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唐氏回到了自己的寢殿,看起來心情不是很好。


    她從娘家帶來的心腹侍從岑嬤嬤見狀便上前詢問:“娘娘這是怎麽了?可是西邊又說了什麽不中聽的話,讓娘娘生氣了?”


    岑嬤嬤指的是住在西配殿裏的良娣陳氏。陳良娣原與太子妃唐氏是閨中的好友,入宮後也有幾年守望相助、妻妾和睦的日子,隻是天長日久,有些情誼總是難免會發生變化。如今太子妃唐氏與陳良娣在人前還是一副好姐妹的模樣,彼此親近關懷,但私底下,卻早已離了心。其實自打皇孫夭折後,陳良娣大病一場,就沉寂了許多,近幾年卻似乎又重新活躍起來,最近還時不時說些讓太子妃唐氏生氣的話。因此岑嬤嬤一看太子妃心情不佳,就猜想是她在搞鬼。


    不過太子妃唐氏還是很公道地還了陳良娣一個清白:“跟她沒關係,我是在為別的事煩心。”她把肅寧郡王趙陌入宮請太子向皇帝說項,為他與永嘉侯嫡長孫女秦含真賜婚一事說了,隨即歎道,“秦三姑娘明年才及笄,父親又遠在廣州任官,照理說,肅寧郡王不該這麽著急的,他才十七歲而已。想必是前些時候,我謀劃著想要撮合他與雲陽侯的嫡長女,他不樂意了,才會想要盡快將親事定下來。真是孩子氣!我想要再勸他,又怕逼得他緊了,他反而不高興了。”


    岑嬤嬤一聽就知道是怎麽回事了。事實上,肅寧郡王與雲陽侯府大小姐這門親事,當初太子妃還跟她商量過呢。


    她忙道:“肅寧郡王與秦三姑娘想必是青梅竹馬,情誼深厚,才會認定了她。他年紀尚輕,哪裏懂得其中的輕重?一時糊塗,不明白娘娘的苦心,也是有的。娘娘不必著急,請太子殿下與肅寧郡王分說明白就是了。”


    太子妃搖頭:“殿下是讚成肅寧郡王與秦三姑娘的親事的。你讓我如何進言?難不成要跟殿下說,他親舅舅的孫女兒,不如雲陽侯府的千金麽?”


    岑嬤嬤不由得啞然。這話當然不能說出口。太子殿下一向是非常敬重永嘉侯的。後者不象承恩侯,乃是已故的秦皇後一直關心念叨的小弟弟,還因為種種誤會,在邊疆滯留三十年,吃盡了苦頭,荒廢了青春。無論是皇帝還是太子,都急切地想要補償他。但永嘉侯又是個極明理懂事,知道分寸的好人,他謹守外戚本分,從不越界,明明在西北時是頗有名氣的名儒,上京後也沒再正式收過學生,甚至連本來的學生都減少了往來,多年來隻沉迷於詩詞書畫,遊山玩水,也從不給兒孫們求官。倘若本朝外戚都象他這樣省事,皇帝定會輕鬆許多。因此,皇帝與太子對他更加敬重了。


    秦三姑娘據說一直跟隨永嘉侯學習書畫,極得永嘉侯寵愛。說她不好,配不上肅寧郡王,這分明就是在太子殿下麵前找打呢!


    太子妃又歎道:“其實秦三姑娘並沒有什麽不好的。她進宮不多,但每回都安安靜靜地,禮數周全,斯文討喜,還畫得一手好畫!她畫的畫,比許多閨閣中人的書畫都要強,更兼見多識廣,是個很好的姑娘。外頭的人都說永嘉侯夫人如何粗俗,其實她們壓根兒就沒怎麽見過她,她不過是性情直率些,不習慣與人彎彎繞繞地說話罷了,就與那些武將人家的夫人太太們差不多,甚至比好幾位將軍夫人都要斯文些呢。她教養出來的姑娘,又有永嘉侯親自教導詩書,哪裏就差了呢?倘若秦三姑娘隻是做個肅寧郡王妃,一點兒問題都沒有。我還挺喜歡有個這樣直率好性子的侄媳婦,省得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兒,都要跟人鬥心眼兒。”


    岑嬤嬤立刻就明白了太子妃的言下之意:“可是……肅寧郡王將來並不僅僅是個郡王呀!秦三姑娘的性子,如何能當得起一國之母呢?”


    太子妃眉間微蹙:“可不是麽?要做這六宮之主,隻知道詩書禮儀,是萬萬不夠的。蔡氏倒是個天生的皇後料子,年紀與廣路也相當,偏偏廣路鐵了心要娶秦三姑娘,對蔡氏是看都不看一眼……”


    岑嬤嬤笑道:“興許是因為肅寧郡王沒怎麽見過蔡大小姐,倘若他見到了那樣的美人……”


    太子妃搖搖頭,打斷了她的話:“他並不是沒見過的,可見過之後,也依舊無動於衷,我又有什麽法子?先前我讓蔡家去試探過他,他根本就不接話,蔡家心裏也明白了,並不打算強求,已經在給蔡氏另行看人家了。我難道還能逼著蔡家嫁女不成?這件事,廣路不樂意,蔡氏也不樂意,惟有作罷了。隻是我一想到廣路將來過繼東宮,因為皇太孫後,在朝中少有助力,舉步難艱,我心裏就不好受……也罷,若是到得那日,父親仍在,我少不得要求他老人家,替廣路撐撐腰的。”


    岑嬤嬤憐愛地看著太子妃:“娘娘一片苦心,可惜肅寧郡王竟不能體會……”


    太子妃苦笑:“他怎能體會?他不止一次跟殿下與我說過,不想入繼宮中。太子殿下不置可否,我心裏卻明白,倘若真要過繼,殿下隻會過繼他。因此,這不過是早晚的事兒。”她歎了口氣,“倘若過繼之事早日定下來就好了,我也能名正言順地替他操持婚事,也不至於象如今這般,束手無策。偏偏皇上不肯答應,他還盼著我們殿下能有自己的子嗣呢!”


    岑嬤嬤小聲道:“奴婢犯忌諱地說一句,殿下養好了身體,未必沒機會再添子嗣,可是娘娘卻不易再生育了。從別人肚子裏出來的兒子,養得再好,也有生母擋在前頭,不可能跟娘娘是一條心,將來娘娘難免要受人掣肘。娘娘即使不為自己著想,也要想想郡主!肅寧郡王雖然不是娘娘親生,但他生母早逝,與生父疏遠,人品也是信得過的。與其將來叫其他妃嬪的兒子壓在娘娘與郡主頭上,還不如扶持肅寧郡王呢!”


    太子妃垂下眼簾:“在宮裏不要再說這樣的話了。隻要是殿下的兒子,誰生出來的,都要喚我一聲母親,原也沒什麽不同。隻是殿下想要過繼肅寧郡王,我才順著他的意思罷了。他年紀大些,早早過繼了來,也能早日為殿下分憂。我並沒有旁的私心,嬤嬤別在人前亂說,倒叫人誤會了我的真意。”


    岑嬤嬤忙低下頭去:“奴婢說錯話了,請娘娘恕罪。”


    太子妃擺擺手,歎息道:“罷了,如今說什麽都來不及了,就依著廣路的意思,讓他娶了永嘉侯的孫女兒吧。好歹那是國舅府出來的,聖眷昌隆,皇上看在皇後娘娘的份上,也會多關照幾分。再往後,等他入繼宮中,若是朝中不服他的出身,大不了給他尋兩個好出身的側妃就是了。他身體比殿下好得多,後院姬妾的人數不需要限得太緊了。”


    岑太太小聲問:“是不是讓家裏也選個人出來?哪怕隻有一個呢,若是能得到肅寧郡王的幾分寵愛,娘娘與郡主日後便更有底氣了……”


    太子妃沉默不語。這事兒有些犯忌,也顯得她有私心。這跟她撮合趙陌與蔡元貞可不一樣。她有些拿不準主意,該不該去試。


    這時,宮人忽然來報:“陳良娣求見太子妃娘娘。”


    太子妃回過神,得知是陳良娣來了,不由得歎了口氣:“讓她進來吧。”又囑咐岑嬤嬤,“一會兒來報說頤兒(敏順郡主趙頤)找我,省得陳良娣說個沒完。”岑嬤嬤會意地點頭,退了下去。


    陳良娣的氣色還不錯,她積極進補兩年有餘了,看起來比從前胖了不少,幸好沒有一發不可收拾地變成個大胖子,隻是顯得豐腴些而已。她來是向太子妃暗示,道太子今年隻到她殿裏去過兩回,次數實在是太少了。太子公務繁忙時,她當然不會不懂事地糾纏他。但聽聞太子近日比較清閑,那是不是可以在東宮裏多待些時候?再為子孫後代之事,多努力幾把?


    太子妃抿了抿唇。她與陳良娣未嫁時是閨蜜,但後者比她年紀小兩歲,今年也就是三十二三的光景。雖然這年紀也不小了,但還能生育,京中就常能聽聞相似年紀的官家女眷生兒育女的消息。陳良娣的身體看起來也很好,她本人對於再生出一個皇孫,是抱有極大期望的。


    隻是當著年紀已經三十五歲,又曾經因為生產受過傷,很有可能已經無法再生育的太子妃麵前,討論這種生孩子的話題,太子妃的心情怎麽可能好得起來?


    她隻是輕飄飄地讓陳良娣耐心一點兒,多休養身體,等到太子有空又有性致的時候,自然會去探望陳良娣的。東宮中除了她們這一妻一妾,再沒第三個太子的女人了,她已是一把年紀,沒什麽可爭的,到時候能侍候太子的,還不是隻有陳良娣一個?用不著太子少去幾回,她就一驚一乍地,跑到正室麵前來討人嫌了。


    當然,太子妃的用辭要委婉許多,但意思就是如此。陳良娣跟她相識二十年,有什麽是聽不出來的呢?隻覺得臉上火辣辣地,難堪非常。陳良娣勉強撐著禮數,告退出來,便快步走回西配殿,撲到床上大哭起來了。


    她的侍女翠芝見狀,連忙讓人把門窗給關上了,生怕她的哭聲傳到外頭去,叫太子妃知道,又連聲安撫陳良娣,讓她不要傷心。


    陳良娣哭聲驟停,從床上爬起來,咬牙問:“前兒你奉我命令送東西回家時,母親是怎麽說的來著?她想要讓侄女兒進東宮來與我作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樓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Loeva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Loeva並收藏秦樓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