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三章
軒輗是豐城侯李賢抬舉出來的。
雖然到了一省按察使這個位置上,已經不再是當年那般絕對的上下級關係了,但是吧,軒輗是個文人,而且是個私德很高尚的文人,在自己的核心利益不被侵犯的前提下,他還是能做到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
所以就在南京方麵接到了“浙江備倭都司總兵兼浙江都指揮使李信同誌關於將備倭衙門由昌國衛遷回杭州府,以保障南京兵部職方司郎中兼黃岩縣縣令楊戩同誌無障礙行使職權,練兵備倭的相關建議”這份文件的同時,正在福建的大山裏和一幫狂賊玩躲貓貓的李賢,也收到了這條消息。
浙江臬司的抄本,雖然沒加蓋什麽官印,但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弄到手的。
“侯爺果然是洪福啊。”李賢的狗頭軍師一臉的巴結,不過語氣裏能聽出來的全是慶幸,很顯然,他對於自家東主能在這個大漩渦裏麵脫身,感到十分的慶幸——焦宏……不好得罪啊。
李賢臉色如常,也看不出什麽不自然來,隻是敲了敲桌子,然後問道:“卻不知軒輗有何說道?”
軒輗現在已經在某種意義上擺脫了他的影響,甚至一定意義上有了自立門戶的能力,所以在某些時候,他還是能聽進去軒輗的意見的。
“回東主的話,軒臬台隻說此事對外朝大有裨益,想必南京方麵也不會阻攔,李總兵那邊雖然還未曾成行,不過事已至此,外朝諸公定然是要同氣連枝的。”這個狗頭軍師沉聲答道。
李賢點了點頭,這一點他自然是可以推斷的,隻不過怎麽推、用多大力氣推、該怎麽對焦宏有所補償,以至於讓他不倒向內廷,這裏麵就都是學問了。
這大過年的給焦宏這個政壇新秀添堵,最次也得讓曹鼐前去說項才行,甚至楊溥都有可能必須見一見焦宏。
“你且去擬一份折子備用,直說本官讚成便是了,若是南京有書信到了,要問本官的意思,隻管給他便是了。”李賢說著,站起身來,朝著門外走去,“礦賊狡詐,卻不知從何處請了高人,卻能因地製宜,弄出如此器物,本官還要尋些對策,斷然不能讓礦賊得逞。”
師爺嘴就是一咧,臉上的神色都有點兒變了,口頭上應允了,和寫好了書信備用,雖然明麵上都是同意了,可是這實際意義上卻有著微妙的不同的,換句話說,就是站隊的堅定程度不同。
不過他到底就是個狗頭軍師,李賢猶豫不決的時候說上兩句,影響一下李賢的決策,也就是極限了,換了現在這種情況,李賢明顯已經打定了主意,就是跪地上把腦瓜子磕破了,都沒有任何卵用。
而李賢根本就沒回頭看師爺的表情,作為大明朝豐城侯,南京的守備者,浙、閩、贛三省剿匪的大統領,他現在在外朝之中的分量,比起單純地在南京守備的時候,又種了不止三成,他的嗓門也因此大了不少,所以在這種時候,越是堅定站隊,越是收益頗豐。
至於焦宏……恩,外朝那幫大佬若是連焦宏都擺不平,還是洗洗睡了吧。
而他擔心的東西,就是傳說中的狼筅,這玩意就是礦賊為了對付官軍,因地製宜發明出來的,不過原本的曆史線裏,它這會兒大概還沒有開發出來,因為原本的曆史線之中,以葉宗留為首的礦賊雖然殺傷了朝廷命官,而且看起來聲勢不小,但官府隻當是癬疥之疾,根本沒有派大軍進剿,沒有壓力,自然也就沒有了研發的動力。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三個省的精銳已經開始向著這邊集中,隻能匯合完畢,就直接給這幫礦賊致命一擊了,正所謂有壓力才有動力,於是乎,礦賊身後的那些大家族,也不得不加大了對礦賊們的支持力度。
比如錢糧,比如軍械,比如情報,比如人手。
所以就在李賢抵達溫州府境內的羅陽第一關的時候,礦賊裏麵猛然間多出了不少高大威猛的漢子,手裏拿著長而多節的毛竹製成的狼筅,至於那幫瘦小孤苦、幾個月之前還餓得奄奄一息的流民,為什麽突然就能長得壯實,揮的動如此巨大的狼筅……
吃食摻了金坷垃,一碗能頂五碗量!
李賢值不值得裏麵的道道?他又不是傻逼,當然知道了,古代流民作亂,若是後麵沒有大戶支持,早八百年就得被官軍給平了,要是礦賊單靠著自己,能有這麽個規模、這樣的裝備,也就沒有衛所士卒什麽事兒了,他李賢直接把自己的腦子擰下來給流民當球踢就好了。
不過嘛,涉及到大戶,事情就複雜了,就是李賢自己,都不敢去碰後麵的那條紅線,他也怕死啊,大戶在朝堂上的根底,雖然不至於要了一個侯爺的命,但以後想要得點兒實惠,肯定就得付出百倍的努力。
所以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軍中的那幫人沒有做的太過明顯,就隻當自己沒看見,仗著自己老爹曾經在安南和當地的蠻子砍得歡實,有家傳的經驗,還有老爹留下來的老人幫忙訓練山地作戰,他是盯準了礦賊就是一通兒猛砍,別的不說,他手底下最親近的千戶所,手裏至少有五百個流民的腦袋了。
所以這報捷的文書,從他到浙江到現在,已經往南京發了三四封,畢竟之前的剿匪太不給力了些,被人家牽著鼻子在山裏溜,現在砍下一百個腦袋,都能算作大功一件。
總體而言,這還是個比爛的社會。
不過麵對著把倭寇都弄得沒脾氣的狼筅,李賢一時間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來,畢竟吧,雖然礦賊趕不上還沒出現的戚家軍,可他手底下明軍衛所士卒的這個組織度,也特麽趕不上倭寇,他就是有力氣也沒處使啊。
所以看了看繳獲的幾條狼筅,李賢就咬了咬牙:“修文書去南京,多調弓弩箭矢前來!”
軒輗是豐城侯李賢抬舉出來的。
雖然到了一省按察使這個位置上,已經不再是當年那般絕對的上下級關係了,但是吧,軒輗是個文人,而且是個私德很高尚的文人,在自己的核心利益不被侵犯的前提下,他還是能做到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
所以就在南京方麵接到了“浙江備倭都司總兵兼浙江都指揮使李信同誌關於將備倭衙門由昌國衛遷回杭州府,以保障南京兵部職方司郎中兼黃岩縣縣令楊戩同誌無障礙行使職權,練兵備倭的相關建議”這份文件的同時,正在福建的大山裏和一幫狂賊玩躲貓貓的李賢,也收到了這條消息。
浙江臬司的抄本,雖然沒加蓋什麽官印,但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弄到手的。
“侯爺果然是洪福啊。”李賢的狗頭軍師一臉的巴結,不過語氣裏能聽出來的全是慶幸,很顯然,他對於自家東主能在這個大漩渦裏麵脫身,感到十分的慶幸——焦宏……不好得罪啊。
李賢臉色如常,也看不出什麽不自然來,隻是敲了敲桌子,然後問道:“卻不知軒輗有何說道?”
軒輗現在已經在某種意義上擺脫了他的影響,甚至一定意義上有了自立門戶的能力,所以在某些時候,他還是能聽進去軒輗的意見的。
“回東主的話,軒臬台隻說此事對外朝大有裨益,想必南京方麵也不會阻攔,李總兵那邊雖然還未曾成行,不過事已至此,外朝諸公定然是要同氣連枝的。”這個狗頭軍師沉聲答道。
李賢點了點頭,這一點他自然是可以推斷的,隻不過怎麽推、用多大力氣推、該怎麽對焦宏有所補償,以至於讓他不倒向內廷,這裏麵就都是學問了。
這大過年的給焦宏這個政壇新秀添堵,最次也得讓曹鼐前去說項才行,甚至楊溥都有可能必須見一見焦宏。
“你且去擬一份折子備用,直說本官讚成便是了,若是南京有書信到了,要問本官的意思,隻管給他便是了。”李賢說著,站起身來,朝著門外走去,“礦賊狡詐,卻不知從何處請了高人,卻能因地製宜,弄出如此器物,本官還要尋些對策,斷然不能讓礦賊得逞。”
師爺嘴就是一咧,臉上的神色都有點兒變了,口頭上應允了,和寫好了書信備用,雖然明麵上都是同意了,可是這實際意義上卻有著微妙的不同的,換句話說,就是站隊的堅定程度不同。
不過他到底就是個狗頭軍師,李賢猶豫不決的時候說上兩句,影響一下李賢的決策,也就是極限了,換了現在這種情況,李賢明顯已經打定了主意,就是跪地上把腦瓜子磕破了,都沒有任何卵用。
而李賢根本就沒回頭看師爺的表情,作為大明朝豐城侯,南京的守備者,浙、閩、贛三省剿匪的大統領,他現在在外朝之中的分量,比起單純地在南京守備的時候,又種了不止三成,他的嗓門也因此大了不少,所以在這種時候,越是堅定站隊,越是收益頗豐。
至於焦宏……恩,外朝那幫大佬若是連焦宏都擺不平,還是洗洗睡了吧。
而他擔心的東西,就是傳說中的狼筅,這玩意就是礦賊為了對付官軍,因地製宜發明出來的,不過原本的曆史線裏,它這會兒大概還沒有開發出來,因為原本的曆史線之中,以葉宗留為首的礦賊雖然殺傷了朝廷命官,而且看起來聲勢不小,但官府隻當是癬疥之疾,根本沒有派大軍進剿,沒有壓力,自然也就沒有了研發的動力。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三個省的精銳已經開始向著這邊集中,隻能匯合完畢,就直接給這幫礦賊致命一擊了,正所謂有壓力才有動力,於是乎,礦賊身後的那些大家族,也不得不加大了對礦賊們的支持力度。
比如錢糧,比如軍械,比如情報,比如人手。
所以就在李賢抵達溫州府境內的羅陽第一關的時候,礦賊裏麵猛然間多出了不少高大威猛的漢子,手裏拿著長而多節的毛竹製成的狼筅,至於那幫瘦小孤苦、幾個月之前還餓得奄奄一息的流民,為什麽突然就能長得壯實,揮的動如此巨大的狼筅……
吃食摻了金坷垃,一碗能頂五碗量!
李賢值不值得裏麵的道道?他又不是傻逼,當然知道了,古代流民作亂,若是後麵沒有大戶支持,早八百年就得被官軍給平了,要是礦賊單靠著自己,能有這麽個規模、這樣的裝備,也就沒有衛所士卒什麽事兒了,他李賢直接把自己的腦子擰下來給流民當球踢就好了。
不過嘛,涉及到大戶,事情就複雜了,就是李賢自己,都不敢去碰後麵的那條紅線,他也怕死啊,大戶在朝堂上的根底,雖然不至於要了一個侯爺的命,但以後想要得點兒實惠,肯定就得付出百倍的努力。
所以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軍中的那幫人沒有做的太過明顯,就隻當自己沒看見,仗著自己老爹曾經在安南和當地的蠻子砍得歡實,有家傳的經驗,還有老爹留下來的老人幫忙訓練山地作戰,他是盯準了礦賊就是一通兒猛砍,別的不說,他手底下最親近的千戶所,手裏至少有五百個流民的腦袋了。
所以這報捷的文書,從他到浙江到現在,已經往南京發了三四封,畢竟之前的剿匪太不給力了些,被人家牽著鼻子在山裏溜,現在砍下一百個腦袋,都能算作大功一件。
總體而言,這還是個比爛的社會。
不過麵對著把倭寇都弄得沒脾氣的狼筅,李賢一時間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來,畢竟吧,雖然礦賊趕不上還沒出現的戚家軍,可他手底下明軍衛所士卒的這個組織度,也特麽趕不上倭寇,他就是有力氣也沒處使啊。
所以看了看繳獲的幾條狼筅,李賢就咬了咬牙:“修文書去南京,多調弓弩箭矢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