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用雙氧水,在臨床上,雙氧水在外科應用廣泛,因為其可以有效地對抗厭氧菌,所以一般外傷清創的病人,都要使用這種製劑。
當雙氧水衝在傷口上的時候,蔣大河痛的尖叫起來。
藥水和傷口產生了激烈的化學反應,源源不斷的白色泡沫湧了出來。
疼痛是在意料中的事情,如此大的創麵,可想而知,但是沒有更好的辦法。
劉川隻能耐心安慰病人,然後再次用生理鹽水將那白色的泡沫衝洗掉。
再次看起來,創麵幹淨了一些。
足臭似乎也好了一些。
劉川瞬間開啟至尊修煉係統,有了係統的輔助,連清創也變得非常容易。
壞死組織非常深,幾乎貫穿了整個腳跟,好在不是在腳趾處,要不,現在肯定要截肢了,這決不是危言聳聽,劉川實習的時候,也曾看到過一些糖尿病足的病人,有些在內分泌科治療,有些難度較大,在普外科或骨科治療。
有的嚴重的,用鑷子都可以夾出蛆出來。
看起來是格外惡心的。
還有一個糖尿病的老奶奶,因為三十年糖尿病的折磨,不但雙目失明,還導致了嚴重的糖尿病足,更奇葩的是,這位奶奶什麽都不吃,隻喜歡喝果汁,每天三餐,每餐都要500毫升的果汁,除此之外,拒絕一切。
因為血糖控製欠佳,糖尿病足根本無法痊愈,而且越來越重。
這件事,劉川記憶猶新。
三個月以後,那位奶奶與世,因為糖尿病合並高血壓病,冠心病,又合並了嚴重的感染。
糖尿病完全吞噬掉她的雙足,即便每日在醫院裏換藥,但還是發出一股惡臭……
身為醫生,往往在這個時候,最痛心疾首。
救死扶傷,一直是醫生引以為豪的壯舉,但是曾幾何時,因為人類的自作主張,也因為愚昧無知,往往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導致了無法挽回的後果。
蔣大河還算配合,因為要長時間清創,為了減少病人的痛苦。
劉川在清創之前用了一定量的利多卡因。
然後就用刀子和組織剪盡量清除壞死組織。
哢嚓哢嚓,剪肉的聲音,聽起來有點恐怖。
老師袁鋒趕到的時候,劉川已經在蔣大河的足部清理出一個窟窿出來,看起來,有雞蛋的大小,因為足部壞死組織太多,已基本喪失全部血運,所以清理的時候,壓根就沒有流什麽血,但是臭味,還是很大。
很多次,劉川要作嘔,但是沒辦法,必須堅持……
劉川和老師相互配合,花了整整兩個小時,終於清理完畢,傷口和進來比,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幸運的是,壞死組織已經百分之九十被完全清除,已經能夠看到新鮮的創麵。
“劉川,你看,創麵上有滲血。”老師一邊說一邊鬆開加壓的紗布。
然後有鮮血逐漸滲出來。
好在都是一些毛細血管,所以滲血非常緩慢,滲血量也並不多。
劉川用力點了點頭,血,從來就是生命之源,有了血,就證明營養物質可以源源不斷的運輸過來,自然,傷口就會長的快一些。
當徹底包紮完之後,劉川和老師都長呼出一口氣。
離開病房的時候,劉川感覺自己成了一隻臭蟲,長時間的臭味熏陶,使得劉川真有跑回家洗個澡的衝動。
但是和老師兩個人還沒來得及喘一口氣。
急診科又推來了一個病人,當時劉川正在換藥室清理物品,使用完的換藥包,要清洗後重新打包,再送去滅菌,以便下次使用。
“劉川啊,劉川,到底是年輕啊,鎮不住。”老師開著劉川的玩笑。
這是醫生之間的暗語,做醫療這行,因為壓力大,很多醫生都相信運氣。
運氣好,這一年風平浪靜,即便收病人,也都收的是輕症病人,可以很容易解決,病人能高高興興出院,醫患關係大和諧。
但是要是運氣不好,那收的就是一堆的疑難雜症。
從頭到腳,任何一個地方的病變都極有可能致命。
比如猝死,比如急性肺栓塞,這些突如其來的疾病,往往沒有任何征兆,一旦發生,留給醫務人員的反應少,而產生的危害也是致命的。
若是醫生一年碰到幾例這樣的患者,那可叫夠嗆了。
劉川動作很快,整理完後,就跟著老師出去查看新病人,一看這個病人,似乎有些糟糕,年齡不大,但是整個人看起來顯得非常虛弱,臉色極為難看,更要命的是,是用平車推進來的。但凡急診科收進的病人,可都不是什麽好病人。
十人之中,可能九人病情都比較重,要不,也不會去看急診。
急診科醫務人員和內分泌科的醫務人員進行著床頭交接。
這是一個叫孫海的青年病人,歲,因為四肢麻痹乏力,無法行走入院。劉川看了看急診病曆,在急診科的時候,已經抽血化驗,電解質顯示鉀離子隻有1。5mmol/L。
身為醫生,劉川當然知道,這是重度低鉀。
如此低的鉀,難道患者會四肢麻痹乏力。
人體裏,鉀,鈉,鈣,氯,是最基本的電解質,這些東西存在於人們日常攝取的食物中,比如鉀存在於果汁,蔬菜和瘦肉裏,鈣,自然存在於雞蛋,牛奶裏麵,鈉和氯,就是平時我們所使用的食鹽,這些東西,缺一不可。
輕度偏低,往往可以通過飲食調節,但要是重度,就比較艱難了。
比如現在的孫海,一旦病情繼續進展,那可能會導致呼吸肌和心肌的麻痹。
到時候,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後果,就是心跳呼吸驟停。
年紀如此輕,病情卻如此重。劉川倒吸了一口冷氣。
老師袁鋒當然也意識到了,低鉀血症在內分泌科是經常遇到的疾病,起病比較急,關鍵是病因,但是治療同樣重要,如果不及時補鉀,很有可能,就會導致生命危險。
這麽低的鉀,需要靜脈補充,但最重要的是口服。
老師袁鋒讓劉川趕緊去護理部拿一些氯化鉀液過來。(未完待續)
當雙氧水衝在傷口上的時候,蔣大河痛的尖叫起來。
藥水和傷口產生了激烈的化學反應,源源不斷的白色泡沫湧了出來。
疼痛是在意料中的事情,如此大的創麵,可想而知,但是沒有更好的辦法。
劉川隻能耐心安慰病人,然後再次用生理鹽水將那白色的泡沫衝洗掉。
再次看起來,創麵幹淨了一些。
足臭似乎也好了一些。
劉川瞬間開啟至尊修煉係統,有了係統的輔助,連清創也變得非常容易。
壞死組織非常深,幾乎貫穿了整個腳跟,好在不是在腳趾處,要不,現在肯定要截肢了,這決不是危言聳聽,劉川實習的時候,也曾看到過一些糖尿病足的病人,有些在內分泌科治療,有些難度較大,在普外科或骨科治療。
有的嚴重的,用鑷子都可以夾出蛆出來。
看起來是格外惡心的。
還有一個糖尿病的老奶奶,因為三十年糖尿病的折磨,不但雙目失明,還導致了嚴重的糖尿病足,更奇葩的是,這位奶奶什麽都不吃,隻喜歡喝果汁,每天三餐,每餐都要500毫升的果汁,除此之外,拒絕一切。
因為血糖控製欠佳,糖尿病足根本無法痊愈,而且越來越重。
這件事,劉川記憶猶新。
三個月以後,那位奶奶與世,因為糖尿病合並高血壓病,冠心病,又合並了嚴重的感染。
糖尿病完全吞噬掉她的雙足,即便每日在醫院裏換藥,但還是發出一股惡臭……
身為醫生,往往在這個時候,最痛心疾首。
救死扶傷,一直是醫生引以為豪的壯舉,但是曾幾何時,因為人類的自作主張,也因為愚昧無知,往往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導致了無法挽回的後果。
蔣大河還算配合,因為要長時間清創,為了減少病人的痛苦。
劉川在清創之前用了一定量的利多卡因。
然後就用刀子和組織剪盡量清除壞死組織。
哢嚓哢嚓,剪肉的聲音,聽起來有點恐怖。
老師袁鋒趕到的時候,劉川已經在蔣大河的足部清理出一個窟窿出來,看起來,有雞蛋的大小,因為足部壞死組織太多,已基本喪失全部血運,所以清理的時候,壓根就沒有流什麽血,但是臭味,還是很大。
很多次,劉川要作嘔,但是沒辦法,必須堅持……
劉川和老師相互配合,花了整整兩個小時,終於清理完畢,傷口和進來比,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幸運的是,壞死組織已經百分之九十被完全清除,已經能夠看到新鮮的創麵。
“劉川,你看,創麵上有滲血。”老師一邊說一邊鬆開加壓的紗布。
然後有鮮血逐漸滲出來。
好在都是一些毛細血管,所以滲血非常緩慢,滲血量也並不多。
劉川用力點了點頭,血,從來就是生命之源,有了血,就證明營養物質可以源源不斷的運輸過來,自然,傷口就會長的快一些。
當徹底包紮完之後,劉川和老師都長呼出一口氣。
離開病房的時候,劉川感覺自己成了一隻臭蟲,長時間的臭味熏陶,使得劉川真有跑回家洗個澡的衝動。
但是和老師兩個人還沒來得及喘一口氣。
急診科又推來了一個病人,當時劉川正在換藥室清理物品,使用完的換藥包,要清洗後重新打包,再送去滅菌,以便下次使用。
“劉川啊,劉川,到底是年輕啊,鎮不住。”老師開著劉川的玩笑。
這是醫生之間的暗語,做醫療這行,因為壓力大,很多醫生都相信運氣。
運氣好,這一年風平浪靜,即便收病人,也都收的是輕症病人,可以很容易解決,病人能高高興興出院,醫患關係大和諧。
但是要是運氣不好,那收的就是一堆的疑難雜症。
從頭到腳,任何一個地方的病變都極有可能致命。
比如猝死,比如急性肺栓塞,這些突如其來的疾病,往往沒有任何征兆,一旦發生,留給醫務人員的反應少,而產生的危害也是致命的。
若是醫生一年碰到幾例這樣的患者,那可叫夠嗆了。
劉川動作很快,整理完後,就跟著老師出去查看新病人,一看這個病人,似乎有些糟糕,年齡不大,但是整個人看起來顯得非常虛弱,臉色極為難看,更要命的是,是用平車推進來的。但凡急診科收進的病人,可都不是什麽好病人。
十人之中,可能九人病情都比較重,要不,也不會去看急診。
急診科醫務人員和內分泌科的醫務人員進行著床頭交接。
這是一個叫孫海的青年病人,歲,因為四肢麻痹乏力,無法行走入院。劉川看了看急診病曆,在急診科的時候,已經抽血化驗,電解質顯示鉀離子隻有1。5mmol/L。
身為醫生,劉川當然知道,這是重度低鉀。
如此低的鉀,難道患者會四肢麻痹乏力。
人體裏,鉀,鈉,鈣,氯,是最基本的電解質,這些東西存在於人們日常攝取的食物中,比如鉀存在於果汁,蔬菜和瘦肉裏,鈣,自然存在於雞蛋,牛奶裏麵,鈉和氯,就是平時我們所使用的食鹽,這些東西,缺一不可。
輕度偏低,往往可以通過飲食調節,但要是重度,就比較艱難了。
比如現在的孫海,一旦病情繼續進展,那可能會導致呼吸肌和心肌的麻痹。
到時候,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後果,就是心跳呼吸驟停。
年紀如此輕,病情卻如此重。劉川倒吸了一口冷氣。
老師袁鋒當然也意識到了,低鉀血症在內分泌科是經常遇到的疾病,起病比較急,關鍵是病因,但是治療同樣重要,如果不及時補鉀,很有可能,就會導致生命危險。
這麽低的鉀,需要靜脈補充,但最重要的是口服。
老師袁鋒讓劉川趕緊去護理部拿一些氯化鉀液過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