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夏致遠根本不信,直到李紅蓮親自過來叫他前去提親,他才信了,原來這位漂亮的小姐竟是帝師之女,現在竟然要嫁於自己為夫人,他樂得不知怎麽才好,感覺如做夢一般,直到成親當日才知道這一切都是真的。


    也是自打他成親以後,他的官運一路飆升,直到榮生為朝中一國之相。他知道這一切要沒有夫人家的勢力相幫,是怎麽也到不了今天的地位的。


    這也是這麽多年來他一直懼怕著李紅蓮,處處忍讓,處處以她為先,但人總有三分土性,不可能一輩子什麽事情都聽你的,現在細想起來,兩人感情不好的時候卻實是從他娶了茯苓姨娘以後。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當今那個男人不三妻四妾的,他這輩子到現在才娶了兩個姨娘,這還算多嗎?一點都不多,難道這輩子隻守著她一個人不成?誰規定男人隻準娶一個夫人了,這是誰定的規矩,又是什麽道理?他明明沒犯錯,偏偏這人在找他小腳。


    想到這夏致遠在那吼道:


    “我看你就是無理娶鬧,當今世上那個男人像我一樣隻娶了兩個妾室的在。在朝中我連人家一半的數目都不到,還容得你這樣,再說了,就連你那父親都有十個八個的姨娘呢!我才兩個你也好意思說,得了,現在你也別說這些沒用的,飛兒弄成這樣責任全都在你,你的父親不是曆害嗎?曾是先帝的帝師嗎?趕緊的找醫者把我兒子治好了才是要緊,要不然這件事情我和你沒完”


    夏至安說到最後也不知要說什麽了,剛開始說要把李紅蓮趕了府的話也不再說了,他知道在京城能有夏府也能有他今天的相位確是李紅蓮的功勞,所以他也不敢說太過份的話來。


    李紅蓮看這人鬆了口,也不再說,轉過身去緊咬著牙關,任淚眼婆娑模糊了視線,但也隻看著夏飛不出聲。


    夏致遠吵夠了也罵夠了,把該說的話也都說完了,也沒再去看兒子一眼,就那樣轉身走了,屋裏的空氣讓他覺得窒息,他也不敢看自己的夏飛,他覺得那不是他夏致遠的兒子,那隻是個瘋子。


    慌忙從裏麵逃也似的出來,大步出了院子就推開大門,連兩個守門的小廝給他行禮也沒看一眼,剛剛在書房伺候他的下人看他出來緊跟其後,不過見自家老爺走路踉蹌,想過去攙扶,結果都被夏致遠給推得遠遠的。


    小廝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不過看自家老爺的樣子情況不大好,他也不敢說話,直緊跟在後回了老爺的書房。


    夏相爺一進屋,不由分說,就把書房上的物品全部打翻到地,這是他第一次這樣心裏糾結難受的生氣,他好好的兒子竟變成了那樣,一想起這事他這心裏真不知道是什麽滋味,像腦袋上被什麽東西壓著一樣難受。


    他不敢去想夏飛要治不好該怎麽辦?這樣的事情是他不敢去想的,隻能把事情往好的方麵去想,他的兒子是必須得治好了,一定得治好的。


    ……


    第二天一早,夏相像往常一樣早起去了朝堂,他今日雖表麵看著和以往無疑,但內心的煎熬隻有他自己能夠知道,昨晚他一晚上沒睡,一直睜著雙眼到達天亮,近段時間他的相府接二連三的出事,以前一直太太平平的過了許多看,這段時間是怎麽了,好像自打夏致安的夫人去世以後,相府從那時起就沒消停過。


    要說起二夫人的死,夏致遠也曾質問過夫人李紅蓮,問她二夫人好好的怎麽就死了,可是李紅蓮卻說“我怎麽知道,她到了該死的時候了唄,不死能怎麽著”要算起耿,他這相府以前好像從沒有死過人,就算是突然去世個丫鬟都是死在外麵的,還從來沒有在府裏出事過。


    難道是二夫人死得冤枉,所以才讓夏府一樁接一樁的出事情,等他回去定要偷偷找個道士好好瞧瞧,讓他幫助整整再在府裏做場法師,那樣飛兒是不是就好了。


    夏致遠站在大殿的一角想著心裏,連皇上進屋他也不知,直到眾人下跪有人拉他的衣袖,他才後知後覺的跟著跪下朝拜。


    待眾臣跪拜完畢,身邊人才小聲地問他是不是有舒服,夏相爺打起精神搖了搖頭,回說想事情走神了。


    現在朝堂本是多事之秋,他回說想事,別人一定認為他在憂心國事,所以這話說得沒有半分毛病。


    待皇上坐上龍椅,昨日未議完的國事也繼續討論起來。


    夏致遠以前站那會認真的細聽,那怕他不能出列發表意見,但怕別人私下裏向他請教,每次都聽得異常仔細,甚至把每人說的話都一字不落的記得清清楚楚。


    其實要說他有什麽大才的話,好像還真沒有,主要他是在小地方出生,沒見過什麽世麵,所以想的事情也較別人偏激,雖說有時也能想到點子上,但皇上不聽他的,他又能怎麽著。


    就算自己的二弟夏致安一樣,有時出的主意也不一定就管用,但是偏偏皇上愛聽,多數還采納他的意見,這是讓他最為費解也是最不平衡的地方。


    此時他站在原地一直不說話也沒有懷疑什麽,因為這樣的場情眾人也都習慣了,就算他忍不住的說了,皇上也是忍著不耐煩的聽完就揮手讓他下去,這是讓夏相爺最受不了的地方,一個不受皇上待見的臣子無人能理解那是一種怎樣的悲哀。


    皇上昨日就讓眾人想想有沒有合適的人選前去西北領兵支援,眾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所說之人也都是些不起眼的小兵丁,因為這些年來皇上一直不注重練兵,武將也少之又少,結果到了關鍵時刻用人之時就無人可用了。


    後來也不知是誰提出用這些不會打仗的人去還不如用這些新普升的學子了,這些學子雖不會武功,但要找一位會做帶兵的人也並不困難。


    本來有人提出讓南名一去的,也就是南名將軍的侄子,但皇上就是不同意,理由是南名將軍走時,告知他的家眷不得離開京城半步,這樣他做戰才能沒有後顧之憂。後續最新章節,請關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與君共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語輕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語輕輕並收藏重生之與君共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