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媛回宮後照例吃喝睡覺。這一日的傍晚,皇上不曾傳侍寢,但宮裏頭的熱鬧是不少的。
總之是嘉貴人她們的事。白秀薇還在自己寢宮裏頭砸杯子。
這事兒本是和林媛不沾邊的。但到了第二日的午後,一個公公攜著長樂宮的懿旨進了鏡月閣。
林媛恭恭敬敬地接了懿旨,麵上也不掩飾驚愕之色,問那公公道:“太後娘娘不是隻宣了嘉貴人三位嗎?”
劉太監笑說:“總之是太後娘娘的意思,小主您快些拾掇了,跟著咱家去吧。”
林媛看他嘴緊,也不再問了,抬手吩咐初雪她們給自己梳妝。
看劉太監有禮地退到殿外等候,一屋子服侍的宮人們都掩不住喜色。小桂子上前連聲道:“太後娘娘竟傳召了咱們小主,定是小主得太後青眼了……”
初雪無聲地看他一眼,小桂子立即低下了頭,不敢再說。
林媛淡淡地道:“太後娘娘的心思不是我們能夠揣度的。再敢有這樣的話,就攆出鏡月閣吧。”
一眾下人都曉得林媛馭下的威儀,知道她說得出就做得到,一時間都屏氣凝神不敢言語了。
初雪靜靜侍立在身後,散了林媛的頭發給她上發膏。
過了片刻,初雪的手指在她的發間停住,有些猶豫地問道:“小主……要照著昨日嘉貴人的裝束嗎?”
林媛微微一頓,道:“罷了,就照著平日裏的裝束來吧。”
林媛並不認為裝束素淡是一種好辦法。
嘉貴人刻意地去討太後的喜歡,無非是為了追名逐利,哪裏會有幾分真心呢?而對於在後宮浸淫了三十多年的太後娘娘來說,她什麽樣的手段沒見識過,什麽樣的人沒看過。林媛不信她會看不出來這種刻意。
其實林媛對太後的心思也是琢磨不透的,不懂得她為什麽會看上了嘉貴人,為什麽要傳嬪妃過去服侍,又為什麽要添上自己一個。
眼下隻能謹慎行事。
林媛很快拾掇停當,跟在劉太監之後往長樂宮去。
到了長樂宮,迎出來的仍是昨日那位嬤嬤,林媛這一次知道了她姓何,宮人都稱之雲嬤嬤。
在太後身邊能混上個“之”字的,都是年輕時跟著太後的,無論長樂宮還是東西六宮裏都不敢怠慢。林媛在心裏對之雲留了個底。
想來太後的確太喜靜了,之雲是有體麵的大宮女,卻隻做傳話的差事,可見長樂宮裏伺候的下人有多麽少。
林媛收斂心神進了大殿,隨侍的初雪被之雲領下去候著了。
殿內有年輕女子婉轉的聲色,嘉貴人三人是早於林媛被通傳的,此時已經在陪著太後說笑。林媛進來後瞧了一眼,果然,這三位都和昨日一樣素淡。
嘉貴人和汪承衣兩個看見林媛的時候,麵上是掩飾不住的驚訝,隨即又變為惱恨。林媛看她們這個樣子,知道她們不曾在先前受到自己會來長樂宮的消息。
想來也是,在太後麵前侍奉的機會多難得,誰願意給自己多添一個競爭對手?這和爭皇寵的道理是一樣的。
林媛跪地給太後請安。太後簡單地用目光掃過她,看到她一身湘妃色的珠絡梅花繡紋宮裝,不置可否,隻點點頭示意她起身。
一句話也沒有,沒有對她的這身裝束有任何的評論,眼睛裏看不出任何的喜怒,這樣莫名的冷淡無端端給人一種壓迫的感覺。這就是一朝太後的威儀。
林媛呼了一口氣才起身。她隻知道自己是奉旨前來服侍的,卻不知道究竟該幹什麽。此時太後正拿了一本佛經倚在榻上瞧,嘉貴人執玉壺給太後手邊的茶盞裏頭續水,在每一次太後抬手的時候都會乖巧地雙手捧上茶盞,同時不失時機地提醒太後注意眼睛疼等等;汪承衣在一旁給太後剝鬆子;葉承衣不在太後眼前,而是在屋子西北角的多寶格前頭翻書,應是在為太後找佛經。
林媛這麽瞧著她們,覺得這屋子裏已經沒有什麽活需要自己做了。
可傻傻地站在牆邊上也是不對的。若是開口問一句太後說“我幹嘛”,那就更是不該,伺候人的一向是要機靈、有眼色讓主子舒服,而不是去問主子自己該幹嘛。
林媛思慮片刻,繞到了太後臥榻後頭向那執扇的宮女眨了眨眼睛,宮女會意地將扇子交到了林媛手裏。
嘉貴人和汪承衣不禁有些驚訝地抬頭看她。打扇子可是最吃力不討好的活,因為在鳳駕麵前需雙手執扇,手一直是擎著的。除非是常年練出來的宮女,否則幾個時辰下來誰也受不住。更何況,這打扇子的活是在人身後,太後娘娘看不見,好不容易來一趟長樂宮就甘心放棄露臉的機會,隻當個無聲的奴婢?
林媛不言不語地雙手執起扇子,徐徐打了起來,與方才那位宮女的動作一模一樣。
汪承衣好奇地偷偷抬眼瞧她,看她這副動作,又不禁和嘉貴人相視一笑。這林氏好似真的是個沒腦子啊!看她穿那鮮豔顏色的衣裳還以為她是想劍走偏鋒呢,可再看眼下她的動作,倒更像是真蠢。既然身為嬪妃來這裏服侍太後,那就是要伺候得比宮女好,林氏頂替了宮女的職責卻和宮女做得一模一樣,那麽要你何用?
二人在心裏竊笑著,手上伺候的功夫更加賣力了。剝鬆子的剝得更快,倒茶的壺嘴抬得更高。
這四個年輕的女孩兒各自揣著心思,太後隻散漫地躺著,眼睛一直定在佛經上。
太後就這麽看了許久的書,四人也做了許久的活。又過了些時候,葉承衣拿著兩本書回來了。她在臥榻前屈身,雙手捧著書至太後麵前,並不說話。
林媛不禁眯著眼睛看向她。不說話是麽?嘉貴人和汪承衣兩個可是逮著機會就要說話,一心想著哄太後開心。
太後抬眼看向葉承衣手上的書,“嗯”了一聲,伸手拿了上頭的那一本,道:“再找一本《妙法蓮華經》。”
葉承衣應聲下去了。林媛瞧著那多寶格上頭的書有點咋舌,這古代的佛經都是一卷一卷地分類擺放在匣子裏頭,匣子擱在三四層的多寶格櫃台上,單憑目測就知道那每個匣子至少是一桶水的重量。為了找太後需要的書,要一件件往下搬又要往上放還不可以發出丁點的聲音,更不能失手砸了,這種活一般都是太監幹的。
看來葉承衣的活也不容易啊。嘉貴人和汪承衣兩個結成一派,專門撿了最露臉又輕鬆的活計,想必葉承衣也是被她們倆搶了先,自己不知道該幹什麽隻能頂替了一個太監的位置。
太後放下了手中這本書,又開始翻看方才葉承衣拿回來的那一本。在起身的過程中,林媛看到太後不經意間攏了攏外衫。
林媛立即停止了打扇,同時走到一旁的鵲尾形褐釉蓋爐旁,用火鉗子夾一塊木炭添進去。她心裏稍稍輕鬆,那扇子打了一個多時辰還真夠累的,自己是勉強堅持下來,還好現在不用再打下去。
太後掀起眼皮瞧了林媛一眼,麵上第一次露出笑意來,開口對林媛道:“打了半日的扇,你也累了,下去幫哀家吩咐晚膳吧。”
林媛忙應了聲,行禮出了殿門。殿內剩下的三個女孩子有些不可置信地瞧著她的背影——太後這一下午都沒怎麽開口,即使嘉貴人和汪承衣兩個說趣話,最多也就“嗯”兩聲。怎麽到了林媛這裏,太後竟然說出了關心的話?
一介低位的嬪妃來服侍太後,太後還管她累不累?
難道是太後果真對她額外親厚麽?
林媛去側殿找到了長樂宮的掌事嬤嬤,告訴她太後要傳晚膳的事,這個任務就算完成了。等她再返回大殿的時候,太後就說:“行了,今兒不留你們,都回去罷。”
於是四個人都退了出來。之雲嬤嬤早領了她們各自的宮女在外頭等候。
汪承衣和嘉貴人率先出殿,兩個人照例是跟在一塊兒說小話。落在最後頭的葉承衣咬了咬唇,上前湊到林媛跟前道:“美人小主的住所和嬪妾的在一個方向,同路而行可好?”
林媛看她說得恭敬,比起上次嘉貴人口口聲聲姐妹相稱要讓人舒坦得多,也就不好駁斥了。葉承衣麵上一喜,就這麽跟著林媛一塊兒走了,一路上卻是沒有什麽話。
林媛淡淡地笑,她還以為葉繡心會趁機向她套話,來打探她是如何討得太後喜歡的。想不到她並沒有這個心。
林媛並不認為她就是天生的寡言,但能夠由此肯定的是,她是個沉得住氣的人。瞧瞧前頭嘉貴人和汪承衣兩個,正一壁說話一壁不時地回過頭來看看自己,顯然是對自己方才得到太後的一句關切心存芥蒂,又因著已經和自己交惡,不好意思來問罷了。
葉繡心的動作隻是為了表示想要和林媛交好。林媛不反對甚至有些讚同這樣的結盟,日後她們還會經常來到長樂宮,嘉貴人她們兩個已經結成一派,自己孤身一人總是不妙的。(未完待續)
總之是嘉貴人她們的事。白秀薇還在自己寢宮裏頭砸杯子。
這事兒本是和林媛不沾邊的。但到了第二日的午後,一個公公攜著長樂宮的懿旨進了鏡月閣。
林媛恭恭敬敬地接了懿旨,麵上也不掩飾驚愕之色,問那公公道:“太後娘娘不是隻宣了嘉貴人三位嗎?”
劉太監笑說:“總之是太後娘娘的意思,小主您快些拾掇了,跟著咱家去吧。”
林媛看他嘴緊,也不再問了,抬手吩咐初雪她們給自己梳妝。
看劉太監有禮地退到殿外等候,一屋子服侍的宮人們都掩不住喜色。小桂子上前連聲道:“太後娘娘竟傳召了咱們小主,定是小主得太後青眼了……”
初雪無聲地看他一眼,小桂子立即低下了頭,不敢再說。
林媛淡淡地道:“太後娘娘的心思不是我們能夠揣度的。再敢有這樣的話,就攆出鏡月閣吧。”
一眾下人都曉得林媛馭下的威儀,知道她說得出就做得到,一時間都屏氣凝神不敢言語了。
初雪靜靜侍立在身後,散了林媛的頭發給她上發膏。
過了片刻,初雪的手指在她的發間停住,有些猶豫地問道:“小主……要照著昨日嘉貴人的裝束嗎?”
林媛微微一頓,道:“罷了,就照著平日裏的裝束來吧。”
林媛並不認為裝束素淡是一種好辦法。
嘉貴人刻意地去討太後的喜歡,無非是為了追名逐利,哪裏會有幾分真心呢?而對於在後宮浸淫了三十多年的太後娘娘來說,她什麽樣的手段沒見識過,什麽樣的人沒看過。林媛不信她會看不出來這種刻意。
其實林媛對太後的心思也是琢磨不透的,不懂得她為什麽會看上了嘉貴人,為什麽要傳嬪妃過去服侍,又為什麽要添上自己一個。
眼下隻能謹慎行事。
林媛很快拾掇停當,跟在劉太監之後往長樂宮去。
到了長樂宮,迎出來的仍是昨日那位嬤嬤,林媛這一次知道了她姓何,宮人都稱之雲嬤嬤。
在太後身邊能混上個“之”字的,都是年輕時跟著太後的,無論長樂宮還是東西六宮裏都不敢怠慢。林媛在心裏對之雲留了個底。
想來太後的確太喜靜了,之雲是有體麵的大宮女,卻隻做傳話的差事,可見長樂宮裏伺候的下人有多麽少。
林媛收斂心神進了大殿,隨侍的初雪被之雲領下去候著了。
殿內有年輕女子婉轉的聲色,嘉貴人三人是早於林媛被通傳的,此時已經在陪著太後說笑。林媛進來後瞧了一眼,果然,這三位都和昨日一樣素淡。
嘉貴人和汪承衣兩個看見林媛的時候,麵上是掩飾不住的驚訝,隨即又變為惱恨。林媛看她們這個樣子,知道她們不曾在先前受到自己會來長樂宮的消息。
想來也是,在太後麵前侍奉的機會多難得,誰願意給自己多添一個競爭對手?這和爭皇寵的道理是一樣的。
林媛跪地給太後請安。太後簡單地用目光掃過她,看到她一身湘妃色的珠絡梅花繡紋宮裝,不置可否,隻點點頭示意她起身。
一句話也沒有,沒有對她的這身裝束有任何的評論,眼睛裏看不出任何的喜怒,這樣莫名的冷淡無端端給人一種壓迫的感覺。這就是一朝太後的威儀。
林媛呼了一口氣才起身。她隻知道自己是奉旨前來服侍的,卻不知道究竟該幹什麽。此時太後正拿了一本佛經倚在榻上瞧,嘉貴人執玉壺給太後手邊的茶盞裏頭續水,在每一次太後抬手的時候都會乖巧地雙手捧上茶盞,同時不失時機地提醒太後注意眼睛疼等等;汪承衣在一旁給太後剝鬆子;葉承衣不在太後眼前,而是在屋子西北角的多寶格前頭翻書,應是在為太後找佛經。
林媛這麽瞧著她們,覺得這屋子裏已經沒有什麽活需要自己做了。
可傻傻地站在牆邊上也是不對的。若是開口問一句太後說“我幹嘛”,那就更是不該,伺候人的一向是要機靈、有眼色讓主子舒服,而不是去問主子自己該幹嘛。
林媛思慮片刻,繞到了太後臥榻後頭向那執扇的宮女眨了眨眼睛,宮女會意地將扇子交到了林媛手裏。
嘉貴人和汪承衣不禁有些驚訝地抬頭看她。打扇子可是最吃力不討好的活,因為在鳳駕麵前需雙手執扇,手一直是擎著的。除非是常年練出來的宮女,否則幾個時辰下來誰也受不住。更何況,這打扇子的活是在人身後,太後娘娘看不見,好不容易來一趟長樂宮就甘心放棄露臉的機會,隻當個無聲的奴婢?
林媛不言不語地雙手執起扇子,徐徐打了起來,與方才那位宮女的動作一模一樣。
汪承衣好奇地偷偷抬眼瞧她,看她這副動作,又不禁和嘉貴人相視一笑。這林氏好似真的是個沒腦子啊!看她穿那鮮豔顏色的衣裳還以為她是想劍走偏鋒呢,可再看眼下她的動作,倒更像是真蠢。既然身為嬪妃來這裏服侍太後,那就是要伺候得比宮女好,林氏頂替了宮女的職責卻和宮女做得一模一樣,那麽要你何用?
二人在心裏竊笑著,手上伺候的功夫更加賣力了。剝鬆子的剝得更快,倒茶的壺嘴抬得更高。
這四個年輕的女孩兒各自揣著心思,太後隻散漫地躺著,眼睛一直定在佛經上。
太後就這麽看了許久的書,四人也做了許久的活。又過了些時候,葉承衣拿著兩本書回來了。她在臥榻前屈身,雙手捧著書至太後麵前,並不說話。
林媛不禁眯著眼睛看向她。不說話是麽?嘉貴人和汪承衣兩個可是逮著機會就要說話,一心想著哄太後開心。
太後抬眼看向葉承衣手上的書,“嗯”了一聲,伸手拿了上頭的那一本,道:“再找一本《妙法蓮華經》。”
葉承衣應聲下去了。林媛瞧著那多寶格上頭的書有點咋舌,這古代的佛經都是一卷一卷地分類擺放在匣子裏頭,匣子擱在三四層的多寶格櫃台上,單憑目測就知道那每個匣子至少是一桶水的重量。為了找太後需要的書,要一件件往下搬又要往上放還不可以發出丁點的聲音,更不能失手砸了,這種活一般都是太監幹的。
看來葉承衣的活也不容易啊。嘉貴人和汪承衣兩個結成一派,專門撿了最露臉又輕鬆的活計,想必葉承衣也是被她們倆搶了先,自己不知道該幹什麽隻能頂替了一個太監的位置。
太後放下了手中這本書,又開始翻看方才葉承衣拿回來的那一本。在起身的過程中,林媛看到太後不經意間攏了攏外衫。
林媛立即停止了打扇,同時走到一旁的鵲尾形褐釉蓋爐旁,用火鉗子夾一塊木炭添進去。她心裏稍稍輕鬆,那扇子打了一個多時辰還真夠累的,自己是勉強堅持下來,還好現在不用再打下去。
太後掀起眼皮瞧了林媛一眼,麵上第一次露出笑意來,開口對林媛道:“打了半日的扇,你也累了,下去幫哀家吩咐晚膳吧。”
林媛忙應了聲,行禮出了殿門。殿內剩下的三個女孩子有些不可置信地瞧著她的背影——太後這一下午都沒怎麽開口,即使嘉貴人和汪承衣兩個說趣話,最多也就“嗯”兩聲。怎麽到了林媛這裏,太後竟然說出了關心的話?
一介低位的嬪妃來服侍太後,太後還管她累不累?
難道是太後果真對她額外親厚麽?
林媛去側殿找到了長樂宮的掌事嬤嬤,告訴她太後要傳晚膳的事,這個任務就算完成了。等她再返回大殿的時候,太後就說:“行了,今兒不留你們,都回去罷。”
於是四個人都退了出來。之雲嬤嬤早領了她們各自的宮女在外頭等候。
汪承衣和嘉貴人率先出殿,兩個人照例是跟在一塊兒說小話。落在最後頭的葉承衣咬了咬唇,上前湊到林媛跟前道:“美人小主的住所和嬪妾的在一個方向,同路而行可好?”
林媛看她說得恭敬,比起上次嘉貴人口口聲聲姐妹相稱要讓人舒坦得多,也就不好駁斥了。葉承衣麵上一喜,就這麽跟著林媛一塊兒走了,一路上卻是沒有什麽話。
林媛淡淡地笑,她還以為葉繡心會趁機向她套話,來打探她是如何討得太後喜歡的。想不到她並沒有這個心。
林媛並不認為她就是天生的寡言,但能夠由此肯定的是,她是個沉得住氣的人。瞧瞧前頭嘉貴人和汪承衣兩個,正一壁說話一壁不時地回過頭來看看自己,顯然是對自己方才得到太後的一句關切心存芥蒂,又因著已經和自己交惡,不好意思來問罷了。
葉繡心的動作隻是為了表示想要和林媛交好。林媛不反對甚至有些讚同這樣的結盟,日後她們還會經常來到長樂宮,嘉貴人她們兩個已經結成一派,自己孤身一人總是不妙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