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正趕上計劃生育嚴的時候,對老農民來說,要是頭胎是個閨女,還能生個二胎,二胎若是生了小子,那就算把差事交了,生活好點的家庭,婆婆可能會再讓偷摸生個三胎,巴望著再來一個孫子,若是家庭條件差的,能生出個小子對得起老祖宗就成了。[.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可要是第一胎是閨女,第二胎不幸還是閨女,再想要第三胎,那可就難辦了。這個時候通常有三種解決辦法,第一把二胎的閨女給別人養,第二從醫院抱回家去,拿小包被悶死或者埋鍋灰裏嗆死...當然這麽殘忍的做法通常是家裏婆婆來執行,第三通常是針對那些心軟,既不想掐死女嬰,又還想著要三胎的,那隻能東躲西藏把孩子生下來,等著公家人來罰錢,出不起罰錢的,那就等著房子家當被鏟平吧!
也有腦子‘活套’的老農民,頭胎生了閨女立馬就想法子給解決了,趕上好機會了就送人養,沒趕上好機會,悶死嗆死隨便想法子整。
眼下很顯然老潘家就是趕上好機會了,是以接生醫生才把這個消息透露給張學蘭,隻當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了。
接生醫生說話聲雖小,可還是叫潘陽聽了個正著,頓時黑了臉,朝張學蘭看去,瞧見張學蘭一副沉思的架勢,心裏的火氣蹭蹭往上冒。
張學蘭要是敢把小潘陽給別人養,潘陽一準立馬跟她幹仗,先讓她卷鋪蓋滾蛋!
潘陽一副隨時隨地要吃人的架勢,借張學蘭十個膽子也不敢說要把女娃送給別人養的話呐,當即笑嗬嗬的對接生醫生道,“這才頭胎,又不是不能生了,留著我們自己養,就當養個小貓小狗。”
說誰小貓小狗呢!
潘陽不悅的斜眼瞥向張學蘭,張學蘭立馬閉了嘴,訕訕的笑了,等潘陽背過了身,張學蘭指指潘陽,朝接生醫生使了個眼色,張嘴無聲道,“我家老頭子不能答應。”
接生醫生立馬明白了,不再提這事,轉而笑嗬嗬的說了些其他。
一直等到姚祺妹打完鹽水瓶,潘士鬆才把姚祺妹抱著放上拖拉機,仔細的給她裹好了被,又把孩子擱她懷裏,叮囑道,“仔細別讓閨女吹了風。”
姚祺妹把孩子放在了被子底下,隻掀開點縫隙透氣,連聲道,“知道了知道了,凍不到你閨女!”
雖說婆婆的態度多少讓姚祺妹有些難受,但她找了個好男人,還有個好公公,該知足啦。
拖拉機直接開到了村西大平房門口,潘陽抱著女娃,潘士鬆又把姚祺妹抱到屋裏床上,姚祺妹是自然產,其實能自己走路,可有人願意心疼她,能走路她也不願走了,得嬌氣些,不然她男人就會當她耐操性很強,久了就不管不顧了。
潘士鬆跟前趕後就罷了,潘陽這個公公也跟在屁股後頭進進出出,張學蘭看不下去了,拽過潘陽,低聲道,“潘兆科,你這算不算是討下.賤?還說我,你看看你,兒媳婦剛生產完,多不方便呐,你能不能少進屋裏幾次?”
潘陽語塞了,這個時候她隻想著屋裏躺著的那個是她媽,哪還顧忌到她公公的身份!
既然張學蘭出聲提醒了,潘陽理直氣壯嗆聲道,“你個當婆婆的不聞不問,還不準我進去問候問候?我兩要是都不管,小妹就不說了,你讓老三心裏怎麽想呐!”
前頭王家美的例子在那兒擺著,張學蘭跟前趕後操心,老潘家所有人可都是看在眼裏的,現在才剛隔了一個多月呐,老三媳婦生了孩子就這樣對人家,除非潘士鬆是腦子壞了,心裏才沒個意見!
聽潘陽這麽說,張學蘭悻悻道,“我這不是要給小妹燒開水臥荷包蛋嘛!”
潘陽瞪眼道,“那你倒是去臥啊!”
在潘陽的監視下,張學蘭一口氣給姚祺妹臥了十二個荷包蛋,又拿開水燙了饊子,挖了足足兩勺紅糖撒在裏邊,滿滿一盆子端去擱在了姚祺妹床頭。<strong>.</strong>
張學蘭冷不丁這麽‘大方’,倒是給姚祺妹嚇了一跳,猶疑不定的瞅了張學蘭兩眼,見她麵色如常,既不見歡喜,可倒也沒拉著臉,姚祺妹也就坦然了,從昨晚到現在一口飯沒吃,姚祺妹確實餓了,把一盆子的荷包蛋和饊子吃了精光,連湯都給全喝了。
接下來的日子裏,有潘陽這個公公在,姚祺妹可算是坐上了舒坦的月子,吃飯有人燒,頓頓非魚既肉,再不然就是荷包蛋泡饊子、荷包蛋下麵條...小奶娃換下的尿布衣裳都有潘士鬆洗,大冷的天,姚祺妹哪也不去,就坐在被窩裏看電視奶孩子,瓜子花生水果糖糕點,統統都不少,姚祺妹嘴巴壯,潘士鬆知道她愛吃,吃沒了立馬就再買。
家裏不缺錢,他媳婦給她生了閨女,那指定是把最好的可勁給他媳婦吃!
小奶娃十二天辦酒席,老姚家全家出動,姚祺田開拖拉機,把老姚家沾親帶故的親戚都拉來了,姚寶忠兩口子手裏不差錢,他們可不管是外孫還是外孫女,閨女生了孩子,既然來看了,那指定是要給閨女長長臉,不能讓婆家瞧不起。
滿滿兩擔油炸饊子,兩大匡雞蛋,宰了一頭豬,分了半頭羊,小奶娃從上到下的衣裳給做了兩身,小帽子、小鞋子都齊全,還有木頭車、臉盆架子...
林林總總堆滿了堂屋,可把街坊鄰居家的媳婦羨慕壞了,要知道,娘家人置辦的東西越多,在婆家腰板挺得就越直,臉上就越有麵子呐!
張學蘭眼瞅著這滿滿一堂屋的東西,樂得嘴巴都合不攏,嘴裏連聲對韓乃雲嗔道,“來就來了,買這麽多東西做什麽,還宰了一頭豬送來,叫我們怎麽吃得完呐!”
韓乃雲道,“吃不完一時半會也不會壞,正好趕上過年,你家人多,指定能吃得完!”
眼下正趕上年關,潘士雲放寒假回來了,潘士堯一家五口也在,加上潘士勳四口子也常來蹭飯,老潘家上上下下十幾口人呐,整個年裏年外,吃一頭豬不成問題!
老姐妹兩個說笑了一番,韓乃雲迫不及待要去看她閨女和外孫女,張學蘭瞧出來韓乃雲跟她說話心不在焉,忙招呼韓乃雲進去,姚祺妹屋裏已經擁了一群老婦女和年輕媳婦,還有小孩在大人腿縫裏亂竄。
韓乃雲剛進去,姚祺妹的嫂子潘廣玲就道,“娘你看,小妹養的多好!”
可不是,不幹活不操心,就坐在床上吃喝,能不長肉麽!
韓乃雲瞧著她閨女臉色養得極好看,再瞅她外孫女,喂得白白胖胖,頓時放心了不少,先頭有老二媳婦生了男娃在,韓乃雲還擔心她閨女在婆家受氣,現在看來,可是她多想了。
姚家女眷在屋裏說笑,潘陽在堂屋招呼姚家男人們,至於張學蘭,則是看著安排席麵。
這一年,農村新起了承包酒席,原先村裏隻要有哪戶人家辦事,那必定會請二麻子去掌勺,二麻子頭腦也靈活,幹脆承辦起了酒席,買菜燒菜都是他來幹,碗筷盆碟也不用借,隻要東家出錢包桌就成,自打興起這種酒席承包模式,農村再有辦事的,那可就輕鬆多啦。
秀英和潘士雲姑嫂兩個在廚房忙活著煮雞蛋染雞蛋。
秀英把煮熟的雞蛋從鍋裏撈上來,洗臉盆裏倒上紅顏料,雞蛋在裏麵滾幾圈,晾幹了之後,潘士雲挨個數,數十個雞蛋包在一條毛巾裏麵,隻等賓客酒足飯飽之後挨個發給人家作回禮。
王家美出了月子,趁她兒子睡覺的空當,也過來湊熱鬧了。
與其說王家美來湊熱鬧,倒不如說她是來看看姚祺妹娘家人送了哪些東西,同時妯娌,肯定有個比較,王家美她兒子才辦完酒席不久,眼下肯定是想看看姚祺妹的場麵。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王家美沒想到姚家人這麽大手筆,來吃酒席的人多不說,還送了這麽些東西,想著她兒子辦酒的時候,她娘家人不過送了一擔饊子,一筐雞蛋,再有就是兩身小衣裳,這麽一對比,王家美心裏頭挺不是滋味的,又是嫉妒又是羨慕。
到廚房去,瞧見秀英和潘士雲姑嫂兩個在染紅雞蛋,王家美托了張板凳坐了下來,從沒染顏色的籃子裏拿了個雞蛋,剝開吃了起來,張學蘭一大早就忙活了,都沒來得及燒早飯,王家美這會兒早就餓了,吃了一個不抵飽,又敲一個吃。
潘士雲斜眼瞥向她二嫂,不滿嘀咕道,“二嫂,這雞蛋是留著給人作回禮的。”
王家美不甚在意道,“堂屋裏不是擱著兩筐雞蛋?不夠了再煮唄,反正小妹娘家送的雞蛋多,一時半會她也吃不完。”
王家美說這番話時,讓秀英突得想起她生潘盈那會兒,王家美也是這副德行,當即嗆聲道,“小妹娘家人送再多,那也是留給小妹坐月子的,小妹口壯,不愁吃不完!”
王家美原本準備拿第三個雞蛋,手都伸到籃子裏了,聽秀英這麽不陰不陽的說法,悻悻的將手又拿了回來,撇撇嘴道,“不吃就不吃唄。”
老潘家這麽一大家子,又沒分家,吃喝拉撒都在一塊,王家美說得好聽,等張學蘭燒飯了,她吃得比誰都多。
大骨頭湯、燉排骨、燉羊肉、荷包蛋...無論燒哪樣,王家美沒跟著沾光呐。
因為姚祺妹坐月子的原因,八五年翻八六年的這個年頭,老潘家一大家子都是在大平房過的新年,老家的那三間土坯房實在是不能再住人了,潘陽兩口子已經搬進了石瓦房裏住,老兩口住一間,潘士告住一間,隻等著翻過年開春之後,趕緊把土坯房給扒了,翻蓋新房。
像眼下這種情況,潘士堯一家子回來之後老家就沒地方住了,張學蘭在潘士告的三間平房裏鋪了床,潘士堯夫妻兩帶雙胞胎住一間,另外一間就留著潘士雲帶潘盈住。
一大家子裏有大半的人都住在大平房裏,張學蘭索性把老家的鍋碗瓢盆都拿了過來,在新房生火做飯,潘士勳夫妻兩也不用別人喊了,到飯點就過來,老大一家五口都吃在這、住在這裏,他們憑什麽不能來呐。
家大人多事就多,一大家子吵吵嚷嚷的過了新年,可把張學蘭累得夠嗆,年初五剛過,潘士堯一家五口回縣城之後,潘陽就做主道,“以後誰吃飯誰自己燒,別再擠在一塊燒了。”
這麽多人張嘴吃飯,每天燒洗買菜生火,最操心的就是張學蘭,瞧著張學蘭每天累得跟哈巴狗似的,潘陽也心疼,管他老大老二還是老三,都讓他們自己燒去!
老大一家回了縣城,老三兩口子肉魚都是現成的,自己燒沒問題,可潘士勳兩口子過個年什麽菜都沒準備啊,就想著今年肯定是要和去年一樣,一大家子在一塊吃喝到元宵節,反正吃喝都是老頭子出錢,不吃白不吃!
眼下一家之主都開口了,老二夫妻兩還能怎麽說,隻能回去自己燒自己洗,還少不得要嘀嘀咕咕,說老頭子偏心,老大一家才剛走,就開始攆人。
當然他們這番話也隻敢背後嘰歪了,要是給潘陽聽到,鼻子都得氣歪。
初五之後,該走的走,分開燒的分開燒,家裏總算清淨了下來,索性姚祺妹已經出了月子,燒洗都能自己張羅,張學蘭又把鍋碗瓢盆收拾一番拎回了老家。
眼下老家隻有兩間房子能住人,潘士雲就還留在大平房裏住,她跟姚祺妹關係好,姑姐弟媳兩個作伴也不無聊,潘士雲高興了就回老家吃,不樂意動攤就跟潘士鬆夫妻兩搭火。
分開燒歸分開燒,潘陽一天還是往大平房跑幾趟,不為別的,就是想看看小潘陽。
潘陽注意到了,這小奶娃不是一般的乖,不哭不鬧,任誰抱都行,似乎尤其跟張學蘭親,別人抱她,她都不吱聲,一副高冷的架勢,要麽閉著眼睛,要麽耷拉著眼皮子,任誰逗她都沒個反應,隻有張學蘭抱的時候,才咿咿呀呀個不停。
可要是第一胎是閨女,第二胎不幸還是閨女,再想要第三胎,那可就難辦了。這個時候通常有三種解決辦法,第一把二胎的閨女給別人養,第二從醫院抱回家去,拿小包被悶死或者埋鍋灰裏嗆死...當然這麽殘忍的做法通常是家裏婆婆來執行,第三通常是針對那些心軟,既不想掐死女嬰,又還想著要三胎的,那隻能東躲西藏把孩子生下來,等著公家人來罰錢,出不起罰錢的,那就等著房子家當被鏟平吧!
也有腦子‘活套’的老農民,頭胎生了閨女立馬就想法子給解決了,趕上好機會了就送人養,沒趕上好機會,悶死嗆死隨便想法子整。
眼下很顯然老潘家就是趕上好機會了,是以接生醫生才把這個消息透露給張學蘭,隻當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了。
接生醫生說話聲雖小,可還是叫潘陽聽了個正著,頓時黑了臉,朝張學蘭看去,瞧見張學蘭一副沉思的架勢,心裏的火氣蹭蹭往上冒。
張學蘭要是敢把小潘陽給別人養,潘陽一準立馬跟她幹仗,先讓她卷鋪蓋滾蛋!
潘陽一副隨時隨地要吃人的架勢,借張學蘭十個膽子也不敢說要把女娃送給別人養的話呐,當即笑嗬嗬的對接生醫生道,“這才頭胎,又不是不能生了,留著我們自己養,就當養個小貓小狗。”
說誰小貓小狗呢!
潘陽不悅的斜眼瞥向張學蘭,張學蘭立馬閉了嘴,訕訕的笑了,等潘陽背過了身,張學蘭指指潘陽,朝接生醫生使了個眼色,張嘴無聲道,“我家老頭子不能答應。”
接生醫生立馬明白了,不再提這事,轉而笑嗬嗬的說了些其他。
一直等到姚祺妹打完鹽水瓶,潘士鬆才把姚祺妹抱著放上拖拉機,仔細的給她裹好了被,又把孩子擱她懷裏,叮囑道,“仔細別讓閨女吹了風。”
姚祺妹把孩子放在了被子底下,隻掀開點縫隙透氣,連聲道,“知道了知道了,凍不到你閨女!”
雖說婆婆的態度多少讓姚祺妹有些難受,但她找了個好男人,還有個好公公,該知足啦。
拖拉機直接開到了村西大平房門口,潘陽抱著女娃,潘士鬆又把姚祺妹抱到屋裏床上,姚祺妹是自然產,其實能自己走路,可有人願意心疼她,能走路她也不願走了,得嬌氣些,不然她男人就會當她耐操性很強,久了就不管不顧了。
潘士鬆跟前趕後就罷了,潘陽這個公公也跟在屁股後頭進進出出,張學蘭看不下去了,拽過潘陽,低聲道,“潘兆科,你這算不算是討下.賤?還說我,你看看你,兒媳婦剛生產完,多不方便呐,你能不能少進屋裏幾次?”
潘陽語塞了,這個時候她隻想著屋裏躺著的那個是她媽,哪還顧忌到她公公的身份!
既然張學蘭出聲提醒了,潘陽理直氣壯嗆聲道,“你個當婆婆的不聞不問,還不準我進去問候問候?我兩要是都不管,小妹就不說了,你讓老三心裏怎麽想呐!”
前頭王家美的例子在那兒擺著,張學蘭跟前趕後操心,老潘家所有人可都是看在眼裏的,現在才剛隔了一個多月呐,老三媳婦生了孩子就這樣對人家,除非潘士鬆是腦子壞了,心裏才沒個意見!
聽潘陽這麽說,張學蘭悻悻道,“我這不是要給小妹燒開水臥荷包蛋嘛!”
潘陽瞪眼道,“那你倒是去臥啊!”
在潘陽的監視下,張學蘭一口氣給姚祺妹臥了十二個荷包蛋,又拿開水燙了饊子,挖了足足兩勺紅糖撒在裏邊,滿滿一盆子端去擱在了姚祺妹床頭。<strong>.</strong>
張學蘭冷不丁這麽‘大方’,倒是給姚祺妹嚇了一跳,猶疑不定的瞅了張學蘭兩眼,見她麵色如常,既不見歡喜,可倒也沒拉著臉,姚祺妹也就坦然了,從昨晚到現在一口飯沒吃,姚祺妹確實餓了,把一盆子的荷包蛋和饊子吃了精光,連湯都給全喝了。
接下來的日子裏,有潘陽這個公公在,姚祺妹可算是坐上了舒坦的月子,吃飯有人燒,頓頓非魚既肉,再不然就是荷包蛋泡饊子、荷包蛋下麵條...小奶娃換下的尿布衣裳都有潘士鬆洗,大冷的天,姚祺妹哪也不去,就坐在被窩裏看電視奶孩子,瓜子花生水果糖糕點,統統都不少,姚祺妹嘴巴壯,潘士鬆知道她愛吃,吃沒了立馬就再買。
家裏不缺錢,他媳婦給她生了閨女,那指定是把最好的可勁給他媳婦吃!
小奶娃十二天辦酒席,老姚家全家出動,姚祺田開拖拉機,把老姚家沾親帶故的親戚都拉來了,姚寶忠兩口子手裏不差錢,他們可不管是外孫還是外孫女,閨女生了孩子,既然來看了,那指定是要給閨女長長臉,不能讓婆家瞧不起。
滿滿兩擔油炸饊子,兩大匡雞蛋,宰了一頭豬,分了半頭羊,小奶娃從上到下的衣裳給做了兩身,小帽子、小鞋子都齊全,還有木頭車、臉盆架子...
林林總總堆滿了堂屋,可把街坊鄰居家的媳婦羨慕壞了,要知道,娘家人置辦的東西越多,在婆家腰板挺得就越直,臉上就越有麵子呐!
張學蘭眼瞅著這滿滿一堂屋的東西,樂得嘴巴都合不攏,嘴裏連聲對韓乃雲嗔道,“來就來了,買這麽多東西做什麽,還宰了一頭豬送來,叫我們怎麽吃得完呐!”
韓乃雲道,“吃不完一時半會也不會壞,正好趕上過年,你家人多,指定能吃得完!”
眼下正趕上年關,潘士雲放寒假回來了,潘士堯一家五口也在,加上潘士勳四口子也常來蹭飯,老潘家上上下下十幾口人呐,整個年裏年外,吃一頭豬不成問題!
老姐妹兩個說笑了一番,韓乃雲迫不及待要去看她閨女和外孫女,張學蘭瞧出來韓乃雲跟她說話心不在焉,忙招呼韓乃雲進去,姚祺妹屋裏已經擁了一群老婦女和年輕媳婦,還有小孩在大人腿縫裏亂竄。
韓乃雲剛進去,姚祺妹的嫂子潘廣玲就道,“娘你看,小妹養的多好!”
可不是,不幹活不操心,就坐在床上吃喝,能不長肉麽!
韓乃雲瞧著她閨女臉色養得極好看,再瞅她外孫女,喂得白白胖胖,頓時放心了不少,先頭有老二媳婦生了男娃在,韓乃雲還擔心她閨女在婆家受氣,現在看來,可是她多想了。
姚家女眷在屋裏說笑,潘陽在堂屋招呼姚家男人們,至於張學蘭,則是看著安排席麵。
這一年,農村新起了承包酒席,原先村裏隻要有哪戶人家辦事,那必定會請二麻子去掌勺,二麻子頭腦也靈活,幹脆承辦起了酒席,買菜燒菜都是他來幹,碗筷盆碟也不用借,隻要東家出錢包桌就成,自打興起這種酒席承包模式,農村再有辦事的,那可就輕鬆多啦。
秀英和潘士雲姑嫂兩個在廚房忙活著煮雞蛋染雞蛋。
秀英把煮熟的雞蛋從鍋裏撈上來,洗臉盆裏倒上紅顏料,雞蛋在裏麵滾幾圈,晾幹了之後,潘士雲挨個數,數十個雞蛋包在一條毛巾裏麵,隻等賓客酒足飯飽之後挨個發給人家作回禮。
王家美出了月子,趁她兒子睡覺的空當,也過來湊熱鬧了。
與其說王家美來湊熱鬧,倒不如說她是來看看姚祺妹娘家人送了哪些東西,同時妯娌,肯定有個比較,王家美她兒子才辦完酒席不久,眼下肯定是想看看姚祺妹的場麵。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王家美沒想到姚家人這麽大手筆,來吃酒席的人多不說,還送了這麽些東西,想著她兒子辦酒的時候,她娘家人不過送了一擔饊子,一筐雞蛋,再有就是兩身小衣裳,這麽一對比,王家美心裏頭挺不是滋味的,又是嫉妒又是羨慕。
到廚房去,瞧見秀英和潘士雲姑嫂兩個在染紅雞蛋,王家美托了張板凳坐了下來,從沒染顏色的籃子裏拿了個雞蛋,剝開吃了起來,張學蘭一大早就忙活了,都沒來得及燒早飯,王家美這會兒早就餓了,吃了一個不抵飽,又敲一個吃。
潘士雲斜眼瞥向她二嫂,不滿嘀咕道,“二嫂,這雞蛋是留著給人作回禮的。”
王家美不甚在意道,“堂屋裏不是擱著兩筐雞蛋?不夠了再煮唄,反正小妹娘家送的雞蛋多,一時半會她也吃不完。”
王家美說這番話時,讓秀英突得想起她生潘盈那會兒,王家美也是這副德行,當即嗆聲道,“小妹娘家人送再多,那也是留給小妹坐月子的,小妹口壯,不愁吃不完!”
王家美原本準備拿第三個雞蛋,手都伸到籃子裏了,聽秀英這麽不陰不陽的說法,悻悻的將手又拿了回來,撇撇嘴道,“不吃就不吃唄。”
老潘家這麽一大家子,又沒分家,吃喝拉撒都在一塊,王家美說得好聽,等張學蘭燒飯了,她吃得比誰都多。
大骨頭湯、燉排骨、燉羊肉、荷包蛋...無論燒哪樣,王家美沒跟著沾光呐。
因為姚祺妹坐月子的原因,八五年翻八六年的這個年頭,老潘家一大家子都是在大平房過的新年,老家的那三間土坯房實在是不能再住人了,潘陽兩口子已經搬進了石瓦房裏住,老兩口住一間,潘士告住一間,隻等著翻過年開春之後,趕緊把土坯房給扒了,翻蓋新房。
像眼下這種情況,潘士堯一家子回來之後老家就沒地方住了,張學蘭在潘士告的三間平房裏鋪了床,潘士堯夫妻兩帶雙胞胎住一間,另外一間就留著潘士雲帶潘盈住。
一大家子裏有大半的人都住在大平房裏,張學蘭索性把老家的鍋碗瓢盆都拿了過來,在新房生火做飯,潘士勳夫妻兩也不用別人喊了,到飯點就過來,老大一家五口都吃在這、住在這裏,他們憑什麽不能來呐。
家大人多事就多,一大家子吵吵嚷嚷的過了新年,可把張學蘭累得夠嗆,年初五剛過,潘士堯一家五口回縣城之後,潘陽就做主道,“以後誰吃飯誰自己燒,別再擠在一塊燒了。”
這麽多人張嘴吃飯,每天燒洗買菜生火,最操心的就是張學蘭,瞧著張學蘭每天累得跟哈巴狗似的,潘陽也心疼,管他老大老二還是老三,都讓他們自己燒去!
老大一家回了縣城,老三兩口子肉魚都是現成的,自己燒沒問題,可潘士勳兩口子過個年什麽菜都沒準備啊,就想著今年肯定是要和去年一樣,一大家子在一塊吃喝到元宵節,反正吃喝都是老頭子出錢,不吃白不吃!
眼下一家之主都開口了,老二夫妻兩還能怎麽說,隻能回去自己燒自己洗,還少不得要嘀嘀咕咕,說老頭子偏心,老大一家才剛走,就開始攆人。
當然他們這番話也隻敢背後嘰歪了,要是給潘陽聽到,鼻子都得氣歪。
初五之後,該走的走,分開燒的分開燒,家裏總算清淨了下來,索性姚祺妹已經出了月子,燒洗都能自己張羅,張學蘭又把鍋碗瓢盆收拾一番拎回了老家。
眼下老家隻有兩間房子能住人,潘士雲就還留在大平房裏住,她跟姚祺妹關係好,姑姐弟媳兩個作伴也不無聊,潘士雲高興了就回老家吃,不樂意動攤就跟潘士鬆夫妻兩搭火。
分開燒歸分開燒,潘陽一天還是往大平房跑幾趟,不為別的,就是想看看小潘陽。
潘陽注意到了,這小奶娃不是一般的乖,不哭不鬧,任誰抱都行,似乎尤其跟張學蘭親,別人抱她,她都不吱聲,一副高冷的架勢,要麽閉著眼睛,要麽耷拉著眼皮子,任誰逗她都沒個反應,隻有張學蘭抱的時候,才咿咿呀呀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