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高的雲端摔到地麵上的樣子,不過如此。
拓跋弘決絕跨出長信宮宮門的時候,蕭皇後強撐著身子坐起來,朝著他的背影聲嘶力竭道:“五郎!你從來都不肯相信我……”
在最絕望的時刻,她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口中毫不猶豫地對著皇帝喊出了“五郎”這兩個字。那是多少年前,她就是這麽稱呼自己的夫君的,後來再也不曾了……
然而拓跋弘頭也不回地走了。
在長信宮朱紅色的大宮門被重重闔上、外加了一把厚重的銅鎖之後,大秦後宮的局勢動蕩才剛剛開始。
後宮眾人們看著皇後被變相禁足,心裏都清楚是因著長樂宮一事,無一不是萬分的震驚——身為國母,竟然膽敢做下謀逆的重罪,這簡直是……
而皇帝對皇後的查證並沒有停止,他在宮中大肆搜查從前所有和皇後有牽連的人,統統送去了刑部審問。顯然,皇後的禁足隻是個開始,等皇帝查完了一切,沒有人知道他會怎麽處置皇後。
許氏誅了九族,謝氏被賜死,那麽皇後呢?
沒有人能猜到結局。
事關皇後,嬪妃們不敢多嘴,隻是後宮裏的日子已然和從前大不一樣了。至少,眾人再也不必去長信宮裏請安了。
因著靜妃主理後宮,且位分最高,在她獲得宮權的第二日,就有數十位心思活絡、腦子機靈的嬪妃自發地去了華陽宮主殿,給靜妃請安。靜妃性格安穩不張揚,看著這些人滿麵熱情地過來,遂反問:“宮中並無給妃位晨省的規矩,各位緣何來此?”
嬪妃們都一臉笑盈盈,方才人搶先答道:“中宮病重,宮中一切事宜由靜妃娘娘主理,靜妃娘娘自然擔得起姐妹們的請安。”
靜妃不置可否,卻也沒有反對。
之後,每日給靜妃請安的人人越來越多。華陽宮儼然成了後宮之主。
到了最後,幾乎人人都如去長信宮晨省一般來華陽宮請安了。林媛看著那些絡繹不絕的嬪妃們,歎了一口氣,不得不跟著一塊兒去給靜妃請安。
說實話,蕭皇後禁足之後,宮裏的局勢不過是從西風吹變成了東風吹。站在合歡殿裏的林媛瞧著上首坐著的麵色紅潤、滿麵喜氣的靜妃,心裏一點兒也不開心。
掌權者從蕭皇後變成了靜妃,這對她一點好處都沒有。
這也是她當初不肯對蕭皇後出手的原因。她隻是嬪位,上頭還壓著一群貴嬪、九嬪,蕭皇後就算倒了、死了,那宮權什麽的也不可能落到自己頭上。
此時的靜妃似乎已經適應了坐在高位、看著下頭人三拜九叩的模樣。她眼睛一掃,目光落在林媛身上,笑眯眯地道:“慧嬪怎麽還站著呢?來人,快扶了慧嬪去坐下。你的肚子也有五個月了吧,可得好生調養著。”
林媛慢慢地抬頭看著靜妃,笑答道:“嬪妾知道了,謝靜妃娘娘教誨。”
蕭皇後被卷入長樂宮投毒一事到底是誰的手筆,林媛不用猜都知道。那個關鍵人物小鄧子根本不是“偶然”被查出與許氏有牽連,又“偶然”供出了皇後和謝氏,他怕是從一開始就是被安排好了的。
再看看現在的局勢——皇後禁足後,誰從中獲利最多?放眼這後宮,敢在長樂宮一事中動手腳陷害蕭皇後的,又能有誰?
還不是靜妃。
林媛倒有些意外,靜妃比她想象得更有能耐,她動的手腳不多,隻是將皇後與許氏之間的私交暴漏了出來而已。但如此卻是成功地引起了皇帝的疑心。
隻是可憐了謝氏,從頭到尾都隻是一個犧牲品。她的存在就是許氏、皇後、小鄧子這三者之間的橋梁,靜妃正是以她為線索,順蔓摸瓜將火燒到了皇後身上。
靜妃裝飾得宜的麵孔上閃過一絲惱意。看著這個最後一天才肯過來向自己請安的慧嬪,她心裏不順,卻又發作不得。
雖然得了宮權之後風光無二,但慧嬪可是皇帝的心頭好,就算當初蕭皇後在位時,也沒能在她身上討到便宜。靜妃算是看明白了,這個慧嬪就是宮裏頭最硬的釘子,在沒有十足的把握之前,最好不要和她硬碰硬。
遂按捺著不悅,和往日一樣同嬪妃們閑話些衣裳首飾的事情。
嬪妃們麵上都笑得和順,長樂宮的案子到了這個地步,真的算是要結束了,她們也終於能鬆一口氣。蕭皇後都牽扯上了,怕是不會再牽扯更多了吧?那樣子整個後宮都會被血洗了。
而看著當今的局勢,靜妃掌權後,她們的日子至少過得比以前好了一些。蕭皇後雖然睿智有氣度,但性格強勢,對下嚴厲,嬪妃們在蕭皇後眼前都大氣也不敢喘,不小心犯個小錯都要被罰抄宮規。而這位靜妃娘娘就寬容多了,一是她性子隨和,底下人犯了錯也能體諒,大事化小地就過去了。二是靜妃不如蕭皇後勤快,她什麽事兒都有點糊弄的感覺,晨省懶得教訓人,說說笑笑就完了。
如此一來,靜妃在宮裏頭的口碑還不錯。
乍然接手權柄,嬪妃們都無異議,她這新官當得也順利。
等齊容華燉了一大碗羊肉湯給嬪妃們分食了之後,大家吃飽喝足,紛紛笑嘻嘻地給靜妃行了禮,從華陽宮告退。林媛打了個嗬欠,扶著宮人的手看也不看靜妃,懶懶道:“累死我了,快,扶我回去補個覺。”
靜妃白了她一眼,懶得和她計較。
出了合歡殿,初雪連忙將林媛拉到僻靜地兒,小聲道:“娘娘好歹要多敬重靜妃娘娘呀,現在她主理後宮,娘娘和她過不去,難道不怕日後……”
林媛睨她一眼,輕飄飄道:“日後怎麽了?她還敢對我怎麽樣麽?她爹多少年前就死了,家裏早就沒落,我何必如忌憚蕭皇後一般忌憚她。”
“那也不能輕慢了靜妃呀……”初雪十分擔憂:“主子,靜妃的母家雖然不如蕭家,但說句不好聽的,再怎樣也強過咱們。且靜妃受皇上賞識,眼看著前途無量,咱們和靜妃娘娘同住一宮,不想結交,也不能得罪了呀。”
“嗬,你說得輕巧。”林媛麵露不屑:“韋宓莊這人,你以為麵子上和睦恭順地就不會得罪她了麽?她是個貪婪的人,想要的比蕭皇後都多。那一次她拉攏我不成,我就已經得罪了她,兼之我有孕,對她這個曾經喪子的人來說根本就是眼中釘,我何必再裝樣子。皇上喜歡她又怎麽樣?難道及得上皇上對我的寵愛麽!”
初雪看林媛這個樣子,不知如何相勸,隻好訥訥地閉了口。
林媛看她一副踟躕的樣子,心裏好笑,卻也懶得解釋。
放下身段去對著靜妃恭恭敬敬……林媛不願意這麽幹,一是自己性子要強,除非遇上蕭皇後那樣恐怖的硬茬,對旁的人,她是能不低頭就不低頭的。這二嘛……
皇帝平衡後宮的把戲她早已看穿。沈妃,上官貴妃,蕭皇後,一個個死的死,失勢的失勢。眼下蕭皇後禁足絕對不是皇帝願意看到的,但他沒法子,敢在太後頭上動土,他無法原諒。宮裏頭沒了主心骨,他也隻能讓靜妃主理六宮。
靜妃大病醒過來也有五個月了,身子恢複得差不多。
趙淑媛雖然協理,但她一貫沒什麽威勢,又是個明哲保身的性子,恐怕不能和靜妃抗衡。最可笑的是,拓跋弘眼看局勢即將失衡,竟扶了恬嬪讓她也學著掌宮。恬嬪當權是早晚的事情,但她現在隻入宮一年半,資曆淺位分不高,拓跋弘這麽做就是一個詞——揠苗助長。
在這種時候,若是林媛還笑盈盈地湊上去巴結靜妃……
拓跋弘估計會被氣死。
而與靜妃不合,卻會正好順了拓跋弘的心意。
林媛知道自己的目標是皇帝太後這兩位大BOSS,把這二位伺候好才是唯一要緊的。其餘的人,再怎麽能耐,也不需要在她們身上花心思。
“不過,皇後那兒到底是出了什麽事,竟被禁足在長信宮。”林媛托著下巴,聲色低低地。
皇後起初隻是被查出了和許氏有私交而已,皇帝起了疑心很正常。但後來皇帝搜查長信宮,最後的結果竟是皇後被禁足。
而且這事兒到現在都沒完。
單單一個私交,並不會導致這麽嚴重的後果,皇帝肯定是發現了什麽別的。
可那是什麽呢?難道當初真的是蕭皇後暗害林媛在紫竹林裏投毒?
林媛現在是不想再管長樂宮的事了。她不是靜妃,她手中的力量不夠大,也沒那個資本繼續在這件事情中攪和。
至於蕭皇後和靜妃——林媛心裏哀歎。她現在的處境就是才出虎口,又入狼窩。她可一點不覺得靜妃比皇後好對付。(未完待續)
拓跋弘決絕跨出長信宮宮門的時候,蕭皇後強撐著身子坐起來,朝著他的背影聲嘶力竭道:“五郎!你從來都不肯相信我……”
在最絕望的時刻,她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口中毫不猶豫地對著皇帝喊出了“五郎”這兩個字。那是多少年前,她就是這麽稱呼自己的夫君的,後來再也不曾了……
然而拓跋弘頭也不回地走了。
在長信宮朱紅色的大宮門被重重闔上、外加了一把厚重的銅鎖之後,大秦後宮的局勢動蕩才剛剛開始。
後宮眾人們看著皇後被變相禁足,心裏都清楚是因著長樂宮一事,無一不是萬分的震驚——身為國母,竟然膽敢做下謀逆的重罪,這簡直是……
而皇帝對皇後的查證並沒有停止,他在宮中大肆搜查從前所有和皇後有牽連的人,統統送去了刑部審問。顯然,皇後的禁足隻是個開始,等皇帝查完了一切,沒有人知道他會怎麽處置皇後。
許氏誅了九族,謝氏被賜死,那麽皇後呢?
沒有人能猜到結局。
事關皇後,嬪妃們不敢多嘴,隻是後宮裏的日子已然和從前大不一樣了。至少,眾人再也不必去長信宮裏請安了。
因著靜妃主理後宮,且位分最高,在她獲得宮權的第二日,就有數十位心思活絡、腦子機靈的嬪妃自發地去了華陽宮主殿,給靜妃請安。靜妃性格安穩不張揚,看著這些人滿麵熱情地過來,遂反問:“宮中並無給妃位晨省的規矩,各位緣何來此?”
嬪妃們都一臉笑盈盈,方才人搶先答道:“中宮病重,宮中一切事宜由靜妃娘娘主理,靜妃娘娘自然擔得起姐妹們的請安。”
靜妃不置可否,卻也沒有反對。
之後,每日給靜妃請安的人人越來越多。華陽宮儼然成了後宮之主。
到了最後,幾乎人人都如去長信宮晨省一般來華陽宮請安了。林媛看著那些絡繹不絕的嬪妃們,歎了一口氣,不得不跟著一塊兒去給靜妃請安。
說實話,蕭皇後禁足之後,宮裏的局勢不過是從西風吹變成了東風吹。站在合歡殿裏的林媛瞧著上首坐著的麵色紅潤、滿麵喜氣的靜妃,心裏一點兒也不開心。
掌權者從蕭皇後變成了靜妃,這對她一點好處都沒有。
這也是她當初不肯對蕭皇後出手的原因。她隻是嬪位,上頭還壓著一群貴嬪、九嬪,蕭皇後就算倒了、死了,那宮權什麽的也不可能落到自己頭上。
此時的靜妃似乎已經適應了坐在高位、看著下頭人三拜九叩的模樣。她眼睛一掃,目光落在林媛身上,笑眯眯地道:“慧嬪怎麽還站著呢?來人,快扶了慧嬪去坐下。你的肚子也有五個月了吧,可得好生調養著。”
林媛慢慢地抬頭看著靜妃,笑答道:“嬪妾知道了,謝靜妃娘娘教誨。”
蕭皇後被卷入長樂宮投毒一事到底是誰的手筆,林媛不用猜都知道。那個關鍵人物小鄧子根本不是“偶然”被查出與許氏有牽連,又“偶然”供出了皇後和謝氏,他怕是從一開始就是被安排好了的。
再看看現在的局勢——皇後禁足後,誰從中獲利最多?放眼這後宮,敢在長樂宮一事中動手腳陷害蕭皇後的,又能有誰?
還不是靜妃。
林媛倒有些意外,靜妃比她想象得更有能耐,她動的手腳不多,隻是將皇後與許氏之間的私交暴漏了出來而已。但如此卻是成功地引起了皇帝的疑心。
隻是可憐了謝氏,從頭到尾都隻是一個犧牲品。她的存在就是許氏、皇後、小鄧子這三者之間的橋梁,靜妃正是以她為線索,順蔓摸瓜將火燒到了皇後身上。
靜妃裝飾得宜的麵孔上閃過一絲惱意。看著這個最後一天才肯過來向自己請安的慧嬪,她心裏不順,卻又發作不得。
雖然得了宮權之後風光無二,但慧嬪可是皇帝的心頭好,就算當初蕭皇後在位時,也沒能在她身上討到便宜。靜妃算是看明白了,這個慧嬪就是宮裏頭最硬的釘子,在沒有十足的把握之前,最好不要和她硬碰硬。
遂按捺著不悅,和往日一樣同嬪妃們閑話些衣裳首飾的事情。
嬪妃們麵上都笑得和順,長樂宮的案子到了這個地步,真的算是要結束了,她們也終於能鬆一口氣。蕭皇後都牽扯上了,怕是不會再牽扯更多了吧?那樣子整個後宮都會被血洗了。
而看著當今的局勢,靜妃掌權後,她們的日子至少過得比以前好了一些。蕭皇後雖然睿智有氣度,但性格強勢,對下嚴厲,嬪妃們在蕭皇後眼前都大氣也不敢喘,不小心犯個小錯都要被罰抄宮規。而這位靜妃娘娘就寬容多了,一是她性子隨和,底下人犯了錯也能體諒,大事化小地就過去了。二是靜妃不如蕭皇後勤快,她什麽事兒都有點糊弄的感覺,晨省懶得教訓人,說說笑笑就完了。
如此一來,靜妃在宮裏頭的口碑還不錯。
乍然接手權柄,嬪妃們都無異議,她這新官當得也順利。
等齊容華燉了一大碗羊肉湯給嬪妃們分食了之後,大家吃飽喝足,紛紛笑嘻嘻地給靜妃行了禮,從華陽宮告退。林媛打了個嗬欠,扶著宮人的手看也不看靜妃,懶懶道:“累死我了,快,扶我回去補個覺。”
靜妃白了她一眼,懶得和她計較。
出了合歡殿,初雪連忙將林媛拉到僻靜地兒,小聲道:“娘娘好歹要多敬重靜妃娘娘呀,現在她主理後宮,娘娘和她過不去,難道不怕日後……”
林媛睨她一眼,輕飄飄道:“日後怎麽了?她還敢對我怎麽樣麽?她爹多少年前就死了,家裏早就沒落,我何必如忌憚蕭皇後一般忌憚她。”
“那也不能輕慢了靜妃呀……”初雪十分擔憂:“主子,靜妃的母家雖然不如蕭家,但說句不好聽的,再怎樣也強過咱們。且靜妃受皇上賞識,眼看著前途無量,咱們和靜妃娘娘同住一宮,不想結交,也不能得罪了呀。”
“嗬,你說得輕巧。”林媛麵露不屑:“韋宓莊這人,你以為麵子上和睦恭順地就不會得罪她了麽?她是個貪婪的人,想要的比蕭皇後都多。那一次她拉攏我不成,我就已經得罪了她,兼之我有孕,對她這個曾經喪子的人來說根本就是眼中釘,我何必再裝樣子。皇上喜歡她又怎麽樣?難道及得上皇上對我的寵愛麽!”
初雪看林媛這個樣子,不知如何相勸,隻好訥訥地閉了口。
林媛看她一副踟躕的樣子,心裏好笑,卻也懶得解釋。
放下身段去對著靜妃恭恭敬敬……林媛不願意這麽幹,一是自己性子要強,除非遇上蕭皇後那樣恐怖的硬茬,對旁的人,她是能不低頭就不低頭的。這二嘛……
皇帝平衡後宮的把戲她早已看穿。沈妃,上官貴妃,蕭皇後,一個個死的死,失勢的失勢。眼下蕭皇後禁足絕對不是皇帝願意看到的,但他沒法子,敢在太後頭上動土,他無法原諒。宮裏頭沒了主心骨,他也隻能讓靜妃主理六宮。
靜妃大病醒過來也有五個月了,身子恢複得差不多。
趙淑媛雖然協理,但她一貫沒什麽威勢,又是個明哲保身的性子,恐怕不能和靜妃抗衡。最可笑的是,拓跋弘眼看局勢即將失衡,竟扶了恬嬪讓她也學著掌宮。恬嬪當權是早晚的事情,但她現在隻入宮一年半,資曆淺位分不高,拓跋弘這麽做就是一個詞——揠苗助長。
在這種時候,若是林媛還笑盈盈地湊上去巴結靜妃……
拓跋弘估計會被氣死。
而與靜妃不合,卻會正好順了拓跋弘的心意。
林媛知道自己的目標是皇帝太後這兩位大BOSS,把這二位伺候好才是唯一要緊的。其餘的人,再怎麽能耐,也不需要在她們身上花心思。
“不過,皇後那兒到底是出了什麽事,竟被禁足在長信宮。”林媛托著下巴,聲色低低地。
皇後起初隻是被查出了和許氏有私交而已,皇帝起了疑心很正常。但後來皇帝搜查長信宮,最後的結果竟是皇後被禁足。
而且這事兒到現在都沒完。
單單一個私交,並不會導致這麽嚴重的後果,皇帝肯定是發現了什麽別的。
可那是什麽呢?難道當初真的是蕭皇後暗害林媛在紫竹林裏投毒?
林媛現在是不想再管長樂宮的事了。她不是靜妃,她手中的力量不夠大,也沒那個資本繼續在這件事情中攪和。
至於蕭皇後和靜妃——林媛心裏哀歎。她現在的處境就是才出虎口,又入狼窩。她可一點不覺得靜妃比皇後好對付。(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