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卜果得意的太早了,他也不想想,大華軍第一艘鐵甲艦,就那麽容易被奪走?
隨著阮小二的一聲令下,鐵甲艦上各處艙門打開,裏麵出來一隊隊手持火槍的海軍陸戰隊官兵。他們手上拿的,是最新的第五代火槍,這代火槍和上一代相比,有四大進步。一是用黃火藥取代了黑火藥,令子彈射程更遠儲存發射更安全可靠;二是用上了大華朝最新開發出來的不鏽鋼,減緩了火槍的鏽蝕;三是槍更輕槍身更短,已近乎三八大蓋;四是用四彈彈匣取代了二彈彈倉,平均射速更快。可以說,這第五代火槍,已經是林衝穿前的近現代步槍了。
這次為了保證鐵甲艦的安全,阮小二特意帶了一個營一千多人的海軍陸戰隊,配備了最新火槍。
排槍點名之下,湧上鐵甲艦甲板的海賊們,很快被清掃一空。海軍陸戰隊官兵,開始將手雷擲向圍住鐵甲艦的大食戰船們。
馬卜果雙目血紅,整個人都變的呆呆的,看著近戰咫尺,似乎伸手夠到的大華鐵甲艦,看著衝上去的海賊們,又看著他們被打了下來。距離成功如此之近,卻又如此遙不可及。
馬卜果懵懂之際,大華戰船並未歇著。鐵甲艦雖然走不快,掛上帆卻還是能動的。稍少拉開一點距離,密集的炮火攻擊一輪接一輪,沒有絲毫的停歇,衝向鐵甲艦的大食帝國戰船和海盜船,遭遇它們有生以來最猛烈的摧殘。
“轟”地一聲巨響,馬卜果的戰船又中了一炮,一根崩飛的木條,旋轉著劃過馬卜果的額頭,刺痛將他從空蒙中拉回了現世。
滿頭的鮮血來不及拭擦,馬卜果定睛看去,出發時的六十多條戰船,大多數已在海底或正在沉沒,有二三艘正在逃跑,還有一艘竟然掛上了白旗。仍在戰鬥的,隻剩十幾條戰船了,而敵方似乎一艘沒沉。
馬卜果下令立刻掉頭撤逃,然後傳出旗語,叫各艦自逃。
早就盯著馬卜果旗艦的李寶,怎會放過上次令自己吃了大敗的仇敵?見馬卜果逃跑,立馬追擊。兩船一前一後,向著阿丹港而去。
馬卜果的船好,很快越過了幾艘之前逃跑的大食戰船,但跑了一陣,一根曾被炮彈擊中過的帆桅便倒了下來,還帶倒了另一根。沒多久李寶追了上來,也不打話,就是炮火招呼。馬卜果的船終於撐不下去,緩緩傾入海中。其實他最後是想投降的,可惜李寶不給他這個機會,馬卜果的小蘇丹夢隻能去海底做了。
李寶回頭,又打沉了一艘,截住逼降了一艘大食戰船。
阿丹灣海戰,幾乎全殲了大食主力戰船,奠定了大華海軍在夏洋(印度洋)上的霸主地位。
大食戰船,多數去了海底,有二條跑回了阿丹港,還有二條,跑去了祖法兒港。
阮小二將船隊一分為二,未有損傷的,一共十艘戰艦,並一半海軍陸戰隊,算第一隊,由李寶領著,去阿丹港;二艘重傷的、三艘輕傷的,還有鐵甲艦,以及俘虜的四條大食戰船,算第二隊,由阮小二親率,向祖法兒港慢慢移去。
阮小二的目的,一是搜尋上次海戰被大食人俘虜的戰船、軍兵、工匠;二是要毀去阿丹港和祖法兒港這兩個大食人的重要港口。
鐵甲艦還在路上,便被後麵趕上來的李寶追上。卻是李寶去了阿丹港,又幹掉了幾艘大食戰船,洗劫了阿丹港,最後炸掉了碼頭,放火燒了阿丹港。
李寶在阿丹港沒有找到上次海戰被大食人俘虜的戰船、軍兵、工匠,阮小二有點心焦,便令時青磊領第二隊後麵跟上,自登上李寶旗艦,領第一隊十艘戰船,撲向祖法兒港。
祖法兒港裏有十幾艘戰船,知道阿丹灣海戰大華戰船的厲害,多數都跑了,幾艘來不及跑的,被堵在祖法兒港內,遭受痛擊。很快船沉港陷,大華軍在祖法兒,找到了那艘被俘的,正被大食人拆卸研究的大華戰船,還有百餘被俘軍兵和工匠。據他們說,有幾個工匠,已被送去大食帝國都城巴格達了。
對此阮小二和李寶也無奈,隻得向樞密院和朝廷稟報,把這個事轉交給軍情局的長鞭處。這個處的處長是棍無雙韓伯龍,專門處置大華朝科技失密至國外的事情。
和阿丹港一樣,大華軍炸了碼頭,燒了港口,離開了祖法兒。又徑直奔向大食海賊在夏洋的最後一個港口,忽魯謨斯(伊朗東南米納布)。這個港口位於霍爾木茲島北岸,扼波斯灣出口處,是大食人的海貿交通要衝。
此時技術人員們修複了鐵甲艦上的蒸汽機,鐵甲艦終於趕了上來。
塞爾柱人並不善航海,忽魯謨斯雖在塞爾柱境內,卻是大食人常用的港口。港口內的大食人戰船、商船、海盜船、海匪船,都成了大華戰艦的打擊目標,真可謂不分青紅皂白,良莠皆亡。
幹掉了抵抗者,大華軍並未像在阿丹港和祖法兒港那樣炸碼頭燒港口,而是令海軍陸戰隊占領住忽魯謨斯。此地離花榮城不過五百裏,離塞爾柱和大華朝的國境線更短,隻有二百裏不到。
阮小二放了二個大食戰船上的塞爾柱人,叫他們帶信去伊斯法罕給塞爾柱大蘇丹桑賈爾,信裏說由於忽魯謨斯成了海盜窩,大華軍不得不將其占領,並占領從忽魯謨斯至邊境線的海邊土地,什麽時候塞爾柱人補償了大華海商因海盜搶劫而遭受的損失,什麽時候大華軍就歸還忽魯謨斯給塞爾柱。
桑賈爾不願為這條不毛之地和這個大食人用的港口,和大華軍再次衝突,他正忙著應對內部反對和分裂勢力,更要與十字軍鏖戰。再說了,剛被大華軍狠揍過的桑賈爾,怎願再碰大華軍?於是雙方隻是打嘴仗而已,就不去表它了。
阮小二這趟夏洋(印度洋)之行,消滅了大食戰船主力;毀掉了大食人的阿丹港和祖法兒港;占領了忽魯謨斯港;令大華海軍成為夏洋霸主;奪回了大多數被俘的軍兵工匠,遺憾的是有三名工匠已被送去巴格達,造成了大華造船技術的泄密。
最令阮小二傷心的是,結拜兄弟,卷毛虎倪雲,死於阿丹灣海戰。二十餘年前,阮氏三雄和太湖四傑結拜,六年前,短命二郎阮小五沒於南海,七兄弟如今隻剩下五人了。
大華戰船上的火炮威力,並未像林衝期望的那麽強勁,最主要是打不準,遠出幾十彈中一,近處幾彈中一。有條重創的大食戰船死不投降,幾條大華戰船近在咫尺開炮,命中率還不到一半。定位、定距、定浪,需要改進加強的的地方不少。阮小二得回去和林衝好生匯報和商議。當然蒸汽機的笨拙和不穩定,也是亟待改進的。
此時已是中華十六年(1142)年末,阮小二令李寶權夏洋艦隊副提舉,將鐵甲艦和三艘戰船留給夏洋艦隊,自帶了四條戰船回明州。
阮小二經停文恭城(新加坡)的時候,意外遇上了大華軍第九軍軍長,操刀鬼曹正。
曹正第九軍,屬嶽飛朱武的南部軍區,嶽飛劉錡的第七軍第八軍,北上攻擊印度後,南洋路這邊,就是第九軍駐節。
二年前,大華軍占領了舊港島(蘇門答臘)大部,僅在島東南留了個八昔小王國,叫它去頂退去爪哇島上的三佛齊。
那三佛齊國,原本疆域寬廣,涵括了舊港島(蘇門答臘)、南洋半島(馬來半島)、蘭芳島(加裏曼丹)大部。被大華軍趕去爪哇島,三佛齊狼主多利蘇心懷憤恨,無時不刻不想著恢複往日榮光。
年中,八昔國國王病死,在多利蘇的策動支持下,一個王子幹掉了太子,爬上了王位。
曹正得報,一麵向樞密院和嶽飛朱武飛報,一麵率軍攻陷八昔國,期間又大敗三佛齊的人馬。曹正索性就以八昔國臣民苦求的名義,將八昔國滅了,吞並了整個舊港島(蘇門答臘)。
曹正本是個殺豬匠兼小飯館老板,因緣際會跟了林衝,學了本領,漲了見識。他判斷三佛齊這麽作,是個留不得的禍害,必須滅之。於是曹正便親來文恭城,找南洋艦隊提舉李俊,要他出動艦船,幫自己跨海滅三佛齊。不想因為夏洋吃緊,李俊的南洋艦隊主力,都出去給大華商船護航去了,李俊倒是想助戰,卻一時抽不出足夠艦隻來。
正好阮小二帶著四艘戰船經停,曹正和李俊,還有南洋路路長李雲,便來找阮小二商量,請他助戰。這便是梁山兄弟的便利了,若按國法軍規,沒有上麵的許可,這麽串聯調用軍力,想謀反啊?
大華朝疆域如此寬廣,遠疆軍政重吏自主性強,朝廷卻不失控製,梁山兄弟義氣、情誼、和信任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但這是不可能永遠的,所以林衝把交通和通訊的研發和建設,放在了優先地位。
欲知阮小二是否應允,且聽下回分解。
隨著阮小二的一聲令下,鐵甲艦上各處艙門打開,裏麵出來一隊隊手持火槍的海軍陸戰隊官兵。他們手上拿的,是最新的第五代火槍,這代火槍和上一代相比,有四大進步。一是用黃火藥取代了黑火藥,令子彈射程更遠儲存發射更安全可靠;二是用上了大華朝最新開發出來的不鏽鋼,減緩了火槍的鏽蝕;三是槍更輕槍身更短,已近乎三八大蓋;四是用四彈彈匣取代了二彈彈倉,平均射速更快。可以說,這第五代火槍,已經是林衝穿前的近現代步槍了。
這次為了保證鐵甲艦的安全,阮小二特意帶了一個營一千多人的海軍陸戰隊,配備了最新火槍。
排槍點名之下,湧上鐵甲艦甲板的海賊們,很快被清掃一空。海軍陸戰隊官兵,開始將手雷擲向圍住鐵甲艦的大食戰船們。
馬卜果雙目血紅,整個人都變的呆呆的,看著近戰咫尺,似乎伸手夠到的大華鐵甲艦,看著衝上去的海賊們,又看著他們被打了下來。距離成功如此之近,卻又如此遙不可及。
馬卜果懵懂之際,大華戰船並未歇著。鐵甲艦雖然走不快,掛上帆卻還是能動的。稍少拉開一點距離,密集的炮火攻擊一輪接一輪,沒有絲毫的停歇,衝向鐵甲艦的大食帝國戰船和海盜船,遭遇它們有生以來最猛烈的摧殘。
“轟”地一聲巨響,馬卜果的戰船又中了一炮,一根崩飛的木條,旋轉著劃過馬卜果的額頭,刺痛將他從空蒙中拉回了現世。
滿頭的鮮血來不及拭擦,馬卜果定睛看去,出發時的六十多條戰船,大多數已在海底或正在沉沒,有二三艘正在逃跑,還有一艘竟然掛上了白旗。仍在戰鬥的,隻剩十幾條戰船了,而敵方似乎一艘沒沉。
馬卜果下令立刻掉頭撤逃,然後傳出旗語,叫各艦自逃。
早就盯著馬卜果旗艦的李寶,怎會放過上次令自己吃了大敗的仇敵?見馬卜果逃跑,立馬追擊。兩船一前一後,向著阿丹港而去。
馬卜果的船好,很快越過了幾艘之前逃跑的大食戰船,但跑了一陣,一根曾被炮彈擊中過的帆桅便倒了下來,還帶倒了另一根。沒多久李寶追了上來,也不打話,就是炮火招呼。馬卜果的船終於撐不下去,緩緩傾入海中。其實他最後是想投降的,可惜李寶不給他這個機會,馬卜果的小蘇丹夢隻能去海底做了。
李寶回頭,又打沉了一艘,截住逼降了一艘大食戰船。
阿丹灣海戰,幾乎全殲了大食主力戰船,奠定了大華海軍在夏洋(印度洋)上的霸主地位。
大食戰船,多數去了海底,有二條跑回了阿丹港,還有二條,跑去了祖法兒港。
阮小二將船隊一分為二,未有損傷的,一共十艘戰艦,並一半海軍陸戰隊,算第一隊,由李寶領著,去阿丹港;二艘重傷的、三艘輕傷的,還有鐵甲艦,以及俘虜的四條大食戰船,算第二隊,由阮小二親率,向祖法兒港慢慢移去。
阮小二的目的,一是搜尋上次海戰被大食人俘虜的戰船、軍兵、工匠;二是要毀去阿丹港和祖法兒港這兩個大食人的重要港口。
鐵甲艦還在路上,便被後麵趕上來的李寶追上。卻是李寶去了阿丹港,又幹掉了幾艘大食戰船,洗劫了阿丹港,最後炸掉了碼頭,放火燒了阿丹港。
李寶在阿丹港沒有找到上次海戰被大食人俘虜的戰船、軍兵、工匠,阮小二有點心焦,便令時青磊領第二隊後麵跟上,自登上李寶旗艦,領第一隊十艘戰船,撲向祖法兒港。
祖法兒港裏有十幾艘戰船,知道阿丹灣海戰大華戰船的厲害,多數都跑了,幾艘來不及跑的,被堵在祖法兒港內,遭受痛擊。很快船沉港陷,大華軍在祖法兒,找到了那艘被俘的,正被大食人拆卸研究的大華戰船,還有百餘被俘軍兵和工匠。據他們說,有幾個工匠,已被送去大食帝國都城巴格達了。
對此阮小二和李寶也無奈,隻得向樞密院和朝廷稟報,把這個事轉交給軍情局的長鞭處。這個處的處長是棍無雙韓伯龍,專門處置大華朝科技失密至國外的事情。
和阿丹港一樣,大華軍炸了碼頭,燒了港口,離開了祖法兒。又徑直奔向大食海賊在夏洋的最後一個港口,忽魯謨斯(伊朗東南米納布)。這個港口位於霍爾木茲島北岸,扼波斯灣出口處,是大食人的海貿交通要衝。
此時技術人員們修複了鐵甲艦上的蒸汽機,鐵甲艦終於趕了上來。
塞爾柱人並不善航海,忽魯謨斯雖在塞爾柱境內,卻是大食人常用的港口。港口內的大食人戰船、商船、海盜船、海匪船,都成了大華戰艦的打擊目標,真可謂不分青紅皂白,良莠皆亡。
幹掉了抵抗者,大華軍並未像在阿丹港和祖法兒港那樣炸碼頭燒港口,而是令海軍陸戰隊占領住忽魯謨斯。此地離花榮城不過五百裏,離塞爾柱和大華朝的國境線更短,隻有二百裏不到。
阮小二放了二個大食戰船上的塞爾柱人,叫他們帶信去伊斯法罕給塞爾柱大蘇丹桑賈爾,信裏說由於忽魯謨斯成了海盜窩,大華軍不得不將其占領,並占領從忽魯謨斯至邊境線的海邊土地,什麽時候塞爾柱人補償了大華海商因海盜搶劫而遭受的損失,什麽時候大華軍就歸還忽魯謨斯給塞爾柱。
桑賈爾不願為這條不毛之地和這個大食人用的港口,和大華軍再次衝突,他正忙著應對內部反對和分裂勢力,更要與十字軍鏖戰。再說了,剛被大華軍狠揍過的桑賈爾,怎願再碰大華軍?於是雙方隻是打嘴仗而已,就不去表它了。
阮小二這趟夏洋(印度洋)之行,消滅了大食戰船主力;毀掉了大食人的阿丹港和祖法兒港;占領了忽魯謨斯港;令大華海軍成為夏洋霸主;奪回了大多數被俘的軍兵工匠,遺憾的是有三名工匠已被送去巴格達,造成了大華造船技術的泄密。
最令阮小二傷心的是,結拜兄弟,卷毛虎倪雲,死於阿丹灣海戰。二十餘年前,阮氏三雄和太湖四傑結拜,六年前,短命二郎阮小五沒於南海,七兄弟如今隻剩下五人了。
大華戰船上的火炮威力,並未像林衝期望的那麽強勁,最主要是打不準,遠出幾十彈中一,近處幾彈中一。有條重創的大食戰船死不投降,幾條大華戰船近在咫尺開炮,命中率還不到一半。定位、定距、定浪,需要改進加強的的地方不少。阮小二得回去和林衝好生匯報和商議。當然蒸汽機的笨拙和不穩定,也是亟待改進的。
此時已是中華十六年(1142)年末,阮小二令李寶權夏洋艦隊副提舉,將鐵甲艦和三艘戰船留給夏洋艦隊,自帶了四條戰船回明州。
阮小二經停文恭城(新加坡)的時候,意外遇上了大華軍第九軍軍長,操刀鬼曹正。
曹正第九軍,屬嶽飛朱武的南部軍區,嶽飛劉錡的第七軍第八軍,北上攻擊印度後,南洋路這邊,就是第九軍駐節。
二年前,大華軍占領了舊港島(蘇門答臘)大部,僅在島東南留了個八昔小王國,叫它去頂退去爪哇島上的三佛齊。
那三佛齊國,原本疆域寬廣,涵括了舊港島(蘇門答臘)、南洋半島(馬來半島)、蘭芳島(加裏曼丹)大部。被大華軍趕去爪哇島,三佛齊狼主多利蘇心懷憤恨,無時不刻不想著恢複往日榮光。
年中,八昔國國王病死,在多利蘇的策動支持下,一個王子幹掉了太子,爬上了王位。
曹正得報,一麵向樞密院和嶽飛朱武飛報,一麵率軍攻陷八昔國,期間又大敗三佛齊的人馬。曹正索性就以八昔國臣民苦求的名義,將八昔國滅了,吞並了整個舊港島(蘇門答臘)。
曹正本是個殺豬匠兼小飯館老板,因緣際會跟了林衝,學了本領,漲了見識。他判斷三佛齊這麽作,是個留不得的禍害,必須滅之。於是曹正便親來文恭城,找南洋艦隊提舉李俊,要他出動艦船,幫自己跨海滅三佛齊。不想因為夏洋吃緊,李俊的南洋艦隊主力,都出去給大華商船護航去了,李俊倒是想助戰,卻一時抽不出足夠艦隻來。
正好阮小二帶著四艘戰船經停,曹正和李俊,還有南洋路路長李雲,便來找阮小二商量,請他助戰。這便是梁山兄弟的便利了,若按國法軍規,沒有上麵的許可,這麽串聯調用軍力,想謀反啊?
大華朝疆域如此寬廣,遠疆軍政重吏自主性強,朝廷卻不失控製,梁山兄弟義氣、情誼、和信任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但這是不可能永遠的,所以林衝把交通和通訊的研發和建設,放在了優先地位。
欲知阮小二是否應允,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