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你還需購置食鹽。
在物價沒有上漲前,食鹽需要八百五銖錢一石。
一名士兵,一年要消耗掉一石糧食價錢的食鹽。
看上去好像不太多。
但對於本來軍費就緊張的情況下,就比較多了。
還有馬匹口糧的消耗。
雖然馬匹,大部分都是以草料為主,但草料也要花錢收購的。
不然就派士兵去割草,那顯然不現實。
至於去放養,讓馬匹自行吃草,那更不現實。
加在上加餐的豆類,開支也不小。
一匹馬匹,一年消耗的錢糧,相當於兩名士兵。
就算隻擁有兩千匹馬匹。
士兵那邊就要少掉四千人。
一萬二的出征部隊,就隻剩八千了。
別看兩千匹馬匹好像很多,其實根本不多,一個縣城也就放置四、五十匹,驛站再放置一些馬匹,就安置完了。
還有官府的耕牛,也需要消耗糧草的。
另外還要興修水利、官路等,做一些利民的工程。
不然,萬一出現決堤之事,就準備用項上人頭去背鍋吧。
所以一圈算下來。
除去常規駐兵外,能夠拉出去作戰的士兵,也就兩、三千餘人。
這麽點士兵,連一個隻駐守八百人的縣城,也強攻不下來。
當然,這些士兵,本身也不是讓你去進攻別人的。
而是用來保境安民,清剿山賊、匪類的。
如果山賊、匪類強大,兩、三千士兵清剿不掉,在保證城池不會出現意外的情況下。
可以從各個縣城,征集一些縣兵過來。
縣兵的原本存在的作用,就是震懾世家、豪強、士族,抓捕縣內盜、賊的。
所以不能征集太多,否則城內沒有縣兵抓治安,縣城可能就亂套了。
這也就是,為什麽趙風明明有八萬餘大軍。
但真正能拉出去進攻別人的大軍,也就隻有兩、三萬。
因為大部分的士兵,都要駐守在縣城。
加上目前處於亂戰時期,各地邊城,都需要七、八千士兵駐守。
當然,如果趙風能夠確保,並州各個世家、豪強、士族,不會反叛自己,還是能湊出不少出征大軍的。
但問題是,誰敢確保?
並州今年沒做這類利民工程,是因為董卓更鑄小錢給耽擱了。
物價不穩,導致材料錢、人工錢,等都在變動。
今天談好的價格,過幾天物價暴漲,別人就不幹了。
現在又沒有簽合約一說。
弄了幾次,下麵的人,幹脆也懶得組織了,直接把問題拋給趙風。
趙風對此,也沒什麽好辦法。
所以今年的興修之事,自然也就擱置了。
看完各地的賦稅,趙風笑道:“不錯!”
“比我們預計的,要稍微好上一點。”
田豐點了點頭:“如果在加上五十萬石的商業賦稅。”
“我們今年儲備的糧食,將達到五百五十萬石左右!”
趙風在年初時,從酸棗聯軍哪裏,撈了六十餘萬石糧食回來。
這是趙風利用職務,花了一年,慢慢利用計策撈的。
之後又從中山國,運了五十餘萬石糧食回來。
這是中山國醉仙樓兩年的收益,其中中山節王還欠了二十餘萬石糧食。
然後就是一年的糧食賦稅,四百零六萬石。
最後還有預計商業賦稅,五十萬石。
共計五百六十六萬餘石。
在扣除讚助黑山軍的幾萬石,醉仙樓四月虧損的十幾萬石。
差不多就是五百五十萬石的樣子。
至於今年的軍費、品軼等開支,已經從更鑄小錢獲得的三百二十萬石糧食中扣除了。
這時。
一名守衛走進議事廳,單膝跪地,一拱手:“啟稟主公!”
“府外來了兩名儒士,想要求見主公。”
“一人自稱是平原王烈,一人自稱是北海朱虛邴原!”
趙風看到田豐一臉喜色:“元皓兄,這二人,你認識?”
田豐行了一揖,笑道:“這是自然!”
“北海朱虛邴原。”
“早年是孤兒,因某些原因,被教書先生看重,從而進入了學堂。”
“與管寧、華歆共稱一龍,華歆為龍頭。”
“邴原年輕時與同縣割席斷義的管寧齊名,二人都以節操高尚著稱於世。”
“州府下令征召他們出任官職,兩人都一樣不願為貪圖榮華富貴而去做官!”
趙風聽後,點了點頭,雖然管寧和邴原沒聽過。
但華歆還是聽過的。
能與華歆共稱為一龍,想來也不會差。
接著問道:“王烈呢?”
田豐沉吟了一下:“平原王烈年歲較大,事跡就比較多了。”
“王烈少時拜潁川人陳寔為師,與陳寔的兩個兒子結為朋友。”
“當時一些潁川名士如荀爽、賈彪、李膺和韓融都跟隨陳寔學習。”
“亦都佩服王烈的性格和行為,都與他交往,王烈當時在全國都很有名氣。”
“學成後王烈回到平原,在那裏興辦學堂教育百姓,最終帶動了風氣。”
“聽聞當地所有人都行善遠惡,一些人即使原本有爭端要找王烈評理。”
“都會在半途或王烈家前和解並折返,為的就是不要讓王烈知道他們有這些爭端。”
“王烈被舉為孝廉,三府同時辟命他,但都被王烈拒絕了。”
“當時連平原國王亦到王烈那裏,籌劃和谘詢政令!”
趙風聽後大喜,這兩人的事跡,一聽就是大才!
即便不是最拔尖的一線人才。
也絕對是二線人才。
自己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才!
趙風這麽認為,是因為趙風在後世,沒聽過這兩人人的名字。
之所以劃分到二線,還是因為華歆的緣故。
趙風對華歆的映像,不怎麽好,但知道他確實有才能。
故而覺得他們應該都是二線人物。
心裏略微一計較。
馬上看向跪在地上的守衛:“速去把二位請進來!”
守衛一拱手:“喏!”
說完,就退出了議事廳。
不到一盞茶時間。
就有兩名身穿儒服之人,走了進來。
其中身穿紫色華服之人,年齡大約在三十歲上下。
臉上比較幹淨,胡須長不太明顯,屬於那種不怎麽長胡子的人。
另一位身穿黑灰色華服之人,八字髭、一小撮髯,頭發、胡須,都是黑白相間。
一看就是年齡比較大了的。
在物價沒有上漲前,食鹽需要八百五銖錢一石。
一名士兵,一年要消耗掉一石糧食價錢的食鹽。
看上去好像不太多。
但對於本來軍費就緊張的情況下,就比較多了。
還有馬匹口糧的消耗。
雖然馬匹,大部分都是以草料為主,但草料也要花錢收購的。
不然就派士兵去割草,那顯然不現實。
至於去放養,讓馬匹自行吃草,那更不現實。
加在上加餐的豆類,開支也不小。
一匹馬匹,一年消耗的錢糧,相當於兩名士兵。
就算隻擁有兩千匹馬匹。
士兵那邊就要少掉四千人。
一萬二的出征部隊,就隻剩八千了。
別看兩千匹馬匹好像很多,其實根本不多,一個縣城也就放置四、五十匹,驛站再放置一些馬匹,就安置完了。
還有官府的耕牛,也需要消耗糧草的。
另外還要興修水利、官路等,做一些利民的工程。
不然,萬一出現決堤之事,就準備用項上人頭去背鍋吧。
所以一圈算下來。
除去常規駐兵外,能夠拉出去作戰的士兵,也就兩、三千餘人。
這麽點士兵,連一個隻駐守八百人的縣城,也強攻不下來。
當然,這些士兵,本身也不是讓你去進攻別人的。
而是用來保境安民,清剿山賊、匪類的。
如果山賊、匪類強大,兩、三千士兵清剿不掉,在保證城池不會出現意外的情況下。
可以從各個縣城,征集一些縣兵過來。
縣兵的原本存在的作用,就是震懾世家、豪強、士族,抓捕縣內盜、賊的。
所以不能征集太多,否則城內沒有縣兵抓治安,縣城可能就亂套了。
這也就是,為什麽趙風明明有八萬餘大軍。
但真正能拉出去進攻別人的大軍,也就隻有兩、三萬。
因為大部分的士兵,都要駐守在縣城。
加上目前處於亂戰時期,各地邊城,都需要七、八千士兵駐守。
當然,如果趙風能夠確保,並州各個世家、豪強、士族,不會反叛自己,還是能湊出不少出征大軍的。
但問題是,誰敢確保?
並州今年沒做這類利民工程,是因為董卓更鑄小錢給耽擱了。
物價不穩,導致材料錢、人工錢,等都在變動。
今天談好的價格,過幾天物價暴漲,別人就不幹了。
現在又沒有簽合約一說。
弄了幾次,下麵的人,幹脆也懶得組織了,直接把問題拋給趙風。
趙風對此,也沒什麽好辦法。
所以今年的興修之事,自然也就擱置了。
看完各地的賦稅,趙風笑道:“不錯!”
“比我們預計的,要稍微好上一點。”
田豐點了點頭:“如果在加上五十萬石的商業賦稅。”
“我們今年儲備的糧食,將達到五百五十萬石左右!”
趙風在年初時,從酸棗聯軍哪裏,撈了六十餘萬石糧食回來。
這是趙風利用職務,花了一年,慢慢利用計策撈的。
之後又從中山國,運了五十餘萬石糧食回來。
這是中山國醉仙樓兩年的收益,其中中山節王還欠了二十餘萬石糧食。
然後就是一年的糧食賦稅,四百零六萬石。
最後還有預計商業賦稅,五十萬石。
共計五百六十六萬餘石。
在扣除讚助黑山軍的幾萬石,醉仙樓四月虧損的十幾萬石。
差不多就是五百五十萬石的樣子。
至於今年的軍費、品軼等開支,已經從更鑄小錢獲得的三百二十萬石糧食中扣除了。
這時。
一名守衛走進議事廳,單膝跪地,一拱手:“啟稟主公!”
“府外來了兩名儒士,想要求見主公。”
“一人自稱是平原王烈,一人自稱是北海朱虛邴原!”
趙風看到田豐一臉喜色:“元皓兄,這二人,你認識?”
田豐行了一揖,笑道:“這是自然!”
“北海朱虛邴原。”
“早年是孤兒,因某些原因,被教書先生看重,從而進入了學堂。”
“與管寧、華歆共稱一龍,華歆為龍頭。”
“邴原年輕時與同縣割席斷義的管寧齊名,二人都以節操高尚著稱於世。”
“州府下令征召他們出任官職,兩人都一樣不願為貪圖榮華富貴而去做官!”
趙風聽後,點了點頭,雖然管寧和邴原沒聽過。
但華歆還是聽過的。
能與華歆共稱為一龍,想來也不會差。
接著問道:“王烈呢?”
田豐沉吟了一下:“平原王烈年歲較大,事跡就比較多了。”
“王烈少時拜潁川人陳寔為師,與陳寔的兩個兒子結為朋友。”
“當時一些潁川名士如荀爽、賈彪、李膺和韓融都跟隨陳寔學習。”
“亦都佩服王烈的性格和行為,都與他交往,王烈當時在全國都很有名氣。”
“學成後王烈回到平原,在那裏興辦學堂教育百姓,最終帶動了風氣。”
“聽聞當地所有人都行善遠惡,一些人即使原本有爭端要找王烈評理。”
“都會在半途或王烈家前和解並折返,為的就是不要讓王烈知道他們有這些爭端。”
“王烈被舉為孝廉,三府同時辟命他,但都被王烈拒絕了。”
“當時連平原國王亦到王烈那裏,籌劃和谘詢政令!”
趙風聽後大喜,這兩人的事跡,一聽就是大才!
即便不是最拔尖的一線人才。
也絕對是二線人才。
自己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才!
趙風這麽認為,是因為趙風在後世,沒聽過這兩人人的名字。
之所以劃分到二線,還是因為華歆的緣故。
趙風對華歆的映像,不怎麽好,但知道他確實有才能。
故而覺得他們應該都是二線人物。
心裏略微一計較。
馬上看向跪在地上的守衛:“速去把二位請進來!”
守衛一拱手:“喏!”
說完,就退出了議事廳。
不到一盞茶時間。
就有兩名身穿儒服之人,走了進來。
其中身穿紫色華服之人,年齡大約在三十歲上下。
臉上比較幹淨,胡須長不太明顯,屬於那種不怎麽長胡子的人。
另一位身穿黑灰色華服之人,八字髭、一小撮髯,頭發、胡須,都是黑白相間。
一看就是年齡比較大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