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徐文山的演講之後,風石村的普通村民對於徐文山顯得格外熱情。還有不少平民請徐文山的軍隊住進來,徐文山再三強調自己的部隊睡路邊也不睡民宅,居然有不少平民唉聲歎氣。


    到這些平民家裏去看一看就知道了,家無餘財,也沒有什麽漂亮女人,自然放心讓大兵住進來。不過縱使如此,為了防止軍隊被腐化,徐文山還是在白龍堂舊有建築駐軍。


    與此同時,白龍堂原有勢力被徐文山瓦解得支離破碎了,士氣無比低落。隻有一個人顯得獨具一格。


    “小將軍,這裏是我們白龍堂的演武場,他們就是靠這個練習武藝,然後去欺壓百姓的,怎麽您不感興趣?回頭把它拆了吧,您看這邊,這個是我們的死囚牢,這是他們的那個什麽……對內鎮壓的工具。”


    第二日,徐文山視察整個風石村,畢竟不是很熟悉路,就請了兩個向導,一個是本地平民,名叫張阿牛,另一個就是眼前這個喋喋不休的錢大斌。


    錢大斌被逮住後,徐文山本以為他是白龍堂的管理層,本想一刀砍了,但後來發現,這家夥居然混得幫內沒多少人認識他,村民也不認識他,存在感實在太稀薄,看上去也不像管理層。後來得知他念過書,還考過科舉——雖然沒考上,便沒有殺他。


    在這山溝溝裏呆久了,徐文山對於人才的標準也已經降低到“能識字”了。


    這不殺還好,他居然非常積極地湊了過來,跟徐文山攀起了關係,而且把徐文山訓別人的話用得一溜一溜的。


    “小將軍,聽我說,小的深感從前所作所為的不對,今後小的願意跟著小將軍,戎馬一生,平定天下……”


    徐文山又好氣又好笑,實在說不了什麽,旁邊張阿牛實在看不下去了,罵道:“你這小人,淨會說些讒言,蠱惑人心,徐少爺宅心仁厚,豈是你想的那種貪婪之人?”


    徐文山道:“都別吵了,先帶我去看看糧倉。”


    糧倉是在聚居地發展中相當重要的一種建築。因為糧倉有多大,就代表著抗災能力有多強。


    千萬不要以為,糧倉隻是一棟放陳糧的建築。糧倉的選址、建築標準,都要高於其他建築。在防火、防盜、防鼠蟲方麵,建造糧倉都很有學問。


    華夏古代最著名的糧倉,是隋唐時期的洛口倉。瓦崗軍就是因為打下了洛口倉,才趁勢興起,並在隋朝頭上澆了第一抔土。


    鹿鶴溝由於長期缺糧,糧倉是沒有的。不過風石村在糧倉上給了徐文山很大的驚喜。


    風石村的糧倉選址相當不錯,臨近水源,背靠高山,在防盜和防火方麵無可挑剔,倉內布局也很幹淨清爽,實用性很高。


    徐文山指著糧倉道:“這倉是誰主持修的?”


    本來他隻是不抱希望地一問,沒想到錢大斌馬上道:“是魏太公主持,他兒子和一些村民一起修的。”


    徐文山點點頭,拍拍手,讓雷老虎清點士兵,去倉內抬糧統計。


    這一核算下來,糧倉內共計300多擔糧食,足以解鹿鶴溝目前缺糧的燃眉之急。


    看完了糧倉,徐文山又叫向導領著去看牢房。


    甄別工作已經徹底結束,牢房內關押了白龍堂殘黨,這其中不僅有打手,還有上下一些做雜活的,共計120多人。


    風石村連平民加白龍堂在一起,也不過300來人,還沒有鹿鶴溝多(注:鹿鶴溝有200戶,而不是200人),卻有300多擔存糧,超過鹿鶴溝存糧的10倍。


    徐文山現在算是知道,為什麽華夏古代普遍要實行鹽鐵專賣製度了。


    眾人繼續視察,接下來,徐文山參觀了製鹽風石村的製鹽場。


    風石村的鹽和華夏古代大多數地方一樣,都是來源於鹵水。風石村是個泡在鹽堿裏的盆地,有裸露於地表的鹵水,風石村的製鹽場便采用煎鹵水的方式製鹽,比較費柴。


    看見製鹽場的這種情景,徐文山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錢大斌敏銳的捕捉到了徐文山這一微表情,道:“小將軍,怎麽了?”


    徐文山道:“你們這兒誰負責管製鹽這塊?”


    錢大斌馬上道:“管製鹽工人的被小將軍鏟除了,製鹽的具體工作由魏師傅管理。”


    “魏師傅?跟你說的那個魏太公什麽關係?”


    “魏師傅是魏太公的四兒子。”


    徐文山點點頭,道:“那剛好,誰幫我去把魏太公和他兒子叫過來?”


    很快有人幫忙把魏太公叫過來了,而且把他全家都叫過來了。


    魏太公是個四五十歲的老頭,帶著五六個兒子,還加上一個姑娘,一起浩浩蕩蕩地過來了。


    徐文山汗下,他的意思隻想叫兩個人過來,沒想到現在自己說話這麽管用了。


    “魏太公,閑話我就不多說了,我聽說那糧倉是您老人家主持做的?”徐文山開門見山。


    魏太公咧了咧嘴,道:“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怎麽,徐公子,你家想做糧倉?”


    徐文山偏了偏頭,笑道:“算是吧,不過比糧倉工程要大那麽一點。對了,這製鹽的工藝是您兒子在管麽?”


    魏老四站出來道:“是我在管,怎麽了?”


    可能是徐文山的錯覺,他總覺得這魏老四對他有些許敵意。


    “我聽說有個更好的製鹽的辦法,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


    魏老四眼珠子轉了轉,疑惑地打量了他一會兒,問道:“什麽辦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建聊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亮並收藏重建聊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