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在兩名小廝的攙扶下,走出馬車車廂,麵色明顯還有些蒼白,跳下馬車的時候,他的身子更是禁不住搖晃了一下,可見身子依然虛弱。隨後,杜偉提著兩人的考籃,也下了馬車。兩人看到考場前安靜的場麵,都是微微一愣。
“韓年兄——”在場的所有學子都朝韓非拱手致意。
韓非掃視了一遍全場,似是明白了什麽,心中暗暗感動。他推開攙扶的小廝,快走一步,朝四周躬身施禮道:“各位年兄,韓某慚愧,勞諸位久等了!考試即將考試了,還請諸位年兄進場吧!”
“韓年兄先請……”
“諸位年兄的盛情,韓某心領了,諸位年兄先到,韓某豈能僭越破壞了規矩?還是請諸位先進場吧,別讓主考大人久等了!”
立在貢院入口的主考官,對眼前的一幕微微頷首,吩咐身邊衙役幾句,轉身走進貢院。參加考試的學子知道不能磨蹭了,也就開始走向入口,接受檢查入場。
今天的一幕對杜偉觸動很大,他扶著韓非跟在眾人後麵,看向韓非的眼神充滿了敬意。
“師兄,爹爹說得對,小弟這次考試就算僥幸中舉了,也不去參加明年的春闈了,小弟到民申報幹三年記者,深入基層,去體驗各地民情民意!”
“偉師弟,你能明白恩師的深意,恩師一定非常欣慰,你多曆練曆練,將來一定會像恩師一樣,成為大華的棟梁!”
“小弟慚愧,以前對爹爹的決定,心裏還有些不甘,如今從師兄身上,小弟懂得了,隻有真正愛護百姓才能得到民眾的擁護尊敬!”
兩師兄弟閑聊聲中,已經走到離考場入口不遠了,兩人當即從小廝手中接過考籃,並打發小廝回去。
終於輪到韓非進場了,他剛走入口處,兩邊的衙役都是躬身行禮道:“韓公子,您無須檢查,請進去吧!”
“多謝各位差哥的好意,該有的規矩不能破壞,請按照慣例檢查吧!”
韓非這麽說了,幾位差役連忙上前隨意翻了一下,表示檢查過了,放韓非和杜偉兩人進場。
鄉試是科舉大比的第一和環節,按照大華朝規定,鄉試考三天,分別為八月初九、八月十二以及八月十五,每天辰時進場,天黑之前離開。考試也要嚴格得多,每位考生的試卷都要糊名謄錄後才閱卷,考生的座位也都是事先排好的,必須對號入座。
韓非和杜偉領了號牌進場後,就不能繼續聊天了,各自按照號牌進入專屬考舍。考試沒有交卷,中途是不允許出去的,考籃裏還準備了中午的吃食。韓非的考籃裏多準備了一瓶參湯,這是王若蘭特意囑咐安排的,她擔心韓非精力跟不上。
韓非放好各種物品,暗中掃了一眼周邊學子,便坐在座位上,閉目養神等待試卷發下來。
鄉試雖說是考三天,最重要的,無疑是第一天,他必須凝神靜氣,以全副精力應對考試,不能有負那麽多關心他的人的期望。
沒過多久,試卷終於發下來了,韓非迫不及待的看了一眼試題,不禁微微一笑,心中大定。隨即,他有條不紊的,鋪開稿紙,研磨,就像是平常在家中練習作文一樣。
鄉試主考官是朝廷從翰林院選派的翰林學士,雖然才從京中過來不久,對韓非的聲名早有耳聞,這次恰好遇到龍卷風冰雹災害,對韓非舍己救人的義舉更是敬佩有加。因此,他對韓非很是注意,見他神情淡定,又是暗暗稱奇,不禁借巡視考場之名,悄悄繞到韓非側後觀察。
此時,韓非正凝神貫注,筆走龍蛇,一筆莊重大氣的館閣體字跡,立即令主考官眼前一亮,嚴謹老成的文風,更令主考官歎為觀止。
第一天考試結束,韓非和杜偉走出考場,來迎接的是薛蝌,還有韓府幾個下人。
薛蝌扶著韓非,關懷地問道:“二弟沒事吧?”
“大哥,小弟沒事,怎麽勞動你親自來接,讓下人跑一趟就行了!”韓非微微笑道。
“沒事就好,弟妹們本打算來接你,讓為兄攔住了,這次考試如何?”
“大哥,這才頭一天,後麵還有兩場考試,現在討論這個為時早了點。”
“嗯,也是,先回府吧,弟妹們都等急了!”
韓非這次是帶病考試,家裏的女人都不放心,雖然沒有去貢院接人,但都在前院大廳等候。韓非的馬車一到府門外,立即有使女稟報過來,她們都迫不及待的趕到府門前迎接,待看到韓非安然無恙,才放下焦急的心。
“先吃飯吧,我和偉師弟早就餓得前胸貼後背了!”韓非見家中女人們都是一臉緊張的樣子,心中一暖,打趣道。
“妾身這就去讓下人準備宴席!”王若蘭答應一聲,先行趕去後麵。
今天是鄉試第一天,韓非和杜偉都沒有多談考試情況,但大家從兩人輕鬆的表情看得出,兩人都考得不錯。
在家休養了兩天,八月十二又進行了一場考試。
最後一場考試則是八月十五,恰好又是中秋節,考試結束依然是薛蝌去貢院接人。剛回到家中,韓非就感覺家中氣氛明顯不同,走進府內才知道薛家和師兄餘世英一家子都來了。
考試結束,又從貢院趕回來,天色已經很晚了,韓家立即擺上酒席。薛母以及女眷全部在後院,由王若蘭等人接待,餘世英、韓非、杜偉、薛蝌四人則在二進偏廳用餐。
酒過三巡,餘世英說道:“韓師弟,偉師弟,為了避嫌,為兄直到三場開始才能過來,你們把頭一場的時文謄寫出來,為兄看看如何!”
韓非朝杜偉看了一眼,笑道:“小弟料到師兄要看,早已經準備好了,待小弟去書房取過來!”
不一會兒,韓非把自己和杜偉謄錄的考試時文,取來交給餘世英過目。
“好文章!哈哈,兩位師弟此次中舉應該不成問題,韓師弟的文章更是大妙,大有問鼎的希望呀!”餘世英看過兩篇時文後,不由擊掌叫好。
韓非有些遲疑地說道:“師兄過獎了,現在還言之過早吧?”
“兩位師弟有如此文章,被取中是無疑的,不過,能否獲得解元,還要看主考官的意願!”餘世英端起一杯酒,愉快地說道:“鄉試閱卷時間不超過十天,且拭目以待吧!”
(本章完)
“韓年兄——”在場的所有學子都朝韓非拱手致意。
韓非掃視了一遍全場,似是明白了什麽,心中暗暗感動。他推開攙扶的小廝,快走一步,朝四周躬身施禮道:“各位年兄,韓某慚愧,勞諸位久等了!考試即將考試了,還請諸位年兄進場吧!”
“韓年兄先請……”
“諸位年兄的盛情,韓某心領了,諸位年兄先到,韓某豈能僭越破壞了規矩?還是請諸位先進場吧,別讓主考大人久等了!”
立在貢院入口的主考官,對眼前的一幕微微頷首,吩咐身邊衙役幾句,轉身走進貢院。參加考試的學子知道不能磨蹭了,也就開始走向入口,接受檢查入場。
今天的一幕對杜偉觸動很大,他扶著韓非跟在眾人後麵,看向韓非的眼神充滿了敬意。
“師兄,爹爹說得對,小弟這次考試就算僥幸中舉了,也不去參加明年的春闈了,小弟到民申報幹三年記者,深入基層,去體驗各地民情民意!”
“偉師弟,你能明白恩師的深意,恩師一定非常欣慰,你多曆練曆練,將來一定會像恩師一樣,成為大華的棟梁!”
“小弟慚愧,以前對爹爹的決定,心裏還有些不甘,如今從師兄身上,小弟懂得了,隻有真正愛護百姓才能得到民眾的擁護尊敬!”
兩師兄弟閑聊聲中,已經走到離考場入口不遠了,兩人當即從小廝手中接過考籃,並打發小廝回去。
終於輪到韓非進場了,他剛走入口處,兩邊的衙役都是躬身行禮道:“韓公子,您無須檢查,請進去吧!”
“多謝各位差哥的好意,該有的規矩不能破壞,請按照慣例檢查吧!”
韓非這麽說了,幾位差役連忙上前隨意翻了一下,表示檢查過了,放韓非和杜偉兩人進場。
鄉試是科舉大比的第一和環節,按照大華朝規定,鄉試考三天,分別為八月初九、八月十二以及八月十五,每天辰時進場,天黑之前離開。考試也要嚴格得多,每位考生的試卷都要糊名謄錄後才閱卷,考生的座位也都是事先排好的,必須對號入座。
韓非和杜偉領了號牌進場後,就不能繼續聊天了,各自按照號牌進入專屬考舍。考試沒有交卷,中途是不允許出去的,考籃裏還準備了中午的吃食。韓非的考籃裏多準備了一瓶參湯,這是王若蘭特意囑咐安排的,她擔心韓非精力跟不上。
韓非放好各種物品,暗中掃了一眼周邊學子,便坐在座位上,閉目養神等待試卷發下來。
鄉試雖說是考三天,最重要的,無疑是第一天,他必須凝神靜氣,以全副精力應對考試,不能有負那麽多關心他的人的期望。
沒過多久,試卷終於發下來了,韓非迫不及待的看了一眼試題,不禁微微一笑,心中大定。隨即,他有條不紊的,鋪開稿紙,研磨,就像是平常在家中練習作文一樣。
鄉試主考官是朝廷從翰林院選派的翰林學士,雖然才從京中過來不久,對韓非的聲名早有耳聞,這次恰好遇到龍卷風冰雹災害,對韓非舍己救人的義舉更是敬佩有加。因此,他對韓非很是注意,見他神情淡定,又是暗暗稱奇,不禁借巡視考場之名,悄悄繞到韓非側後觀察。
此時,韓非正凝神貫注,筆走龍蛇,一筆莊重大氣的館閣體字跡,立即令主考官眼前一亮,嚴謹老成的文風,更令主考官歎為觀止。
第一天考試結束,韓非和杜偉走出考場,來迎接的是薛蝌,還有韓府幾個下人。
薛蝌扶著韓非,關懷地問道:“二弟沒事吧?”
“大哥,小弟沒事,怎麽勞動你親自來接,讓下人跑一趟就行了!”韓非微微笑道。
“沒事就好,弟妹們本打算來接你,讓為兄攔住了,這次考試如何?”
“大哥,這才頭一天,後麵還有兩場考試,現在討論這個為時早了點。”
“嗯,也是,先回府吧,弟妹們都等急了!”
韓非這次是帶病考試,家裏的女人都不放心,雖然沒有去貢院接人,但都在前院大廳等候。韓非的馬車一到府門外,立即有使女稟報過來,她們都迫不及待的趕到府門前迎接,待看到韓非安然無恙,才放下焦急的心。
“先吃飯吧,我和偉師弟早就餓得前胸貼後背了!”韓非見家中女人們都是一臉緊張的樣子,心中一暖,打趣道。
“妾身這就去讓下人準備宴席!”王若蘭答應一聲,先行趕去後麵。
今天是鄉試第一天,韓非和杜偉都沒有多談考試情況,但大家從兩人輕鬆的表情看得出,兩人都考得不錯。
在家休養了兩天,八月十二又進行了一場考試。
最後一場考試則是八月十五,恰好又是中秋節,考試結束依然是薛蝌去貢院接人。剛回到家中,韓非就感覺家中氣氛明顯不同,走進府內才知道薛家和師兄餘世英一家子都來了。
考試結束,又從貢院趕回來,天色已經很晚了,韓家立即擺上酒席。薛母以及女眷全部在後院,由王若蘭等人接待,餘世英、韓非、杜偉、薛蝌四人則在二進偏廳用餐。
酒過三巡,餘世英說道:“韓師弟,偉師弟,為了避嫌,為兄直到三場開始才能過來,你們把頭一場的時文謄寫出來,為兄看看如何!”
韓非朝杜偉看了一眼,笑道:“小弟料到師兄要看,早已經準備好了,待小弟去書房取過來!”
不一會兒,韓非把自己和杜偉謄錄的考試時文,取來交給餘世英過目。
“好文章!哈哈,兩位師弟此次中舉應該不成問題,韓師弟的文章更是大妙,大有問鼎的希望呀!”餘世英看過兩篇時文後,不由擊掌叫好。
韓非有些遲疑地說道:“師兄過獎了,現在還言之過早吧?”
“兩位師弟有如此文章,被取中是無疑的,不過,能否獲得解元,還要看主考官的意願!”餘世英端起一杯酒,愉快地說道:“鄉試閱卷時間不超過十天,且拭目以待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