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希蕁有些悵然,那個會在別人都覺得他是家中的頂樑柱,便理所當然地得撐起父母和姐姐的全部希望時,遞給他一張紙巾擦幹淨頭上的淚,然後說你真的好辛苦的大男孩,已經不在了,卻沒有死於病痛的折磨。第一次,他為自己沒有積極配合的行為感到愧疚,因此送走郭建峰和文沫時他便沒有了那麽強烈的牴觸情緒。
偵查視線被集中到陳家。陳智睿的死,與前兩起案子比起來,疑點最多。首先,陳智睿死時家裏還有母親在隔壁熟睡,現場不可控的變量最多,比起前兩起案子,這一起,兇手在作案時顯然自信心最膨脹,其次,兇手第一次在現場留下作案工具,雖然沒能給警方提供什麽線索,但至少讓死者的母親第一時間報了警,如果沒有針管留下,死者被紮成馬蜂窩的胳膊根本不會引起警方過多注意。剛剛從醫院做完大手術回家的死者身上有針孔再正常不過了,也許死者的死會被當作術後併發症,而非謀殺,最後,陳智睿所在的小區雖然陳舊,但是附近卻很繁華,攝像頭遍地,兇手被某個監控視頻拍到的可能很高,雖然因為範圍巨大,而且沒有明確目標前一一比對想找出兇手是不可能的,但是一旦犯罪嫌疑人被抓,再反向比對,幾乎可以算得上鐵證。
為什麽第三起案子有這麽多區別?是什麽讓兇手從小心謹慎變成粗心大意,僅僅是他兩次成功作案便給了他盲目自信嗎?
文沫可不這麽認為。連環殺人犯,一旦行成自己的風格後,在作案時會近乎嚴苛地要求自己保持統一,他們多數有高度的條理性,很明白自己在做什麽,殺人手段也許會變化,但是在現場留下自己決定性特徵的步驟不會省略,同樣的,他本身表示出來的性格特徵也不會一夜之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除非死者與兇手之間還有別的聯繫,對兇手來說,陳智睿是特別的那一個,他跟羅敏和她的瘋猴子,以及武慶毅不同,他們之於他是陌生人,但是陳智睿不是!
生病後的陳智睿全部生活除了父母就是醫院,他沒有朋友,沒有愛人,與他關係最親近的,隻有父母!父母殺子女,雖然有些匪夷所思,但警方還是決定照著這個方向查一查,但求不遺漏任何可能。
這一查,還真查出來不少事。模範家庭如陳家,背地裏也有很多看不見的齷齪。
陳媽媽在發現兒子死了後有多悲痛,文沫親眼所見,她相信,陳媽媽是真的悲痛,因為假的就是假的,裝得再像也會有破綻,殺了自己親生孩子的父母文沫不是沒遇到過。大約虎毒食子是人間悲劇中最悲慘的一種,曾經留給她很深的印象,所以在她頻繁閃現的破碎記憶中,就有這樣一個女人。她裝得很像,抱著孩子的屍體哭得不能自已,表情動作都十分到位,像是精心演習過,從始至終,都把失子的母親表達得活靈活現。隻到最後,依依不捨放下孩子屍體時,她第一時間掏出隨身攜帶的小鏡子,檢查自己的妝容,才露出馬腳。陳媽媽沒有破綻,她悲傷得極自然,痛到極致,是無法偽裝的。
反倒是陳爸爸有些意思。陳爸爸為了兒子的病,必須要努力掙錢,因為隻有他掙到足夠的錢,才能為兒子買來命。人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卻沒有人說久病床前無老子,但是道理卻是相通的。誰也沒有辦法長久以來負擔別人的生命,這個擔心太沉太重,哪怕是親生,也會有覺得疲憊的一天。
陳爸爸四十多歲的人,明顯比同齡人蒼老得多。背屍人為什麽明明報酬不低卻沒有多少人願意做,晦氣是一方麵,晝伏夜出是一方麵,更多的是來自自己的心理壓力。這註定是份孤獨的職業,不被人理解,不被人接受。哪怕親密如夫妻,陳媽媽也無法過自己心裏那道關。陳爸爸和陳媽媽貌合神離有些日子了,他們還保持著婚姻關係沒有離,一是上了些年歲,在他們結婚那個年代,還是相信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神話的,離婚是丟人的事,隻要能勉強過下去的,沒有人願意離婚。隻要陳爸爸不與自己親熱,別用他碰屍體的手碰她,日子也過得,更重要的是,陳智睿需要治療,需要很多很多的錢,以陳媽媽的能力絕對掙不到的錢,她瘋了才會把家裏的搖錢樹陳爸爸推開。
男人大約不會像女人一樣,對自己的子女產生死都不能放手,哪怕有一絲希望,傾家蕩產都得治的念頭,少了十月懷胎的甜蜜與一朝分娩的痛苦,小生命來到世界上對他們來說十分容易,所以他們更理性,也更冷情。如果不是陳媽媽一直堅持,陳爸爸早就選擇放棄了。
一個病孩子,浪費了大量的金錢,摧殘了他的和諧婚姻,更耗盡了他對陳智睿全部的愛。孩子嘛,隻要有女人,隨便生幾個都會有,他們一樣會長大成人,熱熱鬧鬧圍著他喊爸爸,他才四十多歲,想生的話還有的是機會,為什麽偏要一根歪脖樹上吊死?
陳爸爸的工作時間其實非常自由,有工作了去做,沒事的時候才不會有人管他去了哪裏。背屍工不好找啊,輕易誰也不會管他,隻要他該做的都做好了就行。
好巧不巧的,三起案件發生時,陳爸爸都沒有不在場證明。至於作案動機?詐騙保險金算嗎?
是的,陳智睿有一份保額不低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是陳爸爸陳景治一年前為他投的。如果陳智睿死於疾病,他們一家拿不到一毛錢的保險賠償,但如何陳智睿死於意外或者謀殺,陳景治做為唯一受益人,可以得到兩百萬人民幣。
兩百萬,不是個小數目,尤其是對陳家這種為治病已經掏光了家底的人家來說。陳爸爸的疲憊是有目共睹的,沉重的生活壓力已經讓他越來越狂躁,沒有誰能長長久久地背負著另外一個人的性命,哪怕是自己的親兒子也不行。
最最可疑的是,陳智睿的這份保險,正是陳景治買的,花費的金錢對於他們風雨飄搖的小家來說難以負擔。
大多數的中國人不喜歡買保險,大概是因為保險保障的多是災難與疾病,聽起來就讓人不舒服,買了保險,就好像是期待這些不幸發生一樣,大多數人,尤其是家境不太寬裕的人家,是不會想著買一份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的保險的。因此陳景治的行為便顯得怪異起來:陳智睿得了不治之症,再如何努力想方設法地延長生命,死亡都會降臨得比他同齡人要早得多,而且他現在除了定期去醫院複查,感覺身體好的時候在陽光下隨便走一走——即使陳智睿一直強調自己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但是隻要他稍微有一點出格的行為,陳媽媽總是一副嚇得要暈過去的模樣,多多少少也限製了陳智睿的行動,他已經這樣了,唯一能為父母做的就是盡管少讓他們操點心,如果母親非要把他看成被風一吹就倒的瓷娃娃,他必須要顧忌她的感受,哪怕這就意味著他必須長時間關在家裏,像坐牢一樣——隻要有可能,陳媽媽一定會寸步不離地守著兒子的,簡直就像老母雞護小雞一樣,極盡細緻周到。
有個如此護犢子的老娘在,陳智睿遇到危險的可能無限趨近於零,他還怎麽遇到意外?陳景治的做法,無異於將錢白白扔到水裏打了水漂,還是連響聲都沒聽到的那種。彼時正是陳智睿剛剛做完第二次手術,漫長的恢復期還需要大筆的花銷,可是陳景治卻把家裏邊為數不多的積蓄這樣敗完,氣得陳媽媽暴跳如雷,吵得樓上樓下一整夜都沒睡好覺,最後還是陳智睿出聲,才讓氣得冒煙的陳媽媽理智回歸,無論跟丈夫有多大不合,都不能耽誤到兒子的正常休息。
那段時光陳家過得甚是悽慘,連陳媽媽都不得不跑去兼職送快遞掙一份收入,不然買菜的錢都沒有,一家人都得餓死。
陳智睿擁有比同齡人更早熟且敏感的心。他在本該天真爛漫的年紀已經開始麵對生死考驗,自然不會再繼續幼稚下去。因此他一早就發現,似乎父親對他的感情有些複雜。心疼有之,畢竟是自己的親骨肉,又養了十多年,一丁點都不愛不可能,便是養條狗,十多年來下,狗要死了,也會傷心難過掉幾滴眼淚,更何況是自己兒子;厭惡有之,原本陳景治有份掙得雖然不多也夠溫飽的工作,清閑體麵,平時基本上都是混時間,雷打不動到日子開支,本來就是胸無大誌的一個人,就想安安穩穩地生活著,可是平靜的一切都被兒子打破,連妻子原本的工作都不得不辭掉去照顧兒子,壓在他身上的擔子自然更重,為了錢,為了短時間內能掙到盡可能多的錢,他犧牲了自己,以達到成全家人的目的,如果僅僅是累些苦些他也能忍,但是妻子對他的躲避卻讓他傷透了心,連帶著始作俑者陳智睿自然不受待見。
警方對陳景治的懷疑,在他來公安局找郭建峰,想開具一封陳智睿是被謀殺的證明信時達到了頂峰。按正常手續來說,被謀殺的受害者家屬想要申領保險金,一般都得等到兇手落網,不然保險公司不會承認保險需要履行賠償義務,有的案子拖得時間實在太長的,公安機關也會出具相關手續,但那是極少數,大多數的死者家屬的關注點還是一直放在為親人討公道上的。人都沒了,錢不錢的,也就沒那麽重要了。
可是陳智睿到現在為止,滿打滿算也才死了不過六天,還遠遠到不了拖得太長的範圍,便是區區幾天都等不得?有哪一個父親會這麽做?花錢的大頭都沒了,他是著急拿錢幹什麽去?
陳景治既有作案時間,又有作案動機,而且他家裏邊,他極了解,又有鑰匙,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麽陳家的門鎖沒有被撬過的痕跡,陳媽媽為什麽熟睡中一直沒有驚醒,以及陳智睿身上為什麽一點反抗傷痕都沒有,就那麽乖乖地任人將粗粗的針頭紮進血管,還推了管空氣進去。做為一個足夠懂事的孩子,一旦陳智睿確認父親根本不想讓他繼續活下去,而且還想親自動手殺他,他大約是生不出反抗的心的,不被祝福的生命,不如趁早結束得好,也省得自己跟家人都受罪。
當警方的調查目標集中到陳景治身上,再不像沒頭蒼蠅似的到底亂找後,鐵一般的物證漸漸浮出水麵:案發當晚,陳景治被拍到淩晨在家附近出現過,而那個時段他之前卻說自己一直在上班來著,殯儀館離他家,開車還需要近一個小時車程,更何況陳景治名下根本沒有車,而他本人更是連駕照都沒有,他有什麽理由大半夜的回來?殺死陳智睿的針筒,是陳景治親自去買的,因為他們家附近藥店的店員記憶十分深刻,警方隻上門稍加詢問,他們就很輕易地從一眾照片中認出了陳景治,指認就是這個脾氣很壞的老頭子需要買一根大號針筒,而他們庫裏沒貨,讓他第二天再來時,他很惡毒地咒罵著他們每一個人,種種汙言穢語實在是讓人印象深刻。
證據足夠,警方決定逮捕陳景治。他似乎對自己被捕一點都不奇怪,既不否認自己買了針筒,又不否認在兒子死亡當晚他在家附近遊蕩,可是卻拒不承認殺人。他很懂法,直指警方這些所謂的鐵證不過都是間接證據,他們仍然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是他將針筒紮進了兒子的胳膊,是他將空氣推進兒子的身體。
「隻要沒有別的證據,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認罪的。」這是陳景治的原話。
(本章完)
泰國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視頻曝光 撲倒男主好飢_渴!!請關注 ()!!
偵查視線被集中到陳家。陳智睿的死,與前兩起案子比起來,疑點最多。首先,陳智睿死時家裏還有母親在隔壁熟睡,現場不可控的變量最多,比起前兩起案子,這一起,兇手在作案時顯然自信心最膨脹,其次,兇手第一次在現場留下作案工具,雖然沒能給警方提供什麽線索,但至少讓死者的母親第一時間報了警,如果沒有針管留下,死者被紮成馬蜂窩的胳膊根本不會引起警方過多注意。剛剛從醫院做完大手術回家的死者身上有針孔再正常不過了,也許死者的死會被當作術後併發症,而非謀殺,最後,陳智睿所在的小區雖然陳舊,但是附近卻很繁華,攝像頭遍地,兇手被某個監控視頻拍到的可能很高,雖然因為範圍巨大,而且沒有明確目標前一一比對想找出兇手是不可能的,但是一旦犯罪嫌疑人被抓,再反向比對,幾乎可以算得上鐵證。
為什麽第三起案子有這麽多區別?是什麽讓兇手從小心謹慎變成粗心大意,僅僅是他兩次成功作案便給了他盲目自信嗎?
文沫可不這麽認為。連環殺人犯,一旦行成自己的風格後,在作案時會近乎嚴苛地要求自己保持統一,他們多數有高度的條理性,很明白自己在做什麽,殺人手段也許會變化,但是在現場留下自己決定性特徵的步驟不會省略,同樣的,他本身表示出來的性格特徵也不會一夜之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除非死者與兇手之間還有別的聯繫,對兇手來說,陳智睿是特別的那一個,他跟羅敏和她的瘋猴子,以及武慶毅不同,他們之於他是陌生人,但是陳智睿不是!
生病後的陳智睿全部生活除了父母就是醫院,他沒有朋友,沒有愛人,與他關係最親近的,隻有父母!父母殺子女,雖然有些匪夷所思,但警方還是決定照著這個方向查一查,但求不遺漏任何可能。
這一查,還真查出來不少事。模範家庭如陳家,背地裏也有很多看不見的齷齪。
陳媽媽在發現兒子死了後有多悲痛,文沫親眼所見,她相信,陳媽媽是真的悲痛,因為假的就是假的,裝得再像也會有破綻,殺了自己親生孩子的父母文沫不是沒遇到過。大約虎毒食子是人間悲劇中最悲慘的一種,曾經留給她很深的印象,所以在她頻繁閃現的破碎記憶中,就有這樣一個女人。她裝得很像,抱著孩子的屍體哭得不能自已,表情動作都十分到位,像是精心演習過,從始至終,都把失子的母親表達得活靈活現。隻到最後,依依不捨放下孩子屍體時,她第一時間掏出隨身攜帶的小鏡子,檢查自己的妝容,才露出馬腳。陳媽媽沒有破綻,她悲傷得極自然,痛到極致,是無法偽裝的。
反倒是陳爸爸有些意思。陳爸爸為了兒子的病,必須要努力掙錢,因為隻有他掙到足夠的錢,才能為兒子買來命。人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卻沒有人說久病床前無老子,但是道理卻是相通的。誰也沒有辦法長久以來負擔別人的生命,這個擔心太沉太重,哪怕是親生,也會有覺得疲憊的一天。
陳爸爸四十多歲的人,明顯比同齡人蒼老得多。背屍人為什麽明明報酬不低卻沒有多少人願意做,晦氣是一方麵,晝伏夜出是一方麵,更多的是來自自己的心理壓力。這註定是份孤獨的職業,不被人理解,不被人接受。哪怕親密如夫妻,陳媽媽也無法過自己心裏那道關。陳爸爸和陳媽媽貌合神離有些日子了,他們還保持著婚姻關係沒有離,一是上了些年歲,在他們結婚那個年代,還是相信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神話的,離婚是丟人的事,隻要能勉強過下去的,沒有人願意離婚。隻要陳爸爸不與自己親熱,別用他碰屍體的手碰她,日子也過得,更重要的是,陳智睿需要治療,需要很多很多的錢,以陳媽媽的能力絕對掙不到的錢,她瘋了才會把家裏的搖錢樹陳爸爸推開。
男人大約不會像女人一樣,對自己的子女產生死都不能放手,哪怕有一絲希望,傾家蕩產都得治的念頭,少了十月懷胎的甜蜜與一朝分娩的痛苦,小生命來到世界上對他們來說十分容易,所以他們更理性,也更冷情。如果不是陳媽媽一直堅持,陳爸爸早就選擇放棄了。
一個病孩子,浪費了大量的金錢,摧殘了他的和諧婚姻,更耗盡了他對陳智睿全部的愛。孩子嘛,隻要有女人,隨便生幾個都會有,他們一樣會長大成人,熱熱鬧鬧圍著他喊爸爸,他才四十多歲,想生的話還有的是機會,為什麽偏要一根歪脖樹上吊死?
陳爸爸的工作時間其實非常自由,有工作了去做,沒事的時候才不會有人管他去了哪裏。背屍工不好找啊,輕易誰也不會管他,隻要他該做的都做好了就行。
好巧不巧的,三起案件發生時,陳爸爸都沒有不在場證明。至於作案動機?詐騙保險金算嗎?
是的,陳智睿有一份保額不低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是陳爸爸陳景治一年前為他投的。如果陳智睿死於疾病,他們一家拿不到一毛錢的保險賠償,但如何陳智睿死於意外或者謀殺,陳景治做為唯一受益人,可以得到兩百萬人民幣。
兩百萬,不是個小數目,尤其是對陳家這種為治病已經掏光了家底的人家來說。陳爸爸的疲憊是有目共睹的,沉重的生活壓力已經讓他越來越狂躁,沒有誰能長長久久地背負著另外一個人的性命,哪怕是自己的親兒子也不行。
最最可疑的是,陳智睿的這份保險,正是陳景治買的,花費的金錢對於他們風雨飄搖的小家來說難以負擔。
大多數的中國人不喜歡買保險,大概是因為保險保障的多是災難與疾病,聽起來就讓人不舒服,買了保險,就好像是期待這些不幸發生一樣,大多數人,尤其是家境不太寬裕的人家,是不會想著買一份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的保險的。因此陳景治的行為便顯得怪異起來:陳智睿得了不治之症,再如何努力想方設法地延長生命,死亡都會降臨得比他同齡人要早得多,而且他現在除了定期去醫院複查,感覺身體好的時候在陽光下隨便走一走——即使陳智睿一直強調自己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但是隻要他稍微有一點出格的行為,陳媽媽總是一副嚇得要暈過去的模樣,多多少少也限製了陳智睿的行動,他已經這樣了,唯一能為父母做的就是盡管少讓他們操點心,如果母親非要把他看成被風一吹就倒的瓷娃娃,他必須要顧忌她的感受,哪怕這就意味著他必須長時間關在家裏,像坐牢一樣——隻要有可能,陳媽媽一定會寸步不離地守著兒子的,簡直就像老母雞護小雞一樣,極盡細緻周到。
有個如此護犢子的老娘在,陳智睿遇到危險的可能無限趨近於零,他還怎麽遇到意外?陳景治的做法,無異於將錢白白扔到水裏打了水漂,還是連響聲都沒聽到的那種。彼時正是陳智睿剛剛做完第二次手術,漫長的恢復期還需要大筆的花銷,可是陳景治卻把家裏邊為數不多的積蓄這樣敗完,氣得陳媽媽暴跳如雷,吵得樓上樓下一整夜都沒睡好覺,最後還是陳智睿出聲,才讓氣得冒煙的陳媽媽理智回歸,無論跟丈夫有多大不合,都不能耽誤到兒子的正常休息。
那段時光陳家過得甚是悽慘,連陳媽媽都不得不跑去兼職送快遞掙一份收入,不然買菜的錢都沒有,一家人都得餓死。
陳智睿擁有比同齡人更早熟且敏感的心。他在本該天真爛漫的年紀已經開始麵對生死考驗,自然不會再繼續幼稚下去。因此他一早就發現,似乎父親對他的感情有些複雜。心疼有之,畢竟是自己的親骨肉,又養了十多年,一丁點都不愛不可能,便是養條狗,十多年來下,狗要死了,也會傷心難過掉幾滴眼淚,更何況是自己兒子;厭惡有之,原本陳景治有份掙得雖然不多也夠溫飽的工作,清閑體麵,平時基本上都是混時間,雷打不動到日子開支,本來就是胸無大誌的一個人,就想安安穩穩地生活著,可是平靜的一切都被兒子打破,連妻子原本的工作都不得不辭掉去照顧兒子,壓在他身上的擔子自然更重,為了錢,為了短時間內能掙到盡可能多的錢,他犧牲了自己,以達到成全家人的目的,如果僅僅是累些苦些他也能忍,但是妻子對他的躲避卻讓他傷透了心,連帶著始作俑者陳智睿自然不受待見。
警方對陳景治的懷疑,在他來公安局找郭建峰,想開具一封陳智睿是被謀殺的證明信時達到了頂峰。按正常手續來說,被謀殺的受害者家屬想要申領保險金,一般都得等到兇手落網,不然保險公司不會承認保險需要履行賠償義務,有的案子拖得時間實在太長的,公安機關也會出具相關手續,但那是極少數,大多數的死者家屬的關注點還是一直放在為親人討公道上的。人都沒了,錢不錢的,也就沒那麽重要了。
可是陳智睿到現在為止,滿打滿算也才死了不過六天,還遠遠到不了拖得太長的範圍,便是區區幾天都等不得?有哪一個父親會這麽做?花錢的大頭都沒了,他是著急拿錢幹什麽去?
陳景治既有作案時間,又有作案動機,而且他家裏邊,他極了解,又有鑰匙,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麽陳家的門鎖沒有被撬過的痕跡,陳媽媽為什麽熟睡中一直沒有驚醒,以及陳智睿身上為什麽一點反抗傷痕都沒有,就那麽乖乖地任人將粗粗的針頭紮進血管,還推了管空氣進去。做為一個足夠懂事的孩子,一旦陳智睿確認父親根本不想讓他繼續活下去,而且還想親自動手殺他,他大約是生不出反抗的心的,不被祝福的生命,不如趁早結束得好,也省得自己跟家人都受罪。
當警方的調查目標集中到陳景治身上,再不像沒頭蒼蠅似的到底亂找後,鐵一般的物證漸漸浮出水麵:案發當晚,陳景治被拍到淩晨在家附近出現過,而那個時段他之前卻說自己一直在上班來著,殯儀館離他家,開車還需要近一個小時車程,更何況陳景治名下根本沒有車,而他本人更是連駕照都沒有,他有什麽理由大半夜的回來?殺死陳智睿的針筒,是陳景治親自去買的,因為他們家附近藥店的店員記憶十分深刻,警方隻上門稍加詢問,他們就很輕易地從一眾照片中認出了陳景治,指認就是這個脾氣很壞的老頭子需要買一根大號針筒,而他們庫裏沒貨,讓他第二天再來時,他很惡毒地咒罵著他們每一個人,種種汙言穢語實在是讓人印象深刻。
證據足夠,警方決定逮捕陳景治。他似乎對自己被捕一點都不奇怪,既不否認自己買了針筒,又不否認在兒子死亡當晚他在家附近遊蕩,可是卻拒不承認殺人。他很懂法,直指警方這些所謂的鐵證不過都是間接證據,他們仍然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是他將針筒紮進了兒子的胳膊,是他將空氣推進兒子的身體。
「隻要沒有別的證據,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認罪的。」這是陳景治的原話。
(本章完)
泰國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視頻曝光 撲倒男主好飢_渴!!請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