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道士離開鹿鶴溝,已經過去了2年。
前頭一年還好,去年秋天,收成不好。村民們好容易捱過冬天,掐指一算,溝裏連老帶幼,共死了三十幾口人。春節徐家紅紅火火,溝裏尋常農戶家卻過得是一片慘白。
山裏的妖怪也來湊熱鬧。有家人去山上尋橡子吃,後來被發現的時候,已經變成了一片白骨,村裏的老人說,這是被山中的罔象給吃了。
這些提示著徐文山:你現在就是一根隻會思考的葦草,不需要整個異世界對付你,隻需要幾個妖怪就能把你弄死嘍。
甚至不需要幾個妖怪,鹿鶴溝這窮山惡水就能把你困死嘍。
不過徐文山沒有絕望。既然他隻會思考,那就把思考這個武器用得更徹底一點。
這個世界的曆法上,一年隻有三百多天,不過根據兩年來的觀察,該曆法還算準確。在春分的這一天,徐文山在地上插了一根竹竿,拿了根尺不停地量竹竿的影子。
春分這一天晝夜平分,通過影子和竿長用三角函數計算正午時太陽照射的夾角,再通過春秋分的間隔計算出回歸線緯度,可以計算出本地緯度。
根據徐文山的計算,本地緯度大概在二十二度到二十五度左右,而回歸線緯度大約是二十度。
鹿鶴溝就在回歸線附近。
這其實不是什麽好消息,但可能會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個緯度,是一個神奇的緯度。
這個緯度附近要麽特別苦逼,要麽特別牛逼。
比方說在這個緯度上,有阿拉伯半島、北非、美國中西部、中亞,它們全是亞熱帶沙漠氣候。因為這地方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製,就像個悶鍋,盛行下沉氣流,常年缺少降水,導致農業發展不起來。
然而有一個地方也在這個緯度附近,卻得天獨厚,發展出了璀璨的農耕文明。那個地方就是華夏的長江中下遊平原,這裏因為種種原因,形成了獨特的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農業很大程度上奠基了一個文明的發展,而氣候極大程度上決定了該文明農業的水平。
全球隻有兩個國家有大麵積的亞熱帶季風性氣候。一個是天朝,另一個是米國。感受下。
所以說這個氣候是一個有魔力的氣候,這個緯度帶是一個奇跡的緯度帶。
問題是鹿鶴溝雖然在這個緯度帶,卻並沒有形成這種有魔力的氣候,而是比較苦逼的那種。
徐文山幾乎可以確定,這片大陸,從鹿鶴溝出發往東走,一走出群山,會遇到大麵積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那裏水熱充足,沃野千裏。然而由於鹿鶴溝周圍群山密布,就像一堵牆,擋住了東邊季風帶來的濕潤氣流,缺少降水,導致這裏形成了苦逼的荒漠氣候……
先前道士講:“往東二千裏,是無盡海,此處往西二千裏,是無量山,往北三千裏,是荒原,往南三千裏,是雨林。”可以佐證徐文山的判斷。鹿鶴溝應該是處於內陸,而東邊是有大片的海洋的,這種地理條件和上輩子華夏南部的地理位置有些相似,隻是鹿鶴溝在西部。
幸運的是,西方還有“無量山”,每年夏天,鹿鶴溝就會進入汛期,有兩條半死不活的小溪會盈滿清涼的溪水。徐文山分析,這“無量山”那邊是一片高原,那裏每年的冰雪融水會流經鹿鶴溝,因此文明的種子才會在這個山坳裏發芽。
隻是,兩條溪水是不夠的。鹿鶴溝由於水資源的製約,耕地麵積受限,導致現在民不聊生,自家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若是能解決鹿鶴溝的水資源問題,這裏會成為山中的聚寶盆。
要治理水利。這是徐文山的結論。
然而水利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自己隻是地主家的公子,沒有大義的名分,更抽不出人丁進行水利治理工作。
目前農民都在自家忙自家事,若沒有點權威和利誘,他們是不會聽你使喚的。
何況,抽一個農民來做工,就少一個農民耕地。鹿鶴溝這低下的勞動力、自家那沒多少的存糧,能供得起幾個農民脫產做工呢?
這些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
不知不覺已到了深夜,徐文山滅了燈,端著燭台回房睡覺。
徐文山白日裏都是呆在書房思考、學習,從書房出來後,還要經過一段泥巴路,才能到臥室。
他手持蠟燭,把他的影子淩亂地拓在籬笆上,徐文山抬頭看了看天空,明月高懸,看來明天是個晴天。
徐文山推門進入自己的臥室,把蠟燭放在桌上,正欲寬衣解帶,眼睛餘光一掃,忽然覺得床上影影綽綽的。
徐文山的身體僵在原地,一動都不敢動。
他很確定,那裏有個人。
或者說,在那裏的不是人。
“你回來了。”坐在床上的人開口說話了,聽聲音是個女人。
而且聲音很熟悉。
徐文山忽然間覺得這個場景似曾相識,同樣的事情,在兩年前發生過一次。
“是你……”徐文山道,“你不是十年內都不會……”
床上的,正是2年前被道士親手鎮壓的廟娘鹿澤。
前頭一年還好,去年秋天,收成不好。村民們好容易捱過冬天,掐指一算,溝裏連老帶幼,共死了三十幾口人。春節徐家紅紅火火,溝裏尋常農戶家卻過得是一片慘白。
山裏的妖怪也來湊熱鬧。有家人去山上尋橡子吃,後來被發現的時候,已經變成了一片白骨,村裏的老人說,這是被山中的罔象給吃了。
這些提示著徐文山:你現在就是一根隻會思考的葦草,不需要整個異世界對付你,隻需要幾個妖怪就能把你弄死嘍。
甚至不需要幾個妖怪,鹿鶴溝這窮山惡水就能把你困死嘍。
不過徐文山沒有絕望。既然他隻會思考,那就把思考這個武器用得更徹底一點。
這個世界的曆法上,一年隻有三百多天,不過根據兩年來的觀察,該曆法還算準確。在春分的這一天,徐文山在地上插了一根竹竿,拿了根尺不停地量竹竿的影子。
春分這一天晝夜平分,通過影子和竿長用三角函數計算正午時太陽照射的夾角,再通過春秋分的間隔計算出回歸線緯度,可以計算出本地緯度。
根據徐文山的計算,本地緯度大概在二十二度到二十五度左右,而回歸線緯度大約是二十度。
鹿鶴溝就在回歸線附近。
這其實不是什麽好消息,但可能會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個緯度,是一個神奇的緯度。
這個緯度附近要麽特別苦逼,要麽特別牛逼。
比方說在這個緯度上,有阿拉伯半島、北非、美國中西部、中亞,它們全是亞熱帶沙漠氣候。因為這地方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製,就像個悶鍋,盛行下沉氣流,常年缺少降水,導致農業發展不起來。
然而有一個地方也在這個緯度附近,卻得天獨厚,發展出了璀璨的農耕文明。那個地方就是華夏的長江中下遊平原,這裏因為種種原因,形成了獨特的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農業很大程度上奠基了一個文明的發展,而氣候極大程度上決定了該文明農業的水平。
全球隻有兩個國家有大麵積的亞熱帶季風性氣候。一個是天朝,另一個是米國。感受下。
所以說這個氣候是一個有魔力的氣候,這個緯度帶是一個奇跡的緯度帶。
問題是鹿鶴溝雖然在這個緯度帶,卻並沒有形成這種有魔力的氣候,而是比較苦逼的那種。
徐文山幾乎可以確定,這片大陸,從鹿鶴溝出發往東走,一走出群山,會遇到大麵積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那裏水熱充足,沃野千裏。然而由於鹿鶴溝周圍群山密布,就像一堵牆,擋住了東邊季風帶來的濕潤氣流,缺少降水,導致這裏形成了苦逼的荒漠氣候……
先前道士講:“往東二千裏,是無盡海,此處往西二千裏,是無量山,往北三千裏,是荒原,往南三千裏,是雨林。”可以佐證徐文山的判斷。鹿鶴溝應該是處於內陸,而東邊是有大片的海洋的,這種地理條件和上輩子華夏南部的地理位置有些相似,隻是鹿鶴溝在西部。
幸運的是,西方還有“無量山”,每年夏天,鹿鶴溝就會進入汛期,有兩條半死不活的小溪會盈滿清涼的溪水。徐文山分析,這“無量山”那邊是一片高原,那裏每年的冰雪融水會流經鹿鶴溝,因此文明的種子才會在這個山坳裏發芽。
隻是,兩條溪水是不夠的。鹿鶴溝由於水資源的製約,耕地麵積受限,導致現在民不聊生,自家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若是能解決鹿鶴溝的水資源問題,這裏會成為山中的聚寶盆。
要治理水利。這是徐文山的結論。
然而水利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自己隻是地主家的公子,沒有大義的名分,更抽不出人丁進行水利治理工作。
目前農民都在自家忙自家事,若沒有點權威和利誘,他們是不會聽你使喚的。
何況,抽一個農民來做工,就少一個農民耕地。鹿鶴溝這低下的勞動力、自家那沒多少的存糧,能供得起幾個農民脫產做工呢?
這些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
不知不覺已到了深夜,徐文山滅了燈,端著燭台回房睡覺。
徐文山白日裏都是呆在書房思考、學習,從書房出來後,還要經過一段泥巴路,才能到臥室。
他手持蠟燭,把他的影子淩亂地拓在籬笆上,徐文山抬頭看了看天空,明月高懸,看來明天是個晴天。
徐文山推門進入自己的臥室,把蠟燭放在桌上,正欲寬衣解帶,眼睛餘光一掃,忽然覺得床上影影綽綽的。
徐文山的身體僵在原地,一動都不敢動。
他很確定,那裏有個人。
或者說,在那裏的不是人。
“你回來了。”坐在床上的人開口說話了,聽聲音是個女人。
而且聲音很熟悉。
徐文山忽然間覺得這個場景似曾相識,同樣的事情,在兩年前發生過一次。
“是你……”徐文山道,“你不是十年內都不會……”
床上的,正是2年前被道士親手鎮壓的廟娘鹿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