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是兒臣唐突了。”拓跋琪開始解釋起來:“征戰沒有錯,但仁義也沒有錯。父皇,戰爭會使很多人丟掉性命,但若是沒有戰爭,就沒有今日的大秦,也沒有明日更加強盛的大秦,所以兒臣懂得戰爭的必要……而且,若是一味奉行仁義,就成了軟弱仁慈的南唐後主,也不見得可取。兒臣的想法是,在征戰的同時使用仁義,結果會更好。”
拓跋弘神色漸漸變得平靜。他招手,無言地吩咐內侍將國璽和聖諭的絲帛端過來,對六皇子道:“說下去。”
“仁義隻能贏得人心,想要得到國土和城池,還得依靠征戰,這些兒臣都是明白的。”六皇子開始輕鬆起來:“父皇,如今征戰耗費巨額,百姓賦稅年年攀高,苦不堪言。兒臣以為,為了避免激起民憤,父皇可下旨暫緩交戰、休養生息,等國內安康了之後再征戰也不遲。而且,咱們可以允許匈奴人、夏國人、高麗人這些番邦,和漢人通婚,也不必蔑稱他們為蠻人。所有攻占下來的城池,可以讓裏頭的百姓入咱們漢人的‘庶籍’,一視同仁,而不是將他們當做奴隸或者命令他們繳納更重的賦稅。匈奴地處嚴寒,正是因為百姓們吃不飽,他們才來攻打秦國。父皇可以頒旨在戰線邊境施粥,慫恿匈奴的百姓歸降秦國。諸如此類做法,日子久了,匈奴和夏國的百姓們都會感念父皇的天恩,豈不是不戰而屈人之兵麽?”
說到最後,拓跋琪撓了撓腦袋,有些臉紅地道:“兒臣原本不想、也不敢說這些的。但因為必須要說出和三位皇兄不同的見解,兒臣才出此下策。”
拓跋弘一言不發。少頃,他親手在那封聖諭上加蓋了璽印,命禮部宣讀聖旨,自己則轉身拂袖離去。
乾武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六皇子被立為東宮。
儲君之爭塵埃落定後,前朝竟是沒有設想之中的激烈反對。五皇子黨羽也漸漸消弭,不敢出聲。
因為——如今朝中,與立儲同等重要的還有一事,那就是西北戰事。
為了戰事分為兩派、爭執不下的朝臣,絲毫不比為了儲位相爭的人少。
拓跋琪所言的“仁義”,當然對了那些主和派的胃口。不過他並不完全否決征戰,提議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又沒有侵犯主戰派的利益。
且主戰派們聽了六皇子的提議,都深覺有理。好些將領都準備聽從他的那些提議,通過善待敵國的百姓來促使他們投降。
如此大半的朝臣都開始認可六皇子的東宮之位。尚且有人仍固執地支持五皇子,在聖旨頒下後寫了折子上奏建章宮,卻都被拓跋弘打了回來。
朝堂之上,拓跋弘駁斥了所有上書奏請他重新考慮東宮人選的折子,十分堅定地站在六皇子這一邊。然而回了後宮,他心裏又深感不愉,幾日不曾召見六皇子,更不肯去玉照宮中探望林媛。
六皇子絕頂聰明,他殿試上頭說出來的那些話,絕不是一個四歲小屁孩應有的。五皇子雖然刻苦用功、學有所成,和六皇子比起來卻是拍馬難及。這一點皇帝很清楚。
六皇子的出色讓他感到震驚。珠玉在前,他絕不會退而求其次選擇才華遜色的五皇子。
然而不得不承認,六皇子與他政見不同。
若是六皇子繼承皇位,他必定不會按照自己的老路去構築這個帝國。他會有新的設想,秦國將來的樣子,會和自己原本的理想完全不同。
拓跋弘因此覺得很苦惱。他非常不喜歡聽到反駁的聲音,更不願意看到秦國的將來和他的願景背離。暫緩征戰、休養生息?不,他要得到的是這個天下。征戰絕不可以停止!
於是大半個月下來他都留宿在長信宮,和上官璃二人舉案齊眉,不問東宮事。直到五月十五日,上官皇後的千秋節,諸皇妃皇子紛紛列席,他方才見到了六皇子——如今的太子。
太子服製和諸位皇子都不同,胸前繡四爪蛟龍,座次也排在上首,那是緊挨著皇帝的右側席位。上官皇後的生辰辦得聲勢浩大,席間拓跋弘都在陪伴皇後,兩人言笑晏晏,倒是不曾注意旁人。最終筵席散去時,拓跋弘微醉,招手喚來太子道:“太子,陪父皇去玉照宮看你母妃吧。”
眾人的神色各異,更有膽大者朝上官皇後竊笑出聲。皇後端坐無言。
拓跋弘還是與太子一同去了玉照宮。與心中的擔憂不同,林媛著了一身玫瑰紫錦繡羅裙,唇上抿了胭脂,靜靜地坐在妝台前凝視著進門的皇帝。
“媛兒!”拓跋弘有些驚訝:“最近怎麽樣?你的身子好些了麽……”
“臣妾很好。”林媛的聲色是喑啞的,眼睛裏的水也早就幹了:“今日不是皇後娘娘的千秋節麽?臣妾本想去的……”
隨後劇烈的幹咳起來。
拓跋弘連忙奔過去,拍著她的脊背順氣:“今日為何要起身梳妝呢?禦醫說過,你這毒,不好用胭脂的……”
“女為悅己者容。”她閉上了眼睛:“不知皇上何時會來,臣妾每日都會梳妝,坐在這裏等皇上。”
“媛兒,對不起,朕該早些來看你的。”拓跋弘滿心憐惜。他的媛兒已經沒有多少日子了,他突然發覺,自己不能再浪費一分一毫。
這日之後,皇帝如常至玉照宮探望慧妃,也時時宣召太子臨朝攝政。林媛是病入膏肓的人,他自然心中寬容,加意憐惜。隻是他對待太子再不似從前一般溫和了。
太子上午在乾西五所進學,下午騎射,若是太傅和博士們向皇帝稟報一丁點太子學業上的差池,皇帝必會動怒,在建章宮中大聲叱責太子。
拓跋琪也再不敢如往常那般纏著父親撒嬌。
五月二十日,皇帝依祖訓,冊封太子生母林氏為四正妃之一的淑妃。
同一日,他再次頒下旨意,封五皇子為吳王,五皇子生母葉氏封貴嬪。
林媛是被轎子抬進宗廟全的禮數,拓跋弘忙於政事,陪在身邊的隻有太子。回宮後她累得骨頭都散架了,有氣無力地拉過拓跋琪的手道:“琪琪,你不可以掉以輕心……你看,你父皇並沒有放棄五皇子。若是將來他發現五皇子更合適,改立東宮也是有先例的。”
太子生母按律是要封正一品妃的,憑著林媛曾經盛寵,盡可以封貴妃的,然而皇帝也不過給了“淑妃”位分。
而且,皇帝在同一日給五皇子加封吳王,賜予封地,還給了葉氏臉麵。
“娘,我知道的。”拓跋琪依舊是小小軟軟的一團,厚重的東宮服製壓在身上倒有些笨拙的感覺。他揚起一張粉嫩的小臉:“五哥哥是個很能幹的人。”
“你在朝堂上說出那番話來,觸了逆鱗,這才惹得皇上不喜我們母子。”林媛歎息道:“琪琪,早就告訴過你,不可以那般冒險行事。”
“沒關係的,左右是我做了東宮而不是五哥哥。”拓跋琪拿了一盤子果脯來吃:“那日殿試,劉子安一群蠢貨妄想用小把戲來坑害我,還往錦囊裏頭灌墨汁?真是太淺薄了!正好被我拿來利用。”
一個不滿五歲的小蘿卜頭皺著眉頭說人家淺薄,林媛看得想笑。她旋即揉一揉琪琪的額發,微笑道:“我的琪琪長大了。但你可別高興太早,你解釋說是因為不得不拿出和三位皇兄不同的見解,所以才提出‘仁義最重’。你以為你父皇能憑著這個解釋就原諒你的冒犯?”
林媛心裏很清楚,自己是皇帝的妾室,拓跋琪是皇帝的親子,然而除卻親情,他們倆都是皇帝的臣子。
臣子反駁皇帝,本身就是冒犯。
拓跋琪撇了撇嘴,道:“當然不會了,父皇他已經不再喜歡我了……他隻是將我看做太子,而不是他的兒子。不過這又怎樣呢?朝中官員們都相信了我的解釋,父皇在明麵上也寬恕了我,這就夠了。”
“關於西北戰事,我的想法本來就和父親不同。既然我要做太子,那終有一日要按著自己的設想去做,殿試上那些話,我早晚都會說出來的。”
林媛聽他說完,平靜地解下發帶,輕聲道:“太子,萬事小心。”
“娘,”拓跋琪如從前那樣爬上了床榻,卻是不敢在往林媛身上撲了。他盯著林媛的眼睛道:“娘,您這病一定會好起來麽?”
林媛隻是笑:“早就和你說過了,娘有辦法。娘什麽時候騙過你啊?”
拓跋琪“哦”了一聲,點點頭道:“是的,娘總是很能耐的。”
“比起娘,你更該擔心你自己。”林媛微笑與他道:“若是今後你再想做什麽,別忘了事先與右丞相大人商議,另外,京兆尹劉昌文、淮陽知府馮清明、禦史李義冉等都是咱們的人——娘經營多年,如今,這些力量應該交給你了。”
***
親子被立為東宮、自身又加晉為淑妃的喜事,並沒有給林媛帶來衝喜一般的福祿。她的身子一日一日敗壞下去。
這一回是真的病危了,可不是上一回虛張聲勢。
玉照宮風雨飄搖之時,偏偏華陽宮的張貴人有了身孕。華陽宮主位靜妃歡天喜地地向皇帝稟報了此事,拓跋弘欣喜之下,日日去華陽宮陪伴張貴人,便沒有太多時間去玉照宮探望了。
這位張貴人就是乾武十二年進宮的新妃。華陽宮裏日日歌舞升平,張貴人很快被越級冊封為良媛。
張良媛簡直是個被埋沒的珍珠,她生得很美,比起林媛都不遑多讓。進宮一年有餘,一直被靜妃壓著,竟是一直失寵。後來一日深夜,皇帝在長信宮中和皇後夜宴半宿,出來往回趕,在一花圃中看見她姿色不俗,就幸了。因是夜裏,皇帝又醉了,臨幸後就不怎麽記得她。
張良媛一次中獎,隨後直到顯了孕相,才被靜妃注意到。
靜妃眼珠子一轉,決定不再打壓她,而是開始捧她。(未完待續)
拓跋弘神色漸漸變得平靜。他招手,無言地吩咐內侍將國璽和聖諭的絲帛端過來,對六皇子道:“說下去。”
“仁義隻能贏得人心,想要得到國土和城池,還得依靠征戰,這些兒臣都是明白的。”六皇子開始輕鬆起來:“父皇,如今征戰耗費巨額,百姓賦稅年年攀高,苦不堪言。兒臣以為,為了避免激起民憤,父皇可下旨暫緩交戰、休養生息,等國內安康了之後再征戰也不遲。而且,咱們可以允許匈奴人、夏國人、高麗人這些番邦,和漢人通婚,也不必蔑稱他們為蠻人。所有攻占下來的城池,可以讓裏頭的百姓入咱們漢人的‘庶籍’,一視同仁,而不是將他們當做奴隸或者命令他們繳納更重的賦稅。匈奴地處嚴寒,正是因為百姓們吃不飽,他們才來攻打秦國。父皇可以頒旨在戰線邊境施粥,慫恿匈奴的百姓歸降秦國。諸如此類做法,日子久了,匈奴和夏國的百姓們都會感念父皇的天恩,豈不是不戰而屈人之兵麽?”
說到最後,拓跋琪撓了撓腦袋,有些臉紅地道:“兒臣原本不想、也不敢說這些的。但因為必須要說出和三位皇兄不同的見解,兒臣才出此下策。”
拓跋弘一言不發。少頃,他親手在那封聖諭上加蓋了璽印,命禮部宣讀聖旨,自己則轉身拂袖離去。
乾武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六皇子被立為東宮。
儲君之爭塵埃落定後,前朝竟是沒有設想之中的激烈反對。五皇子黨羽也漸漸消弭,不敢出聲。
因為——如今朝中,與立儲同等重要的還有一事,那就是西北戰事。
為了戰事分為兩派、爭執不下的朝臣,絲毫不比為了儲位相爭的人少。
拓跋琪所言的“仁義”,當然對了那些主和派的胃口。不過他並不完全否決征戰,提議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又沒有侵犯主戰派的利益。
且主戰派們聽了六皇子的提議,都深覺有理。好些將領都準備聽從他的那些提議,通過善待敵國的百姓來促使他們投降。
如此大半的朝臣都開始認可六皇子的東宮之位。尚且有人仍固執地支持五皇子,在聖旨頒下後寫了折子上奏建章宮,卻都被拓跋弘打了回來。
朝堂之上,拓跋弘駁斥了所有上書奏請他重新考慮東宮人選的折子,十分堅定地站在六皇子這一邊。然而回了後宮,他心裏又深感不愉,幾日不曾召見六皇子,更不肯去玉照宮中探望林媛。
六皇子絕頂聰明,他殿試上頭說出來的那些話,絕不是一個四歲小屁孩應有的。五皇子雖然刻苦用功、學有所成,和六皇子比起來卻是拍馬難及。這一點皇帝很清楚。
六皇子的出色讓他感到震驚。珠玉在前,他絕不會退而求其次選擇才華遜色的五皇子。
然而不得不承認,六皇子與他政見不同。
若是六皇子繼承皇位,他必定不會按照自己的老路去構築這個帝國。他會有新的設想,秦國將來的樣子,會和自己原本的理想完全不同。
拓跋弘因此覺得很苦惱。他非常不喜歡聽到反駁的聲音,更不願意看到秦國的將來和他的願景背離。暫緩征戰、休養生息?不,他要得到的是這個天下。征戰絕不可以停止!
於是大半個月下來他都留宿在長信宮,和上官璃二人舉案齊眉,不問東宮事。直到五月十五日,上官皇後的千秋節,諸皇妃皇子紛紛列席,他方才見到了六皇子——如今的太子。
太子服製和諸位皇子都不同,胸前繡四爪蛟龍,座次也排在上首,那是緊挨著皇帝的右側席位。上官皇後的生辰辦得聲勢浩大,席間拓跋弘都在陪伴皇後,兩人言笑晏晏,倒是不曾注意旁人。最終筵席散去時,拓跋弘微醉,招手喚來太子道:“太子,陪父皇去玉照宮看你母妃吧。”
眾人的神色各異,更有膽大者朝上官皇後竊笑出聲。皇後端坐無言。
拓跋弘還是與太子一同去了玉照宮。與心中的擔憂不同,林媛著了一身玫瑰紫錦繡羅裙,唇上抿了胭脂,靜靜地坐在妝台前凝視著進門的皇帝。
“媛兒!”拓跋弘有些驚訝:“最近怎麽樣?你的身子好些了麽……”
“臣妾很好。”林媛的聲色是喑啞的,眼睛裏的水也早就幹了:“今日不是皇後娘娘的千秋節麽?臣妾本想去的……”
隨後劇烈的幹咳起來。
拓跋弘連忙奔過去,拍著她的脊背順氣:“今日為何要起身梳妝呢?禦醫說過,你這毒,不好用胭脂的……”
“女為悅己者容。”她閉上了眼睛:“不知皇上何時會來,臣妾每日都會梳妝,坐在這裏等皇上。”
“媛兒,對不起,朕該早些來看你的。”拓跋弘滿心憐惜。他的媛兒已經沒有多少日子了,他突然發覺,自己不能再浪費一分一毫。
這日之後,皇帝如常至玉照宮探望慧妃,也時時宣召太子臨朝攝政。林媛是病入膏肓的人,他自然心中寬容,加意憐惜。隻是他對待太子再不似從前一般溫和了。
太子上午在乾西五所進學,下午騎射,若是太傅和博士們向皇帝稟報一丁點太子學業上的差池,皇帝必會動怒,在建章宮中大聲叱責太子。
拓跋琪也再不敢如往常那般纏著父親撒嬌。
五月二十日,皇帝依祖訓,冊封太子生母林氏為四正妃之一的淑妃。
同一日,他再次頒下旨意,封五皇子為吳王,五皇子生母葉氏封貴嬪。
林媛是被轎子抬進宗廟全的禮數,拓跋弘忙於政事,陪在身邊的隻有太子。回宮後她累得骨頭都散架了,有氣無力地拉過拓跋琪的手道:“琪琪,你不可以掉以輕心……你看,你父皇並沒有放棄五皇子。若是將來他發現五皇子更合適,改立東宮也是有先例的。”
太子生母按律是要封正一品妃的,憑著林媛曾經盛寵,盡可以封貴妃的,然而皇帝也不過給了“淑妃”位分。
而且,皇帝在同一日給五皇子加封吳王,賜予封地,還給了葉氏臉麵。
“娘,我知道的。”拓跋琪依舊是小小軟軟的一團,厚重的東宮服製壓在身上倒有些笨拙的感覺。他揚起一張粉嫩的小臉:“五哥哥是個很能幹的人。”
“你在朝堂上說出那番話來,觸了逆鱗,這才惹得皇上不喜我們母子。”林媛歎息道:“琪琪,早就告訴過你,不可以那般冒險行事。”
“沒關係的,左右是我做了東宮而不是五哥哥。”拓跋琪拿了一盤子果脯來吃:“那日殿試,劉子安一群蠢貨妄想用小把戲來坑害我,還往錦囊裏頭灌墨汁?真是太淺薄了!正好被我拿來利用。”
一個不滿五歲的小蘿卜頭皺著眉頭說人家淺薄,林媛看得想笑。她旋即揉一揉琪琪的額發,微笑道:“我的琪琪長大了。但你可別高興太早,你解釋說是因為不得不拿出和三位皇兄不同的見解,所以才提出‘仁義最重’。你以為你父皇能憑著這個解釋就原諒你的冒犯?”
林媛心裏很清楚,自己是皇帝的妾室,拓跋琪是皇帝的親子,然而除卻親情,他們倆都是皇帝的臣子。
臣子反駁皇帝,本身就是冒犯。
拓跋琪撇了撇嘴,道:“當然不會了,父皇他已經不再喜歡我了……他隻是將我看做太子,而不是他的兒子。不過這又怎樣呢?朝中官員們都相信了我的解釋,父皇在明麵上也寬恕了我,這就夠了。”
“關於西北戰事,我的想法本來就和父親不同。既然我要做太子,那終有一日要按著自己的設想去做,殿試上那些話,我早晚都會說出來的。”
林媛聽他說完,平靜地解下發帶,輕聲道:“太子,萬事小心。”
“娘,”拓跋琪如從前那樣爬上了床榻,卻是不敢在往林媛身上撲了。他盯著林媛的眼睛道:“娘,您這病一定會好起來麽?”
林媛隻是笑:“早就和你說過了,娘有辦法。娘什麽時候騙過你啊?”
拓跋琪“哦”了一聲,點點頭道:“是的,娘總是很能耐的。”
“比起娘,你更該擔心你自己。”林媛微笑與他道:“若是今後你再想做什麽,別忘了事先與右丞相大人商議,另外,京兆尹劉昌文、淮陽知府馮清明、禦史李義冉等都是咱們的人——娘經營多年,如今,這些力量應該交給你了。”
***
親子被立為東宮、自身又加晉為淑妃的喜事,並沒有給林媛帶來衝喜一般的福祿。她的身子一日一日敗壞下去。
這一回是真的病危了,可不是上一回虛張聲勢。
玉照宮風雨飄搖之時,偏偏華陽宮的張貴人有了身孕。華陽宮主位靜妃歡天喜地地向皇帝稟報了此事,拓跋弘欣喜之下,日日去華陽宮陪伴張貴人,便沒有太多時間去玉照宮探望了。
這位張貴人就是乾武十二年進宮的新妃。華陽宮裏日日歌舞升平,張貴人很快被越級冊封為良媛。
張良媛簡直是個被埋沒的珍珠,她生得很美,比起林媛都不遑多讓。進宮一年有餘,一直被靜妃壓著,竟是一直失寵。後來一日深夜,皇帝在長信宮中和皇後夜宴半宿,出來往回趕,在一花圃中看見她姿色不俗,就幸了。因是夜裏,皇帝又醉了,臨幸後就不怎麽記得她。
張良媛一次中獎,隨後直到顯了孕相,才被靜妃注意到。
靜妃眼珠子一轉,決定不再打壓她,而是開始捧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