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抵達上海城就任縣長已經十餘天了。


    這十來天時間,他按照父親的教導,先去府城拜會了鬆江知府劉坤一,然後,便是將整個上海城裏裏外外跑了一遍,對於整個上海城內外,尤其是城北的法國租界和英國租界、美國租界,都跑了一趟,將情況基本都摸清楚,雖不至於了如指掌,但也熟悉了很多。


    不過,這上海的工廠要興辦,如何著手,張之洞卻是有些一籌莫展。


    原本上海有眾多的茶葉和生絲的中間商,從各地將茶葉生絲收購起來運來上海,賣給洋行,充當洋行的買辦。可沒想到,經過小刀會義軍起義之後,這些買辦們不是被搶,便是逃走,等討虜軍將士殺入上海,連僅剩的幾十個買辦商賈也躲入租界內,不肯出來了。


    後來,討虜軍占領整個租界,眾多洋人都紛紛逃離上海,前往港島和襖門,準備中轉回國。而那些買辦們,都跟隨洋人逃往各地。不過,前幾月,討虜軍統一了整個江南,並出兵北伐,占領北京城的消息一傳開,一些洋人又從港島和澳門回來了。他們驚奇地發現,討虜軍並沒有查封他們的店鋪和工廠,隻是宣布收回租界,解除租約。


    於是乎,盡管沒有往常的那麽繁榮,但整個黃浦江邊的原本租界區內,又開始熱鬧起來,洋人和買辦們又開始活躍,做起生意來。


    張之洞對於上海城外的三十多個知名的買辦一一進行了拜訪,結果,根本就沒人願意開設工廠,紛紛搖頭拒絕,讓張之洞很是灰心。


    這天,他正在考慮,是不是寫信問父親湊點銀兩,讓堂兄來上海開辦一家工廠,門外,他的老師兼幕僚何養源匆匆推門進來。


    “大人,大喜事啊!”何養源眉飛色舞地來到張之洞身前,手中拿著一疊厚厚的令諭,急切地道:“前日,朝廷商務部下達了一份《中華帝國商律》,對帝國境內的各類經營工商、買賣、興辦廠礦等諸事進行了明確規定,而且,《中華帝國商律》中包含了諸多的分律,如《商人通例》、《商會簡明章程》、《公司律》等,還在商務部下屬設立了設立商標局、工商局、工礦局、郵政局、高等實業學堂,讓何某眼花繚亂,如今還沒弄清楚這些律法,不過,總之有一點,以後,有了這些律法,從根本上保障了商賈買辦和街頭商販等人的利益和地位。”


    張之洞接過令諭,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總綱《中華帝國商律》。


    他飛快地翻看著,越看越是讓他心驚不已,越來越激動,半響之後,囫圇吞棗地看完,歎道:“這,這朝廷的商務部的大人真是奇才啊。這等發展工商業的妙計,都能想出來。若真能按此施行,我敢斷定,不出三年五載,帝國必然商事繁茂,就會有新的‘商紳’階層出現,不但不弱於如今的‘士紳’,還很有可能在未來的不久,將‘士紳’階層全部取代。”


    何養源不禁驚奇道:“什麽?之洞你竟然對這些商賈走販如此看重?”


    張之洞歎道:“先生,你知道,學生在來上海之前,曾被陛下召見,曾見他對這些商賈的看重,比士紳看重得多。陛下曾經說過,日後的世界,便是這些‘商紳’的世界,如今的士農工商四大階層的排序,日後,將會實際變成士商工農,甚至商士工農。”


    何養源這才恍然大悟。


    張之洞連忙命縣衙裏的書吏,趕緊將這《中華帝國商律》和相應的分律,抄寫數份,蓋上縣衙的印章,派人將之張貼在縣城和城外各處。


    很快,整個上嗨城內外便都得知了帝國鼓勵發展工商業,重視商賈的消息。


    “張掌櫃,這下好了,你不是想辦一間生鐵鋪嗎?官府出了告示,凡是現在作坊,隻要在官府進行備案,便可以獲得官府的減稅補貼,投入百兩銀子,便可享受二十兩銀子的補貼,在日後的三年內,便可少交二十兩銀子的稅。這可是大好事啊!”


    “是啊是啊!李掌櫃,我也聽人說起這個消息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怎麽會不是真的呢?城北大門外都貼出告示了,上麵還蓋有縣衙縣令老爺的大紅印章呢!”


    “是嗎?那我得趕緊看看去!哎,李掌櫃,這樣的話,你那個生絲鋪,每年要交稅上千兩銀子,那不是可以省下數百兩了?”


    “是啊!托張掌櫃您的洪福,李某的生絲鋪,也能減免一半的雜稅,每年可以省下七八百兩銀子。哎,不多說了,我得趕緊去縣衙一趟,將我的生絲鋪登記備案,申請減稅。”


    “好好,這都是托陛下的洪福啊!我也趕緊走了。”


    這樣的議論,在各地發生著。


    ……


    張之洞滿臉喜色地看著何養源,驚喜道:“先生,您說的是真的?就這兩天功夫,便有數十家店鋪和作坊來申報備案?”


    “大人,千真萬確!自從將朝廷傳來的《華商辦理農工商實業章程》等貼出後,前來縣衙辦理工商登記的商賈便絡繹不絕。”何養源回道:“照這樣下去,很快便能上百家。總算有了點起色了,不過,大多是商鋪,還有幾家卻都是小作坊,小工場,超過千兩本錢的工廠卻還是沒出現。”


    張之洞聽到這,卻道:“可惜沒有大的工廠。當初麵聖時,陛下曾說過,上海是洋人的集中地,除廣州外,是整個華夏最好的商貿港口,最利於興辦大型工廠這種實業。前幾天我去租界調查發現,城外的租界,靠近黃埔江邊,有數家洋人開辦的船舶修理廠。其中有兩家是英國人開辦的,因為討虜軍和英國艦隊發生摩擦交火,那兩家船舶修理廠的老板逃跑,聽說回了西洋,委托其他的英國商人幫忙出售這修理廠。若是能找到漢人商賈,將這兩家船舶修理廠接手下來,就好了。”


    “大人說的是叫祥生和耶鬆的兩家船舶修理廠?這兩家可都是大廠,聽說要上萬兩的白銀,普通商賈,哪有那麽雄厚的財力?何況,也沒人懂這些船舶修理,如何承接生意?”何養源歎息一聲,他跟隨張之洞,也清楚情況。


    不過,轉念一想,突然冒出一個念頭,道:“大人,何不試試讓數個或是數十個商賈一道聯合起來,像《商會簡明章程》裏說的那樣,成立個上嗨商會,由商會名義出麵,眾多商賈一起集資,湊出銀子買下這船舶修理廠。然後再雇請原來的洋雇工,或是從其他修理廠中招募雇工,再同時派華人雇工進行學習技術,再規定日後華人的船隻都必須在這修理廠進行維修,帶點生意,這樣的話,必然會有人願意接手。”


    張之洞大喜,大笑道:“先生大才,此策大善!就這麽辦!”


    於是,三天後,經過張之洞的四下遊說,數十人齊聚上嗨縣衙,上海商會成立了。


    緊接著,兩家上海最大的洋資船舶修理廠被上嗨商會買了下來,並且合並為一家修理廠:江南船舶修理總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天國不太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江口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江口水並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