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雲山不由感慨道:“大綱兄弟,多謝你的提醒!雲山也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我最近也一直在想,天地會的事情,如何解決才好。你有什麽好的建議麽?”


    此刻,兩人全都放下了聖王與屬下的身份,好像又回到了太平天國剛剛起事,馮雲山孤身一人,前往江上尋訪羅大綱,勸說他率部投奔太平天國的那段時光,坦誠相對,一起為明天的大事奔波。


    羅大綱陷入沉思中半響才道:“依羅某看,如今我聖國的討虜軍,有三分之二的兵力都是天地會眾,這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情,如今之計,一是隻有繼續擴新兵,從聖國治下的百姓中選撥窮苦子弟,稀釋討虜軍中天地會中的比例;二是重點清理下類似邱昌道這種天地會頭領,務必確保這些討虜軍師團長,必須完全忠心聖王和聖國,不能再出現像邱昌道這種叛徒。”


    羅大綱的提議,馮雲山倒是覺得有幾分道理,不過,他此刻想的卻是更多。


    天地會的問題,他一直拖著,其實早就應該著手處理的,隻不過,一直以來,無論是以前的聖軍,還是現在的討虜軍,天地會眾占據主要力量,並且,占據主要將領的,卻不是他們,而是一幹跟隨他的廣西老兄弟們。因此,可以想象,作為原本的天地會眾,肯定有幾分不滿,加上他們加入聖軍後,還是在原來的頭目手下,沒有打散編製,便造成軍中有軍,容易形成獨立的王國,獨立的小團體。


    邱昌道叛亂後,馮雲山便仔細分析了他叛亂的原因。從表麵上看,是邱昌道失敗了,怕自己追究他的責任,加上滿清官府的一番高官厚祿的許諾,便叛變出去。但從根子裏分析,卻是因為缺乏根本的監督,缺乏統一的思想認識,缺乏了信仰。


    馮雲山在設立這個軍製的時候,除了師長這個第一長官外,還配備了師執委,可如今,這個師執委和師副執委,卻因為人手不夠,要麽便是師長兼任,要麽,便是從下麵的團長拔高了兼任,至於副師長和參謀長等,也大多是由團長兼任,這樣一來,便違背了這個編製的初衷,特別是這個能監督整個師部將士,統一全師將士的思想的靈魂人物---師執委,全部失職,造成如今這種局麵。


    幸好,通過邱昌道的這件事情,還算發現得早。


    除此之外,從乙四師逃回的少數幾名討虜軍將士透露,邱昌道的一幹部下早就有慫恿邱昌道背叛聖國之心,但一直無人舉報和告密。馮雲山清楚,這便是軍中監督係統的缺失。


    他猜測,這次邱昌道率部叛變,應該也有這方麵的因素。怪隻怪自己,過於自信,太過於相信那些原本是幫會出身,要論到後世,便是一幫黑社會流氓分子,自己又沒有給他們多少好處,難怪會慫恿邱昌道叛亂。


    如此說來,還必須要建立一個監察討虜軍軍官和將領的一套機構才行,並且,對於這些原本是天地會的大頭目,更是要慎重對待,不被其察覺地嚴密監視。


    另外,類似於像這個乙四師這樣,一個地方的天地會眾,還是要打散打亂才行。


    想到這裏,馮雲山點點頭,對羅大綱道:“大綱兄弟說的很有道理。如今我聖國地盤已經擴大一倍有餘,而討虜軍將士的數目,還停留在原本占領湘南和兩廣的基礎上。的確,有些不足,隻不過,一旦擴兵,不但軍隊的戰力要下降,而且,聖國的財政負擔也會更重。因此,還是要慎重一些,量力而行。”


    “至於清理討虜軍中的天地會頭目出身的將領,這卻是非常棘手。搞不好,反而引起一幫終於聖國的好兄弟的反感,影其軍中大規模的動蕩不安。這點,我再考慮考慮。”馮雲山謹慎地歎道:“不太容易啊。”


    羅大綱道:“聖王,就先從羅某開始,給軍中做個樣來!聖國上下,誰不知道,我羅大綱原本就是天地會水寇出身,而且手下有一幫弟兄。就從羅某開始,我就不信,誰還能有話說。至於如何清理,羅某是個粗人,卻想不上來,反正聖王你吩咐便是,羅某堅決服從。”


    羅大綱一席話,讓馮雲山異常感動,這就是當初追隨自己的一幹老兄弟啊。他唯有點點頭,緊緊窩著羅大綱的手,搖晃著。


    當夜,兩人在聖王王府的後花園內,喝的大醉,有幾分一笑泯恩仇的意思在裏麵,而兩人,似乎又回到了在紫荊山區太平團營時候的時光。


    第二天,馮雲山讓王闓運草擬了一份聖王詔令,規定每年,無論甲等乙等,各師師長、旅長,都必須在年底至聖王王府,向聖王和總參謀部進行述職,並且進行一次思想培訓。


    同時,宣布調集甲五師師長羅大綱、乙一師師長何祿、乙二師師長黃鼎鳳、乙六師師長何賤苟、乙七師師長蔣天益,以及旅長王大才、黃中環、陳水太、鄭元伯、張拔山、李石保、陳義和等人,回廣州述職。


    與此同時,總參謀部下達了調令,將各師旅中的一些主要由天地會眾構成的團營,予以打散重新分配兵力,並將團、營長進行隨機互調。當然,這些調動,盡量避開了出征在外的甲等師。


    與此同時,馮雲山親自發布另一條聖王令,規定所有討虜軍實行無酬義務兵役製與有酬誌願兵役製相結合。


    聖王令中規定,新征入伍的討虜軍為義務兵,無酬勞,但在入伍時,其家庭享受一次性三兩白銀的補貼,並且,原來規定的田稅減半、田畝多分一人等優惠政策仍然照舊,但必須在討虜軍中服役四年,是為義務。四年以後,根據討虜軍中的選拔和篩選,合格者,可繼續在軍中服役,是為誌願。


    而這誌願兵,便可根據軍銜等級,享受聖國支付的相應酬勞,而且,這酬勞還不低,一般成為誌願兵,至少也是個士官了,一名下士,每月有兵餉一兩銀子,不過,按照馮雲山的打算,全部用聖國自己發行的銅錢支付,合計一千四百文銅錢。到少將一級,每月已經可以獲得二十兩白銀了。


    對於這個兵餉,雖然不是很多,但對比太平天國的太平軍,完全無任何兵餉,卻是一大進步。相比較清朝綠營兵,最基層的士兵,綠營兵雖然表麵上是每月一兩二錢,但由於經常被克扣軍餉,隻能拿到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因此,討虜軍的兵餉拿到手的反而要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天國不太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江口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江口水並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