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以英國人的名義,將他殺掉,再宣揚出去。讓那些土邦領主們產生兔死狐悲的念頭,再糾集德裏的所有義軍,撤出德裏,前往旁遮普邦。想盡辦法將旁遮普邦的錫克族人拖入叛亂,隻要占領旁遮普邦首府拉合爾和聖城阿姆利則,英國人就完蛋了!”薩米特.庫瑪爾定好了自己的目標。
其實,這個目標不是他製定的,也不是直接指示他的上級——特務司司長範汝增製定的,而是馮雲山。當初馮雲山讓範汝增他們特務司煽動印度叛亂,便製定了策略,那就是不要像曆史上那樣,隻固守德裏,讓英國人從容調動兵力,集中攻克德裏。而是直接將叛軍全部拉到距離德裏比較近,卻最為重要的西北部的旁遮普邦,將這個印度人口眾多的農業大邦拉入叛亂之中。
若是英國人知道馮雲山的這個戰略,必定會大驚失色!
事實上,馮雲山也是通過對後世曆史上的研究,知道這個旁遮普邦對於當時的英屬印度地區的重要的。
英國在印度一共設立24萬軍隊,其中隻有4萬不到的英國本土士兵,其餘的,差不多都是印度(含緬甸、巴基斯坦及孟加拉等)本土士兵。而這20萬印度士兵當中,有7萬士兵是旁遮普地區的錫克人。
曆史上的這次印度大起義,之所以失敗,自然是真正起義反叛的土邦很少外,其他大部分掌握起義領導權的封建主在英國威脅利誘下,紛紛投降叛變,使起義遭受極大的損失。起義軍組織分散,行動上各自為政,缺乏得力的領導人和統一的指揮,不能協調一致地打擊敵人。但除了這兩個原因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起義軍在軍事上采取單純的防禦戰略,使英軍掌握了主動。而這英軍掌握主動的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旁遮普的錫克人選擇了支持英國,他們的態度對這次起義的結局有壓倒性的影響。
旁遮普地區距離北部地區起義的中心德裏城才四五百公裏,是英國征服邦裏麵最後一個,即便已經兼並了7年之久,但對於這處整個印度最為重要的產糧之地,人口最多的邦,東印度公司最為重視,將這裏定為英軍駐紮的重地。整個旁遮普地區,便駐守了4萬多人,其中2.5萬人的正規軍隊中,就有1萬人是歐洲來的英國本土士兵,幾乎占了整個印度的歐洲兵中的四分之一。
就像旁遮普省督約翰.勞倫斯事後所說的,如果一旦這旁遮普沒有站在英國這邊、甚至失陷,整個印度堅持不到尼泊爾援軍和英國從克裏米亞半島以及本土調遣來的援軍到達印度,整個印度便已經失陷了。
於是乎,馮雲山對於這個一手策劃引起的印度暴亂,製訂了精心的計劃,讓特務司去實施,如今,便落在了薩米特.庫瑪爾的肩上。
在占領德裏的第二天,起義兵們各派便擁立莫臥兒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為印度皇帝,成立了由十人組成的行政院為領導機構,而薩米特.庫瑪爾便成為十人之一。不過,當天晚上,年事已高的莫臥兒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便被混入皇宮的守衛遠距離射殺,凶手是一名英國士兵,利用遠程步槍躲在王宮外麵偷偷地暗算。頓時,這名英國士兵被“憤怒”的印度教士兵當場打死,而這名英國凶手,口袋裏還被搜出幾粒淡黃的藥丸,不過,迅速被“憤怒”的印度教士兵燒毀。
莫臥兒皇帝被英軍殺害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德裏地區,而且,消息繼續向印度其他各邦散布。正在大家為這個驚人的消息而痛恨英國人的時候,一個更加驚人的消息從倫敦傳來:被請去倫敦作客的旁遮普最後一個錫克國王達力普?辛格,竟然是被關押在倫敦監獄之中,還被幾名獄警毆打致死了。
這下,不但伊斯蘭教教徒對英國人滿懷痛恨,連錫克教教徒也大吃一驚!
德裏行政院的十名長老,針對這兩個消息,迅速召開了會議進行討論。除了薩米特.庫瑪爾外,其餘的九名長老都是穆斯林,當然,實際上,薩米特.庫瑪爾裝作也是伊斯蘭教徒。因此,他們決定迎立巴哈杜爾.沙二世在二年前認定的繼承人作為印度領袖,莫臥兒王朝新的皇帝。
不過,這個繼承人名叫穆罕默德?巴哈杜爾?沙?果夫,不是巴哈杜爾.沙二世的親生兒子,名位並不正。當他宣布自己為德裏的義軍總指揮,下令所有軍隊駐紮在德裏,做好迎接英軍進攻的準備。
薩米特.庫瑪爾直接跳出來大聲道:“陛下,真主的子民怎可如此懦弱?更何況您的父親,巴哈杜爾.沙二世被英國人殺害,您難道不應該趕緊為他報仇嗎?應當迅速率領德裏的士兵去攻打旁遮普的英國人才對,那裏有上萬的英國士兵,正應該殺光他們,早日解救被他們欺壓的真主子民們!”
頓時,有兩位長老也點頭附和起來,而其他的七名長老看向莫臥兒王朝新的皇帝,等待他的回話。
“不行!英國人在旁遮普邦駐紮重兵,我們這數萬兵力前去,萬一被英軍順勢占領了這德裏城,我莫臥兒王朝豈不是要滅亡了?更何況,堅守總比去攻城容易,如今我是總指揮,我說了算,都在德裏堅守,以逸待勞,等待英軍來攻!”穆罕默德?巴哈杜爾?沙?果夫斬釘截鐵地說道。
“固守德裏,隻會坐以待斃!如今這形勢,隻能聯合旁邊旁遮普邦的錫克人,一起反抗英人。”薩米特.庫瑪爾憤怒地喊道,然後便離開紅堡皇宮。
當天晚上,薩米特.庫瑪爾便率領所有錫克教眾士兵和印度教的士兵以及少量的願意追隨他的伊斯蘭教士兵,一共九千人,啟程前往旁遮普邦。
一離開德裏,薩米特.庫瑪爾宣揚從倫敦傳來的消息,最後一個錫克國王達力普?辛格竟然被關押在倫敦監獄中,並且被獄警打死。頓時,整個軍隊裏的錫克教徒群情激昂。薩米特.庫瑪爾趁機宣稱自己信奉錫克教,下令全軍更換為原來的錫克人統治的旁遮普國王旗,吹響旁遮普錫克軍歌,打扮成錫克人的裝飾,並且,將其中不願意的印度教和穆斯林教徒驅逐,雖然隻剩下六千餘人,但都聽命薩米特.庫瑪爾,一聽要恢複錫克人自己的國家,將原本被英國人占領的旁遮普邦收複,頓時雄赳赳充滿鬥誌,一路開往旁遮普邦的首府拉合爾。
來到羅塔克,前軍來報,前麵遭遇一隊英國士兵護衛一大群英國平民趕路,薩米特.庫瑪爾二話不說,直接下令擺開錫克王旗,立即進攻,很快,這支隻有數百人的英國軍隊自知不敵而投降,但薩米特.庫瑪爾不管對方投降不投降,直接下令展開屠殺,於是乎,數百人的英國軍隊,還有二百餘名的英國平民,其中甚至有婦孺,全部被殺戮一空。
並且,薩米特.庫瑪爾還特意讓手下放走了數十名英國士兵和幾名平民,聲稱讓他們通風報信,咱們錫克人不怕英國人,要恢複故國,就得不能畏懼對方,更不能對其手下留情!
這樣一來,這幾十名幸運的英國人,逃回旁遮普的昌迪加爾城,立即向駐守的英軍指揮官霍德蓀稟報,有一支上萬人的錫克軍隊叛亂了,不但殺害英國士兵,還殘忍地殺害英國婦孺,讓英軍提防軍隊中的錫克兵和整個旁遮普地區的錫克人叛亂。
昌迪加爾城英軍指揮官霍德蓀大吃一驚,繼而便是勃然大怒。立即一邊開始清除城內的錫克士兵,開始解除錫克兵的武裝,並將部分錫克兵秘密處決;一邊向旁遮普省督約翰.勞倫斯稟報。
其實,這個目標不是他製定的,也不是直接指示他的上級——特務司司長範汝增製定的,而是馮雲山。當初馮雲山讓範汝增他們特務司煽動印度叛亂,便製定了策略,那就是不要像曆史上那樣,隻固守德裏,讓英國人從容調動兵力,集中攻克德裏。而是直接將叛軍全部拉到距離德裏比較近,卻最為重要的西北部的旁遮普邦,將這個印度人口眾多的農業大邦拉入叛亂之中。
若是英國人知道馮雲山的這個戰略,必定會大驚失色!
事實上,馮雲山也是通過對後世曆史上的研究,知道這個旁遮普邦對於當時的英屬印度地區的重要的。
英國在印度一共設立24萬軍隊,其中隻有4萬不到的英國本土士兵,其餘的,差不多都是印度(含緬甸、巴基斯坦及孟加拉等)本土士兵。而這20萬印度士兵當中,有7萬士兵是旁遮普地區的錫克人。
曆史上的這次印度大起義,之所以失敗,自然是真正起義反叛的土邦很少外,其他大部分掌握起義領導權的封建主在英國威脅利誘下,紛紛投降叛變,使起義遭受極大的損失。起義軍組織分散,行動上各自為政,缺乏得力的領導人和統一的指揮,不能協調一致地打擊敵人。但除了這兩個原因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起義軍在軍事上采取單純的防禦戰略,使英軍掌握了主動。而這英軍掌握主動的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旁遮普的錫克人選擇了支持英國,他們的態度對這次起義的結局有壓倒性的影響。
旁遮普地區距離北部地區起義的中心德裏城才四五百公裏,是英國征服邦裏麵最後一個,即便已經兼並了7年之久,但對於這處整個印度最為重要的產糧之地,人口最多的邦,東印度公司最為重視,將這裏定為英軍駐紮的重地。整個旁遮普地區,便駐守了4萬多人,其中2.5萬人的正規軍隊中,就有1萬人是歐洲來的英國本土士兵,幾乎占了整個印度的歐洲兵中的四分之一。
就像旁遮普省督約翰.勞倫斯事後所說的,如果一旦這旁遮普沒有站在英國這邊、甚至失陷,整個印度堅持不到尼泊爾援軍和英國從克裏米亞半島以及本土調遣來的援軍到達印度,整個印度便已經失陷了。
於是乎,馮雲山對於這個一手策劃引起的印度暴亂,製訂了精心的計劃,讓特務司去實施,如今,便落在了薩米特.庫瑪爾的肩上。
在占領德裏的第二天,起義兵們各派便擁立莫臥兒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為印度皇帝,成立了由十人組成的行政院為領導機構,而薩米特.庫瑪爾便成為十人之一。不過,當天晚上,年事已高的莫臥兒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便被混入皇宮的守衛遠距離射殺,凶手是一名英國士兵,利用遠程步槍躲在王宮外麵偷偷地暗算。頓時,這名英國士兵被“憤怒”的印度教士兵當場打死,而這名英國凶手,口袋裏還被搜出幾粒淡黃的藥丸,不過,迅速被“憤怒”的印度教士兵燒毀。
莫臥兒皇帝被英軍殺害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德裏地區,而且,消息繼續向印度其他各邦散布。正在大家為這個驚人的消息而痛恨英國人的時候,一個更加驚人的消息從倫敦傳來:被請去倫敦作客的旁遮普最後一個錫克國王達力普?辛格,竟然是被關押在倫敦監獄之中,還被幾名獄警毆打致死了。
這下,不但伊斯蘭教教徒對英國人滿懷痛恨,連錫克教教徒也大吃一驚!
德裏行政院的十名長老,針對這兩個消息,迅速召開了會議進行討論。除了薩米特.庫瑪爾外,其餘的九名長老都是穆斯林,當然,實際上,薩米特.庫瑪爾裝作也是伊斯蘭教徒。因此,他們決定迎立巴哈杜爾.沙二世在二年前認定的繼承人作為印度領袖,莫臥兒王朝新的皇帝。
不過,這個繼承人名叫穆罕默德?巴哈杜爾?沙?果夫,不是巴哈杜爾.沙二世的親生兒子,名位並不正。當他宣布自己為德裏的義軍總指揮,下令所有軍隊駐紮在德裏,做好迎接英軍進攻的準備。
薩米特.庫瑪爾直接跳出來大聲道:“陛下,真主的子民怎可如此懦弱?更何況您的父親,巴哈杜爾.沙二世被英國人殺害,您難道不應該趕緊為他報仇嗎?應當迅速率領德裏的士兵去攻打旁遮普的英國人才對,那裏有上萬的英國士兵,正應該殺光他們,早日解救被他們欺壓的真主子民們!”
頓時,有兩位長老也點頭附和起來,而其他的七名長老看向莫臥兒王朝新的皇帝,等待他的回話。
“不行!英國人在旁遮普邦駐紮重兵,我們這數萬兵力前去,萬一被英軍順勢占領了這德裏城,我莫臥兒王朝豈不是要滅亡了?更何況,堅守總比去攻城容易,如今我是總指揮,我說了算,都在德裏堅守,以逸待勞,等待英軍來攻!”穆罕默德?巴哈杜爾?沙?果夫斬釘截鐵地說道。
“固守德裏,隻會坐以待斃!如今這形勢,隻能聯合旁邊旁遮普邦的錫克人,一起反抗英人。”薩米特.庫瑪爾憤怒地喊道,然後便離開紅堡皇宮。
當天晚上,薩米特.庫瑪爾便率領所有錫克教眾士兵和印度教的士兵以及少量的願意追隨他的伊斯蘭教士兵,一共九千人,啟程前往旁遮普邦。
一離開德裏,薩米特.庫瑪爾宣揚從倫敦傳來的消息,最後一個錫克國王達力普?辛格竟然被關押在倫敦監獄中,並且被獄警打死。頓時,整個軍隊裏的錫克教徒群情激昂。薩米特.庫瑪爾趁機宣稱自己信奉錫克教,下令全軍更換為原來的錫克人統治的旁遮普國王旗,吹響旁遮普錫克軍歌,打扮成錫克人的裝飾,並且,將其中不願意的印度教和穆斯林教徒驅逐,雖然隻剩下六千餘人,但都聽命薩米特.庫瑪爾,一聽要恢複錫克人自己的國家,將原本被英國人占領的旁遮普邦收複,頓時雄赳赳充滿鬥誌,一路開往旁遮普邦的首府拉合爾。
來到羅塔克,前軍來報,前麵遭遇一隊英國士兵護衛一大群英國平民趕路,薩米特.庫瑪爾二話不說,直接下令擺開錫克王旗,立即進攻,很快,這支隻有數百人的英國軍隊自知不敵而投降,但薩米特.庫瑪爾不管對方投降不投降,直接下令展開屠殺,於是乎,數百人的英國軍隊,還有二百餘名的英國平民,其中甚至有婦孺,全部被殺戮一空。
並且,薩米特.庫瑪爾還特意讓手下放走了數十名英國士兵和幾名平民,聲稱讓他們通風報信,咱們錫克人不怕英國人,要恢複故國,就得不能畏懼對方,更不能對其手下留情!
這樣一來,這幾十名幸運的英國人,逃回旁遮普的昌迪加爾城,立即向駐守的英軍指揮官霍德蓀稟報,有一支上萬人的錫克軍隊叛亂了,不但殺害英國士兵,還殘忍地殺害英國婦孺,讓英軍提防軍隊中的錫克兵和整個旁遮普地區的錫克人叛亂。
昌迪加爾城英軍指揮官霍德蓀大吃一驚,繼而便是勃然大怒。立即一邊開始清除城內的錫克士兵,開始解除錫克兵的武裝,並將部分錫克兵秘密處決;一邊向旁遮普省督約翰.勞倫斯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