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朝設立甘隴路,範圍大致是林衝穿前的甘肅、寧夏、青海大部,加上內蒙西和新疆東。路府在涼州,路長宣讚。西北軍區司令韓世忠領第六軍,以西寧為軍部駐紮地,要綏靖河湟和青海;吳玠領第二軍,以涼州為駐紮地,主要針對西邊的高昌回鶻和北邊的克烈部。


    河湟隴右,漢唐為漢家所有,周邊雖多有異族勢力,但中原王朝強盛時,皆是怯漢家強軍,羨華夏文明,都在主動或被動漢化,隻是程度不同而已。


    安史之亂後,唐朝虛弱,吐蕃乘機逐步蠶食了河西諸州。五六十年後,從唐大中五年(851)起,張義潮起義,率歸義軍驅逐沙州的吐蕃鎮將,此後逐步收複瓜、伊、西、甘、肅、蘭、鄯、河、岷、廓等十州之地,然後收複涼州,再收複西州、輪台、清鎮等城,使吐蕃勢力被徹底逐出河西、隴右之地,此後“西盡伊吾,東接靈武;得地四千餘裏,戶口百萬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歸”。


    張義潮死後,由於內爭外戰,以及唐廷猜忌,歸義軍陷於內亂,紛亂不止,勢力和地盤不斷縮小,到北宋景祐三年(1036),李元昊滅亡歸義軍政權,歸義軍最後一任頭目曹賢順向西夏投降。在西夏統治下,河湟隴右逐漸夷化,數代下來,很多漢人都自認為是夷族了。畢竟人是趨利避害的,林衝穿前的民鏃政策,不也鼓勵了很多漢人脫漢入少嗎?


    中華四年(1130),大華軍覆滅西夏,收複了河湟隴右,才算終止了這片區域夷化的進程。


    大華軍收複隴右之後,很多原本已經夷化的漢人家族又開始了回溯的進程,加上官府的推動,這片區域的腥膻之氣正在逐步減少。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很多夷族戰死或被大華軍剿殺,或被大華軍抓去勞役營;而且鍾相楊幺造反失敗,先後將十餘萬摩尼教骨幹教徒,被強行遷移到甘隴路。


    第二軍副軍長吳玠,乃是大華朝九大主力軍裏,唯一的一位非梁山好漢帶軍的。吳玠雖然能力出眾,滅西夏時還立過大功,但還是有人對他任軍長有非議。不過林衝獨斷專行,壓了下去。


    吳玠收到來自大同林衝的急令後,立即召集部隊。他與韓世忠和宣讚楊瑃商議後,將防務全交給了楊瑃的邊軍旅和一個沙漠師,自己率第二軍全軍,加上一個沙漠師,共約四萬人,去攻擊膽敢出兵大同的克烈部。


    擔心主力走後有人搞事,吳玠通知各黨項、回鶻、羌人部落,按部落大小,出人出馬出糧草,戰後再還賬和獎賞。吳玠在當地各部落有聲望,又得三萬餘人馬,以及糧草。


    林衝的命令隻是要吳玠攻擊克烈,並無具體要求,比如出多少人馬,占多少地盤,殺多少敵人,等等,隻要吳玠便宜行事。吳玠與韓世忠商議,既然克烈部敢去找大華朝皇帝的麻煩,那大華軍也該去找克烈部王汗忽兒劄胡思的麻煩,大家都往大處搞。若非不好意思搶吳玠的功勞,加上河湟有些羌人部落蠢蠢欲動,韓世忠都想自己北上去剿克烈部了。不過韓世忠留在河湟也不得清閑,此為後話暫且不表。


    窩魯朵城(蒙古哈拉和林北),位於斡耳罕河西岸,早年曾短暫為回鶻汗國都城,後來為阻卜部落的中心,為前遼所征服,遼滅後來被克烈部占為中心營地。


    窩魯朵城說是個“城”,建築連中原的一個堡寨都不如。那斷斷續續高低不一的城牆,還是三百年前作為回鶻汗國都城留下的痕跡。城內除了被稱為王汗元帳的一座大殿,別的建築都低矮破舊。以前有漢人工匠奴隸,還能維持點;大華朝立朝後,草原部落再不敢驅用漢人奴隸,這城內建築便幾乎無人建造維護。以至於有的克烈貴人,幹脆在自家大院裏,又支起了帳篷。


    這裏已是漠北草原深處,自霍去病後,幾無漢將漢兵到過此地。當忽兒劄胡思聽人稟報說有大軍殺來的時候,還以為是乃蠻部或者是吉力吉思部來搶劫了。直到陣陣槍聲傳來,以及又幾波探報傳來,忽兒劄胡思才清醒,真是大華軍。


    先到的是吳玠親率的三萬騎軍,包括了二萬黨項、回鶻、羌人部落牧騎。後麵還有四萬步騎結合的大華軍,則是步步為營,向北而來。


    克烈部的主力兵力,已被忽兒劄胡思的長子帶著,與八爾曇一起去偷襲大同城。忽兒劄胡思隻剩一萬親軍在左近,加上急吼吼聚攏的萬餘牧騎,湊了二萬多騎,迎戰大華軍。


    大華軍滾滾而來,匆忙列陣的克烈人也隻得迎上,卻不料兩軍還有四五裏地,大華軍兩翼的黨項、回鶻、羌人部落牧騎放慢速度,中軍卻停下列陣。


    中軍裏,攜帶了十幾門小山炮,皆是分拆了用馬匹馱運。片刻之後,組裝完畢的火炮開始發力,立時就把克烈軍陣勢打散了。正好大華軍的兩翼殺到,混殺在一起。


    吳玠的一萬大華軍本部在後麵,戰場上都是遊牧部落在廝殺。按理說,克烈部騎軍陣型更正規些,且人馬數量也略多,應該占優勢。但剛才大華軍的炮火,已經將克烈軍陣型打亂,衝殺過來的黨項回鶻羌人牧騎,反而占了先手。


    忽兒劄胡思苦苦支撐,勉力調動,才算頂過最初的險境,慢慢將局麵扳平過來。


    大華軍中軍陣裏,中箭虎丁得孫躍躍欲試:“軍長,咱們也上吧!”


    吳玠手捋剛剛留起的須髯,搖頭道:“不急,再等等。”


    丁得孫急道:“現在正是殺過去的好時機,再等兩翼損失就大了。”


    吳玠意味深長地說道:“兩翼損失大了,又如何?”


    丁得孫琢磨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吳玠這是要借機消耗些黨項、回鶻、羌人部落啊!


    丁得孫原先對吳玠取代楊誌任第二軍副軍長,多少有些不服,如今算是服了。丁得孫自己肯定沒這心機算度,差距啊!


    吳玠又道:“你帶三千人馬,繞過戰場,去堵克烈軍逃路,別的莫多管,隻管忽兒劄胡思。但若他往窩魯朵城跑,則莫要阻擋,隻須看住即可。”


    丁得孫喜道:“是,必將把這韃子頭給軍長抓來!”


    又過了一陣,吳玠留二千人護著火炮緩緩上前,自領五千大華軍,放馬而上。忽兒劄胡思見狀,也親率精銳,迎了上來。


    雙方弓弩對射,克烈人更善騎射,大華軍裝備更甚,差不多是平手。但距離稍近時,大華軍的手雷便令克烈人大亂。緊接著,陣型嚴密的大華騎軍,在吳玠親領下,從正前方硬撼克烈軍,衝垮了克烈軍的陣型。


    大華軍的加入,成為壓垮克烈人的最後一根稻草,尤其是大華軍的手雷,太讓克烈人膽寒了。忽兒劄胡思帶頭逃跑,他的王汗大麾,也倒在了戰場上。克烈部全軍崩潰,草原上到處是逃跑的克烈人和追擊的大華軍。


    大概是真把窩魯朵城當作克烈都城了,忽兒劄胡思稀裏糊塗地,竟然逃回了窩魯朵城。吳玠乘機下令,四麵圍住這座破爛小城。


    吳玠叫來黨項、回鶻、羌人部落的頭目們,給了他們一個月時間,可以無所顧忌,四處劫掠,劫掠所得,大華軍分文不取,作為對他們跟隨大華軍參戰的獎賞。隻有一條,若遇漢人,不管是否奴隸,都得好生帶回來交給大華軍。一個月後,在窩魯朵城集合。


    吳玠還開出了賞格,帶回來一個成年克烈部或蠓兀部男子的腦袋,可換得大華幣二貫,或等值金銀。吳玠知道,這幫黨項、回鶻、羌人牧騎,可不會去分辨什麽克烈部蠓兀部,肯定是見人就砍。吳玠更知道,林衝的意向就是清空草原。


    部落牧騎跟著大華軍來,還沒搶到多少東西,窩魯朵城外一戰,卻已經損失了不少人馬。正愁得不償失呢,吳玠給了這麽爽的好事,那些部落頭目們皆歡天喜地去了。吳玠自帶著一萬大華軍,圍攻窩魯朵。


    欲知吳玠能否捉得忽兒劄胡思,且聽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林衝水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好樂無荒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好樂無荒人並收藏林衝水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