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前唐東都,大華朝立後,將洛陽劃歸汴京都,將前宋皇族安置於此,還把大華朝擴張過程中,歸降或者俘虜的異國異族的君主首腦及其家眷什麽的,都給放在了洛陽。


    中華二十年(1146)的大年初一,洛陽城西一座大宅子裏,後院書房裏,趙楷正在做最後的努力,勸說父兄支持他起事推翻大華朝。趙楷是前宋宋徽宗的第三子,曾經深受宋徽宗喜愛,後來金軍南下,宋徽宗將皇位傳給趙楷的大哥宋欽宗趙恒。靖康之變後,大華朝代宋而立,宋欽宗曾南逃廣州組織殘宋與大華朝作對,後被大華軍滅之。宋徽宗宋欽宗以及趙氏皇族,都被安置在了洛陽。


    這次大華軍和塞爾柱大食東羅馬大戰,主力全部在外,林衝長時間不在汴京,有些人就蠢蠢欲動要鬧騰。這些人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眾多儒生孔徒們,大華朝重工重技重商重軍,就是貶儒貶孔,這些人深受其害恨意滿滿;二是前宋的豪紳大戶特別是土地大戶,大華朝搞土地階梯稅率,每一戶的地越多稅越高,豪門大族不得不拆族分家出售土地,利益大減不說,對宗族的控製力也大減,能不恨大華朝嗎?三是各教教棍們,大華朝道教第一,對其他教門諸多限製稅收歧視乃至禁止,佛教、五鬥米教、摩尼教、箐教這些教棍和死忠信徒,都是懷恨在心的。


    大華朝九大野戰軍都在西麵,其它較有戰鬥力的軍隊也多在四邊特別是西邊,腹地除了各路的廂軍旅,幾無兵力。這些人就互相勾連要舉事,恢複前宋便是最好的名頭。宋徽宗歲數大了貪圖安樂早不想折騰了;宋欽宗被大華軍教訓過了,不敢再惹事;隻有趙楷本就對梁山對大華朝深恨,被人忽悠,還真以為有戲。


    曆史上靖康之亂後,趙楷被金軍俘虜,遷往韓州(遼寧昌圖)監禁,沒幾年便鬱鬱而終。這裏他倒是活奔亂跳的,還有功夫折騰大事。


    趙楷道:“父皇、皇兄,大華軍遠征異域,那塞爾柱、大食、東羅馬,任一個都能敵住林衝,如今三強聯合,必能擊敗林衝。正是我們恢複大宋,恢複我趙家江山的大好時機。隻要我父子三人齊心合力,事必成。”


    宋徽宗趙佶搖搖頭:“我年事已高,就不參和這事了。還有,如今是大華朝,你也不必稱我為皇了。”


    宋欽宗趙恒也道:“三哥自行其是也罷,愚兄身子骨不好,也不參加了。”他曾領廣州殘宋與大華朝對峙,心道當年我那麽多軍隊和地盤都扛不住大華朝,你個紈絝怎能行?


    趙楷很不高興,但還在努力:“兒臣並非為了自己,二是為了大宋,為了趙家,若是事成,兒臣願扶父皇複位,或以皇兄為君,兒臣無怨無悔,絕不貪位。”


    趙佶依舊搖頭:“如今日日沉湎於金石字畫,方知為君之無趣和不易。我是絕不會再登那個位置了。我勸你也勿折騰了,大華朝待我趙家不差。”


    趙楷責道:“奪了我家江山,還不差?”


    趙恒也道:“我逃去廣州舉事,他們抓我後也之時廢了我的王位,沒有殺了我或將我流放,可算不差。三哥,父王說的是,別折騰了。”他稱趙佶為父王而不是父皇,因為大華朝封趙佶為徽王。


    趙楷再勸:“林衝自立大華朝後,窮兵黷武,連年征戰,國窮民困,如今他又遠在異域戰局不利,此時正是我等撥亂反正回複大宋的最好時機,錯過了可不會再有了。”


    趙恒道:“就算林衝再西邊敗了,回來收拾叛軍,還是不易如反掌?”。


    便在此時,房門被推開了,進來一個女子。且看這女子,有詩讚曰:


    一頂珍珠點翠抹,耳邊雙垂明月璫。織女擅離銀漢界,嫦娥逃出月宮來。


    這女子果真真是個絕色,隻兩個不好,一是眼帶**,二是腿粗胳膊壯。


    這女子便是趙楷新收的一個女人,叫陳麗卿。自小練武,刀槍劍弓都算熟練。他父親叫陳希真,原是前宋一休管營管帶,後在大華朝任洛陽府府尉,因被查出貪汙免職在家。


    陳希真自小有大誌,總要往上爬,被免職後知道在大華朝再無寸進,便將主意打到了邪路上。他女兒陳麗卿自小練武,愛與男人廝混,有個叫祝永清的,便早與她成了好事,之後還有別的。街坊傳言說陳麗卿是‘兵器架子’,意思類似後世的‘公共汽車’。


    陳希真開始聯係對大華朝心懷怨恨的人,發現自己身份低微難以忽悠別人,正好有一次趙楷偶遇陳麗卿,被陳麗卿的獨特風味吸引。陳希真便將陳麗卿獻給了趙楷。在陳麗卿和陳希真的忽悠下,趙楷成了反華勢力的旗幟和核心,發展了不少亂七八糟的失意者和仇恨者。


    <a id="wzsy" href="http://www.2kxiaoshuo.com">2kxiaoshuo.com</a>


    陳麗卿進來,匆匆一禮道:“西麵傳來消息,說林衝死於與東羅馬之戰。”


    趙楷大喜:“這下我們把握就更大了,父皇、皇兄,時不我待啊!”


    趙佶搖搖頭:“且不說這消息可信否,便是沒有林衝,便是大華軍敗北,大華朝也不是我等所能撼動的。”


    趙楷道:“如今城內已經聚合了數千義士,一旦起事,必能拿下洛陽。天下苦林衝久矣,隻要我們一發動,必然全國響應,百姓簞食壺漿,大事可成。”


    趙恒勸道:“當初我在廣州,軍力可比你現在強太多了,還不是被大華軍滅了國。三哥聽我一句勸,做個大華朝公爵他不香嗎?”


    見趙佶趙恒油鹽不進,趙楷也失去了耐心。冷道:“你倆不願意參加,我也不逼你們。不過我還是會以你倆的名義發聖旨,以你倆的名義寫信勸人跟我起事。”


    趙恒道:“我倆的皇印和玉璽早都被收走了。”


    趙楷冷笑:“刻幾個印章還不簡單。”


    趙佶忙道:“使不得啊!三哥你就放過我這把老骨頭吧!”


    趙楷道:“我忙的很,沒空跟你們費時間。就請你們留在此地吧。”


    趙恒急道:“三哥你要拘禁我們?”


    趙楷冷道:“是請你們暫駐幾日,不單你們,趙鼎幾個也在,你們不會寂寞的。”昨日趙楷請了幾個舊宋大臣,要他們支持自己,結果多數不肯,被趙楷扣押。


    趙楷不再廢話,自己離開了。


    陳麗卿一臉假笑:“兩位,殿下大事若成,兩位可就是太上皇和上皇了。這幾日千萬不要亂跑,下麵小的們粗俗,傷了兩位可就不妥了。”


    大年初五,洛陽城大亂,陳氏父女、賀太平、蓋天錫、雲天彪、張仲熊、俞萬春、鄧宗弼、陳念義、徐和、祝永清等人,領著三千多人,有潛入洛陽的陳年老匪和前宋老軍,以及有些富豪的莊丁打手,還有城裏的潑皮混混,一起舉事。


    大華朝中原腹地,真沒啥軍力,便是汴京都的廂軍旅,也多在維護向西麵的鐵路和官道安全暢通,洛陽城內,除了百餘警察,幾乎沒有一個兵。因此還真被趙楷得逞了,奪了洛陽城。


    趙楷不敢自立為帝,自以鄆王身份監國,以宋徽宗和宋欽宗的名義傳檄四方,還造謠傳謠說大華軍在西方大敗,林衝戰死。盼著四方相應,推翻大華朝。


    但事與願違,周邊城鎮,紛紛關城自保,雖然人心惶惶,卻無人理睬趙楷;城內暗流洶湧,老百姓都在咒罵舉事的。


    倒是來了些個破落儒生和被大華軍懲治成窮光蛋的前富豪們,前來洛陽投奔趙楷。這幫人忙時幫不上的,反倒是挺能吃。趙楷也是無奈。


    叛軍中,有個叫俞萬春的,自號忽來道人,浙江山陰(紹興)人,是個前宋老儒生,因考大華朝官吏數次未果,深恨大華朝。俞萬春見大華朝有一百零八好漢助林衝,便也編了什麽“雷部三十六將”助趙楷,把這些個叛軍頭目,各自排號,比如雲天彪便是正心雷府八方雲雷都督大將軍;陳希真便是清虛雷府先天雨師內相真君,雲雲,一眾賊子,個個都有威武名號,連陳麗卿和劉慧娘倆雞婆,都成了電母元君。


    洛陽事變傳到開封,晁蓋大怒。此時魯智深和盧俊義等皆往西去長安等地,主持支援大華軍在西麵的戰事,楊誌和史進在美洲開拓;城內的將領皇家警衛旅和樞密院直屬旅也大多往西去了,隻剩一個開封城防旅108旅不到五千人。可謂兵少將寡。


    洛陽到開封不過三百多裏,要是被叛軍再把大華都城開封攻陷了,那就真麻煩了。晁蓋等商議之下,病尉遲孫立和鐵棒欒廷玉抱病出山,與旱地忽律朱貴等,負責開封防務和鋤奸。隨後晁蓋率開封城防旅二千人出發去剿叛,同時向周邊廂軍發出調令,到洛陽城下取齊。


    晁蓋快出開封西門,便聽得後方一陣躁亂,回頭望去,卻是扈三娘和梁紅玉兩人,領著二百女兵追了上來。


    晁蓋忙上前道:“三娘妹子如何來了,你貴為皇後,還是留在開封守護吧。”


    扈三娘道:“皇上他們在外苦戰,不能叫他們多分心,要盡快剿滅這些叛匪。清照姐姐和東後都同意我來想幫。我這二百女兵,都是精銳,能幫上忙的。”


    晁蓋隻好答應,叫她們作為後軍,一起出城。誰都沒有注意到的是,出城之時,女兵後隊裏,混進了一個人。


    欲知是誰混入隊伍,且聽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林衝水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好樂無荒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好樂無荒人並收藏林衝水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