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劍峰
都說鄉音是最容易讓人們彼此熟稔、建立社交渠道的好題材。在香港的學術會議上,嚴歌苓用純正的京腔普通話發言,隻是幾個句子末了的“啦”和“呀”泄露了她上海人的身世,盡管她現在居住最多的地方是台北和舊金山,待在北京的時間甚至都比上海長。嚴歌苓是上海人,共和國10歲時出生在上海的弄堂裏,“文革”開始時,全家被趕出上海,“我姑姑和父親都是老上海人,姑姑因為嫁給******軍官不得不離開上海,父親因為‘文革’也被趕出上海,我們都是不情願地離開上海的。”對於上海,嚴歌苓說她模糊淩亂的記憶裏隻有幾條弄堂、家門口的美琪大戲院,“還有紫雪糕。”食物永遠是我們對故鄉最樸素的懷念,當然還有不變的口音。在1989年離開中國去美國前,在北京工作了八九年的嚴歌苓學會了比較純正的北京腔,“那個時候我們在家不怎麽講上海話,我也隻是跟哥哥講上海話。”
寄居生活會暴露人性中低劣的品格
在香港屯門海邊的餐館裏,和嚴歌苓在一起的是王安憶和陳思和兩個上海人,隻有在下意識使用鄉音的時候,嚴歌苓才能暫時消弭對身份的焦慮。在更多時候,嚴歌苓自己也說,她在任何地方都隻是個“寄居者”,就像她的小說《少女小漁》、《扶桑》、《寄居者》裏那些卑微寄居的人物一樣。
我問:“為什麽在你的小說中把男人寫得都那麽不堪,比如《少女小漁》的江偉,《一個女人的史詩》中的歐陽萸,還有這本《寄居者》裏的猶太難民帥哥彼得?”麵前的嚴歌苓抑製不住地笑起來,然後反問道:“有嗎?”花幾秒鍾平靜下來之後,嚴歌苓得意地解釋說:“我對男人絕對沒有偏見。”也許是,也許不是。12歲參軍來到西藏,開始獨立生活;15歲愛上30歲的軍官,這段在那個年代有點“不倫”味道的戀情最後,那個男人逃避了所有責任;她和作家李克威的婚姻因1989年各自出國奔赴不同國家而曲終人散;但也是在異鄉,在美國,她遇到了癡戀她的美國外交官,外交官為了這個來自中國的女兵丟掉了自己的職位。“我理解的男人,需要在我麵前讓我有點崇敬感,否則我覺得他們就有點不堪。”所以,在嚴歌苓的筆下,《寄居者》裏的女主角may在最後一刻離開癡愛的彼得,選擇留在上海,留在生活得渾渾噩噩的傑克布身邊,“may不一定覺得彼得不堪,但這種感受我能體會得到。”
在《寄居者》中,may癡愛的猶太難民彼得經過幾年在上海虹口的寄居生活後,被生活打磨成一位非常現實的男人,雖然優雅依然,但不再高貴。“我想說明的是,寄居的生活狀態具有極大的腐蝕力。你要不擇手段地去生存,就要把你的高貴傲氣給打斷。彼得就是這樣。”嚴歌苓說。《寄居者》是一部關於猶太難民在上海寄居生活的小說,五十多年前的曆史在嚴歌苓那裏化作亂世佳人式的傳奇。嚴歌苓老是反反複複說,她寫這個小說完全是被“寄居者”這個詞給吸引了,“我沒有看到猶太人怎麽寄居,但我看到中國人怎麽寄居。”1989年來到美國,嚴歌苓做寄居者也已經有20年了。“很多人都是這樣。不少我認識的人,他們在大陸的時候很有尊嚴、很高貴,但一到了寄居環境,就成了另外一種樣子。這讓我大惑不解。我想長期的寄居生活本身是不堪的,在生活的打磨下,那層人皮就會脫落。”
對於寄居生活嚴酷性的個人體驗,令嚴歌苓寫下了一係列移民生活的小說,而這部寫猶太人短暫“移民”上海的《寄居者》實際上延續著嚴歌苓早年那些移民小說的主題,“寄居的生活讓我們暴露了人性中很低下的東西,發現了那些在正常生活狀態中不會被別人甚至自己發現的東西,特別是低劣的品格。”may費盡周折想把彼得帶出充滿危險的上海虹口前往自由的美國,不僅僅是為了救他的命,也許她也意識到嚴酷環境對彼得的打磨,但最後她把彼得一人扔在了前往美國的自由之船上,may明白彼得的生命力足以令他在美國逍遙自在,但他不會再如當初剛剛踏上上海土地時那樣高貴了。
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1989年來到美國,學習寫作,打幾份工,與失眠抗爭。然後是《少女小漁》之後的一係列成功,寫英文小說,為好萊塢做編劇。和我們在一起時,她用流利英文向餐廳服務生解釋我們的要求,向王安憶建議不要吃希臘沙律因為裏麵有難聞的鹹臭魚。但,“我現在還是在寄居。”她說。“真的嗎?”我疑惑不解地質疑。“真的還是寄居。”她的語氣帶著孩子般的辯解。
“我永遠不可能融入美國生活。在排球場上,中國隊一出現,我就為中國呐喊、熱血沸騰流眼淚,這種情懷已融入我們的血液裏了。這已經成為我們動物性的東西,它能夠召喚起這樣的情感。”嚴歌苓說。
身份焦慮——在這個全球化的世代,沒有多少人,特別是成功人士願意承認這點。“30歲才來到美國,那時我的人格已經成熟,英語也從零開始。直到現在,我講話、聽,都比他們慢一格。別人可能沒感覺到,但我自己心裏有數。這就是一種病態。”嚴歌苓說。
“我到了大陸依然有身份危機。我離開大陸的時候是1989年,那時候,人的質樸,對理想的高昂,對愛情和金錢的態度,完全是另一碼事。”套用張愛玲在《傾城之戀》中的話,“我們都回不去了。”所以,“我在國外有鄉愁,回到北京還是有鄉愁。我常常對自己說,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嚴歌苓自嘲地說,自己成了三不管三不要四不像的東西,“這樣一個狀態讓你對任何一種文化都會持批評態度,不斷遊移。”
選擇了寄居,也已無法擺脫寄居。但這樣一種遊離,對寫作不啻是一種好的狀態。“寄居讓你走向內心,也有大量的時間豐富內心。”嚴歌苓說。
而她最奇特的寄居生活可能是2004年隨丈夫來到尼日利亞。“這是我人生的轉折點之一。在那裏,亂七八糟的事情什麽都沒有了,每天的生活都很單純。”寫作成了嚴歌苓每天最快樂的事情。“我每天寫4個小說,一天還是那麽漫長。”在那裏,她連續寫出了《第九個寡婦》和《一個女人的史詩》等作品。在這之前,嚴歌苓的作品大都很少涉及曆史,特別是1940年代以來的中國近代史。而這之後,她的四部長篇小說《第九個寡婦》、《一個女人的史詩》、《小姨多鶴》和《寄居者》都與苦難的曆史有關。“在那樣一個直麵苦難的環境裏,你會覺得現實的苦難和小說想表達的苦難是吻合的,在那樣一個環境裏,寫作是自我交流的方式。”
每天長跑,治好了失眠,寫作讓自己愉悅,寄出去的書稿——比如《第九個寡婦》,當時一年多沒有回音,也沒在意。聊天時所見的香港海岸,也許令眼前的嚴歌苓想起非洲的海。“這是我生活的轉折。”
對話
早報:在北美寫作的中國女性多麽?
嚴歌苓:在北美,寫作的中國人大部分是女人。我經常開玩笑說,在北美寫作的中國人都是婦聯的,我想這可能跟女人的丈夫都去賺錢養家了,女人衣食無憂有關。
早報:我覺得,你是一位能把編劇和小說關係處理得相對比較好的作家,比如你的小說有很強的畫麵感,但你也不會讓小說單純為電影服務。
嚴歌苓:我非常警惕電影和小說兩者的關係。電影劇本寫作的訓練對小說講故事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這是我的努力。我本身很喜歡、迷戀電影,電影是現在所有藝術表達手段中最為理想的一種,音樂、色彩、畫麵、文學都包含其中。如果能結合得好,它是最為迷人的藝術形式。很多人埋怨,小說市場在縮水,我想我恰恰喜歡視覺化寫一個故事。
早報:故事性、可讀性可能是你小說最大的特點,現在能寫好故事的作家不多。
嚴歌苓:對於小說,我相信還是要老老實實把一個故事講好,用最好的語言寫一個故事,是故事使我成為一個小說家。我在講故事的同時,如果能對中文書寫有一點貢獻,那就最好了,寫個故事是我寫作簡單而樸實的初衷。所以,我也是個不長進的作家,永遠成不了學者型作家,永遠處於說書人的狀態。寫小說首先要愉悅自己,不能先折磨自己。
早報:在《寄居者》裏,我一直很留意你對舊上海地理、曆史甚至天氣的描寫,你為此做了哪些準備?
嚴歌苓:在寫作之前,我對上海地理、猶太史、上海當年的猶太人聚居地等,都做了相當多的研究和準備。我姑姑和爸爸都是老上海人,我也常常向他們谘詢。我會問我姑姑,當時的舞廳什麽樣子?當時女人拿什麽樣的包,塗什麽香?哪一家發廊比較好?這些都很重要。
都說鄉音是最容易讓人們彼此熟稔、建立社交渠道的好題材。在香港的學術會議上,嚴歌苓用純正的京腔普通話發言,隻是幾個句子末了的“啦”和“呀”泄露了她上海人的身世,盡管她現在居住最多的地方是台北和舊金山,待在北京的時間甚至都比上海長。嚴歌苓是上海人,共和國10歲時出生在上海的弄堂裏,“文革”開始時,全家被趕出上海,“我姑姑和父親都是老上海人,姑姑因為嫁給******軍官不得不離開上海,父親因為‘文革’也被趕出上海,我們都是不情願地離開上海的。”對於上海,嚴歌苓說她模糊淩亂的記憶裏隻有幾條弄堂、家門口的美琪大戲院,“還有紫雪糕。”食物永遠是我們對故鄉最樸素的懷念,當然還有不變的口音。在1989年離開中國去美國前,在北京工作了八九年的嚴歌苓學會了比較純正的北京腔,“那個時候我們在家不怎麽講上海話,我也隻是跟哥哥講上海話。”
寄居生活會暴露人性中低劣的品格
在香港屯門海邊的餐館裏,和嚴歌苓在一起的是王安憶和陳思和兩個上海人,隻有在下意識使用鄉音的時候,嚴歌苓才能暫時消弭對身份的焦慮。在更多時候,嚴歌苓自己也說,她在任何地方都隻是個“寄居者”,就像她的小說《少女小漁》、《扶桑》、《寄居者》裏那些卑微寄居的人物一樣。
我問:“為什麽在你的小說中把男人寫得都那麽不堪,比如《少女小漁》的江偉,《一個女人的史詩》中的歐陽萸,還有這本《寄居者》裏的猶太難民帥哥彼得?”麵前的嚴歌苓抑製不住地笑起來,然後反問道:“有嗎?”花幾秒鍾平靜下來之後,嚴歌苓得意地解釋說:“我對男人絕對沒有偏見。”也許是,也許不是。12歲參軍來到西藏,開始獨立生活;15歲愛上30歲的軍官,這段在那個年代有點“不倫”味道的戀情最後,那個男人逃避了所有責任;她和作家李克威的婚姻因1989年各自出國奔赴不同國家而曲終人散;但也是在異鄉,在美國,她遇到了癡戀她的美國外交官,外交官為了這個來自中國的女兵丟掉了自己的職位。“我理解的男人,需要在我麵前讓我有點崇敬感,否則我覺得他們就有點不堪。”所以,在嚴歌苓的筆下,《寄居者》裏的女主角may在最後一刻離開癡愛的彼得,選擇留在上海,留在生活得渾渾噩噩的傑克布身邊,“may不一定覺得彼得不堪,但這種感受我能體會得到。”
在《寄居者》中,may癡愛的猶太難民彼得經過幾年在上海虹口的寄居生活後,被生活打磨成一位非常現實的男人,雖然優雅依然,但不再高貴。“我想說明的是,寄居的生活狀態具有極大的腐蝕力。你要不擇手段地去生存,就要把你的高貴傲氣給打斷。彼得就是這樣。”嚴歌苓說。《寄居者》是一部關於猶太難民在上海寄居生活的小說,五十多年前的曆史在嚴歌苓那裏化作亂世佳人式的傳奇。嚴歌苓老是反反複複說,她寫這個小說完全是被“寄居者”這個詞給吸引了,“我沒有看到猶太人怎麽寄居,但我看到中國人怎麽寄居。”1989年來到美國,嚴歌苓做寄居者也已經有20年了。“很多人都是這樣。不少我認識的人,他們在大陸的時候很有尊嚴、很高貴,但一到了寄居環境,就成了另外一種樣子。這讓我大惑不解。我想長期的寄居生活本身是不堪的,在生活的打磨下,那層人皮就會脫落。”
對於寄居生活嚴酷性的個人體驗,令嚴歌苓寫下了一係列移民生活的小說,而這部寫猶太人短暫“移民”上海的《寄居者》實際上延續著嚴歌苓早年那些移民小說的主題,“寄居的生活讓我們暴露了人性中很低下的東西,發現了那些在正常生活狀態中不會被別人甚至自己發現的東西,特別是低劣的品格。”may費盡周折想把彼得帶出充滿危險的上海虹口前往自由的美國,不僅僅是為了救他的命,也許她也意識到嚴酷環境對彼得的打磨,但最後她把彼得一人扔在了前往美國的自由之船上,may明白彼得的生命力足以令他在美國逍遙自在,但他不會再如當初剛剛踏上上海土地時那樣高貴了。
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1989年來到美國,學習寫作,打幾份工,與失眠抗爭。然後是《少女小漁》之後的一係列成功,寫英文小說,為好萊塢做編劇。和我們在一起時,她用流利英文向餐廳服務生解釋我們的要求,向王安憶建議不要吃希臘沙律因為裏麵有難聞的鹹臭魚。但,“我現在還是在寄居。”她說。“真的嗎?”我疑惑不解地質疑。“真的還是寄居。”她的語氣帶著孩子般的辯解。
“我永遠不可能融入美國生活。在排球場上,中國隊一出現,我就為中國呐喊、熱血沸騰流眼淚,這種情懷已融入我們的血液裏了。這已經成為我們動物性的東西,它能夠召喚起這樣的情感。”嚴歌苓說。
身份焦慮——在這個全球化的世代,沒有多少人,特別是成功人士願意承認這點。“30歲才來到美國,那時我的人格已經成熟,英語也從零開始。直到現在,我講話、聽,都比他們慢一格。別人可能沒感覺到,但我自己心裏有數。這就是一種病態。”嚴歌苓說。
“我到了大陸依然有身份危機。我離開大陸的時候是1989年,那時候,人的質樸,對理想的高昂,對愛情和金錢的態度,完全是另一碼事。”套用張愛玲在《傾城之戀》中的話,“我們都回不去了。”所以,“我在國外有鄉愁,回到北京還是有鄉愁。我常常對自己說,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嚴歌苓自嘲地說,自己成了三不管三不要四不像的東西,“這樣一個狀態讓你對任何一種文化都會持批評態度,不斷遊移。”
選擇了寄居,也已無法擺脫寄居。但這樣一種遊離,對寫作不啻是一種好的狀態。“寄居讓你走向內心,也有大量的時間豐富內心。”嚴歌苓說。
而她最奇特的寄居生活可能是2004年隨丈夫來到尼日利亞。“這是我人生的轉折點之一。在那裏,亂七八糟的事情什麽都沒有了,每天的生活都很單純。”寫作成了嚴歌苓每天最快樂的事情。“我每天寫4個小說,一天還是那麽漫長。”在那裏,她連續寫出了《第九個寡婦》和《一個女人的史詩》等作品。在這之前,嚴歌苓的作品大都很少涉及曆史,特別是1940年代以來的中國近代史。而這之後,她的四部長篇小說《第九個寡婦》、《一個女人的史詩》、《小姨多鶴》和《寄居者》都與苦難的曆史有關。“在那樣一個直麵苦難的環境裏,你會覺得現實的苦難和小說想表達的苦難是吻合的,在那樣一個環境裏,寫作是自我交流的方式。”
每天長跑,治好了失眠,寫作讓自己愉悅,寄出去的書稿——比如《第九個寡婦》,當時一年多沒有回音,也沒在意。聊天時所見的香港海岸,也許令眼前的嚴歌苓想起非洲的海。“這是我生活的轉折。”
對話
早報:在北美寫作的中國女性多麽?
嚴歌苓:在北美,寫作的中國人大部分是女人。我經常開玩笑說,在北美寫作的中國人都是婦聯的,我想這可能跟女人的丈夫都去賺錢養家了,女人衣食無憂有關。
早報:我覺得,你是一位能把編劇和小說關係處理得相對比較好的作家,比如你的小說有很強的畫麵感,但你也不會讓小說單純為電影服務。
嚴歌苓:我非常警惕電影和小說兩者的關係。電影劇本寫作的訓練對小說講故事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這是我的努力。我本身很喜歡、迷戀電影,電影是現在所有藝術表達手段中最為理想的一種,音樂、色彩、畫麵、文學都包含其中。如果能結合得好,它是最為迷人的藝術形式。很多人埋怨,小說市場在縮水,我想我恰恰喜歡視覺化寫一個故事。
早報:故事性、可讀性可能是你小說最大的特點,現在能寫好故事的作家不多。
嚴歌苓:對於小說,我相信還是要老老實實把一個故事講好,用最好的語言寫一個故事,是故事使我成為一個小說家。我在講故事的同時,如果能對中文書寫有一點貢獻,那就最好了,寫個故事是我寫作簡單而樸實的初衷。所以,我也是個不長進的作家,永遠成不了學者型作家,永遠處於說書人的狀態。寫小說首先要愉悅自己,不能先折磨自己。
早報:在《寄居者》裏,我一直很留意你對舊上海地理、曆史甚至天氣的描寫,你為此做了哪些準備?
嚴歌苓:在寫作之前,我對上海地理、猶太史、上海當年的猶太人聚居地等,都做了相當多的研究和準備。我姑姑和爸爸都是老上海人,我也常常向他們谘詢。我會問我姑姑,當時的舞廳什麽樣子?當時女人拿什麽樣的包,塗什麽香?哪一家發廊比較好?這些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