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以前不這樣。她雖然脾氣不好,但卻是刀子嘴豆腐心。對我,對朋友,即使是對陌生人,都很好的。」青年微微一笑:「其實她吃虧就吃虧在長像上,本來長得就嚴肅,再整天繃著一張臉,怪嚇人的。」
「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劉騫,不會變魔術的那個。下麵是我的故事。」
五口之家。父母和三個孩子。
劉騫生於90年代中期,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現年不過二十三歲。剛剛大學畢業,找了份勉強能養活自己的工作,陪在母親身邊。
他曾經有過一個姐姐和一個哥哥。計劃生育抓得最嚴的時候,他的降生並沒有給家人帶來多少快樂。原本還勉強混口飽飯吃的劉家,口糧被奪,泥屋被扒,連豬圈裏馬上就要出欄的大肥肉也被牽走。
留給他們的,是家徒四壁,頂見日光。馬阿姨孕期缺乏營養,劉騫出生時又瘦又小,還沒有奶水吃,靠著好心的鄰居一口米湯一口奶水活下來,快1歲時,還不足十五斤,連路都不會走。
救急不救窮。親朋好友街裏街坊的日子都不好過,哪能一直養活著連大人帶孩子五口。再留在村子裏恐怕下場就是活活餓死。因為違反了計劃生育要求,他們家的口糧地都被大隊收回,以後的收益要用來代繳超生罰款。
小小的劉騫自有記憶以來,就是被帶大七歲的姐姐看護著,父母都是大忙人,難得一見,他們住在兩塊破布搭起來的帳篷裏,像老鼠一樣,遊蕩在城市邊緣,他甚至記得哥哥從垃圾堆裏撿來半根別人丟棄的火腿腸,肉的香氣讓他垂涎三尺。
古語雲,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所有的文明與禮貌都是建立在能吃飽穿暖的前提下的。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孩子,哪裏知道什麽叫髒,什麽叫無禮。
他隻知道,自己餓了,想吃肉,自己沒衣服穿,不能光著出去。四五歲的孩子,做些偷雞摸狗的事,隻為吃飽肚子。沒有人會為了這樣的孩子深咎,最多隻是逮著送到他父母跟前,罵些牽連了祖宗十八代之類難聽的話。
對於不懂事的孩子來說,罵兩句無關痛癢,能吃飽才是天大的事。
可小孩子不懂事,大人怎麽會不懂?馬阿姨以前家裏雖然也不富裕,但至少還不至於餓著孩子,自從劉騫出生,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心情怎一句鬱悶了得。
從發現懷孕到生下孩子,馬阿姨無數次想要打掉他,是劉爸爸一力堅持,非要不可,說孩子是上輩子修來的緣份,一條生命,哪能隨意處理。
他們以為鎮裏的計生幹部頂多罰點錢,拉點糧拉倒。反正他們也沒什麽錢,就算全給他們,有地有手,他們一樣能過下去。
可誰知道那幾年集中超生的太多太多,他們正撞到槍口上,成了被殺來儆猴的雞。從最開始的躲躲閃閃到孩子出生後拆房搬糧,讓馬阿姨的疲於應對都轉變成對劉騫的不喜。
如果不是這個超生的老三,他們仍然可以過著安定的生活,至少有兩間祖屋能住,隔三差五還能吃頓好的。哪像現在,跟流浪漢做鄰居。
夫妻倆每人每天平均工作十二個小時,才能勉強讓他們在城市邊緣活下去,想要活得更好,活得有尊嚴,似乎是不可能的事。
這一肚子怨氣少不了要發泄在三兒子和丈夫身上,他們既貧窮又可悲,最慘的是,一點也不快樂。
每個人,包括最小還不夠懂事的劉騫,都日日夜夜盼著天上掉餡餅,讓他們家富裕起來。
然後,諷刺的是,他們家真的有錢了,付出的代價哪怕現在回想起來,仍然讓人肝腸寸斷。
好不容易某一天,劉爸爸發了工資,百年不遇早早下班回來,想帶著孩子們出去吃頓像樣的飯菜。三個孩子,最大的已經十五六歲,最小的也五歲了,可他們每一個都比實際年齡看起起來小得多,麵黃肌瘦,頭大身小子,嚴重營養不良。
想想也知道,大人也就罷了,可孩子們正長身體的時候,天天開水煮爛菜葉,粥稀得可以當鏡子,連吃飽都難,哪來的營養均衡。
劉爸爸做為一個男人,養不得家人,內心的苦楚可想而知。因此這一次好不容易拿到工資,不想去管有什麽必要支出,先帶著孩子們去吃頓好的再說。
劉騫很不幸地,當天正在發燒,為此馬阿姨不得不請天假照顧他。請一天假,要扣掉兩天的工資,馬阿姨一身疲憊,滿腹牢騷,恨恨地看著丈夫帶孩子走遠,朝劉騫胳膊上狠狠一掐,低聲咒罵他是討債鬼,要把一家都坑死,當初就應該打了他。
當天發生的事,每一個細節他都記得很清楚。尤其是當他吃過馬阿姨煮的薑湯,渾身冒汗,兩眼發黑,半夢半醒時,馬阿姨那一聲嘶心裂肺的呼喊。
劉騫再也沒有見過爸爸和哥哥姐姐,他問過無數次他們去哪了,都沒有得到回答。
不久之後,他們家突然有錢了。馬阿姨帶著他去了很大很大的商場,給他買了身新衣服,五歲的他興奮得不知道怎麽是好,試完說什麽也不捨得脫下來。人生第一次,他穿上了沒有補丁的衣服。
中午的時候吃到了可口的飯菜,從來沒有過的好吃,哪怕他已經吃飽,卻仍然不捨得停嘴,直到撐得想吐。
他以為自己在做夢,可這夢居然不用醒,一直做到現在。
他們住進了像樣的屋子,他也上了小學,跟其他小朋友沒什麽兩樣,母親對他越來越好,再也沒有掐過他,更沒有罵過他,像看護自己的眼珠子一樣看護他。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爸爸和哥哥姐姐不知道為什麽,再也沒有出現過。
直到他上了高中,才知道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麽。他跟媽媽現在的穩定生活,是爸爸和哥哥姐姐用拿換來的。
當年,他們吃完飯回來的路上,哥哥因為興奮,調皮地跑到馬路上,遠遠駛來了輛重載卡車,刺耳的剎車聲響起,兩股白煙直冒。司機的一切行為都沒辦法改變卡車奔著哥哥急速飛奔而去的結果。
生死攸關之際,身為父親和姐姐的本能讓他們沒有時間去判斷得失安危,紛紛不顧一切想要救下處於危險之中的親人。
結果卻是造成了更大的悲劇。三名親人命喪車輪之下,馬阿姨一個人扛起了所有傷與痛,為劉騫提供遮風擋雨的港灣。沒有人知道她到底在多少個夜晚躲在被窩裏哭泣,白天還得裝得若無其事。
劉騫這個多出來的孩子,竟成了馬阿姨唯一的依靠,她傾注了全部心血才將他養大。
得知親人身死才換來他的幸福生活,衣食住行,花的卻是自自己親人拿命換來的錢,才十六歲的少年心理崩潰了。
他不知道要如何宣洩內心巨大的悲痛,隻能選擇把自己灌醉,再無心學業或其他生活瑣事。那頹廢的樣子,讓馬阿姨心疼得不行,卻毫無辦法。
劉騫封閉起自己,不想讓任何人拯救他。
直到遇到許憑真。
這位大他二十餘歲的亦父亦友的大哥,既拯救了他,又毀滅了他。
天真不懂事的他在有毫無血緣的人對他好後,受寵若驚,他以為自己沒有什麽值得對方覬覦的,這份好才來得彌足珍貴。
但許憑真對他好不假,卻並非毫無目的。
喜歡同性,雖然不符合主流觀念,但是這是自己的事,與人無怨。如果你情我願,別人無可厚非。
但許憑真不僅喜歡同性,還喜歡年歲小,未成年的同性。單純可愛,長得又不錯的劉騫渾身散發出來的孤獨氣質給了他可乘之機,他先示好,讓劉騫失了戒心,終於在認識後兩個月的一天夜晚,成功將劉騫騙到自己家中過夜。
也是那一晚,他奸計得逞,在劉騫的喊叫反抗中,占有了他。
事後,劉騫氣得發瘋,恨不得一刀捅了許憑真。
現在的孩子普遍早熟,他怎麽可能不知道自己被如何了。奇恥大辱,外加被傷害和背叛的憤怒,讓他充滿玉石俱焚的渴望。
可體力上的弱勢,他根本不是已經成年的許憑真的對手,反抗的結果,是再一次受辱。
小小少年,連死都想到了。可他不是一個人,他還有個已經失去丈夫與兩個孩子的母親。
母親全部的心血都在他身上,他是她活下去的動力與牽掛。這條生命,不僅僅屬於他一個人,他無權放棄。
但絕對不能如此白白放過許憑真!他氣憤地想要報警。
許憑真連攔都不攔他,隨便他報,反正我國法律也沒有規定一個男的強啊奸另一個男的有什麽處罰。許憑真不是第一次做這種事了,根本不害怕。
打了一棍子再給個甜棗,是許憑真慣用伎倆,小小少年懂什麽,他連哄帶騙,保證以後對他好,絕對輕手輕腳再不弄疼他,竟真的哄住了劉騫。非但打消了報警的念頭,還一直與許憑真保持著這種關係。
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算不算是個同性戀,因為他唯一的性經驗,都來自於許憑真。也許浪子也有回頭的時候,許憑真跟他在一起之後,竟真的安定下來,當年馬阿姨買了小區的樓,許憑真也跟過來,與他們做了鄰居。
轉眼七年過去。劉騫從一個高中生變成大學畢業生,步入社會,開始工作。
兒子大了,馬阿姨的唯一願意就是兒子早點娶妻生子,給他生個大胖孫子抱抱。她開始廣泛發動自己的關係網,催著兒子去相親。
可劉騫已經有男友了,隻是見不得光而已,自然不願去相那勞什子親。但馬阿姨如何能接受劉騫的自己還小,想以事業為重,結婚不著急的藉口。
當媽的,怎麽會不了解自己的兒子,好幾次談心之下,兒子都對不願相親的理由吱唔不語,次數多了,馬阿姨起了疑心。
許憑真當年買與劉騫同一小區的房子是希望見心上人能近一些,但現在他們兩個偷偷摸摸的行為就等於全暴露在親近鄰居的眼皮子底下,隻要有人發現他們倆的不對勁,傳進馬阿姨耳朵裏是分分終的事。
就算他們再小心,這世上又怎麽會真的有不透風的牆。一年多前,在一起秘密約會時被馬阿姨逮個正著的劉騫垂頭喪氣跟馬阿姨回了家,留下許憑真獨自黯然神傷。
沒有哪個家長真能接受自己孩子是同性戀的事實,區別就在於有些家長更心疼孩子多一些,寧願自己傷心,也捨不得孩子難過。父母之愛子,是希望他們幸福快樂的。
可馬阿姨這麽些年了,一直把劉騫當精神支柱,唯一希望,怎麽可能接受得了兒子以後都可能沒有後代的事實。
想許憑真也四十多歲的人了,還單身一人,他是個沒爹沒娘的,沒人管,願意一直單著就單著,幹嘛來禍害她兒子?
以死相逼,讓劉騫答應再也不見許憑真,馬阿姨心頭的惡氣卻出不了。她甚至沒辦法光明正大上許憑真家去打死他,萬一鄰居知道了,會不會戴著有色眼鏡看她兒子呢?
投鼠忌器,馬阿姨怎一句憋屈了得,偏許憑真還就住在他們樓後,抬頭不見低頭見。
馬阿姨將劉騫看得死死的,絕對不給他任何機會偷偷去看許憑真,尤其在她知道當年許憑真對自己的兒子是用了強之後,她天天罵著許憑真不得好死。
沒想到,這一天居然真的來了,許憑真被殺,不知道是不是曾經他也強過別人,時隔多年,老天爺終於開眼,讓這惡人下了地獄。
劉騫不是殺人兇手,他單位的同事可以做證,死者被拋屍前後,劉騫一直在單位上班,沒有作案時間。至於馬阿姨,雖然言語惡毒,對許憑真恨之入骨,但還真沒那膽子下手殺人。
不過警方終於弄清了第二死者的身份,並且也確定,許憑真亦是同性戀者。
案情似乎已經明朗了。
「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劉騫,不會變魔術的那個。下麵是我的故事。」
五口之家。父母和三個孩子。
劉騫生於90年代中期,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現年不過二十三歲。剛剛大學畢業,找了份勉強能養活自己的工作,陪在母親身邊。
他曾經有過一個姐姐和一個哥哥。計劃生育抓得最嚴的時候,他的降生並沒有給家人帶來多少快樂。原本還勉強混口飽飯吃的劉家,口糧被奪,泥屋被扒,連豬圈裏馬上就要出欄的大肥肉也被牽走。
留給他們的,是家徒四壁,頂見日光。馬阿姨孕期缺乏營養,劉騫出生時又瘦又小,還沒有奶水吃,靠著好心的鄰居一口米湯一口奶水活下來,快1歲時,還不足十五斤,連路都不會走。
救急不救窮。親朋好友街裏街坊的日子都不好過,哪能一直養活著連大人帶孩子五口。再留在村子裏恐怕下場就是活活餓死。因為違反了計劃生育要求,他們家的口糧地都被大隊收回,以後的收益要用來代繳超生罰款。
小小的劉騫自有記憶以來,就是被帶大七歲的姐姐看護著,父母都是大忙人,難得一見,他們住在兩塊破布搭起來的帳篷裏,像老鼠一樣,遊蕩在城市邊緣,他甚至記得哥哥從垃圾堆裏撿來半根別人丟棄的火腿腸,肉的香氣讓他垂涎三尺。
古語雲,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所有的文明與禮貌都是建立在能吃飽穿暖的前提下的。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孩子,哪裏知道什麽叫髒,什麽叫無禮。
他隻知道,自己餓了,想吃肉,自己沒衣服穿,不能光著出去。四五歲的孩子,做些偷雞摸狗的事,隻為吃飽肚子。沒有人會為了這樣的孩子深咎,最多隻是逮著送到他父母跟前,罵些牽連了祖宗十八代之類難聽的話。
對於不懂事的孩子來說,罵兩句無關痛癢,能吃飽才是天大的事。
可小孩子不懂事,大人怎麽會不懂?馬阿姨以前家裏雖然也不富裕,但至少還不至於餓著孩子,自從劉騫出生,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心情怎一句鬱悶了得。
從發現懷孕到生下孩子,馬阿姨無數次想要打掉他,是劉爸爸一力堅持,非要不可,說孩子是上輩子修來的緣份,一條生命,哪能隨意處理。
他們以為鎮裏的計生幹部頂多罰點錢,拉點糧拉倒。反正他們也沒什麽錢,就算全給他們,有地有手,他們一樣能過下去。
可誰知道那幾年集中超生的太多太多,他們正撞到槍口上,成了被殺來儆猴的雞。從最開始的躲躲閃閃到孩子出生後拆房搬糧,讓馬阿姨的疲於應對都轉變成對劉騫的不喜。
如果不是這個超生的老三,他們仍然可以過著安定的生活,至少有兩間祖屋能住,隔三差五還能吃頓好的。哪像現在,跟流浪漢做鄰居。
夫妻倆每人每天平均工作十二個小時,才能勉強讓他們在城市邊緣活下去,想要活得更好,活得有尊嚴,似乎是不可能的事。
這一肚子怨氣少不了要發泄在三兒子和丈夫身上,他們既貧窮又可悲,最慘的是,一點也不快樂。
每個人,包括最小還不夠懂事的劉騫,都日日夜夜盼著天上掉餡餅,讓他們家富裕起來。
然後,諷刺的是,他們家真的有錢了,付出的代價哪怕現在回想起來,仍然讓人肝腸寸斷。
好不容易某一天,劉爸爸發了工資,百年不遇早早下班回來,想帶著孩子們出去吃頓像樣的飯菜。三個孩子,最大的已經十五六歲,最小的也五歲了,可他們每一個都比實際年齡看起起來小得多,麵黃肌瘦,頭大身小子,嚴重營養不良。
想想也知道,大人也就罷了,可孩子們正長身體的時候,天天開水煮爛菜葉,粥稀得可以當鏡子,連吃飽都難,哪來的營養均衡。
劉爸爸做為一個男人,養不得家人,內心的苦楚可想而知。因此這一次好不容易拿到工資,不想去管有什麽必要支出,先帶著孩子們去吃頓好的再說。
劉騫很不幸地,當天正在發燒,為此馬阿姨不得不請天假照顧他。請一天假,要扣掉兩天的工資,馬阿姨一身疲憊,滿腹牢騷,恨恨地看著丈夫帶孩子走遠,朝劉騫胳膊上狠狠一掐,低聲咒罵他是討債鬼,要把一家都坑死,當初就應該打了他。
當天發生的事,每一個細節他都記得很清楚。尤其是當他吃過馬阿姨煮的薑湯,渾身冒汗,兩眼發黑,半夢半醒時,馬阿姨那一聲嘶心裂肺的呼喊。
劉騫再也沒有見過爸爸和哥哥姐姐,他問過無數次他們去哪了,都沒有得到回答。
不久之後,他們家突然有錢了。馬阿姨帶著他去了很大很大的商場,給他買了身新衣服,五歲的他興奮得不知道怎麽是好,試完說什麽也不捨得脫下來。人生第一次,他穿上了沒有補丁的衣服。
中午的時候吃到了可口的飯菜,從來沒有過的好吃,哪怕他已經吃飽,卻仍然不捨得停嘴,直到撐得想吐。
他以為自己在做夢,可這夢居然不用醒,一直做到現在。
他們住進了像樣的屋子,他也上了小學,跟其他小朋友沒什麽兩樣,母親對他越來越好,再也沒有掐過他,更沒有罵過他,像看護自己的眼珠子一樣看護他。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爸爸和哥哥姐姐不知道為什麽,再也沒有出現過。
直到他上了高中,才知道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麽。他跟媽媽現在的穩定生活,是爸爸和哥哥姐姐用拿換來的。
當年,他們吃完飯回來的路上,哥哥因為興奮,調皮地跑到馬路上,遠遠駛來了輛重載卡車,刺耳的剎車聲響起,兩股白煙直冒。司機的一切行為都沒辦法改變卡車奔著哥哥急速飛奔而去的結果。
生死攸關之際,身為父親和姐姐的本能讓他們沒有時間去判斷得失安危,紛紛不顧一切想要救下處於危險之中的親人。
結果卻是造成了更大的悲劇。三名親人命喪車輪之下,馬阿姨一個人扛起了所有傷與痛,為劉騫提供遮風擋雨的港灣。沒有人知道她到底在多少個夜晚躲在被窩裏哭泣,白天還得裝得若無其事。
劉騫這個多出來的孩子,竟成了馬阿姨唯一的依靠,她傾注了全部心血才將他養大。
得知親人身死才換來他的幸福生活,衣食住行,花的卻是自自己親人拿命換來的錢,才十六歲的少年心理崩潰了。
他不知道要如何宣洩內心巨大的悲痛,隻能選擇把自己灌醉,再無心學業或其他生活瑣事。那頹廢的樣子,讓馬阿姨心疼得不行,卻毫無辦法。
劉騫封閉起自己,不想讓任何人拯救他。
直到遇到許憑真。
這位大他二十餘歲的亦父亦友的大哥,既拯救了他,又毀滅了他。
天真不懂事的他在有毫無血緣的人對他好後,受寵若驚,他以為自己沒有什麽值得對方覬覦的,這份好才來得彌足珍貴。
但許憑真對他好不假,卻並非毫無目的。
喜歡同性,雖然不符合主流觀念,但是這是自己的事,與人無怨。如果你情我願,別人無可厚非。
但許憑真不僅喜歡同性,還喜歡年歲小,未成年的同性。單純可愛,長得又不錯的劉騫渾身散發出來的孤獨氣質給了他可乘之機,他先示好,讓劉騫失了戒心,終於在認識後兩個月的一天夜晚,成功將劉騫騙到自己家中過夜。
也是那一晚,他奸計得逞,在劉騫的喊叫反抗中,占有了他。
事後,劉騫氣得發瘋,恨不得一刀捅了許憑真。
現在的孩子普遍早熟,他怎麽可能不知道自己被如何了。奇恥大辱,外加被傷害和背叛的憤怒,讓他充滿玉石俱焚的渴望。
可體力上的弱勢,他根本不是已經成年的許憑真的對手,反抗的結果,是再一次受辱。
小小少年,連死都想到了。可他不是一個人,他還有個已經失去丈夫與兩個孩子的母親。
母親全部的心血都在他身上,他是她活下去的動力與牽掛。這條生命,不僅僅屬於他一個人,他無權放棄。
但絕對不能如此白白放過許憑真!他氣憤地想要報警。
許憑真連攔都不攔他,隨便他報,反正我國法律也沒有規定一個男的強啊奸另一個男的有什麽處罰。許憑真不是第一次做這種事了,根本不害怕。
打了一棍子再給個甜棗,是許憑真慣用伎倆,小小少年懂什麽,他連哄帶騙,保證以後對他好,絕對輕手輕腳再不弄疼他,竟真的哄住了劉騫。非但打消了報警的念頭,還一直與許憑真保持著這種關係。
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算不算是個同性戀,因為他唯一的性經驗,都來自於許憑真。也許浪子也有回頭的時候,許憑真跟他在一起之後,竟真的安定下來,當年馬阿姨買了小區的樓,許憑真也跟過來,與他們做了鄰居。
轉眼七年過去。劉騫從一個高中生變成大學畢業生,步入社會,開始工作。
兒子大了,馬阿姨的唯一願意就是兒子早點娶妻生子,給他生個大胖孫子抱抱。她開始廣泛發動自己的關係網,催著兒子去相親。
可劉騫已經有男友了,隻是見不得光而已,自然不願去相那勞什子親。但馬阿姨如何能接受劉騫的自己還小,想以事業為重,結婚不著急的藉口。
當媽的,怎麽會不了解自己的兒子,好幾次談心之下,兒子都對不願相親的理由吱唔不語,次數多了,馬阿姨起了疑心。
許憑真當年買與劉騫同一小區的房子是希望見心上人能近一些,但現在他們兩個偷偷摸摸的行為就等於全暴露在親近鄰居的眼皮子底下,隻要有人發現他們倆的不對勁,傳進馬阿姨耳朵裏是分分終的事。
就算他們再小心,這世上又怎麽會真的有不透風的牆。一年多前,在一起秘密約會時被馬阿姨逮個正著的劉騫垂頭喪氣跟馬阿姨回了家,留下許憑真獨自黯然神傷。
沒有哪個家長真能接受自己孩子是同性戀的事實,區別就在於有些家長更心疼孩子多一些,寧願自己傷心,也捨不得孩子難過。父母之愛子,是希望他們幸福快樂的。
可馬阿姨這麽些年了,一直把劉騫當精神支柱,唯一希望,怎麽可能接受得了兒子以後都可能沒有後代的事實。
想許憑真也四十多歲的人了,還單身一人,他是個沒爹沒娘的,沒人管,願意一直單著就單著,幹嘛來禍害她兒子?
以死相逼,讓劉騫答應再也不見許憑真,馬阿姨心頭的惡氣卻出不了。她甚至沒辦法光明正大上許憑真家去打死他,萬一鄰居知道了,會不會戴著有色眼鏡看她兒子呢?
投鼠忌器,馬阿姨怎一句憋屈了得,偏許憑真還就住在他們樓後,抬頭不見低頭見。
馬阿姨將劉騫看得死死的,絕對不給他任何機會偷偷去看許憑真,尤其在她知道當年許憑真對自己的兒子是用了強之後,她天天罵著許憑真不得好死。
沒想到,這一天居然真的來了,許憑真被殺,不知道是不是曾經他也強過別人,時隔多年,老天爺終於開眼,讓這惡人下了地獄。
劉騫不是殺人兇手,他單位的同事可以做證,死者被拋屍前後,劉騫一直在單位上班,沒有作案時間。至於馬阿姨,雖然言語惡毒,對許憑真恨之入骨,但還真沒那膽子下手殺人。
不過警方終於弄清了第二死者的身份,並且也確定,許憑真亦是同性戀者。
案情似乎已經明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