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宗清這前半句話問得奇怪,薛凝便瞧向“端王妃”,待得看到沈妱的臉時,霎時間麵色大變,險些跌掉手中的琵琶。
沈妱自然知道霍宗清的惡意,心裏有些厭惡,聲音懶怠,“長公主殿下盡興就好。”
“哦——”霍宗清將尾音拖得老長,“薛凝,看來你這琵琶技藝還需再練。提不起端王妃的興趣呢。”
薛凝隻管遭了雷劈一般看著沈妱,充耳不聞——
得到薛家被抄的消息時,她還在嘉義做著婢女,滿心裏都是對沈妱的怨恨。上京後挫折磨難接連不斷,她的和母親一起被太子帶入府中泄憤,無人可恨時,更是將所有的恨意集中到了沈妱的頭上。
在太子府上做樂姬,她自然也聽說了許多端王府的逸聞,說向來不近女色的端王殿下娶了一位王妃,幾乎能寵上雲端。
薛凝當然記得端王的英姿,心裏好生豔羨,繼而便又恨命運不公——若她還是薛府金尊玉貴的千金,哪怕坐不到側妃之位,做個滕妾也能知足。
可她怎麽都沒想到,那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端王妃,竟然會是沈妱!
怎麽可以是沈妱!那個出身布衣之家、除了那張臉蛋之外一無是處的沈妱!
如今四目相對,昔日廬陵城裏不起眼的民女變成了高居宴上、女官婢女環侍的親王正妃,而她卻早已不複昔日的倨傲態度,成了供人玩樂、卑躬屈膝的樂姬玩物。
曾經瞧不上的人驟然居高臨下的看著她,薛凝前所未有的覺得羞憤,那比當初她被太子扒光了扔在下人房裏時更讓人羞憤難當。
她恨不得立時抱著琵琶鑽到地底下,再也不要看見這個人。
亦或者,尋一把利刃刺入她的胸膛,將胸中所有的怨恨泄盡。
霍宗清的話她並沒有聽進去,隻是盯著沈妱,半點都沒想到這樣做的失禮。
還是在沈妱左右護駕的康嬤嬤最先反應過來,沉聲道:“不可對王妃失禮!”
仿佛一記響亮的耳光落在臉上,薛凝驀然低下頭,許久不曾有過的淚水又湧了出來,一瞬間模糊實現,她慌不擇路,抱著琵琶跑了出去。
沈妱依舊端坐在那裏,感受到了一道道滿含打量的目光。
剛才薛凝那樣失態,自然是落進了所有人的眼中,恐怕此時心裏都演繹出了好幾種故事。沈妱畢竟還不習慣這樣的氛圍,尤其是剛才意料之外的見到薛凝時情緒有些不穩,此時不由捏緊了茶杯。
後頭康嬤嬤似乎能看出她的緊張,低聲道:“王妃若想醒醒酒麽?”
“不必。”沈妱搖了搖頭,掩飾隻會欲蓋彌彰,她最了解這些人歪曲事實的本事。今日若她逃離出去,恐怕更會惹得猜測紛紛。
康嬤嬤卻是隨了徐琰的脾氣,低聲道:“王妃不必理會這些人。”
沈妱“嗯”了一聲,清茶入口,到底鎮定了幾分。她含笑瞧向霍宗清,語調如常,“霍姑娘還是喜歡開玩笑。薛凝畢竟是我同鄉,家道敗落才淪落至此,算來也是可憐。戳人痛處的事情,做起來很有意思麽?”
這就是直指霍宗清的教養了。
霍宗清哼了一聲,顯然覺得是沈妱強詞奪理。
倒是旁邊樂陽長公主朝沈妱微微一笑,“端王妃是心地和善的人,既是舊交,不如待會一同去跟我聽曲?許久不見,想必也有許多話要說。”
沈妱聽徐琰提過寧遠侯府的事情,這段時間風平浪靜時更是格外警惕,便道:“多謝長公主殿下美意了。今日之事實在意料之外,這會兒恐怕不是敘舊的好時機。”
樂陽長公主也不再多說,衝沈妱和善一笑,叫人繼續獻舞。
宴散時霍宗清陪著樂陽長公主出門,還真叫了薛凝單獨過去獻樂。沈妱覺得奇怪,按說薛凝算是個半路出家的廚子,雖然被情勢所迫時技藝精進,但那一手琵琶卻算不得絕佳。
樂陽長公主自小金尊玉貴,怎樣出色的樂視沒有見過,卻偏偏要費時間去聽薛凝彈琵琶?
心裏不自覺的起了疑惑,沈妱這半年來接手了徐琰給她的一些暗衛,當下便囑咐人過去看看。
晚間的時候康嬤嬤那裏就帶來了確切的消息,說樂陽長公主同薛凝一起談論琵琶,極為賞識。後來她更是興致高昂,親自出麵跟太子去要這個人,太子仿佛對這位姑母頗為親近,雖然猶豫了半天,最後還是把人給了樂陽長公主。
於是薛凝連行囊都沒怎麽收拾,直接被樂陽長公主帶回了寧遠侯府。
這個消息愈發叫沈妱覺得意外。
樂陽長公主雖不像太子這般養了無數舞姬樂姬,府上卻也有不少拿得出手的人,怎麽會對薛凝獨有青睞?要說她心裏沒有打旁的主意,沈妱是打死都不信的。
跟徐琰提起這茬的時候,徐琰正伸展了腿躺在寬榻上,將沈妱懶在懷裏。
他的臉色倒是沒怎麽變,“借著慈和照拂的名頭收攏各種各樣的人,樂陽長公主就是喜歡做這樣的事情。這是自然不會簡單,你怎麽想?”
沈妱平躺在他腿上,抬眼就能看到他下巴的輪廓,“殿下曾經說過,寧遠侯府可能在圖謀大事吧?”
“嗯。”
“我看她種種行為,雖然不是很明顯,但——”沈妱微微一笑,捧了徐琰的手把玩,語氣卻是篤定,“她對殿下有戒備,甚至有意針對殿下。”
“說得不錯,繼續。”徐琰反客為主,一手幫她在頭頂按摩,另一手與她十指交握。
他的手向來強勁有力,這樣緩緩按著,叫沈妱十分受用,思路也愈發清晰,“殿下身邊暗衛如雲,王府周圍的侍衛也都是鐵桶似的,哪裏都很強,除了我——像個軟肋。”
徐琰笑著沒說話,算是默認。
“她想對付殿下,自然要挑這最柔軟無防備的地方下手,而且要一擊致命。薛凝跟我的仇怨,霍宗清恐怕早已如數奉告,樂陽長公主自然會認為薛凝能為她所用。且薛凝這一年多受盡苦楚,我瞧她那模樣,顯然是恨我入骨,若是樂陽長公主有意招攬,自無不從。”
“跟我想的一樣。”
“所以樂陽長公主收留她,並非善意、或是欣賞她的琵琶,隻是想將她磨為利刃,待時機合適的時候,借獻樂的薛凝來對付我,繼而要挾殿下。”
“所以,阿妱打算怎樣?”
“裝作若無其事,但是絕不單獨赴寧遠侯府的任何邀約。”她借著徐琰手臂的力道半坐起來,認認真真的問徐琰,“殿下,會要多久?”
“我也說不準。但是這一兩年,你出入要格外當心。”徐琰將她抱在懷裏,多少有些歉疚,“你原不該摻入這些是非裏。”
“對啊,那殿下現在就放我回廬陵,怎麽樣?”沈妱笑生雙靨,故意攀在他的脖頸嘟噥,“這樣我便真的是富貴閑人了。”
“好不容易吃到嘴邊,我可能放你回去?”徐琰湊上前,惡狠狠的威脅,“你要敢回廬陵,我就把你捉回來,拿繩子捆在身上,半步不離。”
這個威脅讓沈妱隻想笑,唇角揚起的間隙裏,徐琰已趁勢攻入。
*
第二天傍晚的時候,關於薛凝這一年來在京城的經曆,悉數遞到了沈妱的手裏。
沈妱瞧著那厚厚的一摞紙箋,心裏不免感歎——難怪人人要巴高望上,擠破了腦袋的籠絡錢財奴仆,要說這手底下的人多了,辦事就是不一樣。
擱在以前,她想知道薛凝的經曆,就得叫石楠拿了銀錢去外麵找人,再慢慢打聽,那消息還未必確切。可換到端王府裏,她不過囑咐康嬤嬤幾句,康嬤嬤便能一層層的安排下去,十幾個時辰就將這些打探得清清楚楚,就連她何時染了風寒都不放過。
不過將那些消息細細翻看時,沈妱多少覺得可憐——
因為薛萬榮的緣故,太子對薛凝母女格外“照拂”,親自出麵將她們要到府中,若有不順意時便會招去折磨一番。一年的時間裏,薛凝由最初的懼怕、哭鬧,到後來的沉默、躲避,再到畏懼、如履薄冰,直至今日能完全擱下臉皮,任由太子欺辱,卻還能笑臉討好奉承,其轉變之大,叫人咋舌。
而沈妱想到昨日薛凝那眼神時,也覺得脊背發寒。
幾百個淒苦日夜積攢下來的怨恨,薛凝會為了複仇做到什麽程度,誰也說不清楚。
她做不到無緣無故的將薛凝滅口免除後患,就隻能提高警惕,防患未然。
好在漸漸入了冬,各家蟄伏在屋裏的暖盆旁邊,雖然也有人做些賞雪之宴,沈妱卻可以推說染了風寒,哪兒都不去。
她那個書館已經建得差不多了,隻是裏頭還未整理,書架之類的器具還未采買,沈妱親自過去看了一遍,按照藏書樓裏要注意的事兒,將裏頭的箱櫃布局、防蟲措施等全都安排妥當。
然後便是開書坊的事情了。
沈妱對此熟門熟路,隻是畢竟不能凡事都親力親為,是以寫信道完對雙親的思念之後,便請父親派一位得力幹將過來,幫她打理書坊。一麵又安排人去尋訪刻書匠,采買書坊的器具。
這些事兒都不算太難,要緊的是采買那書單上的數千冊書籍。
徐琰見沈妱做得興致勃勃,便也不時的幫上幾下,夫妻兩個正做得起勁呢,惠平帝那裏卻又有了動靜,在十一月中旬某個下雪的清晨,叫人急召徐琰入宮。
來傳詔的是大太監段保的徒弟,徐琰心知又有要事,當下整理了衣冠,匆匆進宮。
沈妱自然知道霍宗清的惡意,心裏有些厭惡,聲音懶怠,“長公主殿下盡興就好。”
“哦——”霍宗清將尾音拖得老長,“薛凝,看來你這琵琶技藝還需再練。提不起端王妃的興趣呢。”
薛凝隻管遭了雷劈一般看著沈妱,充耳不聞——
得到薛家被抄的消息時,她還在嘉義做著婢女,滿心裏都是對沈妱的怨恨。上京後挫折磨難接連不斷,她的和母親一起被太子帶入府中泄憤,無人可恨時,更是將所有的恨意集中到了沈妱的頭上。
在太子府上做樂姬,她自然也聽說了許多端王府的逸聞,說向來不近女色的端王殿下娶了一位王妃,幾乎能寵上雲端。
薛凝當然記得端王的英姿,心裏好生豔羨,繼而便又恨命運不公——若她還是薛府金尊玉貴的千金,哪怕坐不到側妃之位,做個滕妾也能知足。
可她怎麽都沒想到,那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端王妃,竟然會是沈妱!
怎麽可以是沈妱!那個出身布衣之家、除了那張臉蛋之外一無是處的沈妱!
如今四目相對,昔日廬陵城裏不起眼的民女變成了高居宴上、女官婢女環侍的親王正妃,而她卻早已不複昔日的倨傲態度,成了供人玩樂、卑躬屈膝的樂姬玩物。
曾經瞧不上的人驟然居高臨下的看著她,薛凝前所未有的覺得羞憤,那比當初她被太子扒光了扔在下人房裏時更讓人羞憤難當。
她恨不得立時抱著琵琶鑽到地底下,再也不要看見這個人。
亦或者,尋一把利刃刺入她的胸膛,將胸中所有的怨恨泄盡。
霍宗清的話她並沒有聽進去,隻是盯著沈妱,半點都沒想到這樣做的失禮。
還是在沈妱左右護駕的康嬤嬤最先反應過來,沉聲道:“不可對王妃失禮!”
仿佛一記響亮的耳光落在臉上,薛凝驀然低下頭,許久不曾有過的淚水又湧了出來,一瞬間模糊實現,她慌不擇路,抱著琵琶跑了出去。
沈妱依舊端坐在那裏,感受到了一道道滿含打量的目光。
剛才薛凝那樣失態,自然是落進了所有人的眼中,恐怕此時心裏都演繹出了好幾種故事。沈妱畢竟還不習慣這樣的氛圍,尤其是剛才意料之外的見到薛凝時情緒有些不穩,此時不由捏緊了茶杯。
後頭康嬤嬤似乎能看出她的緊張,低聲道:“王妃若想醒醒酒麽?”
“不必。”沈妱搖了搖頭,掩飾隻會欲蓋彌彰,她最了解這些人歪曲事實的本事。今日若她逃離出去,恐怕更會惹得猜測紛紛。
康嬤嬤卻是隨了徐琰的脾氣,低聲道:“王妃不必理會這些人。”
沈妱“嗯”了一聲,清茶入口,到底鎮定了幾分。她含笑瞧向霍宗清,語調如常,“霍姑娘還是喜歡開玩笑。薛凝畢竟是我同鄉,家道敗落才淪落至此,算來也是可憐。戳人痛處的事情,做起來很有意思麽?”
這就是直指霍宗清的教養了。
霍宗清哼了一聲,顯然覺得是沈妱強詞奪理。
倒是旁邊樂陽長公主朝沈妱微微一笑,“端王妃是心地和善的人,既是舊交,不如待會一同去跟我聽曲?許久不見,想必也有許多話要說。”
沈妱聽徐琰提過寧遠侯府的事情,這段時間風平浪靜時更是格外警惕,便道:“多謝長公主殿下美意了。今日之事實在意料之外,這會兒恐怕不是敘舊的好時機。”
樂陽長公主也不再多說,衝沈妱和善一笑,叫人繼續獻舞。
宴散時霍宗清陪著樂陽長公主出門,還真叫了薛凝單獨過去獻樂。沈妱覺得奇怪,按說薛凝算是個半路出家的廚子,雖然被情勢所迫時技藝精進,但那一手琵琶卻算不得絕佳。
樂陽長公主自小金尊玉貴,怎樣出色的樂視沒有見過,卻偏偏要費時間去聽薛凝彈琵琶?
心裏不自覺的起了疑惑,沈妱這半年來接手了徐琰給她的一些暗衛,當下便囑咐人過去看看。
晚間的時候康嬤嬤那裏就帶來了確切的消息,說樂陽長公主同薛凝一起談論琵琶,極為賞識。後來她更是興致高昂,親自出麵跟太子去要這個人,太子仿佛對這位姑母頗為親近,雖然猶豫了半天,最後還是把人給了樂陽長公主。
於是薛凝連行囊都沒怎麽收拾,直接被樂陽長公主帶回了寧遠侯府。
這個消息愈發叫沈妱覺得意外。
樂陽長公主雖不像太子這般養了無數舞姬樂姬,府上卻也有不少拿得出手的人,怎麽會對薛凝獨有青睞?要說她心裏沒有打旁的主意,沈妱是打死都不信的。
跟徐琰提起這茬的時候,徐琰正伸展了腿躺在寬榻上,將沈妱懶在懷裏。
他的臉色倒是沒怎麽變,“借著慈和照拂的名頭收攏各種各樣的人,樂陽長公主就是喜歡做這樣的事情。這是自然不會簡單,你怎麽想?”
沈妱平躺在他腿上,抬眼就能看到他下巴的輪廓,“殿下曾經說過,寧遠侯府可能在圖謀大事吧?”
“嗯。”
“我看她種種行為,雖然不是很明顯,但——”沈妱微微一笑,捧了徐琰的手把玩,語氣卻是篤定,“她對殿下有戒備,甚至有意針對殿下。”
“說得不錯,繼續。”徐琰反客為主,一手幫她在頭頂按摩,另一手與她十指交握。
他的手向來強勁有力,這樣緩緩按著,叫沈妱十分受用,思路也愈發清晰,“殿下身邊暗衛如雲,王府周圍的侍衛也都是鐵桶似的,哪裏都很強,除了我——像個軟肋。”
徐琰笑著沒說話,算是默認。
“她想對付殿下,自然要挑這最柔軟無防備的地方下手,而且要一擊致命。薛凝跟我的仇怨,霍宗清恐怕早已如數奉告,樂陽長公主自然會認為薛凝能為她所用。且薛凝這一年多受盡苦楚,我瞧她那模樣,顯然是恨我入骨,若是樂陽長公主有意招攬,自無不從。”
“跟我想的一樣。”
“所以樂陽長公主收留她,並非善意、或是欣賞她的琵琶,隻是想將她磨為利刃,待時機合適的時候,借獻樂的薛凝來對付我,繼而要挾殿下。”
“所以,阿妱打算怎樣?”
“裝作若無其事,但是絕不單獨赴寧遠侯府的任何邀約。”她借著徐琰手臂的力道半坐起來,認認真真的問徐琰,“殿下,會要多久?”
“我也說不準。但是這一兩年,你出入要格外當心。”徐琰將她抱在懷裏,多少有些歉疚,“你原不該摻入這些是非裏。”
“對啊,那殿下現在就放我回廬陵,怎麽樣?”沈妱笑生雙靨,故意攀在他的脖頸嘟噥,“這樣我便真的是富貴閑人了。”
“好不容易吃到嘴邊,我可能放你回去?”徐琰湊上前,惡狠狠的威脅,“你要敢回廬陵,我就把你捉回來,拿繩子捆在身上,半步不離。”
這個威脅讓沈妱隻想笑,唇角揚起的間隙裏,徐琰已趁勢攻入。
*
第二天傍晚的時候,關於薛凝這一年來在京城的經曆,悉數遞到了沈妱的手裏。
沈妱瞧著那厚厚的一摞紙箋,心裏不免感歎——難怪人人要巴高望上,擠破了腦袋的籠絡錢財奴仆,要說這手底下的人多了,辦事就是不一樣。
擱在以前,她想知道薛凝的經曆,就得叫石楠拿了銀錢去外麵找人,再慢慢打聽,那消息還未必確切。可換到端王府裏,她不過囑咐康嬤嬤幾句,康嬤嬤便能一層層的安排下去,十幾個時辰就將這些打探得清清楚楚,就連她何時染了風寒都不放過。
不過將那些消息細細翻看時,沈妱多少覺得可憐——
因為薛萬榮的緣故,太子對薛凝母女格外“照拂”,親自出麵將她們要到府中,若有不順意時便會招去折磨一番。一年的時間裏,薛凝由最初的懼怕、哭鬧,到後來的沉默、躲避,再到畏懼、如履薄冰,直至今日能完全擱下臉皮,任由太子欺辱,卻還能笑臉討好奉承,其轉變之大,叫人咋舌。
而沈妱想到昨日薛凝那眼神時,也覺得脊背發寒。
幾百個淒苦日夜積攢下來的怨恨,薛凝會為了複仇做到什麽程度,誰也說不清楚。
她做不到無緣無故的將薛凝滅口免除後患,就隻能提高警惕,防患未然。
好在漸漸入了冬,各家蟄伏在屋裏的暖盆旁邊,雖然也有人做些賞雪之宴,沈妱卻可以推說染了風寒,哪兒都不去。
她那個書館已經建得差不多了,隻是裏頭還未整理,書架之類的器具還未采買,沈妱親自過去看了一遍,按照藏書樓裏要注意的事兒,將裏頭的箱櫃布局、防蟲措施等全都安排妥當。
然後便是開書坊的事情了。
沈妱對此熟門熟路,隻是畢竟不能凡事都親力親為,是以寫信道完對雙親的思念之後,便請父親派一位得力幹將過來,幫她打理書坊。一麵又安排人去尋訪刻書匠,采買書坊的器具。
這些事兒都不算太難,要緊的是采買那書單上的數千冊書籍。
徐琰見沈妱做得興致勃勃,便也不時的幫上幾下,夫妻兩個正做得起勁呢,惠平帝那裏卻又有了動靜,在十一月中旬某個下雪的清晨,叫人急召徐琰入宮。
來傳詔的是大太監段保的徒弟,徐琰心知又有要事,當下整理了衣冠,匆匆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