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七年,農曆十一月這一天,京城之內,大殿之上,像平日一般,文官武將列站於兩側,朱由檢端坐於上方,眾人商談著後金入關的得失,對於一些文官武將進行問責。
等到一番廷議過後,崇禎直直地看向站於一側的張鳳翼,沉聲問道:“張尚書,韃子入侵關內,讓你們兵部論罪山西諸將的過錯與責任,事情辦得怎麽樣了?是否有了明確的結論?”
“啟稟皇上,微臣與兵部各位大人商議過後,經過一番查證和確認,致使皇太極禍亂山西大同府和宣府兩地,使得朝廷失去先機,巡撫戴君恩、胡沾恩、焦源清失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未能及時發現皇太極入塞,總督張宗衡亦有‘不敢戰’之罪,還有三鎮總兵曹文詔、睦自強、張全昌也有‘畏戰’之過,監視中官劉允中、劉文忠、王坤在韃子攻城之時,更是不戰而逃,未盡監軍之責。”
張鳳翼之言,在大殿裏回蕩,句句就像一個鐵錘一般,敲打著眾官員的心髒,讓他們震驚非常,話裏不僅滿含誅心之論,更是在扭曲事實。
然而,無人敢揭露其中的真相,所有人心裏都很清楚,皇上對於韃子極為敏感,寧殺過,不放過。更遑論,張鳳翼不僅極為受皇上重視,更有內侍紅人曹化淳的背後支持。
尤其是袁崇煥之事,更是曆曆在目,雖然過去了好幾年,但依舊時刻提醒和警戒著眾人。
崇禎端坐於上,俯視著眾人,看到群臣一副謹小慎微的姿態,那極為“恭敬”的神色,幾乎人人都是微微低頭,莫敢直視,崇禎就格外享受這種屬於帝王的至尊威嚴。
或許是後金已經撤出關內,京師之危退去,崇禎的心情已經沒有了那麽緊張,好了許多,張鳳翼剛一說完,不疑有假,當即端著架子,威嚴的朗聲說道:“既然如此,傳朕的旨意下去,總督張宗衡、巡撫戴君恩三人個子樟樹,並和三鎮總兵曹文詔、睦自強和張全昌俱遣戍,監視中官劉允中、劉文中、王坤亦充淨軍。”
這一刻,聽到這樣的判決,早已習以為然的文官武將更加心寒了,一顆心正在漸漸變冷,為曹文詔等人鳴不平,但又不敢多說什麽,生怕槍打出頭鳥。
就在這時,給事中顧保國站了出來,躬身行禮道:“啟稟皇上,微臣有本要奏。”
所有人都是一驚,難不成,一個小小的給事中膽敢為那些人出頭?一些心思玲瓏的官員低眉信眼之間,偷偷瞄了一眼站於最前麵的內閣首撫周延儒。
大神打架,他們這些小鬼最好的選擇就是看著,不要輕易站隊,表明立場。
“哦...顧愛卿,你還有什麽事情嗎?亦或是對朕的處理不滿?”崇禎的眉頭微微皺了一下,也懷揣著同樣的想法,覺得顧保國是想為那些人求情或辯解什麽。
“啟稟皇上,微臣對剛剛的置疑並無異議。”顧保國依舊保持著不卑不亢地身姿,聲音拔高了幾分,進一步地說道:“而是,皇上,微臣要參五省總督陳奇瑜,此人捏造事實,推卸責任,誣陷他人,皇上請看,這是陝西各地的官員送來的奏章,講述當時的實際情況。”
說話之間,已經下來了一名太監,將顧保國手裏的奏折接了過去,快步折了回去,將其轉交於皇帝的手中。
這時,內閣首撫周延儒站了出來,一身從容不迫的氣質在縈繞,崇禎瀏覽奏折之時,更是緊接著說道:“啟奏皇上,根據陝西撫按傅永淳等人上報,五省總督陳奇瑜在車箱峽圍困亂軍之時,主張招撫,亂軍並不是隻有三萬五千多人,單單是其中的亂匪頭目張獻忠、蠍子塊、張妙手三人,就分別有兩萬一千三百餘人、一萬五百餘人、九千一百餘人。”
說到這裏,周延儒話語一頓,身體緊繃,一股極為憤怒的氣息迸發出來,彌漫在大殿裏,影響著眾人。
“皇上,窺一斑而知全貌,車箱峽圍困的亂軍絕不少於六七萬人。如此之多的亂軍,陳奇瑜卻說隻有三萬五千餘人,並隻派五十多人押送,微臣實在不明白,這怎麽可能不會出事兒?”
“還有,皇上,陝西各地的官員紛紛來報,在亂軍到達鳳翔府寶雞縣之時,五十多名安撫官大多已被殺害,或是被割鼻削耳,或是被捆綁,置於路旁,隨後才前往的寶雞縣城。”
“所以,並不存在寶雞縣知縣殺降一說,應該是知縣李嘉彥發現了一些端倪,看出了亂軍再次複叛,阻其進入城中。而且,寶雞縣的守軍並未與亂軍發生衝突,這一點完全與陳琦所講的不同。”
轉瞬間,即便是有些人早已知道這些事情,大殿裏還是為之嘩然,同時心裏也很清楚,兩派這是徹底撕破了臉,終於打開了。
雖然崇禎的神色依舊如故,但心裏卻是掀起了驚天波浪,沒想到陳奇瑜膽子這麽大,居然敢這樣欺騙自己,瞬間就有了抉擇,但並未立即說出來,而是想繼續看看,大殿裏的群臣還會說些什麽。
身為陳奇瑜的兒女親家,張鳳翼始終都是閉口不言,沒有為其辯駁什麽。有著狐狸一般的狡猾和老謀深算,張鳳翼深深地知道,現在去為親家說話,不僅滅不了火,反而會引火燒身。
周延儒剛一說,立即就有一個禦史跳了出來,緊跟在他的後麵,推波助瀾,將事情鬧得更大。
“啟稟皇上,關於此事,兵部尚書張鳳翼有用人不當之責。而且,事情已經十分明顯,亂軍根本就是詐降。陳奇瑜謊報軍情、捏造事實之時,兵部尚書張鳳翼也未予以考證清楚,此乃失察之罪,有同流合汙之嫌,還望聖上明鑒,予以嚴懲!”
朱由檢的神色已經變了幾變,神色陰翳的看了張鳳翼一眼,這才緩緩沉聲說道:“傳朕旨意,立即將陳奇瑜削職查辦捉拿到京城,接受審訊。至於兵部尚書張鳳翼,念在恢複登州之功,功過相抵,暫不懲戒,如若再犯,定當嚴懲。”
霎時,眾人流露出果然如此、不出意料的神色之時,不禁想起了剛剛被處分的那些人,哪一個不是戰功赫赫?然而,和張鳳翼的處置結果卻截然相反。
更何況,恢複登州之事,乃是諸將之勞,山東文官武將配合得當,怎麽就成了張鳳翼一人之功?
一念及此,一些官員隻覺得心裏堵得慌,負麵情緒急劇增加,愈加對崇禎皇帝朱由檢不滿。那些武將愈發的心寒,為朝廷賣命,出生入死,卻還不如一些善於奉承的鑽營之人。
“謝主隆恩,微臣以後一定盡心竭力,認真處理兵部事務。”
隨著張鳳翼的一聲跪拜高呼,周延儒用眼神製止了幾個蠢蠢欲動的言官,不讓他們再繼續糾纏,轉而躬身行禮,再次說道:“啟稟皇上,陝西匪事愈演愈烈,其他地區剛被壓下苗頭的亂軍有再起頭的趨勢,五省總督一職不易空缺太久,還望皇上早些擇其良才,主持五省軍務。”
“周大人,你說的不錯,五省總督確實不能空缺下來。從這半年多的時間裏,必須要有一個人居中協調,統籌五省軍務,方能遏製亂軍的囂張氣焰,予以有效鎮壓。”
回應之時,崇禎露出若有所思之色,微微點頭點頭,更是直直地看著周延儒,轉而詢問道:“周大人,你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推薦。”
這一番動作下來,周延儒等得就是這句話,按耐住心裏的那份激動,不慌不忙的緩緩答道:“皇上,微臣心裏倒是有一個合適的人選,三邊總督洪承疇,完全可以兼任五省總督。”
周延儒稍稍將語氣放緩了一下,觀察了一下朱由檢的反應,看到對方並沒有露出不快之色,沒有任何的反對,當即進一步的繼續說道:“洪承疇總督三邊軍務多年,無論是個人的經驗和資曆,還是在品級方麵,都能勝任五省總督一職。”
“最為關鍵的是。洪承疇一直主張對亂軍主張雷霆手段鎮壓,並卓有成效。如果不是亂軍披有降軍之名,大規模逃竄於各地,陝西也不會有如此局麵。”
“不錯,朕也有所耳聞,聽陝西各地的言官上報,陝西的匪事已經得到了很大的遏製,漸漸得以平息,就連到處流竄的災民也減少了許多,可見洪承疇在剿匪一事上,有很大的能力。”
朱由檢聽得頻頻點頭,忍不住地讚歎幾句,更是神色一收,當即頒發了旨意。
“自今日起,委任洪承疇五省總督一職,還兼任三邊總督,並授以兵部尚書之銜,賜尚方寶劍,可以便宜行事,主持五省剿匪事宜。”
大殿裏的眾人震動了,沒有想到會是這個結果,周延儒不僅是想要扳倒陳奇瑜,更是意圖扶持洪承疇上去,從而削弱魏忠賢餘黨在朝廷的實力。
當然,眾人最為震動的還是,一向不願意官員掌握太多權力的皇上,這次居然放手了,不單單讓洪承疇兼任五省總督,更是賜以尚方寶劍,授以兵部尚書之銜。
如此一來,極大地強化了洪承疇的權力,不再受兵部掣肘。
與此同時,張鳳翼心裏也很清楚,這不僅是皇上表示對洪承疇的隆恩與倚重,更是在敲打自己,想到這裏,張鳳翼就更加小心翼翼,不敢有任何異議了。
就在當天,關於大殿裏的討論內容,很快就傳到了山西大同府,為曹文詔等人所知曉。
在曹文詔的住處,書房裏,不僅有曹文詔叔侄兩人,更有山西巡撫吳甡坐於一旁,曹變蛟義憤填膺的聲音在書房裏回蕩。
“大伯,皇上處事也太不公了,什麽叫‘畏戰之罪’?這段時日裏,你浴血奮戰,與韃子廝殺,一次次負傷,擋住了皇太極南下的步伐,現在卻落得個這樣的罪名,侄兒不服!”
“變蛟,說什麽呢?給我住嘴,為人之將,怎麽可以妄議君王?”曹文詔連忙嗬斥,阻止了曹變蛟後麵之言,更是看向了一旁坐著的吳甡,歉意的說道:“大人,還望海涵,變蛟年輕不懂,並無犯上之意。”
“哎...曹總兵,見外了。”吳甡連連擺手,看著氣呼呼的曹變蛟,眉宇間閃過一絲不滿的異色,微微一笑,不以為然地說道:“曹總兵,莫說變蛟賢侄有意見,就是本官也很不滿,除了那些擔任監軍的太監之外,哪一個官員武將不是堅守城池,與韃子竭力廝殺?現在好不容易擋住了皇太極的攻勢,使其不得不返回遼東,朝裏的人卻抹殺了這一切的功勞與努力,實在讓人有些心寒。”
“哎...”曹文詔長歎一聲,麵露憂愁之色,沉聲說道:“大人,說實話,末將並不在乎被貶斥戍邊。如今之時,時局不穩,外有後金虎視眈眈,時常入侵關內,殺我子民,焚我城池;內有蜂擁而起的民亂,聲勢越來越大,鎮壓一波又起一波。可是,朝廷裏的那些重臣還沉溺於彼此之間的惡鬥與內訌,將江山社稷置於一旁。”
“曹將軍,你所講的,也正是本官所憂慮的,如果再不能肅清朝綱,如果君臣再不戮力而為,朝局要是再這樣發展下去,形勢將會越來越不妙,後果讓人難以想象。”
吳甡感慨了兩句,精神隨之一振,直直地看著曹文詔的雙眼,麵露誠懇之色,認真地說道:“曹將軍,你盡管放心,先在山西停留兩天,本官這就修書一封,聯合朝中的一些同僚,並上奏皇上,請求皇上將將軍留在山西,助本官徹底鎮壓山西的亂軍。”
“多謝大人美意,那末將就多停留兩天,聽候消息。”
在兩人交談之時,剛一說完,曹變蛟卻語出驚人地說道:“大伯,吳大人,在我看來,要想鎮壓山西的亂軍,穩定山西的局麵,哪有那麽簡單?要想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必須要從百姓身上入手,穩住民心,才是上上之策。”
聞聽此言,吳甡與曹文詔同時露出一抹驚豔之色,彼此對視一眼,麵露苦笑,無奈的連連搖頭,後者更是無奈地說道:“變蛟,不隻是你一個人這麽認為,你也不是第一個這麽提出者。”
等到一番廷議過後,崇禎直直地看向站於一側的張鳳翼,沉聲問道:“張尚書,韃子入侵關內,讓你們兵部論罪山西諸將的過錯與責任,事情辦得怎麽樣了?是否有了明確的結論?”
“啟稟皇上,微臣與兵部各位大人商議過後,經過一番查證和確認,致使皇太極禍亂山西大同府和宣府兩地,使得朝廷失去先機,巡撫戴君恩、胡沾恩、焦源清失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未能及時發現皇太極入塞,總督張宗衡亦有‘不敢戰’之罪,還有三鎮總兵曹文詔、睦自強、張全昌也有‘畏戰’之過,監視中官劉允中、劉文忠、王坤在韃子攻城之時,更是不戰而逃,未盡監軍之責。”
張鳳翼之言,在大殿裏回蕩,句句就像一個鐵錘一般,敲打著眾官員的心髒,讓他們震驚非常,話裏不僅滿含誅心之論,更是在扭曲事實。
然而,無人敢揭露其中的真相,所有人心裏都很清楚,皇上對於韃子極為敏感,寧殺過,不放過。更遑論,張鳳翼不僅極為受皇上重視,更有內侍紅人曹化淳的背後支持。
尤其是袁崇煥之事,更是曆曆在目,雖然過去了好幾年,但依舊時刻提醒和警戒著眾人。
崇禎端坐於上,俯視著眾人,看到群臣一副謹小慎微的姿態,那極為“恭敬”的神色,幾乎人人都是微微低頭,莫敢直視,崇禎就格外享受這種屬於帝王的至尊威嚴。
或許是後金已經撤出關內,京師之危退去,崇禎的心情已經沒有了那麽緊張,好了許多,張鳳翼剛一說完,不疑有假,當即端著架子,威嚴的朗聲說道:“既然如此,傳朕的旨意下去,總督張宗衡、巡撫戴君恩三人個子樟樹,並和三鎮總兵曹文詔、睦自強和張全昌俱遣戍,監視中官劉允中、劉文中、王坤亦充淨軍。”
這一刻,聽到這樣的判決,早已習以為然的文官武將更加心寒了,一顆心正在漸漸變冷,為曹文詔等人鳴不平,但又不敢多說什麽,生怕槍打出頭鳥。
就在這時,給事中顧保國站了出來,躬身行禮道:“啟稟皇上,微臣有本要奏。”
所有人都是一驚,難不成,一個小小的給事中膽敢為那些人出頭?一些心思玲瓏的官員低眉信眼之間,偷偷瞄了一眼站於最前麵的內閣首撫周延儒。
大神打架,他們這些小鬼最好的選擇就是看著,不要輕易站隊,表明立場。
“哦...顧愛卿,你還有什麽事情嗎?亦或是對朕的處理不滿?”崇禎的眉頭微微皺了一下,也懷揣著同樣的想法,覺得顧保國是想為那些人求情或辯解什麽。
“啟稟皇上,微臣對剛剛的置疑並無異議。”顧保國依舊保持著不卑不亢地身姿,聲音拔高了幾分,進一步地說道:“而是,皇上,微臣要參五省總督陳奇瑜,此人捏造事實,推卸責任,誣陷他人,皇上請看,這是陝西各地的官員送來的奏章,講述當時的實際情況。”
說話之間,已經下來了一名太監,將顧保國手裏的奏折接了過去,快步折了回去,將其轉交於皇帝的手中。
這時,內閣首撫周延儒站了出來,一身從容不迫的氣質在縈繞,崇禎瀏覽奏折之時,更是緊接著說道:“啟奏皇上,根據陝西撫按傅永淳等人上報,五省總督陳奇瑜在車箱峽圍困亂軍之時,主張招撫,亂軍並不是隻有三萬五千多人,單單是其中的亂匪頭目張獻忠、蠍子塊、張妙手三人,就分別有兩萬一千三百餘人、一萬五百餘人、九千一百餘人。”
說到這裏,周延儒話語一頓,身體緊繃,一股極為憤怒的氣息迸發出來,彌漫在大殿裏,影響著眾人。
“皇上,窺一斑而知全貌,車箱峽圍困的亂軍絕不少於六七萬人。如此之多的亂軍,陳奇瑜卻說隻有三萬五千餘人,並隻派五十多人押送,微臣實在不明白,這怎麽可能不會出事兒?”
“還有,皇上,陝西各地的官員紛紛來報,在亂軍到達鳳翔府寶雞縣之時,五十多名安撫官大多已被殺害,或是被割鼻削耳,或是被捆綁,置於路旁,隨後才前往的寶雞縣城。”
“所以,並不存在寶雞縣知縣殺降一說,應該是知縣李嘉彥發現了一些端倪,看出了亂軍再次複叛,阻其進入城中。而且,寶雞縣的守軍並未與亂軍發生衝突,這一點完全與陳琦所講的不同。”
轉瞬間,即便是有些人早已知道這些事情,大殿裏還是為之嘩然,同時心裏也很清楚,兩派這是徹底撕破了臉,終於打開了。
雖然崇禎的神色依舊如故,但心裏卻是掀起了驚天波浪,沒想到陳奇瑜膽子這麽大,居然敢這樣欺騙自己,瞬間就有了抉擇,但並未立即說出來,而是想繼續看看,大殿裏的群臣還會說些什麽。
身為陳奇瑜的兒女親家,張鳳翼始終都是閉口不言,沒有為其辯駁什麽。有著狐狸一般的狡猾和老謀深算,張鳳翼深深地知道,現在去為親家說話,不僅滅不了火,反而會引火燒身。
周延儒剛一說,立即就有一個禦史跳了出來,緊跟在他的後麵,推波助瀾,將事情鬧得更大。
“啟稟皇上,關於此事,兵部尚書張鳳翼有用人不當之責。而且,事情已經十分明顯,亂軍根本就是詐降。陳奇瑜謊報軍情、捏造事實之時,兵部尚書張鳳翼也未予以考證清楚,此乃失察之罪,有同流合汙之嫌,還望聖上明鑒,予以嚴懲!”
朱由檢的神色已經變了幾變,神色陰翳的看了張鳳翼一眼,這才緩緩沉聲說道:“傳朕旨意,立即將陳奇瑜削職查辦捉拿到京城,接受審訊。至於兵部尚書張鳳翼,念在恢複登州之功,功過相抵,暫不懲戒,如若再犯,定當嚴懲。”
霎時,眾人流露出果然如此、不出意料的神色之時,不禁想起了剛剛被處分的那些人,哪一個不是戰功赫赫?然而,和張鳳翼的處置結果卻截然相反。
更何況,恢複登州之事,乃是諸將之勞,山東文官武將配合得當,怎麽就成了張鳳翼一人之功?
一念及此,一些官員隻覺得心裏堵得慌,負麵情緒急劇增加,愈加對崇禎皇帝朱由檢不滿。那些武將愈發的心寒,為朝廷賣命,出生入死,卻還不如一些善於奉承的鑽營之人。
“謝主隆恩,微臣以後一定盡心竭力,認真處理兵部事務。”
隨著張鳳翼的一聲跪拜高呼,周延儒用眼神製止了幾個蠢蠢欲動的言官,不讓他們再繼續糾纏,轉而躬身行禮,再次說道:“啟稟皇上,陝西匪事愈演愈烈,其他地區剛被壓下苗頭的亂軍有再起頭的趨勢,五省總督一職不易空缺太久,還望皇上早些擇其良才,主持五省軍務。”
“周大人,你說的不錯,五省總督確實不能空缺下來。從這半年多的時間裏,必須要有一個人居中協調,統籌五省軍務,方能遏製亂軍的囂張氣焰,予以有效鎮壓。”
回應之時,崇禎露出若有所思之色,微微點頭點頭,更是直直地看著周延儒,轉而詢問道:“周大人,你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推薦。”
這一番動作下來,周延儒等得就是這句話,按耐住心裏的那份激動,不慌不忙的緩緩答道:“皇上,微臣心裏倒是有一個合適的人選,三邊總督洪承疇,完全可以兼任五省總督。”
周延儒稍稍將語氣放緩了一下,觀察了一下朱由檢的反應,看到對方並沒有露出不快之色,沒有任何的反對,當即進一步的繼續說道:“洪承疇總督三邊軍務多年,無論是個人的經驗和資曆,還是在品級方麵,都能勝任五省總督一職。”
“最為關鍵的是。洪承疇一直主張對亂軍主張雷霆手段鎮壓,並卓有成效。如果不是亂軍披有降軍之名,大規模逃竄於各地,陝西也不會有如此局麵。”
“不錯,朕也有所耳聞,聽陝西各地的言官上報,陝西的匪事已經得到了很大的遏製,漸漸得以平息,就連到處流竄的災民也減少了許多,可見洪承疇在剿匪一事上,有很大的能力。”
朱由檢聽得頻頻點頭,忍不住地讚歎幾句,更是神色一收,當即頒發了旨意。
“自今日起,委任洪承疇五省總督一職,還兼任三邊總督,並授以兵部尚書之銜,賜尚方寶劍,可以便宜行事,主持五省剿匪事宜。”
大殿裏的眾人震動了,沒有想到會是這個結果,周延儒不僅是想要扳倒陳奇瑜,更是意圖扶持洪承疇上去,從而削弱魏忠賢餘黨在朝廷的實力。
當然,眾人最為震動的還是,一向不願意官員掌握太多權力的皇上,這次居然放手了,不單單讓洪承疇兼任五省總督,更是賜以尚方寶劍,授以兵部尚書之銜。
如此一來,極大地強化了洪承疇的權力,不再受兵部掣肘。
與此同時,張鳳翼心裏也很清楚,這不僅是皇上表示對洪承疇的隆恩與倚重,更是在敲打自己,想到這裏,張鳳翼就更加小心翼翼,不敢有任何異議了。
就在當天,關於大殿裏的討論內容,很快就傳到了山西大同府,為曹文詔等人所知曉。
在曹文詔的住處,書房裏,不僅有曹文詔叔侄兩人,更有山西巡撫吳甡坐於一旁,曹變蛟義憤填膺的聲音在書房裏回蕩。
“大伯,皇上處事也太不公了,什麽叫‘畏戰之罪’?這段時日裏,你浴血奮戰,與韃子廝殺,一次次負傷,擋住了皇太極南下的步伐,現在卻落得個這樣的罪名,侄兒不服!”
“變蛟,說什麽呢?給我住嘴,為人之將,怎麽可以妄議君王?”曹文詔連忙嗬斥,阻止了曹變蛟後麵之言,更是看向了一旁坐著的吳甡,歉意的說道:“大人,還望海涵,變蛟年輕不懂,並無犯上之意。”
“哎...曹總兵,見外了。”吳甡連連擺手,看著氣呼呼的曹變蛟,眉宇間閃過一絲不滿的異色,微微一笑,不以為然地說道:“曹總兵,莫說變蛟賢侄有意見,就是本官也很不滿,除了那些擔任監軍的太監之外,哪一個官員武將不是堅守城池,與韃子竭力廝殺?現在好不容易擋住了皇太極的攻勢,使其不得不返回遼東,朝裏的人卻抹殺了這一切的功勞與努力,實在讓人有些心寒。”
“哎...”曹文詔長歎一聲,麵露憂愁之色,沉聲說道:“大人,說實話,末將並不在乎被貶斥戍邊。如今之時,時局不穩,外有後金虎視眈眈,時常入侵關內,殺我子民,焚我城池;內有蜂擁而起的民亂,聲勢越來越大,鎮壓一波又起一波。可是,朝廷裏的那些重臣還沉溺於彼此之間的惡鬥與內訌,將江山社稷置於一旁。”
“曹將軍,你所講的,也正是本官所憂慮的,如果再不能肅清朝綱,如果君臣再不戮力而為,朝局要是再這樣發展下去,形勢將會越來越不妙,後果讓人難以想象。”
吳甡感慨了兩句,精神隨之一振,直直地看著曹文詔的雙眼,麵露誠懇之色,認真地說道:“曹將軍,你盡管放心,先在山西停留兩天,本官這就修書一封,聯合朝中的一些同僚,並上奏皇上,請求皇上將將軍留在山西,助本官徹底鎮壓山西的亂軍。”
“多謝大人美意,那末將就多停留兩天,聽候消息。”
在兩人交談之時,剛一說完,曹變蛟卻語出驚人地說道:“大伯,吳大人,在我看來,要想鎮壓山西的亂軍,穩定山西的局麵,哪有那麽簡單?要想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必須要從百姓身上入手,穩住民心,才是上上之策。”
聞聽此言,吳甡與曹文詔同時露出一抹驚豔之色,彼此對視一眼,麵露苦笑,無奈的連連搖頭,後者更是無奈地說道:“變蛟,不隻是你一個人這麽認為,你也不是第一個這麽提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