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睡前,我想起母親,她老遠老遠地正在為我操著心。想起小時候為了手指上的一根小刺,我怎樣向她哭喊。今天,我就是戴上荊冠也不會忍心讓她聽見我的呻吟。


    ——陳衝《九十年代散文選》


    母親如今還常是隱隱內疚:讓八歲的陳衝照管她們兄妹的生活。自然是不得已的,但凡有一點辦法,當媽媽的也不忍心撇下十歲的陳川和僅僅八歲的陳衝。


    先是保姆被辭退。在那個到處“無產階級”的環境中,雇保姆幾乎是樁罪過。自外公去世,陳衝的家長但求最不引人注目地生活下去。


    緊接著,外婆史伊凡隨她單位的“五七”幹校離開了上海。一去幾百裏。


    然後輪上了在醫學院執教的陳星榮夫婦。這是沒有商量餘地的,毫無選擇的。


    母親把孩子們叫到麵前,留下生活費和許許多多叮囑——煤氣要這樣開,電插頭是那樣的用法,米飯該煮多久,麵條什麽樣叫熟了。教誨、示範,眼裏仍是濃重的焦灼與不忍。


    八歲的陳衝懂得媽媽的眼神,她把握十足地說:“我會的!我知道怎麽燒飯。你們放心走好了!”


    父母是在暴烈的太陽中被大卡車載走的。一卡車的人在鑼鼓聲中大聲唱歌。唱得很齊,聽上去快樂、勁頭十足,像是一車成年人要去過少先隊的夏令營。而每人的眼神卻告訴了他們真實心情。沒一個父親或母親不焦慮,不心碎——就這樣撇下了還未成年的孩子。而誰家的孩子,都不像陳衝兄妹這樣年幼。


    陳衝開始管理柴米油鹽了。幾天後,哥哥陳川便開始嚷:“我不要天天吃冰棍,我要吃飯!”


    妹妹感到奇怪:這麽熱的天,還有比冰棍更好吃的飯?她不理睬哥哥的抗議、埋怨,每天照樣用一隻廣口保溫瓶從街口拎回滿滿一瓶冰棍。一個月的柴米油鹽錢開銷在冰棍上,半個月便完了。八歲的小管家意識到長此以往是不行的。


    飯是做了,竟也做得頗像樣。陳衝連學帶發明,有了一套自己的食譜。“麵拖帶魚”是她那套食譜中的高檔菜,陳川看見這道菜便摩拳擦掌:“今天菜好嘛,有麵拖帶魚!”


    提了筷子便朝頂肥厚一塊叉去。一口咬下來,陳川瞅一眼“帶魚”,臉困惑了。


    “沒魚呀!全是麵啊!”他說。


    妹妹說:“再咬兩口,就有魚了!”


    陳川咬到最後,出來小極了的魚尾巴。


    陳衝笑起來.說:“誰讓你貪,揀大塊的!大塊的是我騙騙你的!”


    無論如何,哥哥還是得讓妹妹把家當下去。因為妹妹畢竟是能幹的,剛強的,愛負責任的。她會很早起床,提籃子去菜場,在饒舌的婦人中擠出了位置。陳川在這方麵自愧不如。


    既是妹妹當家,就得服妹妹管。陳衝做好晚飯,一臉一頭的汗扒到窗台上喊:“哥哥,回來!”


    陳川便知道開晚飯了。玩得又累又餓的他立刻往樓上跑,玩熱時脫下的衣服全扔在地上,也忘了撿。妹妹總是奔下樓,一件件替他撿回來。


    小兄妹就這樣生活著,不斷寫信告訴在遠方牽腸掛肚的父母:“我們一切都好。”


    信上從不寫他們如何在夜晚想念外婆,想念父母而掉淚。也不寫他們惟一的安慰是那隻餅幹瓶——陳衝把它放在枕邊,常是嚼著糖、餅幹,哭著哭著便睡著了。


    連陳川發生那麽大的事故,他們都瞞住了父母。陳川是少年體校的劃船運動員,一天,他結束訓練回到家,告訴陳衝他的胳膊疼極了。


    陳衝檢查了傷處,並不見傷口,隻是一大塊血腫。她的診斷是“問題不大”。


    陳川說:“怎麽會這麽痛?”


    陳衝想一會兒,跑到一家藥房,買了一瓶“補血糖漿”,氣喘籲籲跑回來,督促哥哥把它喝下去,她很有經驗似的把道理講給哥哥:“你看,你這裏是內出血,所以我要給你好好地補血!”


    哥哥聽信了妹妹——因為實在沒其他人可聽信,便把糖漿喝了下去。


    陳衝又翻抽屜,找出所有的肉票,決定全把它們用了,給陳川大補一場。糖漿和肉都補了進去,陳川的疼痛卻有增無減,血腫也愈發可怕。


    陳衝聽見陳川夜裏痛得直哭,也開始慌了。她找來一位鄰居,那鄰居一看便說:“很可能是骨折。”


    醫生的診斷果然是骨折。


    醫生看著這個把哥哥送來就診的小姑娘,問:“你幾歲了?¨


    陳衝說:“九歲。”


    醫生對著消瘦的小兄妹瞪大了眼,又問:“你們家大人呢?”


    陳衝答道:“五七幹校。”


    醫生再次看看他倆,他們不僅瘦,而且麵色黑黃,“那誰照看你倆的生活呢?”


    陳衝說:“我。”


    醫生這一驚吃得可不小。不知該說什麽,並且也明白說什麽都不該。說“五七幹校”胡鬧、無人道、連個成年人都不允許留下,當然不可以。濫發同情、濫發批評都是要觸犯某種“網”和“線”的。那麽說孩子們的父母太忍心,太不負責?更不能。任何家長撇下自己的孩子都是出於絕對的無奈。


    醫生苦笑,歎氣,替陳川打上了石膏。


    陳川不再去少年體校鍛煉了。陳衝留意哥哥臉上的陰沉,她懂得這次不是因為疼痛。她知道哥哥心情不好的原因。


    “哥哥,要是你不去鍛煉,會被淘汰的,是吧?”


    陳川不吱聲。他一向比妹妹話少。


    “淘汰是件很可怕的事。”陳衝又說。


    少年體校也好,少年宮繪畫組也好,對少年們都是一種保障——將來可以憑一技之長不下農村。陳川迷戀畫畫,他可以步行一個多小時到西郊公園去畫動物寫生。而參加少體校的劃船隊,卻不完全出於興趣。是為了那個保障——假如他能成為一名職業運動員,插隊落戶就可被免除了。


    陳衝完全懂此刻的陳川。她說:“一定不能讓他們淘汰你——你應該堅持鍛煉!要我是你,我肯定照樣去鍛煉,肯定不讓他們淘汰我!”


    陳川知道妹妹的好強和倔強,“淘汰”這樣的字眼她絕不可能接受。然而帶傷鍛煉是困難而疼痛的,陳川咬牙堅持。他不想讓妹妹失望。


    母親從幹校回來時,兄妹二人都明顯地瘦了許多。陳川的胳膊尚打著石膏,陳衝的滿嘴牙齒化膿,腮上一邊鼓一個大包。


    母親心疼得淚汪汪。


    聽說陳川骨折後仍在妹妹慫恿下天天去體校鍛煉,母親嚇壞了,斥責陳衝“瞎做主張”、“出餿主意”。她馬上把陳川領到醫院,而那位骨科大夫說:“沒想到這麽快就全長好了!幸虧你堅持活動。”


    母親意外極了。


    陳衝的牙病卻很費了一番周折。牙周的膿腫已相當嚴重。牙科大夫搖著頭:“哎呀小姑娘,怎麽可以嘴裏嚼著餅幹就睡覺了呢?……”


    母親不語,滿心疚痛。兄妹倆人的信上從未提過他們吃的這些苦。九歲當家的女兒從未抱怨過一句日子的艱難與孤單,這麽個懂事、剛強、從不怨艾的小女兒。


    母親守在牙醫的椅子邊。陳衝一聲不吭,疼得厲害時隻是將身體聳一聳,偷覷一眼母親。


    母親的疚痛還因為她能給孩子們的實在太少。她和丈夫的工資都不高(醫學院教師都屬於中薪階級),家裏被一次次洗劫後,生活水準更是逐漸下降。她也常想為女兒添置些衣服——畢竟是個女孩子,並是個長相那麽可愛的女孩子,但她不得不打消念頭。有次她為陳川買了套新衣,是套草綠的仿軍裝:陳川把它穿上身時,陳衝眼睛瞪得大大的,看著哥哥,神色有嫉妒,有委屈,更多的是對頓時神氣起來的哥哥的欣賞。


    媽媽注意到女兒,輕聲對她說:“等哥哥穿不下了,就是你的了。”


    陳衝馬上笑了。似乎她已有了預定的所有權。從此她便盯上了陳川,見他弄髒了膝蓋和袖口,她會心疼地叮囑:“你穿得小心些呀!別把它穿髒了呀!”


    有時陳川和男孩子們去玩球,或參加學校的義務勞動,陳衝會對哥哥嚷:“今天你不用穿這麽新的衣服!你穿那套舊的吧!不然鉤破了怎麽辦?”


    還有些時候陳衝嫌哥哥長得不夠快,生怕這套軍裝不等他穿小就被他穿壞了。


    母親在這種時候總是邊笑邊感到心裏不是味。


    還記得那些個冬天的早晨。陳衝不肯起床,問她為什麽,她說:“因為我還沒決定穿哪件衣服去上學。”


    母親被她弄得哭笑不得,說:“你一共隻有兩件衣裳!”


    陳衝便躺在那裏自語:“軍裝、小娃娃裝——我穿哪件呢?”


    “好啦,隻有兩件!”媽媽說。


    “你說我穿哪件?軍裝,還是小娃娃裝?”陳衝真的像是頗傷腦筋地做選擇。似乎僅僅這兩件就夠她享受這種選擇的快樂,抑或選擇的為難。


    她卻從來沒主動向母親提出買新衣的要求。一個多麽寬宏、體貼的女兒。母親想著,將陳衝從牙科椅上扶下來。她已痛得滿頭大汗,嘴卻嚴峻地抿著。


    母親在女兒的臉上看到一種虛弱,那是被疼痛消耗的。


    護士們拍著陳衝的頭,說:“這個孩子好,不哭。其他孩子一進這裏就哭!”


    陳衝仍是嚴峻地抿著嘴,禮貌地看她們一眼。


    母親雇了一輛三輪車。車上了馬路,見陳衝仍是愣愣的,母親悄聲地對她說:“好了,現在沒人了,你要哭就哭吧!”


    陳衝這才“哇”的一聲哭倒在母親懷抱:她放開喉嚨,伏在母親胸襟上哭得酣暢淋漓,直哭到母親襯衫被她的涕淚濡濕一片。她似乎不隻為治牙的疼痛而哭,母親懂得,她淚水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其他元素。這一會兒,九歲的她不必剛強,不必獨當一麵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本色陳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嚴歌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嚴歌苓並收藏本色陳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