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你來作答吧!”玄無理說道。


    “陪都多山多水,道路崎嶇、水流蜿蜒,山脈起伏,這些都是龍蛇指象!”牧原想了想,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所以這陪都就是一個多龍多蛟之地,說好聽是人傑地靈,說難聽一點就是蛇多龍雜,龍氣不疏則為煞,煞氣不導必釀禍端,這金鷹應該就是用於鎮壓這些邪氣的吧!”


    “地底平通九天上,洞門橫塞五丁開。”玄無理點點頭,“陪都地處西南,為坤卦,乃是柔順伸展之地。曆史上,將此地作為陪都市而非遷都,除了其獨有的政治意義之外,也是想以此為腹地,顛覆頹勢!”


    玄無理的話隻是點到為止,其內涵的意思卻是不言自明的。


    坤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之第二卦,坤為地,形象說明當前主客關係狀態。相對於我們所在位置來說,地是靜止的,代表當前關係是靜止狀態,變化較少;地是廣大的,地上萬物生長,象征當前關係比較寬鬆而悠閑。於是,主方應當珍視這種關係,順應形勢,努力維持目前的狀態。不過要注意的是,靜止是暫時的,主方應當作應對變化的準備。


    而當前的這種情形卻開始有了躁動,乾上坤下是為泰卦,而坤一旦翻轉的話,就是否卦,無論這是巧合,還是牽強附會的說法,不過無法回避的是,目前的確有這種衝突的可能。


    下山的時候,渙若釋故意留在了後麵,悄悄地靠近牧原。


    “若樸師兄昨天剛剛確認,大師伯門下的老三、老四還有老七都來陪都了!”


    “明經、誌天,還有致行?”牧原停住了腳步,“你確定嗎?”


    “確定!”渙若釋點點頭,“我姐懷疑這最新的陣法就是明經和誌天布下的!還有,張耀祖也來了陪都,而且是在我們去往南疆之前就來到了陪都,我姐懷疑那些人狙殺我們的人就是他派去的!”


    牧原咬了咬牙,這個張耀祖果然是心狠手辣啊,算上上次薩滿阿婆的襲擊,他已經是第二次出手了。


    “南玄北易兩位大師知道嗎?”


    “知道,在你到來之前,我姐已經把這事告知兩位大師了!師兄,你最近是不是又要出去啊?”


    “你是怎麽知道的?”牧原驚訝地問。


    “嘿嘿,壬隨那家夥搞得神秘兮兮的,不過他向斥候打探消息的時候,卻陰差陽錯地繞到曠若穀來了!”


    “怎麽?曠若穀也有趙家的消息?”


    “當然有啦!”壬隨得意地說,“當年四煞一起聯手滅了趙家村,對趙家的動向能不多加留心嘛!師兄,這次出去帶上我唄!”


    “隻要師姐同意就行,我巴不得能有個幫手呢!”


    “好吧!”渙若釋有點頹喪,“那我去跟姐夫說!”


    “對了,你對明經和誌天了解多少?”


    “我也沒見過他們,不過姐夫對他們的來曆倒是知道一些,這兩人都是半路拜到大師伯門下的,經過大師伯點撥之後成為了赫赫有名的風水大師!”渙若釋點點頭,“不過這兩人走的都是野路子,擅長勘探山水脈絡,出道以後就幫著天師門尋找失傳已久的經典古籍!”


    “尋找經典古籍?”


    “就是傳說的盜墓!”渙若釋麵露不屑,“市麵上的古籍能有多少啊,很多不傳之秘還都埋在地下呢!張耀祖四處斂財,把能拍到、能買到的古籍都搜刮的差不多了,於是他們就打了那些古墓的主意!明經擅長梳理山河龍脈的走向,誌天擅長定位風水大穴的落點,一個尋龍,一個點穴,他們所學所長大部分都集中在這些方向,而且很擅長機關消息!”


    “哦,原來是這樣!怪不得師叔曾經說過,明經知奇門、誌天曉遁甲!”


    “那是我爸礙著以前的交情不願明說,那些先賢的墓道裏到處都是奇門遁甲的機關,不懂的絕對是有去無回!”


    “若釋,我們可不能大意,如果日後碰到他們,還是小心比較好!”


    “師兄,我當然知道了!”渙若釋點點頭,“據若樸師兄講,這兩人一個是刀條子臉,一個是壽星頭,隻要碰到,我們一定能認得出來!”


    進入老君觀,一行幾人先在三清大殿參拜完畢,又去了“臥牛嶺”上了幾炷香,前行幾十米,在老君觀最高點的一處崖壁棧道前停住了腳步。此處修有一道走廊,用石柱子搭建起一處茶舍。


    此時剛過午時,茶舍裏隻有寥寥幾人,牧原找了一處相對偏僻的地方,這裏的樹木相對較少,正好可以瞭望陪中半島。南濱路上,江畔之邊,有一片形如梯田的工地,由五色彩石修築而成,一道道蜿蜒起伏、環環相扣,梯田內波光粼粼,映照著藍天白雲。牧原仔細地觀察了一番,赫然發現這工地像極了一條作勢欲躍的鯉魚。


    “妙啊!”牧原情不自禁地讚了一聲,“牽一發而動全身,就這麽一個‘鯉魚躍龍門’的風水局,把這死氣沉沉的龍氣又給攪活了!”


    “這一定是大師伯的手筆!”猶若鄰說。


    “雖說是大師伯的點睛之筆,不過能在這繁雜的氣場裏梳理出脈絡,更能精準無誤地點出這處風**,看來明經和誌天的本事果然不可小覷!”豫若川也是頗多的感慨。


    “你們說什麽呢?”蔣碧雪扒著欄杆,瞪著兩隻大眼睛朝前下方看著,不過卻對幾人的話感到莫名其妙,難道他們看的不是遠處的那一片水坡嗎?


    “丹心,你來說說看!”易有道說。


    “《易經》中說:‘潤萬物者莫潤乎水’,在風水學上,水,尤其是流水,是能夠催動其所在方位的吉氣或凶氣!”蔣丹心娓娓道來,“魚身的鱗片用五彩石塊堆砌而成,白色為金,青色為木,藍色為水,紅色為火,黃色為土,五行緩緩相扣,可以將風水局的運勢催生到極點。魚頭朝向小師兄布下的龜吸大陣,隱隱以此作為龍門,在氣勢上就壓過了一頭!”


    “嗯!”易有道點點頭,對自己這個小弟子的分析很是滿意,“除此之外,這魚頭呈現三角形,形同一隻箭頭,可以將刀山的煞氣一分為二;魚嘴大張,意在鯨吞兩江的龍氣;魚身以五行為鱗,水為甲,如同一麵五彩斑駁的鏡子,可以煞氣反射回去;魚鰭與魚尾如同幾麵船槳,將龍氣導引到後方的‘珠子’上!雖然這個風水局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是卻能化解一時的困局,讓‘雙龍吐珠’不至於油盡燈枯!”


    “哦,原來是這樣啊!”蔣碧雪點點頭,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玄無理看了蔣碧雪一眼,無奈地搖搖頭,看來自己這個弟子隻能當個驅魔的大仙了,膽略有餘,偏偏智謀不足,這會大大限製她的發展。


    “從手法上看這的確像是大師伯的佳作,不過以他的秉性,似乎還是出手太輕了!”牧原說道。


    “我也這麽認為!”豫若川點頭讚同,“大師伯向來是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則凡事做絕!”


    “這是緩兵之計!”龍靈兒開了口,“山上不是正籌備授印大典嗎?他一時還下不來,但又不能放任我們胡來,所以才想出來這麽一個辦法,暫緩燃眉之急!”


    “搶奪龍氣嗎?”牧原冷笑了一聲,“好,那就看看誰搶得過誰!”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關注“優讀文學”,聊人生,尋知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詭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腳本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腳本兒並收藏詭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