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四章
楊恭這一招連消帶打,玩的賊漂亮。
先是引蛇出洞,把楊錫、楊子恒這個派係的人牽扯出來,讓他們大肆發表反對意見,然後再把楊陽扯出來試試成色,看看自己的這個弟弟是怎麽選擇站隊的。
如果楊陽選擇站在楊子恒那邊的話,老頭兒出手,直接一塊兒就削死了,要是站在他這邊,就很好辦了——給實惠,做例子,吸引更多的人站進來,總之,有老頭兒坐鎮,這是個穩賺不賠的買賣,順便還能看一下家族真正的勢力劃分,某些人是不是看著楊尚荊要出事,生了什麽異心了。
要知道,楊陽之前隻是負責陸路這一塊的,還特麽是閩北,擱在礦賊沒起事之前,還算個肥差,畢竟礦賊盜采出來的銀礦,基本都是被他們這些世家吃了個幹淨,可如今礦賊一起,瞬間就變成了苦差事。
畢竟官軍金山剿匪之後,礦賊們想要倒賣銀礦都沒時間去挖了,稍微好一點兒的礦場都被官方占了,山裏還特麽的兵荒馬亂的,一不小心就得死一個,成績不好做,自然家中的威望也就不好看了。
可是這海貿嘛,賺錢靠的就是天價的差價,肥得很,雖然很危險,但是獲利依舊巨大,十條船出海,哪怕遇上大風浪、或者是不知死的海窛,隻要跑出來三艘,都能賺個肚兒圓,更何況現在的航船技術,也跟著三寶太監下西洋那會兒往上提了一個檔次,而海貿航線附近的海盜,要麽是大戶豢養的打手,要麽是已經喂熟了的悍匪,隻要不是特點背,基本出一次還,直接漲一波聲望。
最重要的是,現在的海貿部分,實際上是在楊錫的手裏扣著的。
所以楊恭說完這個話,楊錫的眉頭瞬間就挑了起來,楊陽的眼中則出現了欣喜之色,雖然都是一個家族的,然而錢嘛,還是分成幾房幾房的,自己攬了肥差,家裏的用的也要比之前寬裕不少不是?
“大哥此言差矣,陽弟之前未曾經理過海貿,貿然接手,隻怕會被蒙蔽啊。”楊錫眯著眼睛,慢慢地說道,“更何況,這大海之上,風雲變幻無常,下麵的人就是記著海圖,隻怕也有迷路的時候,若是陽弟貿然接手了海貿,卻因為經驗不足,給尚荊那邊提了些不實的情報,隻怕不好吧。”
說後麵那句話的時候,楊錫的眼睛幾乎眯成了一條縫,可是裏麵的精光,不用看想都能想得出來,至於聲音,已經變得一字一頓了。
這是赤裸裸的威脅。
麵對著自己最大的錢袋子被奪走,是個人都要反對一下的,他楊錫接觸家族航線、直到開始經營到現在,也有十年二十年的功夫了,別的不說,自己人還是能搞出來一大批的,而這些人裏麵隻要有一個兩個鐵杆的腦殘粉,就能有足夠的能力做出誤導,給楊尚荊傳遞虛假情報,然後讓楊尚荊屢次撲空,讓沿海的真倭寇、假倭寇們有足夠的防備。
眼看著已經有點兒進退失據的楊錫,楊恭歎了口氣,搖了搖頭:“這不打緊的,陽弟有心護著尚荊,總是好的,待這風波過去了,不論尚荊如何,這事情,也是出不來差錯的。”
這話聽著繞,其實賊特麽直白,你丫走了之後會使絆子,在的時候就不會了?老子就是不信你的,麻溜給我滾。
也不等楊錫說話,就聽見這楊恭繼續說道:“陽弟雖說對海貿之事不甚精通,可我建安楊氏偌大的家族,總也能找出好手輔佐的不是?”
說完這話,楊恭一聲斷喝:“楊琦何在?!”
就看見一個穿著和屋裏其他人不一樣的漢子站了起來,和其他那些長袍的讀書人不同,這楊琦一身短打,顯得賊特麽精神,一雙眼炯炯有神,太陽穴往外突突著,顯然也是身懷絕技的。
這楊琦站起身來,朝著楊恭就是一拱手:“老爺您吩咐吧。”
“四老爺久在閩北,隻怕對這海上的勾當不甚清楚,還得讓你來多多指點一番,以免出了什麽差錯。”楊恭的臉上露出了和煦的笑容,笑容裏麵全是得意的神色。
站在楊錫那邊的,一多半是看著他掌管海貿,利潤豐厚,跟著有肉吃的,可是現在楊恭直接把海貿這塊兒拿出來了,剩下的楊錫那邊的人,自然也就少了,削弱敵人的同時加強自己,簡直就是完美。
這楊琦一聽這話,單膝點地,大聲吼道:“但請老爺放心,戩二爺的事情,小人親自去抓便是了,若是有誰敢陽奉陰違,搞出點兒什麽差錯來,小人自然會將他們丟到海裏去喂魚。”
這楊琦在建安楊氏裏的地位,大抵相當於一個低配版的忠叔,不過他本人不是犯了事兒被撈出來的,而是正兒八經的楊家家生子,也就是三代人都為楊家服務的那種奴婢家的孩子,因為水裏麵的天賦不錯,就被楊家看上了,賜了個楊姓,起個名叫楊琦,到現在,一身的水上功夫,說第二整個楊家沒人敢說第一。
要不是腦子不太夠用,學不會讀書,隻怕三十年後,他就是第二個忠叔了。
有這樣的人物輔佐這,差錯自然是不會有的了,楊琦在船上說要掐了誰的腦袋,誰的腦袋就肯定保不住了,到時候回來了,隻怕還要把板子打在其他人的身上。
所以楊錫看了這楊琦一眼,恨恨地坐了下去,算是認了命了,說白了他下麵的那幫人,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是效忠楊家,而不是效忠他楊錫,小的手腳可以做一做,大一點兒的,免了吧。
眼看著自家三弟認慫了,楊恭臉上的笑容更盛:“陽弟意下如何啊?”
特麽的誰和錢有仇啊,這種廢柴誰拒絕誰是傻逼好嗎?楊錫雖然比楊陽大,但是還沒到長兄如父的地步,所以楊陽當即站了起來,把個胸脯拍的震天響:“大哥隻管放心,小弟定然將這沿海不聽話的倭寇的情報摸準了,盡數送往尚荊賢侄處。”
楊恭這一招連消帶打,玩的賊漂亮。
先是引蛇出洞,把楊錫、楊子恒這個派係的人牽扯出來,讓他們大肆發表反對意見,然後再把楊陽扯出來試試成色,看看自己的這個弟弟是怎麽選擇站隊的。
如果楊陽選擇站在楊子恒那邊的話,老頭兒出手,直接一塊兒就削死了,要是站在他這邊,就很好辦了——給實惠,做例子,吸引更多的人站進來,總之,有老頭兒坐鎮,這是個穩賺不賠的買賣,順便還能看一下家族真正的勢力劃分,某些人是不是看著楊尚荊要出事,生了什麽異心了。
要知道,楊陽之前隻是負責陸路這一塊的,還特麽是閩北,擱在礦賊沒起事之前,還算個肥差,畢竟礦賊盜采出來的銀礦,基本都是被他們這些世家吃了個幹淨,可如今礦賊一起,瞬間就變成了苦差事。
畢竟官軍金山剿匪之後,礦賊們想要倒賣銀礦都沒時間去挖了,稍微好一點兒的礦場都被官方占了,山裏還特麽的兵荒馬亂的,一不小心就得死一個,成績不好做,自然家中的威望也就不好看了。
可是這海貿嘛,賺錢靠的就是天價的差價,肥得很,雖然很危險,但是獲利依舊巨大,十條船出海,哪怕遇上大風浪、或者是不知死的海窛,隻要跑出來三艘,都能賺個肚兒圓,更何況現在的航船技術,也跟著三寶太監下西洋那會兒往上提了一個檔次,而海貿航線附近的海盜,要麽是大戶豢養的打手,要麽是已經喂熟了的悍匪,隻要不是特點背,基本出一次還,直接漲一波聲望。
最重要的是,現在的海貿部分,實際上是在楊錫的手裏扣著的。
所以楊恭說完這個話,楊錫的眉頭瞬間就挑了起來,楊陽的眼中則出現了欣喜之色,雖然都是一個家族的,然而錢嘛,還是分成幾房幾房的,自己攬了肥差,家裏的用的也要比之前寬裕不少不是?
“大哥此言差矣,陽弟之前未曾經理過海貿,貿然接手,隻怕會被蒙蔽啊。”楊錫眯著眼睛,慢慢地說道,“更何況,這大海之上,風雲變幻無常,下麵的人就是記著海圖,隻怕也有迷路的時候,若是陽弟貿然接手了海貿,卻因為經驗不足,給尚荊那邊提了些不實的情報,隻怕不好吧。”
說後麵那句話的時候,楊錫的眼睛幾乎眯成了一條縫,可是裏麵的精光,不用看想都能想得出來,至於聲音,已經變得一字一頓了。
這是赤裸裸的威脅。
麵對著自己最大的錢袋子被奪走,是個人都要反對一下的,他楊錫接觸家族航線、直到開始經營到現在,也有十年二十年的功夫了,別的不說,自己人還是能搞出來一大批的,而這些人裏麵隻要有一個兩個鐵杆的腦殘粉,就能有足夠的能力做出誤導,給楊尚荊傳遞虛假情報,然後讓楊尚荊屢次撲空,讓沿海的真倭寇、假倭寇們有足夠的防備。
眼看著已經有點兒進退失據的楊錫,楊恭歎了口氣,搖了搖頭:“這不打緊的,陽弟有心護著尚荊,總是好的,待這風波過去了,不論尚荊如何,這事情,也是出不來差錯的。”
這話聽著繞,其實賊特麽直白,你丫走了之後會使絆子,在的時候就不會了?老子就是不信你的,麻溜給我滾。
也不等楊錫說話,就聽見這楊恭繼續說道:“陽弟雖說對海貿之事不甚精通,可我建安楊氏偌大的家族,總也能找出好手輔佐的不是?”
說完這話,楊恭一聲斷喝:“楊琦何在?!”
就看見一個穿著和屋裏其他人不一樣的漢子站了起來,和其他那些長袍的讀書人不同,這楊琦一身短打,顯得賊特麽精神,一雙眼炯炯有神,太陽穴往外突突著,顯然也是身懷絕技的。
這楊琦站起身來,朝著楊恭就是一拱手:“老爺您吩咐吧。”
“四老爺久在閩北,隻怕對這海上的勾當不甚清楚,還得讓你來多多指點一番,以免出了什麽差錯。”楊恭的臉上露出了和煦的笑容,笑容裏麵全是得意的神色。
站在楊錫那邊的,一多半是看著他掌管海貿,利潤豐厚,跟著有肉吃的,可是現在楊恭直接把海貿這塊兒拿出來了,剩下的楊錫那邊的人,自然也就少了,削弱敵人的同時加強自己,簡直就是完美。
這楊琦一聽這話,單膝點地,大聲吼道:“但請老爺放心,戩二爺的事情,小人親自去抓便是了,若是有誰敢陽奉陰違,搞出點兒什麽差錯來,小人自然會將他們丟到海裏去喂魚。”
這楊琦在建安楊氏裏的地位,大抵相當於一個低配版的忠叔,不過他本人不是犯了事兒被撈出來的,而是正兒八經的楊家家生子,也就是三代人都為楊家服務的那種奴婢家的孩子,因為水裏麵的天賦不錯,就被楊家看上了,賜了個楊姓,起個名叫楊琦,到現在,一身的水上功夫,說第二整個楊家沒人敢說第一。
要不是腦子不太夠用,學不會讀書,隻怕三十年後,他就是第二個忠叔了。
有這樣的人物輔佐這,差錯自然是不會有的了,楊琦在船上說要掐了誰的腦袋,誰的腦袋就肯定保不住了,到時候回來了,隻怕還要把板子打在其他人的身上。
所以楊錫看了這楊琦一眼,恨恨地坐了下去,算是認了命了,說白了他下麵的那幫人,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是效忠楊家,而不是效忠他楊錫,小的手腳可以做一做,大一點兒的,免了吧。
眼看著自家三弟認慫了,楊恭臉上的笑容更盛:“陽弟意下如何啊?”
特麽的誰和錢有仇啊,這種廢柴誰拒絕誰是傻逼好嗎?楊錫雖然比楊陽大,但是還沒到長兄如父的地步,所以楊陽當即站了起來,把個胸脯拍的震天響:“大哥隻管放心,小弟定然將這沿海不聽話的倭寇的情報摸準了,盡數送往尚荊賢侄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