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天,宋大剛就把種子和本子筆之類的東西都拿了回來,又花了一筆小錢,尚老板看在是熟人的份上並沒有漫天要價,隻是人家也是要成本的,這個時候又是物資緊缺的時候,所以有些人情不能承。
宋大剛回來便跟大家說外麵的聽說的事兒。
“咱們跟蘇聯人民的友好友誼破裂了呢,以前蘇聯人民幫助了咱們的,現在要咱們還回去,唉……國家現在正在勒緊褲腰帶還賬呢!”
難怪糧食都要上繳啊。
本來大家夥兒對蘇聯人的印象是很好的,在戰爭中人家幫著自己打仗,戰爭勝利之後又幫著咱們搞建設,簡直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好兄弟,恨不得跟人家穿一條褲子才好。國家也常常宣傳說咱們和蘇聯人民的友誼是多麽的可貴,蘇聯人民是多麽的善良無私,給了咱們多少幫助之類的,現在猛的聽說鬧掰了,大家簡直都不敢接受啊!
宋老頭兒道:“唉……真是沒想到啊,當初咱們抗美援朝的時候,還一起上過戰場呢,那事兒還像是昨天一樣,今天怎麽就這樣了呢?”
眾人也表示不能理解,不過國家說什麽就是什麽,黨說什麽就是什麽,和蘇聯人民的友誼破裂了就破裂了吧,以前欠了人家的確實是要還回去才行,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嘛,國家勒緊褲腰帶,那咱們也勒緊褲腰帶吧。
現在對於當初將大部分糧食全部上繳的那一絲絲不忿全都消失不見了,戰爭中中國人民培養出來的團結的精神又出來了,大家齊心協力搞生產,把債還上過好日子嘞!無債才能一身輕啊!
村長聽了這個事兒,馬上就依著宣傳起來,這春耕也要開始了,大家要使把子力氣把田種好,多產糧食多還債,爭取早日把債還了。
日子就這麽鬧哄哄地過著,很快就到了元宵節。
元宵節的時候餘二猛來了一趟,本想帶著宋慕雯再去玩一趟的,可是時機不碰巧,最後沒去成。
元宵節之後,大家又要吃大食堂了,而且宋慕武也要準備去學堂了。
想到要回去吃大食堂,宋慕雯老不樂意了,食堂的飯菜不好吃,很粗糙,不如家裏小鍋做出來的好,過了一個年,胃口都養刁了一些,看著油膩膩的菜吃不下去。
現在剛開春沒多久,新菜還沒種上,吃的都是年前放在地窖裏存著的菜,吃起來沒什麽滋味。
大人們還好,小孩子們就表現的明顯很多,因為孩子們平時沒啥事兒幹,又不消耗體力,所以肚子不那麽餓,遇上飯菜不好吃,自然吃不了那麽多。
宋老太是個不願意吃虧的,孫子孫女吃的少了,她就要多包一些帶回去給雞吃,不管怎麽樣,糧食要落到自家的肚子裏才行。
幾個媳婦覺得婆婆有道理,也偷偷夾帶,每次搞得宋慕雯都很緊張,要是被發現了可不得了啊!
好在婆媳幾個從未失過手。
這一天吃完早飯,村長將村裏年紀到了的孩子都聚集起來,道:“今天是學堂開學的日子,我帶著你們去學堂跟老師報到,知道了嗎?”
孩子們喊-:“知道了!”
大人們都在一旁圍觀,看著自家的小孩笑得眼睛都眯了,好像看到了以後的狀元郎一樣。
村長又教育道:“在學堂裏,就要聽老師的話,要是哪個不聽,被我知道了,我也要教訓的!不僅要教訓你們,連著你們的爸媽也要教訓!”
嘖,村長這一招可真狠啊,連著爸媽也要教訓,讓人家父母丟了人,回去了關起門來豈不是要對著孩子進行男女混合雙打?
村長又道:“在學校裏,老師就是權威,一定要聽老師的話,老師說的肯定都是對的,你們這群娃兒要記住了,老師不能頂撞,不能罵老師,更不能打老師,明白嗎?”
娃兒們都說明白了。對於讀書人的尊崇,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心理,要是哪個人認識字,便覺得要比別人高一等了。
村長給孩子們進行了學前教育,打了預防針,便帶著孩子浩浩蕩蕩地朝著附近的學堂去了,每個人家選出來的家長代表也要跟著去。
因為規矩就是還要給學校的老師準備東西,所以每個人的手裏都拿著東西。
至於每個人的書包,那就不一樣了,有的提著籃子,有的用古代的那種布做的行李包,打兩個結就行了,而有的人根本就什麽都沒拿。
宋慕武身上背著的那個包最惹眼,是李桂芬拆了一件宋大剛穿不了了的衣服,仔細漿洗了,縫成的。
剛開始李桂芬還想著縫一個古代的書袋子那樣的,被宋慕雯阻止了,宋慕雯跟李桂芬比劃了半天,終於讓李桂芬明白了,做出了那個斜跨書包,還做了兩層。宋慕武喜歡得不得了,做出來之後就一直背在身上不肯拿下來,見幾個弟弟妹妹眼饞,好不容易才舍得借給他們背一會兒。
聽說今天要去學校,宋慕武是一大早就爬起來,把衣裳穿好了,又背好包,期待著去上學了。
村長帶隊,家長隨行,這讀書的隊伍還挺龐大的,從七八歲的小孩到十多歲的小孩都有,參差不齊的身高和年齡,現在的學校肯定也是挺混亂的吧。
送走了去上學的一行人,大家夥兒聚在一起熱烈地討論揣測了一番,才各自散去幹活去了。
家裏沒了大哥,宋慕雯等人也就把門關緊了,在家裏安安心心看著雞和翻的菜地裏的菜種子,莫要被雞吃掉了。
現在上半年隻能種玉米,紅苕要等到收完第一季稻子之後才種,還有得等。為了防止孩子們調皮偷吃,宋老太把一小袋紅苕給鎖了起來。
宋慕雯也開始她的種菜大業了。
先是將生薑都種了下去,生薑這東西不需要多打理,生命力旺盛,屋前屋後就能夠栽,所以宋慕雯種的時候也不辛苦,隻是澆水的時候有些麻煩,要在屋子裏把空間水弄出來,然後一點一點提出來澆了。
忙活了大半天,終於把生薑都種了下去。
當然這個生薑不是種在路邊上的,而是種在屋後的,這年頭什麽都有人偷,不小心一點怎麽行?
宋慕雯記得她上一世的小時候,外婆最愛做醃菜,而且外婆的醃菜做得很好吃,除了有醃的甜生薑、黴豆腐之類的,還有藠頭、酸蘿卜、酸辣椒、剁辣椒、豆瓣醬、酸菜、刀豆……那一排陶罐擺在牆角,別說多壯觀了。每次吃飯,都可以挑出一小碗,不拘是什麽,放在餐桌上,總是能夠讓人胃口大開。
宋慕雯也想做,可是現在沒有原材料,而且自己一個小娃娃做醃菜,別說別人信不信,都要懷疑她這做法是哪裏學來的了。
忙活了大上午,宋慕雯累得不行,進屋子洗幹淨了便爬到床上睡覺去了。
宋慕雯是被吵醒的,是宋慕武上學回來了,在跟大家說學堂裏的事兒,大人們還沒回來,幾個孩子在家裏嘰嘰喳喳,簡直是要翻江倒海的趨勢了。
見宋慕雯揉著眼睛出來了,宋慕武高興道:“囡囡你終於起來了?”
宋慕雯在椅子上坐下道:“嗯,哥哥你上學怎麽樣啊?”
“挺好玩的。”宋慕武高興道:“老師很和氣,很有文化的樣子,說話也是很文氣的,反正我學不來。今天上午老師就是認識我們,還說我長得壯實,看著就是個好學生。”
宋慕雯沒想到老師還會這麽誇宋慕武,不過也很為宋慕武高興,道:“老師這麽相信你,哥哥千萬不能讓老師失望才是。”
宋慕武點點頭。
看時間差不多了,宋慕武又帶著弟弟妹妹去吃飯,等到宋老太他們也來了,當然又要問一下,宋慕武一一答了,聽宋慕武說好,大家也都放了心。
下午不用去上學,宋慕武又帶著兩個弟弟出去給雞找吃的,兩個妹妹在家留守。留守就是把門關緊,不輕易讓人進來,也不能讓雞跑出去了,還要隨時注意雞什麽時候下了蛋,下了丹就要收好,諸如此類的。
這樣的小日子很是溫馨愜意,宋慕雯也很是滿足。
過了幾日,種下去的種子都發芽了,綠油油的,很是可愛,宋慕雯常用空間水澆灌,這裏的蔬菜自然長得好。
宋大剛兄弟已經趁機上了山,將地開辟出來翻好了,又砍了細細的野竹子來,編成了籬笆,圍住了菜園子,還做了一個小門供人進出。那藤蔓的秧苗要用來搭架子的竹子也準備好了,隻等著藤蔓長出來了。
宋慕雯看著這個農家小院,確實是有了欣欣向榮之相,日子一定會越來越紅火的。
宋慕武天天去學校,剛開始的新鮮勁兒慢慢褪去了,有很多問題出來了,隻是宋慕武作為家裏最大的孩子,是不好抹開麵子說的,依然強撐著認真讀書,不然自己吹的牛皮就要破了。
宋慕雯讓宋慕武教幾個孩子讀書寫字算算術,現在宋慕武學得字還是繁體字,一天學幾個,沒有拚音,隻能靠死記硬背,而且老師還有作業的。宋慕武不是頂聰明的腦袋,好在耐心足,又常常教弟弟妹妹,必須自個兒先記住了,因為有這麽多條件在後麵逼著,宋慕武學得還不錯,默生字的時候錯的不多,做算術的時候也挺能的,因為家裏常常數雞蛋算錢什麽的,倒是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了。
作者有話要說:喜訊:這個月俺要試著雙更啦~一天六千字啦~小妖精們不要太高興,要記得來支持窩啊~如果窩實在撐不下去了,窩會說的~麽麽噠~
第二更在下午五點~
這個時候學的還是繁體字,所以有些老人家寫字習慣寫成繁體……
資料: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1952年2月成立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收集民間及民國以來主張漢字簡化學者們的建議,於1954年底提出「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並於1955年2月公布於人民日報上,7月,國務院成立「漢字簡化方案審定委員會」,由董必武為主委,郭沫若及作家老舍都是該會成員。該會於1956年1月28日通過簡化字515字及簡化偏旁54個。
「在1964年國務院又公告了《簡化字總表》,第一表是352個不作偏旁使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是132個可作簡化偏旁的簡化字,第三表是由第二表類推的1754字,共2236字,這就是今天通行大陸的簡體字,在1967-69年文革火熱時期,各地方紅衛兵都曾推出不同程度過分簡化的字體,文革後也明令禁止使用。
到了1977年,在文化大革命剛結束,隨即公布「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的草案。1986年由「國務院」廢止「二簡方案」。同年,由「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改組成的「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並重新發表簡化字總表,而且和「文化部」、「教育部」同時發表「關於簡化字的聯合通知」,一致表示:漢字的形體在一個時期內應當保持穩定,以利應用。至此,大陸漢字簡化運動暫告一段落。
宋大剛回來便跟大家說外麵的聽說的事兒。
“咱們跟蘇聯人民的友好友誼破裂了呢,以前蘇聯人民幫助了咱們的,現在要咱們還回去,唉……國家現在正在勒緊褲腰帶還賬呢!”
難怪糧食都要上繳啊。
本來大家夥兒對蘇聯人的印象是很好的,在戰爭中人家幫著自己打仗,戰爭勝利之後又幫著咱們搞建設,簡直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好兄弟,恨不得跟人家穿一條褲子才好。國家也常常宣傳說咱們和蘇聯人民的友誼是多麽的可貴,蘇聯人民是多麽的善良無私,給了咱們多少幫助之類的,現在猛的聽說鬧掰了,大家簡直都不敢接受啊!
宋老頭兒道:“唉……真是沒想到啊,當初咱們抗美援朝的時候,還一起上過戰場呢,那事兒還像是昨天一樣,今天怎麽就這樣了呢?”
眾人也表示不能理解,不過國家說什麽就是什麽,黨說什麽就是什麽,和蘇聯人民的友誼破裂了就破裂了吧,以前欠了人家的確實是要還回去才行,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嘛,國家勒緊褲腰帶,那咱們也勒緊褲腰帶吧。
現在對於當初將大部分糧食全部上繳的那一絲絲不忿全都消失不見了,戰爭中中國人民培養出來的團結的精神又出來了,大家齊心協力搞生產,把債還上過好日子嘞!無債才能一身輕啊!
村長聽了這個事兒,馬上就依著宣傳起來,這春耕也要開始了,大家要使把子力氣把田種好,多產糧食多還債,爭取早日把債還了。
日子就這麽鬧哄哄地過著,很快就到了元宵節。
元宵節的時候餘二猛來了一趟,本想帶著宋慕雯再去玩一趟的,可是時機不碰巧,最後沒去成。
元宵節之後,大家又要吃大食堂了,而且宋慕武也要準備去學堂了。
想到要回去吃大食堂,宋慕雯老不樂意了,食堂的飯菜不好吃,很粗糙,不如家裏小鍋做出來的好,過了一個年,胃口都養刁了一些,看著油膩膩的菜吃不下去。
現在剛開春沒多久,新菜還沒種上,吃的都是年前放在地窖裏存著的菜,吃起來沒什麽滋味。
大人們還好,小孩子們就表現的明顯很多,因為孩子們平時沒啥事兒幹,又不消耗體力,所以肚子不那麽餓,遇上飯菜不好吃,自然吃不了那麽多。
宋老太是個不願意吃虧的,孫子孫女吃的少了,她就要多包一些帶回去給雞吃,不管怎麽樣,糧食要落到自家的肚子裏才行。
幾個媳婦覺得婆婆有道理,也偷偷夾帶,每次搞得宋慕雯都很緊張,要是被發現了可不得了啊!
好在婆媳幾個從未失過手。
這一天吃完早飯,村長將村裏年紀到了的孩子都聚集起來,道:“今天是學堂開學的日子,我帶著你們去學堂跟老師報到,知道了嗎?”
孩子們喊-:“知道了!”
大人們都在一旁圍觀,看著自家的小孩笑得眼睛都眯了,好像看到了以後的狀元郎一樣。
村長又教育道:“在學堂裏,就要聽老師的話,要是哪個不聽,被我知道了,我也要教訓的!不僅要教訓你們,連著你們的爸媽也要教訓!”
嘖,村長這一招可真狠啊,連著爸媽也要教訓,讓人家父母丟了人,回去了關起門來豈不是要對著孩子進行男女混合雙打?
村長又道:“在學校裏,老師就是權威,一定要聽老師的話,老師說的肯定都是對的,你們這群娃兒要記住了,老師不能頂撞,不能罵老師,更不能打老師,明白嗎?”
娃兒們都說明白了。對於讀書人的尊崇,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心理,要是哪個人認識字,便覺得要比別人高一等了。
村長給孩子們進行了學前教育,打了預防針,便帶著孩子浩浩蕩蕩地朝著附近的學堂去了,每個人家選出來的家長代表也要跟著去。
因為規矩就是還要給學校的老師準備東西,所以每個人的手裏都拿著東西。
至於每個人的書包,那就不一樣了,有的提著籃子,有的用古代的那種布做的行李包,打兩個結就行了,而有的人根本就什麽都沒拿。
宋慕武身上背著的那個包最惹眼,是李桂芬拆了一件宋大剛穿不了了的衣服,仔細漿洗了,縫成的。
剛開始李桂芬還想著縫一個古代的書袋子那樣的,被宋慕雯阻止了,宋慕雯跟李桂芬比劃了半天,終於讓李桂芬明白了,做出了那個斜跨書包,還做了兩層。宋慕武喜歡得不得了,做出來之後就一直背在身上不肯拿下來,見幾個弟弟妹妹眼饞,好不容易才舍得借給他們背一會兒。
聽說今天要去學校,宋慕武是一大早就爬起來,把衣裳穿好了,又背好包,期待著去上學了。
村長帶隊,家長隨行,這讀書的隊伍還挺龐大的,從七八歲的小孩到十多歲的小孩都有,參差不齊的身高和年齡,現在的學校肯定也是挺混亂的吧。
送走了去上學的一行人,大家夥兒聚在一起熱烈地討論揣測了一番,才各自散去幹活去了。
家裏沒了大哥,宋慕雯等人也就把門關緊了,在家裏安安心心看著雞和翻的菜地裏的菜種子,莫要被雞吃掉了。
現在上半年隻能種玉米,紅苕要等到收完第一季稻子之後才種,還有得等。為了防止孩子們調皮偷吃,宋老太把一小袋紅苕給鎖了起來。
宋慕雯也開始她的種菜大業了。
先是將生薑都種了下去,生薑這東西不需要多打理,生命力旺盛,屋前屋後就能夠栽,所以宋慕雯種的時候也不辛苦,隻是澆水的時候有些麻煩,要在屋子裏把空間水弄出來,然後一點一點提出來澆了。
忙活了大半天,終於把生薑都種了下去。
當然這個生薑不是種在路邊上的,而是種在屋後的,這年頭什麽都有人偷,不小心一點怎麽行?
宋慕雯記得她上一世的小時候,外婆最愛做醃菜,而且外婆的醃菜做得很好吃,除了有醃的甜生薑、黴豆腐之類的,還有藠頭、酸蘿卜、酸辣椒、剁辣椒、豆瓣醬、酸菜、刀豆……那一排陶罐擺在牆角,別說多壯觀了。每次吃飯,都可以挑出一小碗,不拘是什麽,放在餐桌上,總是能夠讓人胃口大開。
宋慕雯也想做,可是現在沒有原材料,而且自己一個小娃娃做醃菜,別說別人信不信,都要懷疑她這做法是哪裏學來的了。
忙活了大上午,宋慕雯累得不行,進屋子洗幹淨了便爬到床上睡覺去了。
宋慕雯是被吵醒的,是宋慕武上學回來了,在跟大家說學堂裏的事兒,大人們還沒回來,幾個孩子在家裏嘰嘰喳喳,簡直是要翻江倒海的趨勢了。
見宋慕雯揉著眼睛出來了,宋慕武高興道:“囡囡你終於起來了?”
宋慕雯在椅子上坐下道:“嗯,哥哥你上學怎麽樣啊?”
“挺好玩的。”宋慕武高興道:“老師很和氣,很有文化的樣子,說話也是很文氣的,反正我學不來。今天上午老師就是認識我們,還說我長得壯實,看著就是個好學生。”
宋慕雯沒想到老師還會這麽誇宋慕武,不過也很為宋慕武高興,道:“老師這麽相信你,哥哥千萬不能讓老師失望才是。”
宋慕武點點頭。
看時間差不多了,宋慕武又帶著弟弟妹妹去吃飯,等到宋老太他們也來了,當然又要問一下,宋慕武一一答了,聽宋慕武說好,大家也都放了心。
下午不用去上學,宋慕武又帶著兩個弟弟出去給雞找吃的,兩個妹妹在家留守。留守就是把門關緊,不輕易讓人進來,也不能讓雞跑出去了,還要隨時注意雞什麽時候下了蛋,下了丹就要收好,諸如此類的。
這樣的小日子很是溫馨愜意,宋慕雯也很是滿足。
過了幾日,種下去的種子都發芽了,綠油油的,很是可愛,宋慕雯常用空間水澆灌,這裏的蔬菜自然長得好。
宋大剛兄弟已經趁機上了山,將地開辟出來翻好了,又砍了細細的野竹子來,編成了籬笆,圍住了菜園子,還做了一個小門供人進出。那藤蔓的秧苗要用來搭架子的竹子也準備好了,隻等著藤蔓長出來了。
宋慕雯看著這個農家小院,確實是有了欣欣向榮之相,日子一定會越來越紅火的。
宋慕武天天去學校,剛開始的新鮮勁兒慢慢褪去了,有很多問題出來了,隻是宋慕武作為家裏最大的孩子,是不好抹開麵子說的,依然強撐著認真讀書,不然自己吹的牛皮就要破了。
宋慕雯讓宋慕武教幾個孩子讀書寫字算算術,現在宋慕武學得字還是繁體字,一天學幾個,沒有拚音,隻能靠死記硬背,而且老師還有作業的。宋慕武不是頂聰明的腦袋,好在耐心足,又常常教弟弟妹妹,必須自個兒先記住了,因為有這麽多條件在後麵逼著,宋慕武學得還不錯,默生字的時候錯的不多,做算術的時候也挺能的,因為家裏常常數雞蛋算錢什麽的,倒是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了。
作者有話要說:喜訊:這個月俺要試著雙更啦~一天六千字啦~小妖精們不要太高興,要記得來支持窩啊~如果窩實在撐不下去了,窩會說的~麽麽噠~
第二更在下午五點~
這個時候學的還是繁體字,所以有些老人家寫字習慣寫成繁體……
資料: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1952年2月成立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收集民間及民國以來主張漢字簡化學者們的建議,於1954年底提出「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並於1955年2月公布於人民日報上,7月,國務院成立「漢字簡化方案審定委員會」,由董必武為主委,郭沫若及作家老舍都是該會成員。該會於1956年1月28日通過簡化字515字及簡化偏旁54個。
「在1964年國務院又公告了《簡化字總表》,第一表是352個不作偏旁使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是132個可作簡化偏旁的簡化字,第三表是由第二表類推的1754字,共2236字,這就是今天通行大陸的簡體字,在1967-69年文革火熱時期,各地方紅衛兵都曾推出不同程度過分簡化的字體,文革後也明令禁止使用。
到了1977年,在文化大革命剛結束,隨即公布「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的草案。1986年由「國務院」廢止「二簡方案」。同年,由「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改組成的「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並重新發表簡化字總表,而且和「文化部」、「教育部」同時發表「關於簡化字的聯合通知」,一致表示:漢字的形體在一個時期內應當保持穩定,以利應用。至此,大陸漢字簡化運動暫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