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謝家昌既掛閑職,遂舉家遷居南京。每日按時點卯,餘暇疏於私交。餘楚聲暗喜,用心侍弄家事,過安閑日子,家務之餘,以文墨自娛。時楚聲之舅已病入膏肓,妻兒皆死於戰亂。舅父臨去,使楚聲繼承房產。於是楚聲一家搬出公房,住進私宅大院。崇和已綴學年餘,到南京後無心複學。家昌遂薦其到商行謀事,熟習經營之道。時南京之為國都,中西交流,百業聚集,官賈爭趨,人氣鼎旺。北方戰亂之域,難民流離異地;富人流徙渡江,在南京置業,以為久計。於是南京日盛。南京朝野上下,皆以為共黨悖逆縱橫,隻在一時,以蔣委員長之神武明哲,揮軍北伐,以順誅逆,一年半載之內,定然將共黨殄滅。謝家昌自詡為酒場醒者,熙攘之中,危機暗伏,政府若驕而輕敵,終必為共黨所製。


    民國三十六年三月,顧祝同大起兵馬四十餘萬,以整編74師為先鋒,碾壓山東共軍之境。至四月間,國軍克複魯南,兵鋒直迫魯中。共軍避其鋒芒,晝伏夜行,分軍潛至魯南、蘇北之境;主力則隱於萊蕪、新泰、蒙陰等山區。顧祝同策軍大進,五月間蕩覆萊蕪、蒙陰、河陽等地。第1兵團司令湯恩伯以為共軍敗局已定,急欲爭頭功,令張靈甫全力攻襲,謀略坦埠。張靈甫銳而輕敵,脫離重兵集團,率74師攻克重山、艾山。陳毅、粟裕見張靈甫攻城拔寨,視共軍如無物,遂益驕其心。張靈甫攻打黃鹿寨、三角山、楊家寨時,共軍佯裝不敵,略戰便逃走,於路盡棄軍械。又令5個縱隊之力,共十萬餘眾,連夜馳驟至坦埠。張靈甫懵然不知,揮軍攻占馬山、邁逼山、大箭,離坦埠隻一箭之遙。


    忽報共黨在坦埠重兵以待。張靈甫遂將大軍屯於楊家寨、馬牧池、重山、艾山地區。時共軍大部推山填河而至,趁夜攻襲,將74師團團圍住。張靈甫憑恃5師與8師為援,全然不懼,悍然與共軍對攻。忽報共軍王必成部阻滯5師與8師援兵,張靈甫深覺不妙,遂令全師南撤至垛莊。王必成之眾驍果無敵,連夜攻陷垛莊,截斷國軍退路。張靈甫立足不住,又率軍撤退,山道險難,輜重盡棄。粟裕見勢,即令各部趁勢追擊,又將張靈甫圍於蘆山、孟良崮地區。蔣中正驚聞其情,即電令前線各部聚殲山東共軍。又嚴令新泰之整編11師、蒙陰之整編65師、河陽之第7軍與整編48師火速向74師靠攏,並急調第5軍、整編64師、0師與9師兼程馳援。


    時74師將佐立於山巔,俯瞰山下共軍,但見共軍漫山塞野,如若**,將孟良崮圍成孤島。眾兵將皆懷懼不安。副參謀長李運良力主因山固守,以74師為誘餌,使外線國軍聚殲共軍。參謀長魏振鉞道:“此處乃孤山絕地,為兵家大忌,若守,必重蹈三國時馬謖之覆轍。”張靈甫決然道:“我部建製完整,戰力剽悍,外圍友鄰相距又近,我師依托孟良崮堅守,居高臨下,中心開花,諸位可憑此戰名垂千古!”


    時共軍憑恃十餘萬眾,仰攻孟良崮。共軍從四麵聚攏,連續攻打,槍炮如雨,火光漫天,天地顫動。共軍搶占萬泉山,一刻不停,一哄而攻雕窩。共軍在垛莊繳獲國軍多門美製榴彈炮,遂不計炮彈損失,盡皆打到孟良崮。孟良崮盡是山石,樹小且疏,難以挖掘壕溝,彈片與碎石亂飛,山上軍兵無處藏身,屍骸滿山皆是。共軍悍勇異常,逐波衝鋒,勢如潮湧,鋒銳極盛。兩軍近身拚殺,血流沿山而下,甚是慘烈。山上官卒傷無醫,饑無食,渴無水,已臨絕境,軍心漸亂。張靈甫歎道:“張某征伐多年,今日之窘,殆未之有也!”


    張靈甫見勢甚迫,遂率軍突圍。兩軍攻戰盡日,死傷深重。共軍死據壕塹,不使國軍逃脫。外圍國軍拚死攻打,殺聲震天,死傷狼籍,難以撕破共軍防線。蔣中正大怒,嚴令外線援軍:“山東共匪主力今向我傾巢出犯,此為我軍殲滅共匪完成革命唯一之良機。凡我全體將士應竭盡全力,把握此一戰機,萬眾一心,共同一致,密切聯係,協力邁進,齊向當麵共軍猛攻,務期殲滅共匪,以告慰總理及陣亡將士在天之靈。如有萎靡猶豫,梭巡不前或赴援不力,中途停頓,以致友軍危亡,致共匪漏網逃脫,定必以畏匪避戰,縱匪害國延誤戰局,嚴究論罪不貸!希望奮勉勿誤。”嚴令既下,全軍震懼,外線援軍皆不顧傷亡,並力攻打。


    時謝家昌在南京,初聞張靈甫乘勝克捷,心甚憂之。忽聞張靈甫孤軍深進,不覺大驚,連夜晉見顧祝同,具言粟裕狡黠,當穩步推進,使共軍難覓破綻。顧祝同遂電令湯恩伯,告誡其行事謹慎。不想幾日之後,竟聞張靈甫被圍甚急。謝家昌大驚,求見蔣中正。蔣中正道:“昌儒此來何事?”謝家昌神色焦急,道:“請校長下令靈甫突圍,否則靈甫休矣!”蔣中正道:“我聞靈甫被圍,先驚後喜。驚者,靈甫乃我深愛之學生,抗戰八年,戰功卓著,今日被圍,憂其安危;喜者,乃以靈甫為餌,誘共軍主力而聚殲之。昌儒勿憂,74師乃虎威之師,所向無前,共匪奈何他不得,幾日之後,便有捷報。”謝家昌悻悻而去,心甚擔憂。


    時玉玲產得一子,聞得靈甫危急,遂抱兒至謝家,跪哭道:“大哥救救靈甫!”謝家昌道:“弟妹在家候著,家昌即去晉見蔣委員長。”臨去囑楚聲照看玉玲。謝家昌在侍從室聞得張靈甫甚是危急,不禁氣急敗壞,撞門而入蔣中正辦公室,見眾委員正在商討對策。謝家昌跪地大哭:“若遲一些,靈甫休矣!”蔣中正喝道:“昌儒無禮!”謝家昌跪步上前,拉著蔣中正之衣襟,哭道:“校長,學生知錯了,學生願意臨陣殺敵,請將外線援軍交與學生,若由學生調遣,定能將靈甫救出。”蔣中正大呼侍從官將家昌拖出。謝家昌抱著蔣中正之大腿不放。眾人皆在旁相勸。忽侍從送電報至,電報言:“十餘萬之匪,向我圍攻數日,今彈盡援絕,水糧俱無,我決定與仁傑戰至最後以一彈飲訣,上報國家領袖,下對部屬袍澤。老父來京,未克親侍,希善待之,幼子希善撫之,玉玲吾妻,今永訣矣。”又附一言:“昌儒兄:小弟不聽兄言,剛愎好勝,故遭此難,靈甫悔之晚矣!小弟妻兒倚望我兄照看,弟來世相報!”


    時玉玲執意要求見蔣中正。楚聲無奈,陪同前來。忽見謝家昌在樓前失魂落魄,哭唱軍歌,玉玲知情不妙,不覺昏厥在地。楚聲抱著玉玲,哭叫喚醒。眾人將玉玲送回家中,楚聲陪侍左右,一刻不敢離去。靈甫之父驚聞噩耗,渾身顫栗,仰天悲號。次日,敗報傳來:74師覆亡,張靈甫為國捐軀。玉玲聞之,號哭終日。


    74師之亡,重挫國軍銳氣,舉國震撼,不知所歸。蔣中正集會眾將,檢討敗因。眾將各懷異心,皆頹喪無語。顧祝同道:“靈甫性頗褊躁,剛愎自大,兵敗身殞,乃招禍自咎。”蔣中正厲聲道:“張靈甫戰死,實為諸位之過:部分高級將領專橫跋扈,任人唯親,已和軍閥差不多。大家都養成自保的惡習,隻看到自身帶領的一部分利益,對於友軍的危難和整個戰爭的成敗,幾乎是漠不相關。我們的軍隊紀律如此廢弛,精神如此低落,要與之作戰,絕無幸免於失敗的道理。發生在前線的最大騙局,就是那些軍官還沒有和共軍接觸,就說敵人第幾縱隊到了我的正麵,第幾縱隊到了我的側麵,好像形勢十分緊張,可到實地調查,不過是少數敵人,甚至在他們正麵根本沒有這個番號。”眾人聞言,皆低首無語。蔣中正見情,又激勵道:“諸位當記前車之鑒,奮勇殺敵,無論從哪一方麵而言,我軍都占有絕對優勢,軍隊的裝備、作戰的技術和經驗,匪軍不如我等——共產黨絕對不可能打敗我軍!”謝家昌環視會場,但見說者殷切動容,聽者無動於衷,不覺暗暗歎氣,從此心灰意冷,更無意戰事,整日頹廢無語。


    時共軍乘孟良崮之勝勢,縱橫於華東之域。國軍屢敗,皆驚散走,百姓騷動,天下震悚。蔣中正又集大員商討對策,眾皆言辭訩訩,議而不決。謝家昌坐於末席,起身道:“諸公辭氣慷慨,所言未達心肺。今外寇已除,內亂未平。天下凋敝,連年戰伐,喪亂弘多,甚傷國力。若我等同心戮力,匡濟華夏,指日可待。然同室相謀,兄弟相讒,助長匪軍之威,豈能不敗!”眾皆冷眼看家昌,露鄙夷之色。蔣中正道:“餘參加革命幾十年,從未對革命前途產生如此的失望和悲戚。這原因不是經濟的危機,不是政治的絕境,也不是共產黨一天天的壯大,原因是國民黨和三青團的敗壞!我等黨和團,沒有基層組織,沒有新生的細胞,黨員和團員在群眾間發生不了作用,整個黨的生存,差不多完全寄托在有形的武力上,這是我等真正的危機,也是我唯一的憂愁。”此言一出,眾皆附和,言當傾力建立基層組織,以扭當今劣勢。會後,眾皆結伴笑語而去。家昌孤身離去,甚是落寞。(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幻境真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幻境真人並收藏明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