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北黃州府蘄州縣城外,城東南的李家村內。
尾夏的早晨,已經有幾分涼意。
李仲顯一大早便將院子大門打開,妻子李劉氏也早早生火開始做起了早飯。今天可是他們李家村的大日子。
話說李家在三年多以前,黃州府還在滿清統治的時候,李仲顯從縣城裏的“南記五金鋪”買了鐵鋤等農具,一來二去的,大兒子李龍便在“南記五金鋪”中當了幫工。
黃州府歸入中華帝國治下後,“南記五金鋪”更是生意火爆。在此期間,李龍偶然得知,武昌府城中開設了一家鋼鐵技工學院,正在招收學員,不但不用學費,還包吃,結業之後還可以安排到“南記五金鋪”的工廠做工,成為正式雇員。
李龍便報了名,因為他識些字,沒想到竟然被錄取了。於是,他辭了幫工,進入了武昌的這個鋼鐵技工學院,成為一名學員。半年前,他從學院結業匆匆回家一趟,便又離家出發去臨縣大冶縣境內新建不久的大冶鋼鐵廠做工。
這一做工便是半年,這半年間,李龍托鄉人給家裏捎了三次錢回家,每次都是五六聖元,這可是一筆巨款,讓李仲顯和李劉氏夫妻倆合不攏嘴,李家也因此成為李家村富裕人家。
不但如此,四舍鄰居也因為聽說李龍進入大冶鋼鐵廠,吃了朝廷的皇糧,而對李家尊敬無比,李仲顯也因此當選為李家村的副村長。而鄰近幾個村子的好幾個媒婆都來找過李劉氏給李龍說親,讓李劉氏歡喜得合不攏嘴。原本還擔心因為家窮,家裏的兩個兒子找不到婆娘,如今這個擔憂都煙消雲散了。
最近又有家閨女,條件很不錯,李劉氏便應了下來,送信給兒子李龍,讓他請假回家一趟,也就這兩天,李龍便會回來,與那家閨女定下這門親事。
一想到這裏,李劉氏便朝村口望去。
“娘,別看了,大哥要回來,也要中午或下午了。”穿戴一新的李虎說道。
今日,是位於他們李家村內的蘄州第二初等學堂成立兼開學的日子,而李虎,正是學堂招收的第一批學生。
李劉氏笑笑,道:“好好,還是我們的小虎子最為重要。快吃飯吧,吃完了讓你爹早點帶你去學堂。”
李劉氏說的是讓李仲顯帶著兒子李虎去村裏的蘄州第二初等學堂參加開學典禮。作為家長兼李家村的副村長,李仲顯都必須去。
“娃他娘,你當初不是還不想讓娃去那學堂嗎,怎麽,如今嚐到甜頭了?”李仲顯打笑道。
“當家的,你別光說我,你當初不也是這樣?誰能知道官府設的這些學堂竟然跟原來的滿清完全不一樣了啊,都是學手藝,真正謀生的本事。”李劉氏不落下風地回應著。
他們說的是當初李龍要去那武昌鋼鐵技工學院念書的事情。那時李仲顯和李劉氏都覺得,農家子弟,祖祖輩輩都在土地裏刨食,眼看著新朝廷政策都不錯,賦稅也少了許多,還是老老實實地種地過日子,辛苦幾年,攢下些錢給李龍說門親事,傳宗接代最為重要。
沒想到,李龍一門心思要去那什麽勞什子學院念書,說是那培養的是鋼鐵技師,可比種地的農民強多了。
李仲顯和李劉氏哪裏肯依,從來都是父母做主。結果,不知道怎麽的,事情讓鎮裏知道了,鎮長親自跑來說情,李仲顯和李劉氏才答應李龍前往學院念書。
也就一年半的時間,李龍便從學院結業了,官府直接將他分配到附近不遠的大冶鋼鐵廠做工,沒想到這每個月的薪水竟然是李家半年的收成,讓李家大吃一驚,暗自慶幸當初的選擇。
因此,前短時間,縣裏要在李家村修建蘄州第二初等學堂,李仲顯自告奮勇前去幫忙,還早早地給二兒子李虎報了名,就等學堂落成去就讀念書。
匆匆吃過早飯,李仲顯便帶著李虎來到位於村口處的學堂。
剛到村口,已經有數百人積聚在那裏。一處緩緩的山坡上,幾排嶄新的磚石壘成的平房,被一個半人多高的白色圍牆圍繞著,便坐落在那裏,正是學堂。
“仲顯大哥,你也送你家虎子來就學啊?”一名中年鄉民,也拉著個八九歲的男童,笑著跟李仲顯打招呼。
“滿全老弟啊,你家狗子也來了?好好,正好和我們家虎子有個伴!”李仲顯一看是鄰村的鄉民張滿全,便笑著打招呼回應。
“仲顯大哥,你說,這新的朝廷咋就這麽好呢!不但分地給我們這些鄉民耕種,還減稅,還出錢建這麽好的學堂,免費給孩子們讀書?官府哪來的那麽多錢啊?哎,要是我們小的時候也有這樣的學堂就好了,我張滿全也不會目不識丁,連自己名字都不認得了。”張滿全滿是感慨地歎道。
“是啊!這真是個好時代,咱們這些老百姓,不但有活路,還能有好日子了!”李仲顯想到如今的中華帝國,打心底裏感激道,“咱們小的時候,那還是前朝滿清呢,那幫韃子們,哪會有這樣的好事?別說在我們李家村裏建學堂,就是在鎮上,在縣城裏,也不會有這樣的學堂啊!就一個花架子縣學,也都被那些個官紳給包了,哪裏會有我們窮苦百姓的份!想讀私塾,連給夫子的束脩也出不起啊!”
李仲顯看起來深有感觸,他在大兒子李龍八歲時,費勁全家的錢財湊夠了一年的束脩費用,送到私塾,結果第二年便交不起束脩而斷了學,不過,總算認識了些字。
“聽說如今的皇帝,是原本太平聖國的聖王,聽南方的生意人說,那可是愛民如子的好皇帝。因此才有如今的這個好政策。免費讀書,這還是第二初等學堂,那第一初等學堂早在兩個月前就在縣城裏建好了。哎,我都差點懷疑這是不是一個夢,怎麽會有如此好事!”
“是啊,聽說上完了這初等學堂,便比以前的秀才還要有學問,不但會看書寫字,還會算賬,可真是好啊!”
兩人剛聊著,已經走近了學堂大門口。
這時,人越來越多,忽地村口一陣嘈雜聲,卻是蘄州縣的縣長老爺領著一幫官員從縣城趕來參加學堂的開學典禮。
李仲顯滿臉興奮地望去,雖然不是第一次看到縣長老爺了,但還是忍不住激動。
在一掛萬響的鞭炮聲結束後,縣長老爺,一名隻有三十來歲的讀書人,操著外地口音,站在學堂大門前,大聲宣布:“蘄州的父老鄉親們,本縣宣布,蘄州縣立第二初等學堂正式落成開學!”
接著,在縣長的大聲喊話中透露,蘄州全縣9個鄉鎮,一共要新建10座初等學堂,二座中等學堂。其中初等學堂暫列為義務教育,全部免費入學。如今全縣,已經落成二座,半年後,便會落成6座,一年後將全部學堂建成,到時候,所有年滿8歲的學齡孩童,無論男女,均需入學,若有發現適齡孩童未入學者,父母受罰,連帶村長。
縣長簡單地講完話,便同官員匆匆離去。而學堂的校長和一幫教師,正式開學,張羅著招收學生。李虎等二三百名兒童,被引入學校,正式開始他們的初等學堂學生生涯。
尾夏的早晨,已經有幾分涼意。
李仲顯一大早便將院子大門打開,妻子李劉氏也早早生火開始做起了早飯。今天可是他們李家村的大日子。
話說李家在三年多以前,黃州府還在滿清統治的時候,李仲顯從縣城裏的“南記五金鋪”買了鐵鋤等農具,一來二去的,大兒子李龍便在“南記五金鋪”中當了幫工。
黃州府歸入中華帝國治下後,“南記五金鋪”更是生意火爆。在此期間,李龍偶然得知,武昌府城中開設了一家鋼鐵技工學院,正在招收學員,不但不用學費,還包吃,結業之後還可以安排到“南記五金鋪”的工廠做工,成為正式雇員。
李龍便報了名,因為他識些字,沒想到竟然被錄取了。於是,他辭了幫工,進入了武昌的這個鋼鐵技工學院,成為一名學員。半年前,他從學院結業匆匆回家一趟,便又離家出發去臨縣大冶縣境內新建不久的大冶鋼鐵廠做工。
這一做工便是半年,這半年間,李龍托鄉人給家裏捎了三次錢回家,每次都是五六聖元,這可是一筆巨款,讓李仲顯和李劉氏夫妻倆合不攏嘴,李家也因此成為李家村富裕人家。
不但如此,四舍鄰居也因為聽說李龍進入大冶鋼鐵廠,吃了朝廷的皇糧,而對李家尊敬無比,李仲顯也因此當選為李家村的副村長。而鄰近幾個村子的好幾個媒婆都來找過李劉氏給李龍說親,讓李劉氏歡喜得合不攏嘴。原本還擔心因為家窮,家裏的兩個兒子找不到婆娘,如今這個擔憂都煙消雲散了。
最近又有家閨女,條件很不錯,李劉氏便應了下來,送信給兒子李龍,讓他請假回家一趟,也就這兩天,李龍便會回來,與那家閨女定下這門親事。
一想到這裏,李劉氏便朝村口望去。
“娘,別看了,大哥要回來,也要中午或下午了。”穿戴一新的李虎說道。
今日,是位於他們李家村內的蘄州第二初等學堂成立兼開學的日子,而李虎,正是學堂招收的第一批學生。
李劉氏笑笑,道:“好好,還是我們的小虎子最為重要。快吃飯吧,吃完了讓你爹早點帶你去學堂。”
李劉氏說的是讓李仲顯帶著兒子李虎去村裏的蘄州第二初等學堂參加開學典禮。作為家長兼李家村的副村長,李仲顯都必須去。
“娃他娘,你當初不是還不想讓娃去那學堂嗎,怎麽,如今嚐到甜頭了?”李仲顯打笑道。
“當家的,你別光說我,你當初不也是這樣?誰能知道官府設的這些學堂竟然跟原來的滿清完全不一樣了啊,都是學手藝,真正謀生的本事。”李劉氏不落下風地回應著。
他們說的是當初李龍要去那武昌鋼鐵技工學院念書的事情。那時李仲顯和李劉氏都覺得,農家子弟,祖祖輩輩都在土地裏刨食,眼看著新朝廷政策都不錯,賦稅也少了許多,還是老老實實地種地過日子,辛苦幾年,攢下些錢給李龍說門親事,傳宗接代最為重要。
沒想到,李龍一門心思要去那什麽勞什子學院念書,說是那培養的是鋼鐵技師,可比種地的農民強多了。
李仲顯和李劉氏哪裏肯依,從來都是父母做主。結果,不知道怎麽的,事情讓鎮裏知道了,鎮長親自跑來說情,李仲顯和李劉氏才答應李龍前往學院念書。
也就一年半的時間,李龍便從學院結業了,官府直接將他分配到附近不遠的大冶鋼鐵廠做工,沒想到這每個月的薪水竟然是李家半年的收成,讓李家大吃一驚,暗自慶幸當初的選擇。
因此,前短時間,縣裏要在李家村修建蘄州第二初等學堂,李仲顯自告奮勇前去幫忙,還早早地給二兒子李虎報了名,就等學堂落成去就讀念書。
匆匆吃過早飯,李仲顯便帶著李虎來到位於村口處的學堂。
剛到村口,已經有數百人積聚在那裏。一處緩緩的山坡上,幾排嶄新的磚石壘成的平房,被一個半人多高的白色圍牆圍繞著,便坐落在那裏,正是學堂。
“仲顯大哥,你也送你家虎子來就學啊?”一名中年鄉民,也拉著個八九歲的男童,笑著跟李仲顯打招呼。
“滿全老弟啊,你家狗子也來了?好好,正好和我們家虎子有個伴!”李仲顯一看是鄰村的鄉民張滿全,便笑著打招呼回應。
“仲顯大哥,你說,這新的朝廷咋就這麽好呢!不但分地給我們這些鄉民耕種,還減稅,還出錢建這麽好的學堂,免費給孩子們讀書?官府哪來的那麽多錢啊?哎,要是我們小的時候也有這樣的學堂就好了,我張滿全也不會目不識丁,連自己名字都不認得了。”張滿全滿是感慨地歎道。
“是啊!這真是個好時代,咱們這些老百姓,不但有活路,還能有好日子了!”李仲顯想到如今的中華帝國,打心底裏感激道,“咱們小的時候,那還是前朝滿清呢,那幫韃子們,哪會有這樣的好事?別說在我們李家村裏建學堂,就是在鎮上,在縣城裏,也不會有這樣的學堂啊!就一個花架子縣學,也都被那些個官紳給包了,哪裏會有我們窮苦百姓的份!想讀私塾,連給夫子的束脩也出不起啊!”
李仲顯看起來深有感觸,他在大兒子李龍八歲時,費勁全家的錢財湊夠了一年的束脩費用,送到私塾,結果第二年便交不起束脩而斷了學,不過,總算認識了些字。
“聽說如今的皇帝,是原本太平聖國的聖王,聽南方的生意人說,那可是愛民如子的好皇帝。因此才有如今的這個好政策。免費讀書,這還是第二初等學堂,那第一初等學堂早在兩個月前就在縣城裏建好了。哎,我都差點懷疑這是不是一個夢,怎麽會有如此好事!”
“是啊,聽說上完了這初等學堂,便比以前的秀才還要有學問,不但會看書寫字,還會算賬,可真是好啊!”
兩人剛聊著,已經走近了學堂大門口。
這時,人越來越多,忽地村口一陣嘈雜聲,卻是蘄州縣的縣長老爺領著一幫官員從縣城趕來參加學堂的開學典禮。
李仲顯滿臉興奮地望去,雖然不是第一次看到縣長老爺了,但還是忍不住激動。
在一掛萬響的鞭炮聲結束後,縣長老爺,一名隻有三十來歲的讀書人,操著外地口音,站在學堂大門前,大聲宣布:“蘄州的父老鄉親們,本縣宣布,蘄州縣立第二初等學堂正式落成開學!”
接著,在縣長的大聲喊話中透露,蘄州全縣9個鄉鎮,一共要新建10座初等學堂,二座中等學堂。其中初等學堂暫列為義務教育,全部免費入學。如今全縣,已經落成二座,半年後,便會落成6座,一年後將全部學堂建成,到時候,所有年滿8歲的學齡孩童,無論男女,均需入學,若有發現適齡孩童未入學者,父母受罰,連帶村長。
縣長簡單地講完話,便同官員匆匆離去。而學堂的校長和一幫教師,正式開學,張羅著招收學生。李虎等二三百名兒童,被引入學校,正式開始他們的初等學堂學生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