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芷上前朝她福身行禮:“見過高女官。”
高女官起了身,親自將她扶起,上上下下將她仔細打量著,笑著道:“陸姑娘不必多禮,皇後娘娘聽聞你回來了甚是高興,這些年你在江南,娘娘可沒少問你的近況,這不,你昨兒個剛回來,她便命我請你進宮了。”
陸芷聞言連忙又福了身:“芷兒謝過娘娘厚愛。”
“這般多禮作甚。”高女官語聲有些嗔怪:“娘娘可一直將你當自己女兒般疼愛著,此次喚你進宮,無非是太過想念你之故,若是見到她你還是這般多禮,就顯得見外,屆時娘娘可是要傷心的。”
她在江南一呆就是七年,莫說這些年沒有與皇後娘娘有過什麽牽扯,就是未曾離京之時,也從未與皇後娘娘見過一麵,這將女兒般疼愛著又從何說起?
陸芷微微垂眸:“多謝高女官提點,芷兒醒得了。”
“醒的就好。”高女官笑著道:“你自幼便是個及其聰慧的,許多事情不需要提點便能明白,往後你我定會時常相處,不若喚聲姑姑也顯得親切。”
陸芷聞言,有些訝異的抬眸看向高女官,看著她眸中笑意,略略遲疑片刻,還是從善如流的福身應下:“芷兒見過姑姑。”
這一次,高女官沒有說她多禮,也沒有將她扶起,笑看著她受完了這一禮,待她起身之後,這才笑著道:“好了,時辰不早,莫讓娘娘等急了。”
陸芷應了一聲,隨著她一道在一眾宮人的簇擁下朝外走去,身後傳來吳夫人帶著擔憂的一聲:“芷兒。”
她回過身來,朝吳夫人笑了笑:“皇後娘娘一直對女兒疼愛有佳,按理芷兒當給娘娘請安才是,待女兒回來之後,再與母親講過江南趣事。”
吳夫人十分擔憂,可她除了擔憂別的什麽也坐不了,瞧著陸芷笑顏,她隻能勉強回了笑:“好,娘在家等你。”
陸芷朝她點了點頭,給了她一個安撫的神色,這才回身出了門。
陸芷與高女官同乘一轎在街道上行駛著,雖然未曾掀開轎簾,但光聽這聲音便知曉此刻街道上定擠滿了人,時不時可聽見禁衛軍嗬斥人群後退的聲音。
這些人都是聽聞段塵今日回朝,自發來到街頭歡迎他的。
也難怪,這次他大敗匈奴,不僅使得匈奴幾年之內無力再犯邊境,更是鼓舞了齊國將士士氣,安定了人心。
就連他自己,在來信之中,提起此次大敗匈奴也略帶得色,全然忘記了從前那一封封充滿懊惱的來信。
她知道,這次勝的有多艱難,他本可以在擊退匈奴之後便班師回朝,可他非要將匈奴打的再無還手之力才罷休。
他說,若非如此,他無法安心處理回京之後的事,也無法全心為他們的將來謀劃,最重要的,他對不起那死去的十萬將士!
二十萬大軍出征,回來的已不足十萬,這是何等慘烈……
“在想什麽?”
陸芷回神,迎上高女官看過來的目光,輕聲答道:“回姑姑的話,沒想什麽,隻是將要麵見娘娘,有些緊張罷了。”
高女官聞言輕輕笑了:“若是換了旁人,說這話我信,你說這話我不信。”
她雖是含笑說的,可說的極為認真,能夠成為一品女官代掌鳳印這麽多年,高女官絕非常人。
對著這樣的人說謊,顯然不是明智之舉,所以陸芷啞然了。
高女官見她低了頭,笑著道:“你莫要擔憂,娘娘對你隻有喜愛,當年便想要見你,隻可惜你溜的太快。如今回來,娘娘便有些迫不及待了。”
一句溜的太快,道出了她當年心境,陸芷不由了幾分尷尬:“多謝娘娘厚愛。”
高女官笑了笑:“厚愛你的可不僅僅是娘娘,今兒個世子班師回朝,文武百官都在太和殿迎接,太子自然也在,你大可放心。”
陸芷聞言一愣,有些詫異的看了高女官一眼,高女官笑看著她道:“怎麽?難道我說的不對?當年若不是為了避開太子殿下,你又何必去了江南,一去還那般之久?”
她又提起當年之事,陸芷心情有些複雜:“其實並非為了避開殿下。殿下看似跋扈,實則心地純善……”
“心地純善?”高女官聞言笑意更甚:“你說的是當年的太子殿下,如今的殿下可萬萬用不到純善二字了。”
陸芷有些疑惑的看她,可高女官卻轉眸看向別處,顯然不願再言。
過了一會,馬車停了下來,陸芷隨著高女官進了宮門,穿過禦花園來到了坤寧宮前。
秋兒被宮人攔在了坤寧宮外,她雖然性子沉穩,但終究是第一次入宮,難免有些忐忑,被攔下之後略帶慌亂的喊了一聲:“小姐!”
陸芷回身,看了看攔下她的宮人,對秋兒道:“無妨,你在此等我便是,不可隨意走動,若有貴人前來,莫要失了禮數。”
她的話雖是平常,但秋兒那顆有些慌亂的心卻平複了下來,朝她行禮:“秋兒記下了。”
見她平複,陸芷嗯了一聲,這才轉身隨著高女官離去。
高女官領著她一邊朝宮內走,一邊笑著道:“你那丫鬟倒也是個穩重的,隻是未曾見過什麽場麵,你若帶著她在身邊多多走動,將來會是一幫手。”
這話顯然是在提點她,陸芷微微福了福身:“謝姑姑。”
說話間已到殿門,宮人見到高女官與陸芷,立刻行了一禮道:“娘娘已在殿中等候多時,姑姑與姑娘前去便是。”
高女官應了一聲,領著陸芷進了殿內。
大殿內蕭皇後正懶懶的坐在高座之上,閉著眼假寐,身後宮女替她揉捏著肩胛,察覺到有人入殿,蕭皇後緩緩睜開眼。
未等高女官與陸芷開口行禮,蕭皇後便笑著道:“這便是芷兒了吧?竟比畫像上的更甚三分,快過來,讓本宮好生看看。”
入殿之後陸芷便目不斜視,聽得這話,這才抬眸朝高座上看去,隻是一眼,心中便不由暗歎,不愧是當朝國母,那番雍容與華貴已不是言語能夠形容。
高女官起了身,親自將她扶起,上上下下將她仔細打量著,笑著道:“陸姑娘不必多禮,皇後娘娘聽聞你回來了甚是高興,這些年你在江南,娘娘可沒少問你的近況,這不,你昨兒個剛回來,她便命我請你進宮了。”
陸芷聞言連忙又福了身:“芷兒謝過娘娘厚愛。”
“這般多禮作甚。”高女官語聲有些嗔怪:“娘娘可一直將你當自己女兒般疼愛著,此次喚你進宮,無非是太過想念你之故,若是見到她你還是這般多禮,就顯得見外,屆時娘娘可是要傷心的。”
她在江南一呆就是七年,莫說這些年沒有與皇後娘娘有過什麽牽扯,就是未曾離京之時,也從未與皇後娘娘見過一麵,這將女兒般疼愛著又從何說起?
陸芷微微垂眸:“多謝高女官提點,芷兒醒得了。”
“醒的就好。”高女官笑著道:“你自幼便是個及其聰慧的,許多事情不需要提點便能明白,往後你我定會時常相處,不若喚聲姑姑也顯得親切。”
陸芷聞言,有些訝異的抬眸看向高女官,看著她眸中笑意,略略遲疑片刻,還是從善如流的福身應下:“芷兒見過姑姑。”
這一次,高女官沒有說她多禮,也沒有將她扶起,笑看著她受完了這一禮,待她起身之後,這才笑著道:“好了,時辰不早,莫讓娘娘等急了。”
陸芷應了一聲,隨著她一道在一眾宮人的簇擁下朝外走去,身後傳來吳夫人帶著擔憂的一聲:“芷兒。”
她回過身來,朝吳夫人笑了笑:“皇後娘娘一直對女兒疼愛有佳,按理芷兒當給娘娘請安才是,待女兒回來之後,再與母親講過江南趣事。”
吳夫人十分擔憂,可她除了擔憂別的什麽也坐不了,瞧著陸芷笑顏,她隻能勉強回了笑:“好,娘在家等你。”
陸芷朝她點了點頭,給了她一個安撫的神色,這才回身出了門。
陸芷與高女官同乘一轎在街道上行駛著,雖然未曾掀開轎簾,但光聽這聲音便知曉此刻街道上定擠滿了人,時不時可聽見禁衛軍嗬斥人群後退的聲音。
這些人都是聽聞段塵今日回朝,自發來到街頭歡迎他的。
也難怪,這次他大敗匈奴,不僅使得匈奴幾年之內無力再犯邊境,更是鼓舞了齊國將士士氣,安定了人心。
就連他自己,在來信之中,提起此次大敗匈奴也略帶得色,全然忘記了從前那一封封充滿懊惱的來信。
她知道,這次勝的有多艱難,他本可以在擊退匈奴之後便班師回朝,可他非要將匈奴打的再無還手之力才罷休。
他說,若非如此,他無法安心處理回京之後的事,也無法全心為他們的將來謀劃,最重要的,他對不起那死去的十萬將士!
二十萬大軍出征,回來的已不足十萬,這是何等慘烈……
“在想什麽?”
陸芷回神,迎上高女官看過來的目光,輕聲答道:“回姑姑的話,沒想什麽,隻是將要麵見娘娘,有些緊張罷了。”
高女官聞言輕輕笑了:“若是換了旁人,說這話我信,你說這話我不信。”
她雖是含笑說的,可說的極為認真,能夠成為一品女官代掌鳳印這麽多年,高女官絕非常人。
對著這樣的人說謊,顯然不是明智之舉,所以陸芷啞然了。
高女官見她低了頭,笑著道:“你莫要擔憂,娘娘對你隻有喜愛,當年便想要見你,隻可惜你溜的太快。如今回來,娘娘便有些迫不及待了。”
一句溜的太快,道出了她當年心境,陸芷不由了幾分尷尬:“多謝娘娘厚愛。”
高女官笑了笑:“厚愛你的可不僅僅是娘娘,今兒個世子班師回朝,文武百官都在太和殿迎接,太子自然也在,你大可放心。”
陸芷聞言一愣,有些詫異的看了高女官一眼,高女官笑看著她道:“怎麽?難道我說的不對?當年若不是為了避開太子殿下,你又何必去了江南,一去還那般之久?”
她又提起當年之事,陸芷心情有些複雜:“其實並非為了避開殿下。殿下看似跋扈,實則心地純善……”
“心地純善?”高女官聞言笑意更甚:“你說的是當年的太子殿下,如今的殿下可萬萬用不到純善二字了。”
陸芷有些疑惑的看她,可高女官卻轉眸看向別處,顯然不願再言。
過了一會,馬車停了下來,陸芷隨著高女官進了宮門,穿過禦花園來到了坤寧宮前。
秋兒被宮人攔在了坤寧宮外,她雖然性子沉穩,但終究是第一次入宮,難免有些忐忑,被攔下之後略帶慌亂的喊了一聲:“小姐!”
陸芷回身,看了看攔下她的宮人,對秋兒道:“無妨,你在此等我便是,不可隨意走動,若有貴人前來,莫要失了禮數。”
她的話雖是平常,但秋兒那顆有些慌亂的心卻平複了下來,朝她行禮:“秋兒記下了。”
見她平複,陸芷嗯了一聲,這才轉身隨著高女官離去。
高女官領著她一邊朝宮內走,一邊笑著道:“你那丫鬟倒也是個穩重的,隻是未曾見過什麽場麵,你若帶著她在身邊多多走動,將來會是一幫手。”
這話顯然是在提點她,陸芷微微福了福身:“謝姑姑。”
說話間已到殿門,宮人見到高女官與陸芷,立刻行了一禮道:“娘娘已在殿中等候多時,姑姑與姑娘前去便是。”
高女官應了一聲,領著陸芷進了殿內。
大殿內蕭皇後正懶懶的坐在高座之上,閉著眼假寐,身後宮女替她揉捏著肩胛,察覺到有人入殿,蕭皇後緩緩睜開眼。
未等高女官與陸芷開口行禮,蕭皇後便笑著道:“這便是芷兒了吧?竟比畫像上的更甚三分,快過來,讓本宮好生看看。”
入殿之後陸芷便目不斜視,聽得這話,這才抬眸朝高座上看去,隻是一眼,心中便不由暗歎,不愧是當朝國母,那番雍容與華貴已不是言語能夠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