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在三國之中,應該是最為弱勢的一個,無論是遼國,還是西夏,都是北宋巨大的威脅,不管後人為他們怎麽的洗白,歲幣都是一個無法抹殺的東西。
或許,有人會說,北宋的經濟總量非常的可怕,單純歲入高達2000萬貫以上,單純每年幾十萬,不足百萬的歲幣,無法影響到北宋運作。
落後才會給予歲幣,這是無法辯駁的,你要是戰勝了,那就是別人給你歲幣,對你稱臣了。
北宋軍隊的戰鬥力不算弱,可是先天不強,沒有大量騎兵的前提下,沒有足夠的機動性,在戰略上麵,本身就處於劣勢。
戰勝的前提下,沒辦法擴大戰果,無法追上對方,失敗了,那就更加完了,會被對方一直追擊,從小勝擴大到大勝。
先天的弱勢,如果再加上遊牧民族跟農耕文明的不同,這些融合在一起,就造成了更大的後果。
農耕民族所創造的財富更大,擁有的體量也遠遠的超過遊牧民族,可是放下這些,單純真刀真槍的拚殺,這個真的不是遊牧民族的對手的,掌握著令兵器時代,最可怕的陸軍武器的騎兵,也讓北方遊牧民族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成為的北方的巨大威脅。
對於掌握了強大戰鬥力勢力來說,如果遭遇到過不下去的災難的時候,他們不會想著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有什麽比搶來的更快。
三國之中,無論是遼國,還是西夏,他們在困難的時候,唯一的想法,就是到北宋搶一圈,哪怕仗打輸了,隻要稍稍有些收獲,就可以度日。
這本來是一個無解的問題,遼國和西夏,一直都配合著,牽製著北宋,讓北宋進入到了難以擺脫的泥潭,短短百年的時間,威震遼夏,可以跟鐵鷂子,鐵林軍正麵抗衡的北宋禁軍,到了北宋末年,變成了樣子貨,別說10對1,100對1,都無法對金軍產生影響,真的從一個北宋的中流砥柱,變成了一個樣子貨。
曆史在這個時代,發生了變化,西北一戰,一舉定靈州,興慶府一戰滅掉西夏,一舉幹掉了西北最大的威脅,同樣的,從遼國哪裏,獲得了海量的牲口,這些隻要潛移默化的進入到北宋,所產生的作用是巨大的。
北宋現在環境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政治局勢非常好,連軍隊上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騎兵,就算是在靈州和議之後,獲得了大量的馬,有可能組成龐大規模的騎兵,可是短時間沒辦法發揮作用,最少要5年以上的時間。
可是,用馬來代步,已經可以發揮作用了,長弓加上馬,就可以快速的機動,再加上少量的重騎兵和騎馬步兵,組成的機動兵種,或許比不上天生在馬背上麵的民族,卻也可以發揮作用了。
野戰之中,隻要不是遭遇戰,就不可能失敗。
騎馬步兵,依靠的就是馬的機動能力,真正上了戰場,是要步戰的,隻要步戰足夠強大,在馬上的影響也不大,除非是對手不給他任何的時間,讓他無法展開陣營。
遭遇戰,哪怕是騎兵,在10裏的距離之中,也需要不短的時間,趙信沒辦法砍掉的對方的馬腿,讓對手跑不快,卻可以增加北宋發現他們的機會的。
兩軍交戰,最重要的就是偵查,這一點就是銘刻在孫子兵法之中的戰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在戰爭之中,在沒辦法設立間諜的前提下,偵查就成為了軍隊最重要的步驟,偵查和反偵察,迷惑和反迷惑,這些造成了無數的戰術,也然戰場上麵複雜了不少。
拋開一些專門,戰術和戰鬥偵查之外,大軍前進,所有的偵查工作,都是由夜不收來完成,他們是在北宋之中,戰鬥力比較強悍,弓馬嫻熟的那種,他們哪怕是落單遇到了敵人,隻要小心,也容易逃脫。
用少量的弓馬嫻熟的騎兵的,擴大偵查的範圍,是常用的辦法,卻很容易被遊牧民族破解。
在騎術,弓術,甚至是個人的戰鬥力上麵,北宋跟遼國,跟西夏,都有一個不短的距離。
騎術這一方麵,北宋要想比遊牧民族更強,那需要多麽可怕的天賦,要知道,哪怕是一個遊牧民族的小孩,隻要不是身體有問題,那麽從小就是在馬背上長大的。
至於射術,遊牧民族,沒有那個資格,對著箭靶練習,可是他們是在草原上麵,用狩獵來練習的,隻要不遺餘力的十幾二十年,出幾個精銳射手,那是絕對沒問題。
跟別說身體素質,北方的身體素質,本身就比南方的要強大,越是高緯度越是如此,跟別說,草原上,最不缺乏的,就是肉食,吃肉長大的,在肌肉力量和個體實力上麵,就有先天的優勢。
除了少數天賦異稟的,否則,在個體實力上麵,跟遊牧民族都有很大的差別,夜不收就更是如此。
本身隻是北宋特有的,在跟遼夏戰鬥之後,被對方學會了之後,他們抽調最精銳的力量,組成的夜不收,也是噩夢一樣的存在。
隻要對方有所針對,最終的結果,很容易就是宋軍的夜不收失敗,在關鍵性的戰役之中,一旦出現這種狀況,那麽等待宋軍的將會是滅頂之災。
如果沒有一個足夠強悍的偵查手段,沒有一隊強大的夜不收隊伍,騎馬長弓兵就會有很大的問題。
哪怕長弓兵攜帶的裝備不算多,可是對陣營的要求就更高了,沒有陣營的長弓兵,所展現的實力,連短弓都比不上。
長弓也注意了這方麵的訓練,可是哪怕訓練有素的長弓手,也需要時間,隻要對方的騎兵部隊熟悉了之後,很容易對這個方麵下手。
解決方案,就是集中夜不收之中的精銳力量,給予足夠的,沒有遺漏的偵查,防止被偷襲。
趙信卻推翻了原有的方案,給出了更加合理的解決方案,不需要足夠強大的夜不收,這個在北宋找起來,也不多,他另辟蹊徑的增加了反應時間。
沒錯,就是望遠鏡,這個在航海,在軍事上麵,有獨特的用途的武器,對戰爭的改變是劃時代。
玻璃和鏡子才剛剛完成,光學鏡片已經立項了,卻沒有太多的進展的,透明的玻璃,跟光學鏡片,那是兩回事的東西的,玻璃是一個什麽層次的東西,天花板很低,可是光學鏡片,到了後世,一些高端的光學鏡片,整個世界,也隻有少數幾個公司才能夠做出來。
趙信當然不可能奢求那樣規模的光學玻璃,他要的隻是一個望遠鏡而已,在光學鏡片和通透性很強的玻璃製作出來之前,玻璃望遠鏡是無法做到的,可是在整個自然界,還有無色透明的東西。
沒錯,就是水晶,質地極好的水晶,他的透光性能,甚至在普通的光學玻璃之上,隻不過這種水晶較少而已。
可是北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或許一些普世性的東西,沒辦法全部滿足,一些水晶還是可以的。
從立足定海軍開始,趙信就開始搜索各種的水晶,還真的給他找到了大量的透明的水晶,然後找高手匠人,進行光學鏡片的處理。
或許玻璃是一個很難以達到的,可是水晶就很容易,找到了合適透光性能的水晶,然後按照望遠鏡的方式,進行磨製。
趙信不懂望遠鏡的製造方法,但是光學的基本規律他還是知道的,光的直射性,進入到透鏡之中,會按照一定的角度,進行折射,這些隻要多磨幾次,多試驗幾次就可以造出來了。
從最簡單的1倍,到2倍,到8倍,趙信製作出了一些高倍度望遠鏡,甚至到現在,沒辦法製作出來雙桶的望遠鏡,可是單筒望遠鏡,早就製造出來了。
哪怕是最簡單的5倍望遠鏡,對於軍事上麵的作用,也非常可怕,可以擴大看到的景色五倍,原來,肉眼看到的景物,超過1裏,就會模糊,就算是大軍觸動,超過4裏,也看不清楚到底是不是軍隊還是作假。
可是有了這個望遠鏡,最起碼的距離就是5裏,任何一個視力正常夜不收,都可以在白天看到5裏之外,這對於保護夜不收相當的給力。
夜不收的損失,往往是被埋伏,無法逃脫的,必須近距離的作戰,現在,擴展到了5裏,除非是哪種非常不合格的,很大意,不然很難被圍殺。
同樣的,望遠鏡也增加了反應距離,原來,可能是一兩裏,對於騎兵,高速行進的騎兵,可能就是兩三分鍾的時間,這對於任何的軍隊來說,都反應不過來。
之前北宋的重騎兵,哪怕是能夠騎馬前進,一兩分鍾連組成陣營都沒辦法,跟別說戰鬥了,可是當這個時間擴張到10分鍾的時候,那就完全不一樣了,哪怕是重騎兵都能夠成功列陣,更別說重騎兵跟長弓的組合體了。
長弓的攻擊力,加上騎馬的高速機動,在後勤充足的前提下,長弓可以跟兩倍重騎兵對抗,可以跟5倍的輕騎兵和其他的兵種對抗,這就是北宋的優勢所在。
實際上,優勢更大的還是在炸藥炸城,哪怕是原來北宋重步兵,隻要攜帶火藥,把軍隊推進到對方的城市下麵,就可以勢如破竹的攻城,就這一點,就可以發揮出重步兵的作用。
以往孤軍作戰最關鍵的問題,徹底的解決了,他完全可以以一個個的小目標,攻占一兩個城市,然後停下來,把後勤和後路給做好,然後穩紮穩打就可以了。
這實際上就是湘軍對付太平軍的做法,結呆陣,打呆仗,穩紮穩打,不給對方任何的機會。
北宋有了長弓,有了騎馬弓兵,有了望遠鏡,同樣的有了火藥,在這麽一個時代是無解的,無論是攻城還是野戰,都不存在任何的問題,隻要自身的後勤不出現問題,那是不可能失敗的。
現在北宋的從上到下,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賈朝昌之所以對遼國下手,不是因為他知道,北宋有足夠的能力,打破遼國的防禦,給遼國沉重的打擊,最終拿下燕雲十六州,而隻是因為抵消韓琦帶來的壓力。
一旦當賈朝昌支持下,取得第一戰的勝利,接下來,就無法阻擋了,恐怕製約北宋取得戰果的,恐怕就隻有後勤問題了
長弓隊已經有了一些熱武器的特征了,在單位時間投射能力,是長弓的關鍵,不追求個體的力量,追求整體的力量,借助著覆蓋的攻擊,然後取得足夠的殺傷。
這種方法,對於冷兵器時代,幾乎是無解,唯一製約的,就是後勤的問題,一個長弓手,在一場戰鬥之中,投射180隻箭,這幾乎是普通短弓手4倍以上,再加上長弓長度和質量,單純投射能力,長弓對於後勤的要求,起碼是短弓的10倍左右。
實際上,不止十倍,在長弓展現出威力之後,北宋的將軍們,都已經認識到了長弓的可怕,因為廉價和威力的關係,基本上把禁軍的主要兵種設定為了長弓,這樣的話,一個完整的禁軍部隊,幾乎有6成以上的長弓手,這就是之前的10倍以上,這樣算下來,一個禁軍部隊的後勤壓力就更大了。
哪怕是有足夠的馬作為後勤,在境內還好辦,一旦深入到遼國境內,那個麻煩就大了,可能需要10天的時間,才能夠儲備足夠連續高強度戰爭的物資,這樣的話,就如熱武器時代一樣,後勤對於戰鬥起到了絕對的影響,七天戰鬥和10天戰鬥,就會成為規律。
這一點,北宋這邊,還沒有意識到,可是趙信當然知道,與其要等到後勤產生問題的時候,造成北宋的損失,還不如提前提出來。
趙信這一次,就是為了添磚加瓦的,不單單是軍事上麵,經濟上麵,也是如此,發達的交通會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
交通問題,是大問題,輪子改變世界,這一點都沒有錯,整個世界聞名的發展史,是以工具的改變的造成。
工具的材質,成為了劃分社會的一個關鍵,從石器,到青銅,再到鐵器,可是一個王國的擴張,卻跟工具沒有關係,跟交通有著直接的關係。
從形成王朝開始,王國的擴大,跟輪子有直接的關係,沒有合適的,普世性的交通工具,王國就不可能擴大。
或許,有人會說,北宋的經濟總量非常的可怕,單純歲入高達2000萬貫以上,單純每年幾十萬,不足百萬的歲幣,無法影響到北宋運作。
落後才會給予歲幣,這是無法辯駁的,你要是戰勝了,那就是別人給你歲幣,對你稱臣了。
北宋軍隊的戰鬥力不算弱,可是先天不強,沒有大量騎兵的前提下,沒有足夠的機動性,在戰略上麵,本身就處於劣勢。
戰勝的前提下,沒辦法擴大戰果,無法追上對方,失敗了,那就更加完了,會被對方一直追擊,從小勝擴大到大勝。
先天的弱勢,如果再加上遊牧民族跟農耕文明的不同,這些融合在一起,就造成了更大的後果。
農耕民族所創造的財富更大,擁有的體量也遠遠的超過遊牧民族,可是放下這些,單純真刀真槍的拚殺,這個真的不是遊牧民族的對手的,掌握著令兵器時代,最可怕的陸軍武器的騎兵,也讓北方遊牧民族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成為的北方的巨大威脅。
對於掌握了強大戰鬥力勢力來說,如果遭遇到過不下去的災難的時候,他們不會想著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有什麽比搶來的更快。
三國之中,無論是遼國,還是西夏,他們在困難的時候,唯一的想法,就是到北宋搶一圈,哪怕仗打輸了,隻要稍稍有些收獲,就可以度日。
這本來是一個無解的問題,遼國和西夏,一直都配合著,牽製著北宋,讓北宋進入到了難以擺脫的泥潭,短短百年的時間,威震遼夏,可以跟鐵鷂子,鐵林軍正麵抗衡的北宋禁軍,到了北宋末年,變成了樣子貨,別說10對1,100對1,都無法對金軍產生影響,真的從一個北宋的中流砥柱,變成了一個樣子貨。
曆史在這個時代,發生了變化,西北一戰,一舉定靈州,興慶府一戰滅掉西夏,一舉幹掉了西北最大的威脅,同樣的,從遼國哪裏,獲得了海量的牲口,這些隻要潛移默化的進入到北宋,所產生的作用是巨大的。
北宋現在環境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政治局勢非常好,連軍隊上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騎兵,就算是在靈州和議之後,獲得了大量的馬,有可能組成龐大規模的騎兵,可是短時間沒辦法發揮作用,最少要5年以上的時間。
可是,用馬來代步,已經可以發揮作用了,長弓加上馬,就可以快速的機動,再加上少量的重騎兵和騎馬步兵,組成的機動兵種,或許比不上天生在馬背上麵的民族,卻也可以發揮作用了。
野戰之中,隻要不是遭遇戰,就不可能失敗。
騎馬步兵,依靠的就是馬的機動能力,真正上了戰場,是要步戰的,隻要步戰足夠強大,在馬上的影響也不大,除非是對手不給他任何的時間,讓他無法展開陣營。
遭遇戰,哪怕是騎兵,在10裏的距離之中,也需要不短的時間,趙信沒辦法砍掉的對方的馬腿,讓對手跑不快,卻可以增加北宋發現他們的機會的。
兩軍交戰,最重要的就是偵查,這一點就是銘刻在孫子兵法之中的戰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在戰爭之中,在沒辦法設立間諜的前提下,偵查就成為了軍隊最重要的步驟,偵查和反偵察,迷惑和反迷惑,這些造成了無數的戰術,也然戰場上麵複雜了不少。
拋開一些專門,戰術和戰鬥偵查之外,大軍前進,所有的偵查工作,都是由夜不收來完成,他們是在北宋之中,戰鬥力比較強悍,弓馬嫻熟的那種,他們哪怕是落單遇到了敵人,隻要小心,也容易逃脫。
用少量的弓馬嫻熟的騎兵的,擴大偵查的範圍,是常用的辦法,卻很容易被遊牧民族破解。
在騎術,弓術,甚至是個人的戰鬥力上麵,北宋跟遼國,跟西夏,都有一個不短的距離。
騎術這一方麵,北宋要想比遊牧民族更強,那需要多麽可怕的天賦,要知道,哪怕是一個遊牧民族的小孩,隻要不是身體有問題,那麽從小就是在馬背上長大的。
至於射術,遊牧民族,沒有那個資格,對著箭靶練習,可是他們是在草原上麵,用狩獵來練習的,隻要不遺餘力的十幾二十年,出幾個精銳射手,那是絕對沒問題。
跟別說身體素質,北方的身體素質,本身就比南方的要強大,越是高緯度越是如此,跟別說,草原上,最不缺乏的,就是肉食,吃肉長大的,在肌肉力量和個體實力上麵,就有先天的優勢。
除了少數天賦異稟的,否則,在個體實力上麵,跟遊牧民族都有很大的差別,夜不收就更是如此。
本身隻是北宋特有的,在跟遼夏戰鬥之後,被對方學會了之後,他們抽調最精銳的力量,組成的夜不收,也是噩夢一樣的存在。
隻要對方有所針對,最終的結果,很容易就是宋軍的夜不收失敗,在關鍵性的戰役之中,一旦出現這種狀況,那麽等待宋軍的將會是滅頂之災。
如果沒有一個足夠強悍的偵查手段,沒有一隊強大的夜不收隊伍,騎馬長弓兵就會有很大的問題。
哪怕長弓兵攜帶的裝備不算多,可是對陣營的要求就更高了,沒有陣營的長弓兵,所展現的實力,連短弓都比不上。
長弓也注意了這方麵的訓練,可是哪怕訓練有素的長弓手,也需要時間,隻要對方的騎兵部隊熟悉了之後,很容易對這個方麵下手。
解決方案,就是集中夜不收之中的精銳力量,給予足夠的,沒有遺漏的偵查,防止被偷襲。
趙信卻推翻了原有的方案,給出了更加合理的解決方案,不需要足夠強大的夜不收,這個在北宋找起來,也不多,他另辟蹊徑的增加了反應時間。
沒錯,就是望遠鏡,這個在航海,在軍事上麵,有獨特的用途的武器,對戰爭的改變是劃時代。
玻璃和鏡子才剛剛完成,光學鏡片已經立項了,卻沒有太多的進展的,透明的玻璃,跟光學鏡片,那是兩回事的東西的,玻璃是一個什麽層次的東西,天花板很低,可是光學鏡片,到了後世,一些高端的光學鏡片,整個世界,也隻有少數幾個公司才能夠做出來。
趙信當然不可能奢求那樣規模的光學玻璃,他要的隻是一個望遠鏡而已,在光學鏡片和通透性很強的玻璃製作出來之前,玻璃望遠鏡是無法做到的,可是在整個自然界,還有無色透明的東西。
沒錯,就是水晶,質地極好的水晶,他的透光性能,甚至在普通的光學玻璃之上,隻不過這種水晶較少而已。
可是北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或許一些普世性的東西,沒辦法全部滿足,一些水晶還是可以的。
從立足定海軍開始,趙信就開始搜索各種的水晶,還真的給他找到了大量的透明的水晶,然後找高手匠人,進行光學鏡片的處理。
或許玻璃是一個很難以達到的,可是水晶就很容易,找到了合適透光性能的水晶,然後按照望遠鏡的方式,進行磨製。
趙信不懂望遠鏡的製造方法,但是光學的基本規律他還是知道的,光的直射性,進入到透鏡之中,會按照一定的角度,進行折射,這些隻要多磨幾次,多試驗幾次就可以造出來了。
從最簡單的1倍,到2倍,到8倍,趙信製作出了一些高倍度望遠鏡,甚至到現在,沒辦法製作出來雙桶的望遠鏡,可是單筒望遠鏡,早就製造出來了。
哪怕是最簡單的5倍望遠鏡,對於軍事上麵的作用,也非常可怕,可以擴大看到的景色五倍,原來,肉眼看到的景物,超過1裏,就會模糊,就算是大軍觸動,超過4裏,也看不清楚到底是不是軍隊還是作假。
可是有了這個望遠鏡,最起碼的距離就是5裏,任何一個視力正常夜不收,都可以在白天看到5裏之外,這對於保護夜不收相當的給力。
夜不收的損失,往往是被埋伏,無法逃脫的,必須近距離的作戰,現在,擴展到了5裏,除非是哪種非常不合格的,很大意,不然很難被圍殺。
同樣的,望遠鏡也增加了反應距離,原來,可能是一兩裏,對於騎兵,高速行進的騎兵,可能就是兩三分鍾的時間,這對於任何的軍隊來說,都反應不過來。
之前北宋的重騎兵,哪怕是能夠騎馬前進,一兩分鍾連組成陣營都沒辦法,跟別說戰鬥了,可是當這個時間擴張到10分鍾的時候,那就完全不一樣了,哪怕是重騎兵都能夠成功列陣,更別說重騎兵跟長弓的組合體了。
長弓的攻擊力,加上騎馬的高速機動,在後勤充足的前提下,長弓可以跟兩倍重騎兵對抗,可以跟5倍的輕騎兵和其他的兵種對抗,這就是北宋的優勢所在。
實際上,優勢更大的還是在炸藥炸城,哪怕是原來北宋重步兵,隻要攜帶火藥,把軍隊推進到對方的城市下麵,就可以勢如破竹的攻城,就這一點,就可以發揮出重步兵的作用。
以往孤軍作戰最關鍵的問題,徹底的解決了,他完全可以以一個個的小目標,攻占一兩個城市,然後停下來,把後勤和後路給做好,然後穩紮穩打就可以了。
這實際上就是湘軍對付太平軍的做法,結呆陣,打呆仗,穩紮穩打,不給對方任何的機會。
北宋有了長弓,有了騎馬弓兵,有了望遠鏡,同樣的有了火藥,在這麽一個時代是無解的,無論是攻城還是野戰,都不存在任何的問題,隻要自身的後勤不出現問題,那是不可能失敗的。
現在北宋的從上到下,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賈朝昌之所以對遼國下手,不是因為他知道,北宋有足夠的能力,打破遼國的防禦,給遼國沉重的打擊,最終拿下燕雲十六州,而隻是因為抵消韓琦帶來的壓力。
一旦當賈朝昌支持下,取得第一戰的勝利,接下來,就無法阻擋了,恐怕製約北宋取得戰果的,恐怕就隻有後勤問題了
長弓隊已經有了一些熱武器的特征了,在單位時間投射能力,是長弓的關鍵,不追求個體的力量,追求整體的力量,借助著覆蓋的攻擊,然後取得足夠的殺傷。
這種方法,對於冷兵器時代,幾乎是無解,唯一製約的,就是後勤的問題,一個長弓手,在一場戰鬥之中,投射180隻箭,這幾乎是普通短弓手4倍以上,再加上長弓長度和質量,單純投射能力,長弓對於後勤的要求,起碼是短弓的10倍左右。
實際上,不止十倍,在長弓展現出威力之後,北宋的將軍們,都已經認識到了長弓的可怕,因為廉價和威力的關係,基本上把禁軍的主要兵種設定為了長弓,這樣的話,一個完整的禁軍部隊,幾乎有6成以上的長弓手,這就是之前的10倍以上,這樣算下來,一個禁軍部隊的後勤壓力就更大了。
哪怕是有足夠的馬作為後勤,在境內還好辦,一旦深入到遼國境內,那個麻煩就大了,可能需要10天的時間,才能夠儲備足夠連續高強度戰爭的物資,這樣的話,就如熱武器時代一樣,後勤對於戰鬥起到了絕對的影響,七天戰鬥和10天戰鬥,就會成為規律。
這一點,北宋這邊,還沒有意識到,可是趙信當然知道,與其要等到後勤產生問題的時候,造成北宋的損失,還不如提前提出來。
趙信這一次,就是為了添磚加瓦的,不單單是軍事上麵,經濟上麵,也是如此,發達的交通會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
交通問題,是大問題,輪子改變世界,這一點都沒有錯,整個世界聞名的發展史,是以工具的改變的造成。
工具的材質,成為了劃分社會的一個關鍵,從石器,到青銅,再到鐵器,可是一個王國的擴張,卻跟工具沒有關係,跟交通有著直接的關係。
從形成王朝開始,王國的擴大,跟輪子有直接的關係,沒有合適的,普世性的交通工具,王國就不可能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