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龍大隨宗澤清出了軍帳,大步邁到營中一頂帳子前,那帳子此時被衛兵團團圍了兩圈,氣氛凝重肅殺。[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棉_._.花_._.糖_._.小_._.說_._.網<<<$.]


    眾衛兵見到龍大,無聲地行了禮。龍大點點頭。宗澤清一揮手,衛兵將帳門布掀開,龍大走了進去,帳中三人聽到動靜,回轉身來。


    “龍將軍。”


    龍大雖已聽了報,但見到此人,仍是驚訝。他施了個禮:“霍丞相。”


    霍銘善擺了擺手:“老夫已辭官多年,眼下隻是給皇上講講書的侍讀罷了。”


    “霍先生太客氣了。”龍大改了稱呼,態度仍是恭敬。


    霍銘善是南秦國的開國重臣,亦是當初南秦與蕭國交好和談的使節,曾六次出使蕭國,算是聯結兩國情誼的重要人物。他的年紀與龍大的祖父一般,與龍大祖父、父親都有些交情,龍大見過他幾次。


    早前是聽說南秦新皇登基後霍銘善便要辭去丞相一職,告老還鄉。但霍銘善在南秦的名望太重,新皇百般挽留,霍銘善最後仍是辭了官,隻留下指點新皇讀書,做個侍讀。如今南秦國皇帝繼位已五年,霍銘善的去處龍大倒是沒聽說了。今日聽他這便想,該是還是宮中以侍讀之名輔佐皇帝。


    隻是沒想到眼下即將開戰,霍銘善卻隻帶了兩人,趁著夜色,著暗色披風兜帽入得營來,若不是手上有龍大祖父所贈有龍家徽印的玉佩,恐怕此時已被當細作綁了。


    “霍先生所為何來?”龍大問著。心中盤算了一番,從南秦都城趕到此處,可不是幾日工夫便能到的。所以早在這次送人頭掛戰旗之前,霍銘善便該從都城出來了。


    “龍將軍。”霍銘善也不繞彎子,道:“我為兩國戰事而來,懇請將軍聽老夫細說,此事事關兩國福祉,黎民安生。”


    龍大一擺手,示意他坐下說。


    霍銘善鬆了口氣,忙坐下了,他帶來的兩人站在他身後,恭恭敬敬,垂首不語。


    龍大喚了衛兵去準備茶水,兩國雖戰事當前,但霍銘善的為人他知道,冒險前來,必是善意,故而也願意以禮相待。


    霍銘善謝過龍大,開始說他的來意。


    原來南秦新皇當初繼位頗是費了一番工夫。[]朝堂爭鬥,他險些保不住太子之位,先皇逝後新皇雖登上皇位,但臣子裏仍有許多人站在輝王那邊,新皇那時年僅十三,稍有差池,權位不保。霍銘善便使計辭官,他年數大了,本也該讓賢,逆臣們也盼著他走,於是將計就計,演了場戲,鬧了場風波,捉到些逆臣把柄,但可惜未能撼動一直覬覦皇位的輝王的根基。


    這五年來,霍銘善以侍讀之名輔佐皇帝執管朝政,皇帝今年十八,立了皇後,生了皇子,亦覺得朝中臣子聽話,輝王對他恭敬,自覺權位已穩。


    南秦先皇與蕭國交好,經濟繁盛,民生安樂。新皇子承父業,用的臣子,結交的鄰國,都照著先皇的想法去做。而輝王的勢力卻是與東淩國結交。


    這兩年,總有人在皇帝耳邊說蕭國氣焰太盛,恐有滅領國擴國土的野心。這話說得多了,南秦皇帝也有了心思,開始緊密關注蕭國的一舉一動。後聽得蕭國有派重兵進兩國邊界之意,頓時緊張。而蕭國駐兵的理由卻是南秦軍隊剿殺蕭國邊民。但南秦那方得到的消息,卻是蕭國流匪所為。


    龍大聽到此處,微微皺起眉頭。


    霍銘善繼續往下說。


    南秦皇帝對此事大怒,覺得蕭國演這麽一出,是為發兵找借口。東淩國亦有使節到訪南秦,聲稱遭蕭國打壓,東淩皇帝亦有戒心,希望南秦能與東淩建盟,若遭蕭國入侵,兩國聯手抵禦。


    龍大道:“東淩與南秦結盟一事皇上確有耳聞,加上邊民被南秦將兵剿殺,故而派我鎮守中蘭。”


    霍銘善一聲歎息:“將軍領軍入駐中蘭城,正坐實了先前臣子們與皇上的建言。皇上認為,蕭國確有進犯之意。”


    即是說,兩國都防著對方,然後兩國的動作又讓雙方都覺得對方確有野心,不得不防。


    霍銘善繼續說。之後有臣子建議派使節到蕭國,與蕭國皇帝相議此事,解釋誤會,雙方以和為貴。南秦皇帝同意了。於是選好了使節,取道東淩,再入蕭國。


    龍大搖頭:“有使節來訪一事我並未聽說。且為何取道東淩?”


    “那時將軍已到中蘭,未在皇城,許是消息還未傳到吧。”霍銘善道:“取道東淩是想先與東淩商議此事,再到蕭國和談。出使文書已送到蕭國皇城,且得到許可文書。於是我國使節便按安排成行。”


    “出使文書該由邊郡派專使赴皇城上稟,我在中蘭城這段日子,怎未聽說有此事?”


    “我後來得知,文書是由茂郡上稟的。”


    龍大皺了眉頭:“貴國使節繞開兩國邊界郡城,跑到東淩國邊郡遞文書,是何用意?”


    霍銘善一歎:“將軍,此事確是無理,我那段時日病重,待得知時,事情已無斡旋餘地,皇上信了輝王所言,覺得先與東淩相議,再從東淩遞文書,表達兩國結盟之意,讓貴國有忌憚之心,不敢進犯。且皇上認為龍將軍好戰,若從中蘭城遞文書,此事恐遭將軍阻撓,故有此安排。”他頓了一頓,“我聽得此事,便覺不妥。再者朝中發生許多事不好與將軍說。總之我覺得這是一場陰謀,但皇上那頭對輝王信任,反倒與我疏遠了。我陳情以理,說了許多,皇上終是聽了進去。為防朝堂中的眼線,我繼續告假在家養病,實則悄悄來此,欲與將軍相議此事。然則……”


    霍銘善停了一停,龍大問:“如何?”


    “我欲出發之時,接到皇上信報,我國使節,在蕭國茂郡被殺,一行十餘人全無活口,屍體被運回東淩國,東淩國派使節速報我國。皇上震怒,稱必要相報,方可解恨。”


    龍大麵無表情,但心裏吃驚之極。斬殺使節,可是兩國外交大事。即便是交戰之時,也不殺來使,這是規矩。何況還是交好鄰國,遞了出訪文書的。“這必不是我國所為。”


    “貴國也是如此報稱,但我國使節死在茂郡確是事實,真相如何,還待查證。我勸皇上莫要出兵,事關重大,若是中間受人挑唆,一旦出兵,後果無可挽回。皇上也有顧慮,恐這其中有詐,便答應待我探了消息,回去之後再議。我緊趕慢趕,到了邊城,卻看到戰旗飄揚,竟是要開戰之意。”


    龍大道:“確是如此。因著貴國送來幾顆人頭,挑釁於我。”


    霍銘善吃了一驚,想了又想:“將軍,這一樁樁一件件,是想逼著兩國交戰。但若開戰,朝中定起風波,皇上年幼,根基未穩,我恐此事會教他遭難。且一旦開戰,於貴國亦無好處。將軍三思,其中定有內情。”


    龍大不語,他看著霍銘善,過了一會道:“先生遠來至此,一路急趕,定是辛苦了。不如先休息,明日我們再議。”


    霍銘善看著龍大的眼睛,點頭應了。


    龍大吩咐下去,讓騰兩個帳子出來給霍銘善三人先住下。不一會帳子安置好了,龍大親自送霍銘善過去。送到帳子裏,又讓衛兵送隨霍銘善來的二人到隔壁帳中,待到隻他與霍時,龍大這才低聲道:“先生對貴國忠心耿耿,可想過此次前來,會否是著了道?若兩國交戰,先生會否被栽以通敵賣國叛臣之罪?”


    霍銘善聞言一驚。


    龍大道:“先生與祖父相交,又有祖父所贈之物。南秦之中,若說暗訪,隻先生有可能能進我這前線營中見我。但若出了何差錯,先生與龍家與蕭國的情誼,便是重罪證據。先生回去,必擔重責。”


    霍銘善這時才想到這一層:“但即便如此,我也得來。皇上信我,我便是拚死也要為皇上解此憂。”


    龍大又道:“我信先生所言,但先生也必是清楚,如今前線僵持,隻在誰先出兵。南秦盼著我先動手,如今我是有些明白了。但若南秦來犯,我必得應戰,到時,戰事亦不可避。”


    霍銘善點頭,拱手行了個禮:“隻盼將軍相信我南秦隻有防心,未有侵略之意。我來此,便是個擔保。挑釁種種,定有內情,東淩國那頭,將軍亦得提防。如今隻請將軍忍讓,先莫開戰,給老夫些時日想想解決之道。”


    龍大應承了。


    兩人又議了幾句,龍大退了出來。


    龍大回到帳中,攤了紙練字,寫的兵書。宗澤清知他習慣,想大事時,他便是這般一邊寫字一邊想。宗澤清在帳外候著,等著龍大吩咐。


    好半晌,龍大將他叫了進去。


    “謝剛可有消息回來?”


    “還未有。”


    “回京城的信報呢?”


    “信兵該是還未到京城呢,信鴿也未有消息回來。”


    “我寫封信,你挑兩個可靠的信兵偷偷出去,莫教旁人知道。送予我二弟。”


    “好。”


    龍大拍拍宗澤清的肩:“此事玄乎,恐怕我們龍家軍也是連環計中的一環。如若開戰,可不止打南秦,東淩必會湊熱鬧。茂郡史太守是羅丞相的人,十幾人的使節隊伍,被殺得如此幹淨,這史太守是如何辦事的?”


    宗澤清愛笑鬧的臉此時也是極嚴肅,這事確實太出格了。“會不會,是東淩國幹的,我們兩國打起來,東淩想坐收漁翁之利。”


    “東淩確是有利。但無論如何,使節過境,是要有官員迎護。竟在茂郡被殺,太過奇怪。這是兩邊都有人想逼著我們開戰。若開戰,東淩參合進來,茂郡定會以兵力不足要求增援,京城派兵過來太遲,於是會教我們龍家軍就近過去。”


    “我們一分為二,兵力減半,再加上茂郡那邊還不知是何狀況……但戰況結果是將軍擔責。”


    “若是贏了便好,若是輸了……未死在戰場,回去也會被治罪。”龍大點頭。羅丞相想對付他們龍家不是一天兩天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逢君正當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月聽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月聽風並收藏逢君正當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