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煉製的步驟,看起來非常的繁瑣,可是實際上,就是作為胚子的鐵刀,作為添加的鋼條,鋼條相當的少,大概不到一兩的樣子,把鋼條熔鑄到胚子上麵,也比想象之中,耗費的更少的。


    以往打造一個菜刀,最重要的就是成型的過程之中,現在本身就有的形狀,隻用把鋼條融入其中就好了,烈火焚燒之下,熟練的鐵匠門,最多一刻鍾就差不多了,這代表著什麽,一個上午的時間說不定,就是十把左右。


    實際上,效率就是這麽的快,張小寶還不算熟練,一個上午2個多時辰的時間,完成了11把,而最多的一個,曾經在苗家莊待過的大匠,完成了21把,


    這樣下來,一天下來,可能一個人最多,能夠完成80把,甚至是更多。


    這不是天方夜譚,這是真實出現的,在大規模鍛造已經展現出了工業的實力的前提下,個人的效率是會顯著的增加的,後世一個小小的加工廠,一年都可以生產60萬套菜刀,那不是單獨一個的,那是一套包括幾個刀具,剪子,磨刀石在內最少五六個。


    菜刀是最簡單的,也是銷量最大的,然後就是剪刀,一些常見的刀具,這些跟菜刀是一脈相承,隻是稍稍調整,就可以進行加工了。


    在菜刀有了一定數量之後,就開始了另外一個大類,農具類,主要是鋤頭和鐵鍬。


    這兩個大類,實際上,在整個北宋,並不多見,菜刀之類的,大部分家庭都必須有,因為切菜,總不能用木頭,或者別的材質吧,再加上菜刀不貴,小一點的,也就是兩三斤,不超過300文,可是出頭和鐵鍬就不一樣了,因為是農具,經常在耕地的時候使用,稍稍差一點的,就容易磨損,必須要上好的,可是上好的,價格就貴了很多。


    鐵作為根本,然後加入表麵的鋼,成為了解決問題的關鍵,甚至因為材質的關係,可以把出頭和鐵鍬的,弄得相當的輕薄,最輕薄的,甚至一把出頭尖頭,一把鐵鍬頭,就是兩斤左右。


    至於效果,還真的是不錯,鋒利程度上麵,效率上麵,都比以前喲了較大的提升,特別是耕地用的犁,本身他的木質結構就較多,現在加入了一些鐵質的部件,在加上了鋒利的刃,頓時,性能更上了一個台階,在耕地之中使用的時候,磨損很小,可以長期使用。


    鐵的硬度才4,鋼卻可以達到5.5以上,不要小看這麽1.5點的提升的,帶來的硬度上麵的提升,非常的好,而且付出的成本也不高。


    關鍵還是在於鋼鐵本身的成本,鐵的成本降低到了30文以內,鋼降低的就更多了,原來最少在300文一斤的鋼,一下子可以降低到了65文左右,比起鐵還是貴了一杯,可是也就是原來的鐵的成本,最關鍵的是,這樣的添加的不多。


    拿一把很寬厚,同時也比較大的菜刀來說,一斤左右的重量,在鋒刃的地方,使用了大概一兩左右的鋼,成本也就是44文,加上工錢,費用,其他的,也不會超過60文,可是原來一把的鐵刀,價格可是在300文以上的。


    300文的菜刀,是怎麽樣的,那是最低級的鐵匠打造出來的,隻能夠稱之為鐵刀而已,稍微一些名牌一點的,比如說實力更高的鐵匠打造出來的,也差不多在800到1貫左右的,這樣菜刀都可以賣的很好,現在100到150文左右的,質量上麵,趕得上之前的名牌,當然銷售的前景好了。


    菜刀,這是每一個家庭都需要使用的,之前價格較高,原因就在於重量,一般的使用的菜刀,最少也在3斤鐵左右,因為太少的話,這個刀磨損的就有些太快了,使用一段時間,就必須要磨製的,可是有了鋼刃,就可以做的較為的輕薄。


    在鐵匠工坊,最大的菜刀他的重量大概是1.2斤左右的,最小的隻有6兩多,其中還要扣除木頭柄子的一二兩的重量,這種情況下,使用少了成本就低了。


    不是每一個人願意使用沉重的菜刀,雖然說,切菜對於廚師而言,是一個基本功,可是長期積年累月的使用使用,輕一點,而且不是請一點半點他們使用取來,就比較的方便了,也相當的輕薄,適合大部分人的使用。


    菜刀,廚房之中的各種刀具的,農具,還有一些生活的用品,一些鐵鍬鏟子之類額,還有其他一些東西,這就是冶煉廠現在的主力了,可以說,隻要是日常生活之中,經常用到,都會生產。


    不過,對於作坊來說,不可能每天都生產,因為熔煉和建模,這個需要時間,一次性完成兩三萬個模,然後夠一段時間的使用,接下來再建模。


    在趙信在的時候,要把每一個步驟都走一遍,最少說,短時間,在對於冶煉沒有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不會開啟一些新產品的。


    這些調整都是細微之間的調整,從建模,到成型,再到專門的生產線,一步步的生產,看起來有些不起眼的一個個的步驟,居然到了最後,讓效率大增。


    原來一個鐵匠小組,一天最多就是50把菜刀,還是不停的,從早晨到晚上,不眠不休的額進行,可是用了一部分的工具,甚至連建模,都是有專門的機器,這樣極大的加大了效率,一般一個7人的小組,一天可以完成的500把左右的菜刀,平均每一個人都超過了70把,也不是太累,一些體力的,或者是耗費較大的活,都是由輔助設備幫助,極大的增加了效率的。


    單純到每一把菜刀上麵,實際上的工錢,是在減少,一般的鐵匠,打造一把菜刀,起碼也要60文到80文的工錢,可是在這裏隻有15文左右,看起來,單純一把刀,他們的收入是減少了,大幅度的減少,可是架不住多啊,這樣算下來,一個人一天,就差不多是1050文。


    每天的純收入超過一貫,這還是平均收入,大匠們肯定要多拿一點,他們是整個小組的靈魂,沒有他們,小組就撐不起來,然後是幫工,最後是一些掃尾的或者體力。


    可是最終算下來,大匠大概在每天1.8貫左右,幫工是1貫,其他的人300文,看起來差距是很大,大匠幾乎是普通幫工的6倍,可是對於普通幫工來說,一個月9貫的收入,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他們那裏能夠在北宋找到,更好的,待遇更高的活去。


    這隻是一個開始,隻是對不合理的地方進行調整,以降低勞動成本,提升生產力,讓這些鐵匠高興的是,對於生產的調整還在繼續,各種各樣的調整,各種各樣方位的調整的,雖然有些討厭,有些煩,有時候剛剛熟悉了一個生產步驟,很快的,又調整了這個生產步驟,讓人有些無法適從。


    不過這樣的調整,除了最開始的時候,有人有些微詞之外,後來,就沒有人的反對的,因為每一次調整,看起來簡單的步驟調整,讓最後的生產效率,有了巨大無比的提升,整體的幅度不大,可是都在進步,在剛剛抵達,最初的時候,每一個人平均每天就是70把,現在,都提升到了85把了。


    每多一把菜刀,就代表著15文的利益,這筆錢可真的不少了,多了2成,代表著他們的收入又提升了。


    趙信一直以來,對於底層的工匠待遇都不錯,王鬆似乎提過,對於工匠們的待遇太好了,應該降低一點,讓一把菜刀的工錢降低到5文,甚至是3文就可以了。


    以現在平均每天85把左右的速度,就算是降低到3文,工匠們平均240文,大匠多一點,差不多可以拿到400多到500文,跟他們之前相比,也是有足夠的利益,平均一個月也超過12貫,這幾乎是一個官員的收入。


    可是趙信並不在意,這又不是的機械化大生產,更多的是依托著手工,他們已經通過成本和控製,把造價降低下來了,一把8兩左右的菜刀,成本大概是35文,加上15文的工錢,最終也才50文,翻上3倍,就是150文,運河上麵便利的水運,一路上的運輸和銷售成本根本不高,一個200料的沙船,就可以運輸幾萬,甚至是十幾萬把鐵器,沒有必要壓榨。


    更高的待遇,不代表著他損失,隻不過在合理的區間之中,給與他們利益,這在後世非常正常。


    而給予的利益,也不是就給他們了,沒人是葛朗台,死守著錢不花,現在在大名府還不起眼,未來到定海軍,那是一個島嶼,一個被他重新規劃的城市,那裏麵的商業和其他活動,才是全部有他來控製,到時候,這些發下去的錢,會形成一個市場,一個龐大的,擁有者購買力的市場,如何把市場之中的錢推動和流通起來,才是重點。


    相對於把心思花在工人們的這些微薄的工資上麵,趙信更願意看到整個工廠的向好,在初步的奠定了基礎,形成了一個比較完善的規則和生產的方法了之後,趙信又提出了一個獎勵。


    每一個對生產環節,後勤環節,提出有利的意見的,都可以得到獎勵,從500文到500貫不等,看效果和提升情況來獎勵。21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宋錦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年殘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年殘夢並收藏皇宋錦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