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的這一天,有些出乎意料,在這個小漁村有著諸多裝備先進的大船,可是沙坤說鹹魚老太給他們指定的是那艘帆船,並且給它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亡靈號!這個頗具死亡氣息的名字並不符合中國人對出入平安的向往,王陵問過沙坤,為何要用這樣一個名字,他隻是解釋說,鹹魚老太告訴他,這條船原本就叫這個名字。
也不知道有多少年月沒有在海上升起過五峰旗的標誌了,曾經,這麵旗幟叱吒風雲,橫行無敵於海上,它是讓人聞風喪膽的標記,就連最洶湧的暴風雨都不能夠阻擋它的前行。
沙坤說,王陵是這艘船的主人,與他隨行的不過隻有三個水手,三個經驗老道的水手。他們是同胞三兄弟,長得如同一個模子印出來的,反正老皮一幹人等是不太分得清誰是誰,加上沙坤一共四人。
這邊,王陵、老皮、詩人鄭九五和李鑫,一共五人,總計是九個人的航行隊伍,按照正常的分配這個人數是極其緊張的,尤其是在他們處於沒有絕對航行經驗的基礎上。這意味著在前期需要做好應對各種困難的準備,單是物資就足足儲備了一周,而在這一周裏王陵等人化身成了學生,沙坤則扮演著老師的角色給他們惡補關於航行的各種知識。
目的很明確,根據現有的航海圖去找到圖上標注的那個點,大致上判斷它處於中太平洋的某處海域,古時的航海圖並不像現在這般描繪的清楚,船員們借助的僅僅是最簡單的儀器來完成繪製工作,所以這將會是一場艱苦的航行。
“在大海上,最可怕的並不是風暴,也不是那些深藏海底的猛獸,”沙坤如是說道:“是孤獨,即使我們有九個人,你還是會感覺到無邊的孤獨,它會讓人的情緒產生失控的可能。也許這一次出去是三個月,也許是三年,沒有找到這個坐標之前我們就什麽都不是。”
這句話最初看來並不是那麽的讓人難以接受,可是當每天重複著同樣的色彩和充滿著各種懷疑的時候,你才會知道,原來影響一個人最大的終究還是他自己。
原本以為鹹魚老太會參與,就是那個讓王陵一直想一睹真容的女子,可是終究她還是如傳說中的那般神秘。據說這個女人在全世界各地有數十個藏身之處,她從來不會在同一個地方逗留超過半個月的時間,卻一直在幕後遙控著規模巨大的海盜活動,這樣的人自然是不會親自去跑船的。知道她沒有來,王陵心中不知道為什麽還有些失落,這大概便是人的好奇心在作祟吧。
“在海上,各有各的路,各有各的規矩,海盜也是講究盜亦有道的。”他指著那麵已經升起的五峰旗道:“劫惡不劫善,劫富不劫貧,劫財不劫命,此為三劫三不劫。”
老皮問道:“鹹魚老太定的?”
沙坤搖搖頭道:“不,是它定的,”他指的是那麵旗幟,王陵看著那麵飄揚的古老旗幟,他怎麽也想不到當年讓人聞風喪膽的王直竟也是個有原則的人,也怪不得世人對於他的種種傳說一直到今天還在廣為流傳。
“掛著這個,不怕惹眼嘛?”站在甲板上,王陵看著忙碌的沙坤問道:“我是說,在公海上會不會有外國軍艦把我們當作海盜給擊沉了。”
“不會有人認識這麵旗的意義,”沙坤道:“放輕鬆一點,這不是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了,就算是遇到了其它國家的軍艦,你也大可以悠閑的在這上麵曬著日光浴,我們又沒有從事違法的行為,不要真的把自己當作海盜了,你,還差得很遠呢。”
從這座漁村往西,就是浩瀚的印度洋,人類從開始發明了航海技術以後就從未忘記過想要征服這片大洋,沒有人敢保證他能熟悉這片海上的每一寸土地,也從來沒有人敢保證在這片海洋上還有他沒到過的地方。滄海一粟,一個最簡單的成語道出了他們駛離漁村後的現狀,當那淡藍色的海水逐漸加深顏色的時候,你才會明白,人,在這裏實在太過於渺小。
往西走,這是一條傳統意義上活躍的航道,從亞洲大陸通往歐洲,而南麵,從廣州或香港出發,經馬六甲到新加坡,過波斯灣,通往歐洲;又借道悉尼繞過好望角,繞著非洲漫長的海岸線一直北上。
原本他們都以為這張航海圖應該是屬於傳統絲綢之路的一部分,早在秦朝時期就有記載,到了兩漢時期風帆的使用使得航行的距離大大增強,而到了隋唐時期,從廣州經南海、印度洋,到達波斯灣各國的航線,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
但是海不比陸路,一條航道的寬度可以橫跨幾十裏,途徑的地區和國家更是數不勝數,即使是常年穿梭於此的人也每每都會有新的發現。
“之所以鹹魚老太放棄了裝備先進的現代船隻而選擇這條木帆船是有她的道理的,”王陵說道:“依靠現代儀器得出的航行路線是相對固定的,而我們手上的這些老古董卻恰恰相反,它極有可能會把我們帶到現代人很少去光顧的地方,也隻有在那些人跡罕至的地方才有可能存在著尚未被發現的秘密。”
老皮點頭道:“你說的有道理,還有一點,她手下有諸多好手卻偏偏隻給派了四個人,並且還是協助我們這些新手,我想八成也是這個原因。因為經驗老道的海員會根據自己慣有的直覺去選擇他認為正確的路線,所以她幹脆把這個船長交給你來做,這個女人真不簡單,她是在拿我們賭。”
王陵有些自嘲的說道:“可她輸得起,我們卻輸不起,她可以找到下一個王陵繼續賭,但是我們呢?我敢說如果我們表露出任何想逃的異心,沙坤和那三兄弟決計不會那麽客氣。”
出海自然是有正當理由的,以鹹魚老太黑白兩道的資源,給他們辦理了一個看似合理的身份,一群古帆船的愛好者,打著自由航行的借口去環遊世界。隨著王陵逐漸的開始熟悉這條船,從一開始的航速三四節,很快就上升到了七八節,而沙坤說以這條船的構造,在風向合適的時候最快甚至能接近二十節,大約比現代商船最快的速度還要快要快上那麽兩節。
所以在最初的一周裏,在那片沙坤看起來不過是自家後院泳池的南海海域,王陵等人便是“實習”的態度,按照推測,那個他們想要到達的地域應該是北印度洋某處隱秘的地點。這份圖並不是按照傳統的經緯度來作為標記的,而是結合了星象和季節的變幻綜合而成的一副相對複雜的構圖,大部分的路線是可以通過直角儀和羅盤配合推測的,夜晚則靠星象。
總而言之,他們需要拋棄一切現代航海知識,去試圖按照古人的經驗來重複驗證,因為這些東西本就是已經逐漸失傳了的,當我們有了更加便捷的解決方案時,經驗就會被科技所取代。而標準化最好的作用便是減少錯誤率,可是偉大的發現通常又是在不經意的錯誤中產生的。
這種生活對於他們而言是新鮮且刺激的,所以沙坤所言的孤獨在最初的時間裏根本就沒有任何體現。老天也幫忙,順風順水,天氣晴好,一直到跌跌撞撞的使出馬六甲進入印度洋的這段時間裏都還算是愉快的經曆。
而正是在這段時間裏,李鑫和王陵兩人隻見的關係也悄然發生著變化,那種男女之間的默契讓明眼人都能看得出,當然大部分的時間李鑫是負責後勤工作,給這些爺們端茶送水,負責一日三餐。最初的這段時間裏考慮到安全和經驗不足,基本都是白天航行為主,而晚上王陵通常會和鄭九五一起研究星象,程爺給的那個羅盤根本就不會轉,所以它從一開始就被丟進了角落裏,使用的是沙坤給的一個新羅盤。
變化出現在駛入印度洋的第七天,那一天的早上在睡夢中醒來的時候,海麵上起了大霧,這種霧和他們之前在玄武島遇到的都不同。通常海麵上霧氣會隨著光照在一個小時內逐漸散去,可是那一天他們足足等了三個小時霧氣還沒有散開的意思,並且霧氣中逐漸開始出現了五彩斑斕的顏色,像是光線在其中不斷的被折射著,這種現象也被成為“棱鏡霧氣”,既色散,此時說明氣壓處於極低狀態,意味著大風暴隨時可能來臨。
“需要找個地方避一避,”沙坤很明確自己的身份,在說這個話的時候他依舊是以建議的方式:“找一處背風麵,躲過去,我們現在離海岸線不算遠,應該附近能夠找到避風用的島,霧氣將會在一個小時以後慢慢散去,風暴通常隨後兩小時內會到,我們的時間很緊!”
也不知道有多少年月沒有在海上升起過五峰旗的標誌了,曾經,這麵旗幟叱吒風雲,橫行無敵於海上,它是讓人聞風喪膽的標記,就連最洶湧的暴風雨都不能夠阻擋它的前行。
沙坤說,王陵是這艘船的主人,與他隨行的不過隻有三個水手,三個經驗老道的水手。他們是同胞三兄弟,長得如同一個模子印出來的,反正老皮一幹人等是不太分得清誰是誰,加上沙坤一共四人。
這邊,王陵、老皮、詩人鄭九五和李鑫,一共五人,總計是九個人的航行隊伍,按照正常的分配這個人數是極其緊張的,尤其是在他們處於沒有絕對航行經驗的基礎上。這意味著在前期需要做好應對各種困難的準備,單是物資就足足儲備了一周,而在這一周裏王陵等人化身成了學生,沙坤則扮演著老師的角色給他們惡補關於航行的各種知識。
目的很明確,根據現有的航海圖去找到圖上標注的那個點,大致上判斷它處於中太平洋的某處海域,古時的航海圖並不像現在這般描繪的清楚,船員們借助的僅僅是最簡單的儀器來完成繪製工作,所以這將會是一場艱苦的航行。
“在大海上,最可怕的並不是風暴,也不是那些深藏海底的猛獸,”沙坤如是說道:“是孤獨,即使我們有九個人,你還是會感覺到無邊的孤獨,它會讓人的情緒產生失控的可能。也許這一次出去是三個月,也許是三年,沒有找到這個坐標之前我們就什麽都不是。”
這句話最初看來並不是那麽的讓人難以接受,可是當每天重複著同樣的色彩和充滿著各種懷疑的時候,你才會知道,原來影響一個人最大的終究還是他自己。
原本以為鹹魚老太會參與,就是那個讓王陵一直想一睹真容的女子,可是終究她還是如傳說中的那般神秘。據說這個女人在全世界各地有數十個藏身之處,她從來不會在同一個地方逗留超過半個月的時間,卻一直在幕後遙控著規模巨大的海盜活動,這樣的人自然是不會親自去跑船的。知道她沒有來,王陵心中不知道為什麽還有些失落,這大概便是人的好奇心在作祟吧。
“在海上,各有各的路,各有各的規矩,海盜也是講究盜亦有道的。”他指著那麵已經升起的五峰旗道:“劫惡不劫善,劫富不劫貧,劫財不劫命,此為三劫三不劫。”
老皮問道:“鹹魚老太定的?”
沙坤搖搖頭道:“不,是它定的,”他指的是那麵旗幟,王陵看著那麵飄揚的古老旗幟,他怎麽也想不到當年讓人聞風喪膽的王直竟也是個有原則的人,也怪不得世人對於他的種種傳說一直到今天還在廣為流傳。
“掛著這個,不怕惹眼嘛?”站在甲板上,王陵看著忙碌的沙坤問道:“我是說,在公海上會不會有外國軍艦把我們當作海盜給擊沉了。”
“不會有人認識這麵旗的意義,”沙坤道:“放輕鬆一點,這不是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了,就算是遇到了其它國家的軍艦,你也大可以悠閑的在這上麵曬著日光浴,我們又沒有從事違法的行為,不要真的把自己當作海盜了,你,還差得很遠呢。”
從這座漁村往西,就是浩瀚的印度洋,人類從開始發明了航海技術以後就從未忘記過想要征服這片大洋,沒有人敢保證他能熟悉這片海上的每一寸土地,也從來沒有人敢保證在這片海洋上還有他沒到過的地方。滄海一粟,一個最簡單的成語道出了他們駛離漁村後的現狀,當那淡藍色的海水逐漸加深顏色的時候,你才會明白,人,在這裏實在太過於渺小。
往西走,這是一條傳統意義上活躍的航道,從亞洲大陸通往歐洲,而南麵,從廣州或香港出發,經馬六甲到新加坡,過波斯灣,通往歐洲;又借道悉尼繞過好望角,繞著非洲漫長的海岸線一直北上。
原本他們都以為這張航海圖應該是屬於傳統絲綢之路的一部分,早在秦朝時期就有記載,到了兩漢時期風帆的使用使得航行的距離大大增強,而到了隋唐時期,從廣州經南海、印度洋,到達波斯灣各國的航線,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
但是海不比陸路,一條航道的寬度可以橫跨幾十裏,途徑的地區和國家更是數不勝數,即使是常年穿梭於此的人也每每都會有新的發現。
“之所以鹹魚老太放棄了裝備先進的現代船隻而選擇這條木帆船是有她的道理的,”王陵說道:“依靠現代儀器得出的航行路線是相對固定的,而我們手上的這些老古董卻恰恰相反,它極有可能會把我們帶到現代人很少去光顧的地方,也隻有在那些人跡罕至的地方才有可能存在著尚未被發現的秘密。”
老皮點頭道:“你說的有道理,還有一點,她手下有諸多好手卻偏偏隻給派了四個人,並且還是協助我們這些新手,我想八成也是這個原因。因為經驗老道的海員會根據自己慣有的直覺去選擇他認為正確的路線,所以她幹脆把這個船長交給你來做,這個女人真不簡單,她是在拿我們賭。”
王陵有些自嘲的說道:“可她輸得起,我們卻輸不起,她可以找到下一個王陵繼續賭,但是我們呢?我敢說如果我們表露出任何想逃的異心,沙坤和那三兄弟決計不會那麽客氣。”
出海自然是有正當理由的,以鹹魚老太黑白兩道的資源,給他們辦理了一個看似合理的身份,一群古帆船的愛好者,打著自由航行的借口去環遊世界。隨著王陵逐漸的開始熟悉這條船,從一開始的航速三四節,很快就上升到了七八節,而沙坤說以這條船的構造,在風向合適的時候最快甚至能接近二十節,大約比現代商船最快的速度還要快要快上那麽兩節。
所以在最初的一周裏,在那片沙坤看起來不過是自家後院泳池的南海海域,王陵等人便是“實習”的態度,按照推測,那個他們想要到達的地域應該是北印度洋某處隱秘的地點。這份圖並不是按照傳統的經緯度來作為標記的,而是結合了星象和季節的變幻綜合而成的一副相對複雜的構圖,大部分的路線是可以通過直角儀和羅盤配合推測的,夜晚則靠星象。
總而言之,他們需要拋棄一切現代航海知識,去試圖按照古人的經驗來重複驗證,因為這些東西本就是已經逐漸失傳了的,當我們有了更加便捷的解決方案時,經驗就會被科技所取代。而標準化最好的作用便是減少錯誤率,可是偉大的發現通常又是在不經意的錯誤中產生的。
這種生活對於他們而言是新鮮且刺激的,所以沙坤所言的孤獨在最初的時間裏根本就沒有任何體現。老天也幫忙,順風順水,天氣晴好,一直到跌跌撞撞的使出馬六甲進入印度洋的這段時間裏都還算是愉快的經曆。
而正是在這段時間裏,李鑫和王陵兩人隻見的關係也悄然發生著變化,那種男女之間的默契讓明眼人都能看得出,當然大部分的時間李鑫是負責後勤工作,給這些爺們端茶送水,負責一日三餐。最初的這段時間裏考慮到安全和經驗不足,基本都是白天航行為主,而晚上王陵通常會和鄭九五一起研究星象,程爺給的那個羅盤根本就不會轉,所以它從一開始就被丟進了角落裏,使用的是沙坤給的一個新羅盤。
變化出現在駛入印度洋的第七天,那一天的早上在睡夢中醒來的時候,海麵上起了大霧,這種霧和他們之前在玄武島遇到的都不同。通常海麵上霧氣會隨著光照在一個小時內逐漸散去,可是那一天他們足足等了三個小時霧氣還沒有散開的意思,並且霧氣中逐漸開始出現了五彩斑斕的顏色,像是光線在其中不斷的被折射著,這種現象也被成為“棱鏡霧氣”,既色散,此時說明氣壓處於極低狀態,意味著大風暴隨時可能來臨。
“需要找個地方避一避,”沙坤很明確自己的身份,在說這個話的時候他依舊是以建議的方式:“找一處背風麵,躲過去,我們現在離海岸線不算遠,應該附近能夠找到避風用的島,霧氣將會在一個小時以後慢慢散去,風暴通常隨後兩小時內會到,我們的時間很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