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
為什麽要創造出“情比金堅”這個迷人的詞匯呢?
因為大部分時候,感情都是比不過金子的,“清酒紅人麵,黃金動道心”這才是人情冷暖的直接寫照。
再加上“知識分子總是最反動”,所以一些跟著忠叔的老仆知道老蔡的存在,但是這幫同樣是楊家家生子的幕僚們嘛……當然是被瞞得死死的了。
所以讓他們管賬到現在,楊尚荊的所有支出都沒有什麽名目的,現在的楊尚荊雖然因為和內廷之間的關係問題,隨時都有可能被整死,所以接觸不到一些楊家的核心機密,比如海貿、商業、情報等等相關資料,但是在用錢方麵,兩三萬貫以內的還是可以隨意支使的。
楊家內部打賞,當然不會用什麽真金白銀了,所以忠叔在道觀的工地上看見老蔡的時候,遞給他的是一張文契,憑著這個可以在楊家的任意一個商鋪裏麵支取現錢,先不提這一千貫有多重,主要還是太紮眼了,直接往道觀上抬,不就告訴別人,這道觀裏麵有縣尊的手筆了麽?
也好在楊家家大業大,這麽多年了,什麽商號、當鋪不說開遍了大江南北,東南這幾省的省城還是開了個遍的,所以支取起來也是方便得很,比起錢莊那種票據和官府那沒有保證金,已經有向廢紙方向發展的寶鈔比起來,一貫就是一貫,紮實的緊。
“還不是我家那三郎惹的禍,唉。”老蔡把手裏的五百貫攥的死死的,嘴上卻在客氣,“愧受,愧受了。”
其他人看著老蔡手裏的五百貫,心裏在罵著娘,這是典型的得了便宜還賣乖,他們這幫老兄弟,加起來才分了老蔡那麽多錢,羨慕啊,嫉妒啊,然而沒轍啊,誰讓他們臨場反應沒有老蔡的速度呢?
忠叔搖了搖頭,對家裏這幫老工匠,他還是有點兒了解的,所以也是不以為意,直接說道:“也是因禍得福,若是沒你隨機應變,隻怕也得不到這個讓少爺滿意的結果。”
老蔡聽著滿麵紅光,他們這幫被士族圈養的工匠,和家奴也沒差多少,主家的一句誇讚,那可是天大的榮耀,不過嘴上還是歎息著:“隻是這三郎,唉,身上的傷倒也沒什麽,如今卻是破了相了。”
深深地看了老蔡一眼,對於這種底層工匠式的教化,忠叔見得多了,所以他笑了笑,直接說道:“三郎今年的年歲也不小了吧?若是不嫌棄,老夫就幫你做個媒人,咱們楊家這些個家生子裏麵,隻要是沒被哪一方少爺看上選進屋裏伺候的,看上了哪個直接和老夫說說吧。”
老蔡的眼睛當時就亮了,連連點頭:“那可就多謝大管家了,蔡家感激不盡,感激不盡啊。”
封建年代的大戶人家都喜歡用家生子,也就是找那麽一群家仆,讓他們世代為奴為婢,這樣忠心也就有了保證,而這些奴仆們的家族延續,就要互相聯姻了,這樣幾代下來,關係也就就固定了,主家的位置也就跟著安穩了。
當然了,這群奴仆的初代,有可能是招納的,也有可能是買的,也有可能是官府分發的,前兩者還好些,若是一心想要翻身,總有擺脫奴籍的辦法,後者可就悲了催了,所謂的“世世代代為奴為婢,永世不得翻身”,說的就是這個。
比如曲阜衍聖公孔家,朝廷給發了一堆的佃戶,世代為奴為婢,這些人生死都不是自己控製的,全要仰仗孔家的鼻息,哪怕是入贅的女婿,生的孩子也要繼續做孔家的家奴,誰要是敢逃,孔家那真是窮盡天涯海角,也得把人追回來——倒不是說在乎那麽一兩個仆役,孔家憑著“堅決支持皇帝,誰做皇帝支持誰”的鮮明態度和堅定立場,曆朝曆代穩如泰山,各種加封也是不少的,能和他家比一比的,也就是漢留侯張良在龍虎山留下的那一脈了,所以這麽做,也隻是給其他的奴仆做個樣子,殺雞儆猴。
而忠叔,因為常年跟在楊榮身邊的緣故,在楊家家中的地位十分之高,就是當代的族長,楊尚荊的老爹見了忠叔,也得客客氣氣的,所以有他保媒,整個蔡家都是與有榮焉,可以說整個家族在楊家這個小體係內的地位,都能跟著往上爬一爬,平日裏那些不太看得起他們家的“高門大仆”,也得賣上三分顏麵的。
至於忠叔話裏那句“沒被哪一房少爺看上”,實際上也是封建年代的一種主仆關係,漂亮的丫鬟要麽給主家暖床,比如楊尚荊身邊的知琴、明棋,要麽許配給那些對家族立有大功的仆役子弟,主家做媒,大排筵宴,可以說麵子裏子都給足了,這種婚姻關係,比起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要牢靠。
“你等隻要是忠心任事,主家定然是不會虧欠的。”忠叔笑了笑,一臉的不以為意,其他人卻是心馳神往。
說到這裏,忠叔話鋒一轉,對著老蔡說道:“少爺有些事情想和你談談,等下收拾收拾,與我同去縣衙走上一遭吧。”
老蔡當即就是喜上眉梢,和忠叔道了別,自己一轉身就奔著丹房去了,左思右想一番,直接把法衣給披上了,既然自己的隨機應變能得了少爺的歡心,那麽現在套著一身華麗的法衣,直接去了縣衙,坊間的傳聞是不是就要改一改了,變成什麽“蔡仙長登門拜謁,楊縣尊指點迷津”?
閑著沒事兒,這認字兒的老蔡也喜歡看基本書的,他隱約記得,當初本朝的太祖朱元璋好像就是在某個道觀裏做了個夢,之後聖旨上這才有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字樣,如今自家少爺在黃岩縣民望這麽高,想必也不介意搞搞類似的套路吧?
當忠叔看見老蔡這一身打扮之後,眉頭一皺,然後眼睛就是一亮,瞬間就覺得自家少爺看人還是有那麽兩把刷子的——揣摩上意、隨機應變的本事,之前還真沒看出來。
為什麽要創造出“情比金堅”這個迷人的詞匯呢?
因為大部分時候,感情都是比不過金子的,“清酒紅人麵,黃金動道心”這才是人情冷暖的直接寫照。
再加上“知識分子總是最反動”,所以一些跟著忠叔的老仆知道老蔡的存在,但是這幫同樣是楊家家生子的幕僚們嘛……當然是被瞞得死死的了。
所以讓他們管賬到現在,楊尚荊的所有支出都沒有什麽名目的,現在的楊尚荊雖然因為和內廷之間的關係問題,隨時都有可能被整死,所以接觸不到一些楊家的核心機密,比如海貿、商業、情報等等相關資料,但是在用錢方麵,兩三萬貫以內的還是可以隨意支使的。
楊家內部打賞,當然不會用什麽真金白銀了,所以忠叔在道觀的工地上看見老蔡的時候,遞給他的是一張文契,憑著這個可以在楊家的任意一個商鋪裏麵支取現錢,先不提這一千貫有多重,主要還是太紮眼了,直接往道觀上抬,不就告訴別人,這道觀裏麵有縣尊的手筆了麽?
也好在楊家家大業大,這麽多年了,什麽商號、當鋪不說開遍了大江南北,東南這幾省的省城還是開了個遍的,所以支取起來也是方便得很,比起錢莊那種票據和官府那沒有保證金,已經有向廢紙方向發展的寶鈔比起來,一貫就是一貫,紮實的緊。
“還不是我家那三郎惹的禍,唉。”老蔡把手裏的五百貫攥的死死的,嘴上卻在客氣,“愧受,愧受了。”
其他人看著老蔡手裏的五百貫,心裏在罵著娘,這是典型的得了便宜還賣乖,他們這幫老兄弟,加起來才分了老蔡那麽多錢,羨慕啊,嫉妒啊,然而沒轍啊,誰讓他們臨場反應沒有老蔡的速度呢?
忠叔搖了搖頭,對家裏這幫老工匠,他還是有點兒了解的,所以也是不以為意,直接說道:“也是因禍得福,若是沒你隨機應變,隻怕也得不到這個讓少爺滿意的結果。”
老蔡聽著滿麵紅光,他們這幫被士族圈養的工匠,和家奴也沒差多少,主家的一句誇讚,那可是天大的榮耀,不過嘴上還是歎息著:“隻是這三郎,唉,身上的傷倒也沒什麽,如今卻是破了相了。”
深深地看了老蔡一眼,對於這種底層工匠式的教化,忠叔見得多了,所以他笑了笑,直接說道:“三郎今年的年歲也不小了吧?若是不嫌棄,老夫就幫你做個媒人,咱們楊家這些個家生子裏麵,隻要是沒被哪一方少爺看上選進屋裏伺候的,看上了哪個直接和老夫說說吧。”
老蔡的眼睛當時就亮了,連連點頭:“那可就多謝大管家了,蔡家感激不盡,感激不盡啊。”
封建年代的大戶人家都喜歡用家生子,也就是找那麽一群家仆,讓他們世代為奴為婢,這樣忠心也就有了保證,而這些奴仆們的家族延續,就要互相聯姻了,這樣幾代下來,關係也就就固定了,主家的位置也就跟著安穩了。
當然了,這群奴仆的初代,有可能是招納的,也有可能是買的,也有可能是官府分發的,前兩者還好些,若是一心想要翻身,總有擺脫奴籍的辦法,後者可就悲了催了,所謂的“世世代代為奴為婢,永世不得翻身”,說的就是這個。
比如曲阜衍聖公孔家,朝廷給發了一堆的佃戶,世代為奴為婢,這些人生死都不是自己控製的,全要仰仗孔家的鼻息,哪怕是入贅的女婿,生的孩子也要繼續做孔家的家奴,誰要是敢逃,孔家那真是窮盡天涯海角,也得把人追回來——倒不是說在乎那麽一兩個仆役,孔家憑著“堅決支持皇帝,誰做皇帝支持誰”的鮮明態度和堅定立場,曆朝曆代穩如泰山,各種加封也是不少的,能和他家比一比的,也就是漢留侯張良在龍虎山留下的那一脈了,所以這麽做,也隻是給其他的奴仆做個樣子,殺雞儆猴。
而忠叔,因為常年跟在楊榮身邊的緣故,在楊家家中的地位十分之高,就是當代的族長,楊尚荊的老爹見了忠叔,也得客客氣氣的,所以有他保媒,整個蔡家都是與有榮焉,可以說整個家族在楊家這個小體係內的地位,都能跟著往上爬一爬,平日裏那些不太看得起他們家的“高門大仆”,也得賣上三分顏麵的。
至於忠叔話裏那句“沒被哪一房少爺看上”,實際上也是封建年代的一種主仆關係,漂亮的丫鬟要麽給主家暖床,比如楊尚荊身邊的知琴、明棋,要麽許配給那些對家族立有大功的仆役子弟,主家做媒,大排筵宴,可以說麵子裏子都給足了,這種婚姻關係,比起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要牢靠。
“你等隻要是忠心任事,主家定然是不會虧欠的。”忠叔笑了笑,一臉的不以為意,其他人卻是心馳神往。
說到這裏,忠叔話鋒一轉,對著老蔡說道:“少爺有些事情想和你談談,等下收拾收拾,與我同去縣衙走上一遭吧。”
老蔡當即就是喜上眉梢,和忠叔道了別,自己一轉身就奔著丹房去了,左思右想一番,直接把法衣給披上了,既然自己的隨機應變能得了少爺的歡心,那麽現在套著一身華麗的法衣,直接去了縣衙,坊間的傳聞是不是就要改一改了,變成什麽“蔡仙長登門拜謁,楊縣尊指點迷津”?
閑著沒事兒,這認字兒的老蔡也喜歡看基本書的,他隱約記得,當初本朝的太祖朱元璋好像就是在某個道觀裏做了個夢,之後聖旨上這才有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字樣,如今自家少爺在黃岩縣民望這麽高,想必也不介意搞搞類似的套路吧?
當忠叔看見老蔡這一身打扮之後,眉頭一皺,然後眼睛就是一亮,瞬間就覺得自家少爺看人還是有那麽兩把刷子的——揣摩上意、隨機應變的本事,之前還真沒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