絕對的優勢,楊尚荊才懶得玩什麽彎彎繞呢,直接上去就是一巴掌,薑啟明樂得是連連點頭,糧餉調撥可是肥差啊,這備倭衙門也算是南京兵部直屬的重點衙門了,油水兒豐厚的緊了,而韓安材就有點兒坐不住了,楊尚荊這個操作,不是明擺著要分他的權麽?
朝堂之上是風雲變幻,楊尚荊坐在台州府黃岩縣裏麵,是目瞪口呆。
這外朝的騷操作太特麽六了,溜到連他都不知道應該紮心還是應該跟著喊六六六了。
首先,是王振回到司禮監的時間,被無限期推遲,隻能等到什麽時候皇帝再抓住了機會,才能再度發力,而現在,金英也有機會往司禮監裏麵安插幾個昔日的老部下了,總之,內廷的局勢是慢慢穩定下來了。
然後,在南方負責查案的王文,裝模作樣地巡視了一圈,從兩個“隱秘的山穀”之中發現了一大批的軍械、糧草之後,曹吉祥的罪名就算是坐實了,王文歡天喜地地回了京師,然後呢,曹吉祥的家屬慘遭屠戮,一個都沒跑了。
再然後,“查案有功”的王文順利地升遷兵部尚書,接了徐晞的位置,整個人爽的不要不要的,算是落實了高官……不對,是正二品的待遇。
不過吧,他爽了皇帝未必爽啊,所以這個新任的兵部尚書還沒掌管部事幾天呢,直接就被打發到南方,陪著豐城侯李賢一起剿匪了,然而這對外朝連個毛線的影響都沒有,因為除了王文這個踩著徐晞上位的兵部尚書之外,剩下有資格掌管部事的,一個叫王驥,另一個叫鄺埜,都是外朝的鐵杆了,再往下排……
沒法再往下排了,再往下排的那個男人叫做於謙,字廷益,皇帝看著更不順眼。
最後,兵科給事中薑啟明搖身一變,從正七品的給事中變成了正六品的主事,檔案掛靠在了南京兵部的下麵,人直接被派到了黃岩縣,陪著楊尚荊一起剿匪。
這也就證明,正統皇帝想要翻盤,不,哪怕是想要恢複到正統七年的朝堂控製力,也要大費周折了,畢竟司禮監一旦和外朝,或者說和內閣一體了,那麽剩下的就可以參考正常曆史線上的張居正了。
當然了,在這個正統十年的當口上,哪怕是司禮監和內閣真個聯手了,也不會真正動搖皇帝的權威,畢竟正統皇帝,他是真正的“正統”,隻要皇帝掀了桌兒,什麽司禮監、什麽內閣,都得在皇權的威嚴下瑟瑟發抖。
這是遊戲規則,不容變更,否則就是動搖了國本。
大抵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楊尚荊給禮部和鴻臚寺提的折子,就沒進皇帝的眼睛,畢竟現在皇帝已經在爆發的邊緣了,再把他這麽個惡心人的名字放在皇帝麵前,真的就有可能變成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到時候整個大好局麵都會因為皇帝掀桌而煙消雲散。
不管怎麽說罷,大明朝家大業大的,總體來說還是內耗得起的,不過雙方都不想讓朝廷元氣大傷罷了。
大約在四月初的時候,沒有被摁死在朝堂上的薑啟明到了黃岩縣,住進了備倭衙門裏麵,楊尚荊轉了轉眼珠子,就把備倭衙門裏的這幫官兒叫到一起開了個會。
會議的主旨,關於在新階段、新時期,如何發動備倭衙門的主觀能動性,應對新挑戰、新問題的相關討論,並安排下一階段備倭衙門的工作,明確責任分工,為進一步剿滅沿海倭寇、保衛大明百姓人身財產安全而努力奮鬥的方式方法。
與會人,詹事府少詹事、南京兵部職方司郎中領溫州、台州、寧波三府剿倭欽差、黃岩縣縣令楊尚荊,南京兵部職方司主事陳景明,南京戶部主事韓安材,南京兵部主事領備倭衙門糧草調度欽差薑啟明,備倭衙門斷事司斷事劉啟道。
楊尚荊是身心愉悅地坐在主位上,看著下麵這幾個備倭衙門裏的文職官,臉上全是燦爛的微笑,現在這備倭衙門裏麵不說是鐵桶一塊了,但是經過薑啟明的加入,已經給了他太多調整的餘地。
這倒不是說一個正六品的主事能夠給備倭衙門帶來什麽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是因為,薑啟明的到來就如同瞌睡時候的一個枕頭,讓他能夠去調整備倭衙門裏麵的權力分配。
就下麵這幾個人,劉啟道就不用說了,哪怕沒有天師府那一檔子事兒,也算是他的鐵杆了,有了天師府那麽一檔子事兒之後,更是鐵杆了;韓安材基本上算是把自己的仕途整個兒壓在了備倭衙門裏麵,可以放心用的;陳景明是台州陳氏的人,雖說是旁支,但是關鍵時候給他來一刀,他也受不了。
所以這次的調整,主要還是針對陳景明的,把一切潛在威脅扼殺在萌芽之中,才是最好的。
“此次邀請諸位同僚前來,乃是為了剿倭之事。”楊尚荊說話的時候,臉上還是掛著微笑,“雖說如今徐千戶在海上大展雄風,很是斬了不少倭寇的頭顱,可這倭寇便如野草一般,割一茬,長一茬,你我總要尋個法子,將這倭寇來個斷根才好啊。”
雖說徐尚庸還是個百戶,然而隻要不是傻逼,都不會反駁楊尚荊的話,也不用多,再打個一兩場漂亮仗,剁上百八十個倭寇的腦袋,他徐尚庸一準兒是要變成實打實的千戶的,指不定這黃岩縣旁邊的海門衛,都要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了。
說著話,楊尚荊就把目光轉向了坐在旁邊的薑啟明,如今算來,他這個受了“欽命”下來弄糧草的,算是整個衙門裏麵除了楊尚荊之外地位最高的了:“薑主事受欽命而來,又是南京兵部主事,之前還在兵科之中曆練,有彈劾前司馬的事跡,想必這糧餉督辦之事,也是熟手了,本官現在將這備倭衙門糧草調撥之事交於薑主事,薑主事意下如何?”
掌握了絕對的優勢,楊尚荊才懶得玩什麽彎彎繞呢,直接上去就是一巴掌,薑啟明樂得是連連點頭,糧餉調撥可是肥差啊,這備倭衙門也算是南京兵部直屬的重點衙門了,油水兒豐厚的緊了,而韓安材就有點兒坐不住了,楊尚荊這個操作,不是明擺著要分他的權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