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定海軍來說,隻要錢到位了,一切就可以快速的開展,而銅的冶煉,是所有金屬之中最簡單的。


    幾千年前,就已經完整的總結出了他的工藝,到現在,哪怕沒有一個科學的研究過程,單純時間的堆積,也會讓銅的很多工藝被開發出來。


    實際上,在鐵還沒有大規模普及的時候,銅已經是相當的成熟的工藝了,幾乎所有用鐵的東西,都可以用銅來代替,反倒是一些專門的銅製造的東西,無法用鐵取代,其中一個鮮明的例子,就是銅鏡。


    銅鏡,在定海軍已經淘汰了,定海軍對於北宋,對於汴梁,采用的是限購的方法,為的是保證玻璃鏡,還有大量的玻璃工藝品,能夠在東京賣出一個高價,所以不可能大規模的普及玻璃鏡。


    可是在定海軍,不存在這個問題,普通人,就算是攜帶鏡子出去,又有多少,定海軍隻是在宣傳之中,宣傳不要輕易的拿定海軍的特色產品,離開定海軍去賣,卻也沒有強製的搜查,一般人,也帶不了多少東西,隻要控製了商人就好了。


    就這樣,玻璃窗,玻璃鏡,還有各種的玻璃製品,遍布到了定海軍的各處,連銅鏡都可以被取代,其他的,要麽是被玻璃製品取代,要麽,就是鐵製品取代的,原來的銅器,幾乎都是回收,用於儲備。


    大炮的製作,是定海軍的頭等大事,在有了目標之後,整個定海軍快速的i行動起來。


    從定海軍大規模的抽調銅匠,組成了一個課題組,然後開始對銅進行冶煉的。


    這個課題組,是由材料研究所負責,不過,最高級的研究員牛大力沒有參加。


    他想參加都不行,在鐵合金上麵,牛大力擁有著非常可怕的天賦,現在在實驗室之中,每隔一段時間,牛大力就會提出一項合金,偶爾的一種,還是應用範圍非常廣泛的,並且使用範圍很高的。


    可是偏偏,因為基礎能力的不夠紮實,牛大力在鐵之外的合金上麵,水平很差,基本上連一般的研究人員都稱不上。


    銅雖然說是最早的金屬,青銅又是最早的合金的,按理說,隻要是固定的方法,把他們做出來就好了,不必考慮其他的,可是趙信還是想要讓他更進一步。


    在一天的時間之中,差不多抽調了500名匠人,他們之中,都是有豐富的銅器生產的經驗,甚至一部分,還有工作經驗,者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比如說,整合和工序的問題,在經過了2天的磨合之後,開始了第一次的冶煉。


    金屬冶煉,都是想通的,銅溫度較低,熔點也較低,所以才是第一個廣泛使用的金屬,在定海軍,早已經大規模的使用焦炭,同時冶煉也選擇了比較密封的。


    在冶鐵的基礎上麵,建設的煉鋼爐,也可以作為冶煉銅使用,隻要把相對的地方進行改裝就可以了,這樣的大規模的生產,所有的工匠都是第一次,可是在定海軍的統籌之下,隻是廢了3爐的銅,就完成了整體的調整,第四爐成功的完成了冶煉。


    一次性,大概是3萬斤的銅,這在北宋的曆史上,是非常少見的,也隻有定海軍,這麽龐大的煉鋼爐,才能夠達到。


    一次性的鑄造成型,這是定海軍的選擇,有專門的模具,銅的冶煉,比起高端的鋼鐵來說,差了不少,也不用調配和淬火,隻要鑄造完成就可以了。


    在沙模之中,緩慢的冷卻,然後成型,工匠們,用砂紙打磨完畢,把一些接頭,尖刺之類的,都給去掉,一個看起來很威武的銅炮就完成了。


    然後,又經過了一係列的細節處理,比如說,安裝彈倉,對內部進行打磨,甚至為銅炮準備了一個支架。


    在這些全部完成了之後,這才開始試炮。


    第一次嚐試,因為沒有什麽經驗,選擇的並不是硝化棉,而是黑火藥,甚至裝藥量,隻有尋常鐵炮的一半。


    當導火索點燃,銅炮發出巨大的轟鳴的時候,炮彈在火藥的推動之下,噴薄而出,第一次試炮成功了,可是效果卻不怎麽令人滿意。


    黑火藥的推動力不足,這是早就知道的,可是不足到這種程度,還是讓人沒想到的,5寸的炮口,連3寸炮的射程遠都沒有。


    記錄下整個實驗的全部過程,然後進行了一番檢查,繼續的測試,主要是測試整個銅炮的耐受力。


    火炮不是一次性的東西,這個時代的火炮,火藥也好,彈丸也好,都沒有與達到後世的程度的,這些都是降低的所在。


    不過,在第十次嚐試之後,火藥還沒有加到最大值,火炮就先承受不住了,青銅製作的炮身,出現了碎裂的狀態。


    滿打滿算,一共才發射了10炮,雖然說,這個時代的火炮,才剛剛開發,效果應該不會很好,可是低到這樣的程度,也是不能接受的,畢竟最開始的幾次,黑火藥的加入數量不多,折算下來,就是5次。


    火炮使用的是火藥燃燒的化學能,在這種能量的推動之下,沒有任何一個火炮,可以長時間的使用,這點趙信也知道,後世的,他的使用壽命,大概就是在幾分鍾的樣子。


    可是這個幾分鍾,是指炮彈,在炮膛之中,飛行的時間,一般而言,炮彈飛行的時間很短,幾十,甚至是及百分之一秒,這樣算下來,哪怕是最差的火炮,也可以承受住500到1000次的發射。


    5次到10次,任何理由都說不過去,甚至現在,使用的還隻是黑火藥,還沒有使用硝化棉。


    趙信在知道消息之後,突然之間,有一種錯覺,會不會,銅無法承受住更強大的火炮,實際上,在定裝彈出現之後,銅炮也開始推出了曆史舞台。


    如果真的是這個的話,那個麻煩可就大了,廢了這麽大的精力,甚至投入了這麽龐大的資金,4000萬貫的銅錢,說是開發大炮,就被拿過來,熔鑄掉了之後,它就沒有了現金的價值,隻有銅本身的價值了。


    定海軍到現在,其他的方麵,做的都不是很好,可是唯獨實驗室的方法,非常的關注,從上到下,都按照規矩來。


    繼續授權生產的煉鋼爐,現在應該是叫煉銅的爐子,他們會以2個小時3萬金的速度,連續生產5門火炮,然後繼續嚐試這個問題。


    已經開裂開的那個火炮,則被送到了實驗室,對它進行切割,在工具和分析儀器的幫助下,進行研究。


    結果很快就出來了,銅的鍛造有問題,在其中,有大量的氣泡,這些,對於普通的銅,甚至是銅錢的鑄造,都不會出現什麽問題,可是對於火炮,對於使用了火藥的化學能的火炮,他可是大麻煩的。


    這時候,就突出了定海軍的底蘊了,1000名銅匠之中,恰恰有人遇到的,他給出的解決方法,雖然不是的很有針對性的,卻完美的解決了問題。


    添加一些添加劑,並且用可以容納更多高溫的東西進行攪拌,然後在凝練的時候,也控製速度。


    這個方法,在之後的冶煉之中,被使用上去的,最終的成品,沒有拿去實驗,而是通過有經驗的銅匠進行敲他,通過聲音來判斷,內部的氣泡已經大規模的減少了。


    拿去嚐試的,果然,耐久度提升了很多很多,在同樣規格的火藥的情況下,連續發射200次以上,都沒有破壞他的結構。


    從這個意義上麵說,黑火藥的銅炮已經完成了,口徑5.5寸,差不多相當於後世140毫米,不過,性能上,跟後世的火炮,有天差之別的。


    黑火藥的性能,比起硝化棉,差了很多,可是這門青銅炮依然可以的達到1200米左右的射程,這個射程,已經相當的不錯了。


    趙信如果沒有弄出來硝酸和硝化棉,或許會接受這個,繼續研究這個銅炮家族,讓它更可靠,更小型化,同時射程更遠。


    有了硝化棉的前提下,當然是選擇硝化棉,這樣威力會提升,射速也會加快。


    不過硝化棉,威力還是大了一點,經過了研究,減少了氣泡,銅炮的承受能力,還是差一點,在加入了隻有黑火藥一半的硝化棉,火炮的威力提升了差不都10%,可是耐久度沒有太大的提升,40次之後,發現斷裂。


    40炮,有些勉強,如果是再多一點就好了,同樣的,硝化棉的添加數量不夠,如果按照標準的數量的話,火炮的使用壽命,一定會大幅度的減少的。


    實際上,從提出了銅炮這個概念,到現在,基本上通過了冶煉,完成了對火炮的鑄造,比起還在慢慢掏的鐵炮來說,是有巨大的進步。


    不用鍛造,不用的壓力機,就可以成型,然後簡單的修補一下,就可以使用,銅炮的威力也不算小,最起碼跨越了熱武器的限製。


    可是趙信還想要試試,他想要知道,到底銅能不能承受住硝化棉。


    不過,這個問題,就不用趙信親自的盯著,自然有研究所的人員,進行一係列細致的研究,這需要漫長的時間來磨合,同樣的,關於銅合金的研究也開始進行。


    相對於鐵合金,趙信知道加入的碳的比例,代表著鋼鐵的質量,然後就是添加穩量元素。


    後世,銅除了電線,在水管上麵的使用之外,很少使用到其他的地方,趙信也不知道銅合金,到底是怎麽的一個概念的,隻能夠從鐵合金上麵,當然不是添加碳,而是各種的微量元素,


    這是一個注定漫長的過程,而趙信有這個時間等待不著急。


    就這樣,在悄無聲息之間,定海軍跨越過了熱武器的時代,如果說冷兵器時代,還存在野蠻人打敗了文明國度的話,熱武器時代,野蠻人再也沒有這個辦法。


    明朝大規模的裝備熱武器,幾乎壓著遊牧民族打,哪怕是在明朝衰落的中期,哪怕是土木堡事變之後,明朝的火槍兵也是無敵的。


    隻不過,熱武器,對於國力的要求比較的大,同樣錢,熱武器士兵的數量,可能比長矛兵,少了三四倍的樣子。


    明朝的財政,哪怕是從朱元璋開始,都沒有多麽高過的,明朝的財政收入,一直都是200萬兩左右,到了中後期,因為張居正的改革,增加到了400萬,為了鎮壓遼東,大量的搜刮,從520萬增加到了2000萬兩左右,這已經讓民聲鼎沸了,農民戰爭,也在這裏的越演越烈。


    與之相比,北宋在仁宗時期,就達到了2000萬貫,後期輕鬆增長到了6000萬,到了南宋,磐安一偶之下,南宋的財政收入屢屢超過一億貫。


    如果火槍兵出現在宋朝,特別是南宋,南宋可以大量的支撐火槍兵的消耗,隻要有相當數量的火槍兵,騎兵為主蒙古,能不能打下南宋,還是兩個字、


    反倒是到了明朝,火槍兵曾經天下無敵,把蒙古打的不斷的逃往草原深處,可是到了後期,小冰河氣候反複,災害不斷,在不斷失血的前提下,財政開始破產,後期連合格兵器和鎧甲都配不起,河南一戰,最後可戰之兵損失殆盡,在國內無法抵擋住農民軍的腳步,在外,無法抵擋住滿清的入侵,明朝的滅亡,知識一個時間的問題。


    曆史沒有如果,北宋對於商人的寬容,造成了北宋的商貿非常的發達,可是從朱元璋開始,或許是過去的經曆,讓朱元璋對於商人比較的仇視,整個明朝,商人的地位是相對較低的,一個捐獻了南京城一半建設費用的首富沈萬三,最終被朱元璋逼死,這一點就已經起了一個壞頭了,整個明朝,商稅的總數,一直都在一個很低的程度徘徊。


    北宋的不幸,會有趙信的出現來扭轉,現在定海軍的發展,無論是製造業,還是商業,都非常的高,有充沛的資金,可以支撐整個軍隊的花銷,哪怕是全部價格高昂的熱武器,甚至要承擔高昂彈藥的消耗,也完全能夠支撐的起。


    長弓隻是現在,甚至隻是目前小規模的軍事力量裝備,為的是訓練一個軍隊的服從性和整體性,真正展現力量的,還是熱武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宋錦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年殘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年殘夢並收藏皇宋錦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