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讓馮雲山鬱悶的是,他經過兩次立正、稍息的口令後,再一次說向左轉的時候,還是有二三十人又開始左右不分了。<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無奈,再次讓這些人見見血,終於,再試了幾次,沒出現搞錯的人了。
接下來,馮雲山便開始行進部分內容。
馮雲山腦中記著的行進部分,好像隻有齊步、正步和跑步,還有個原地踏步。
馮雲山還是采用自己先示範,再叫了二十人上台和自己一起配合齊走的方式,向校場的將士們展示如何行進。
首先是齊步,隨著馮雲山自己的口令:“齊步――走。”
馮雲山自己走起來,他一邊走,一邊大聲解釋齊步的動作要領:“左腳向正前方邁出約半步,按照先腳跟後腳掌的順序著地,同時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貼於食指第二節;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小臂自然向裏合,手心向內稍向下;向後擺臂時,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兩個手掌距離;行進的速度每分鍾116-122個半步,如果按後世來的馮雲山的看法,則最好是每分鍾都是120步,合計行走90米。
緊接著,馮雲山和台上的二十人,排成兩排,齊步走起來。由於這二十人乃是馮雲山的衛兵,平時跟隨馮雲山身後保護他,已經非常熟悉馮雲山的步伐,因此學得很快。
之間前一排十人,後一排十一人,如影隨形,步調一致,行進中,前後兩排的距離保持不變,各人之間的距離也絲毫不增不減,十分整齊,煞是好看。<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一時間台下眾將士都喝起彩來,紛紛跟著模仿學習。
眾人辛苦操練了一天,馮雲山命令明日一早繼續操練,便疲憊地散去。
第二天,伍崇曜讓人將二千套討虜軍的春裝送來了,灰色的占絕大多數,黃色的隻有二百來件。
並且,伍崇曜告訴馮雲山一件事情。原來,有幾名原來的聖軍牌尾婦女,在幫忙縫製軍裝的時候,得知灰色的是士兵軍裝,而黃色的軍裝是為軍官準備的,她們便提起一個問題:那會不會讓清妖專門盯住黃色軍裝的將士開火,豈不是暴露了軍官?
伍崇曜覺得是個很大問題,便來稟報聖王。
馮雲山想了想,也對,雖然眼下還都是鳥槍之類的,射程不遠,但未來不久便會出現狙擊槍械,記得美國南北內戰時候,便使用加了瞄具的夏普斯後裝步槍,還有惠特沃斯擊發步槍作為狙擊步槍,進行狙擊暗殺活動。
因此,馮雲山意識到這軍服顏色的不妥。於是,他改變命令,將灰色軍裝改為士兵和軍官們通用,而黃色的軍裝,作為後勤和文書類等非作戰人員的軍裝裝束。
所有戰鬥人員穿的灰色軍裝,外形全部一樣,隻是軍裝的肩章上,隨著軍銜等級不同,而肩章標記不同。
肩章采用的軍銜也完全套用後世人民軍的做法,列兵為一道折杠,上等兵為兩道折杠。而士官的肩章馮雲山給忘記了,他便直接采用增加數字的做法,下士、中士、上士分別為三道折杠、四道折杠、五道折杠。
而尉、校官采用馮雲山知道的幾杠幾星製:少尉一杠一星;中尉一杠二星;上尉一杠三星;少校兩杠一星;中校兩杠二星;上校兩杠三星;大校兩杠四星。
將軍沒有用杠,而是用高聳入雲的山峰作為背景,山峰的中間直接加上金星。少將一顆金星,中將二顆金星,上將三顆金星。
而馮雲山自己的肩章,則是直接高聳入雲的山峰,上書“雲山”二字。
順勢確定好軍銜與肩章的對應關係,馮雲山讓伍崇曜下次將他說的肩章,也與軍裝一並生產出來。
而後,他自己主動帶頭穿起了灰色的普通軍裝。這下,整個校場的一千五百人,全部換上新式的軍裝,頓時,現場一股氣勢顯露了出來。
接下來幾天,馮雲山又教眾人操練其餘的行進步法,正步、跑步、踏步、移步等。
特別是正步和跑步,馮雲山特別注重。
對於正步,馮雲山印象最深。正步,可能是世界上最廣泛采用的軍事操演的最莊嚴正式職業化的行進步法了,當初,參加軍訓的馮雲山,就被教官逼著苦練過正步,最後進行會操中,最高潮最精彩的部分,便以正步來實現。
馮雲山對於正步,可謂比較了解,正步除了好看、整齊、莊重嚴肅,還能突出強大的紀律性和集體統一性,以及強大的力量感,其餘的,並不能有很大的作用,隻是普魯士傳統的鵝步在屢次戰役勝利後的閱兵給人們的衝擊太強,導致大家都認為隻有正步走好才是強大的軍隊而已。
不過,馮雲山隻是將正步當成一種純粹的閱兵步法,給百姓看的,能增強百姓對討虜軍的信心。
他的重點,還是在齊步走和跑步的操練上!
跑步,用於快速行進。當初,法國士兵說法國軍隊為何能在拿破侖皇帝的率領下,戰無不勝,靠的就是走,跑,行軍。勝利是走出來的,更是跑出來的。
而馮雲山深以為然!沒有誰比他清楚,怎麽通過二萬五千兩的長征,走出了後世的無敵人民軍!
“跑步――走。”
聽到口令,上體微向前傾,兩腿微彎,同時左腳利用右腳掌的蹬力躍出約比平常走路多個手掌的距離,前腳掌先著地,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大臂略垂直,肘部貼於腰際,小臂略平,稍向裏合;向後擺臂時,拳貼於腰際。
行進速度每分鍾170-180個半步,也就是每分鍾走130多米,差不多每小時要行軍8公裏。
剛開始,馮雲山讓眾人圍著高台下的一塊空地來回跑步,再後來,便開始在圍著整個校場跑步前進。接著,馮雲山命人按照他的節奏,喊著“一二一”的口號,每人發一杆鳥槍,套繩在肩上,往前跑步前進,跑了幾圈後,再將槍解下直接在手中持著,再跑步前進。
馮雲山便是要訓練眾位將士的攜槍行進。
接連幾天,馮雲山又示範了臥倒、起立、匍匐前進等幾種規範動作,教導眾人,在使用近射程的前膛槍要密集排列,緊湊陣型,齊齊前進。而在使用德萊賽針刺擊發槍時,便要采用蹲下或者臥倒的方式射擊。
並且,馮雲山又特意調來燧發滑膛槍、擊發滑膛槍和德萊賽針刺擊發槍,分別教導眾將士如何準確規範使用,如何快速射擊,提高命中率。(未完待續。)
無奈,再次讓這些人見見血,終於,再試了幾次,沒出現搞錯的人了。
接下來,馮雲山便開始行進部分內容。
馮雲山腦中記著的行進部分,好像隻有齊步、正步和跑步,還有個原地踏步。
馮雲山還是采用自己先示範,再叫了二十人上台和自己一起配合齊走的方式,向校場的將士們展示如何行進。
首先是齊步,隨著馮雲山自己的口令:“齊步――走。”
馮雲山自己走起來,他一邊走,一邊大聲解釋齊步的動作要領:“左腳向正前方邁出約半步,按照先腳跟後腳掌的順序著地,同時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貼於食指第二節;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小臂自然向裏合,手心向內稍向下;向後擺臂時,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兩個手掌距離;行進的速度每分鍾116-122個半步,如果按後世來的馮雲山的看法,則最好是每分鍾都是120步,合計行走90米。
緊接著,馮雲山和台上的二十人,排成兩排,齊步走起來。由於這二十人乃是馮雲山的衛兵,平時跟隨馮雲山身後保護他,已經非常熟悉馮雲山的步伐,因此學得很快。
之間前一排十人,後一排十一人,如影隨形,步調一致,行進中,前後兩排的距離保持不變,各人之間的距離也絲毫不增不減,十分整齊,煞是好看。<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一時間台下眾將士都喝起彩來,紛紛跟著模仿學習。
眾人辛苦操練了一天,馮雲山命令明日一早繼續操練,便疲憊地散去。
第二天,伍崇曜讓人將二千套討虜軍的春裝送來了,灰色的占絕大多數,黃色的隻有二百來件。
並且,伍崇曜告訴馮雲山一件事情。原來,有幾名原來的聖軍牌尾婦女,在幫忙縫製軍裝的時候,得知灰色的是士兵軍裝,而黃色的軍裝是為軍官準備的,她們便提起一個問題:那會不會讓清妖專門盯住黃色軍裝的將士開火,豈不是暴露了軍官?
伍崇曜覺得是個很大問題,便來稟報聖王。
馮雲山想了想,也對,雖然眼下還都是鳥槍之類的,射程不遠,但未來不久便會出現狙擊槍械,記得美國南北內戰時候,便使用加了瞄具的夏普斯後裝步槍,還有惠特沃斯擊發步槍作為狙擊步槍,進行狙擊暗殺活動。
因此,馮雲山意識到這軍服顏色的不妥。於是,他改變命令,將灰色軍裝改為士兵和軍官們通用,而黃色的軍裝,作為後勤和文書類等非作戰人員的軍裝裝束。
所有戰鬥人員穿的灰色軍裝,外形全部一樣,隻是軍裝的肩章上,隨著軍銜等級不同,而肩章標記不同。
肩章采用的軍銜也完全套用後世人民軍的做法,列兵為一道折杠,上等兵為兩道折杠。而士官的肩章馮雲山給忘記了,他便直接采用增加數字的做法,下士、中士、上士分別為三道折杠、四道折杠、五道折杠。
而尉、校官采用馮雲山知道的幾杠幾星製:少尉一杠一星;中尉一杠二星;上尉一杠三星;少校兩杠一星;中校兩杠二星;上校兩杠三星;大校兩杠四星。
將軍沒有用杠,而是用高聳入雲的山峰作為背景,山峰的中間直接加上金星。少將一顆金星,中將二顆金星,上將三顆金星。
而馮雲山自己的肩章,則是直接高聳入雲的山峰,上書“雲山”二字。
順勢確定好軍銜與肩章的對應關係,馮雲山讓伍崇曜下次將他說的肩章,也與軍裝一並生產出來。
而後,他自己主動帶頭穿起了灰色的普通軍裝。這下,整個校場的一千五百人,全部換上新式的軍裝,頓時,現場一股氣勢顯露了出來。
接下來幾天,馮雲山又教眾人操練其餘的行進步法,正步、跑步、踏步、移步等。
特別是正步和跑步,馮雲山特別注重。
對於正步,馮雲山印象最深。正步,可能是世界上最廣泛采用的軍事操演的最莊嚴正式職業化的行進步法了,當初,參加軍訓的馮雲山,就被教官逼著苦練過正步,最後進行會操中,最高潮最精彩的部分,便以正步來實現。
馮雲山對於正步,可謂比較了解,正步除了好看、整齊、莊重嚴肅,還能突出強大的紀律性和集體統一性,以及強大的力量感,其餘的,並不能有很大的作用,隻是普魯士傳統的鵝步在屢次戰役勝利後的閱兵給人們的衝擊太強,導致大家都認為隻有正步走好才是強大的軍隊而已。
不過,馮雲山隻是將正步當成一種純粹的閱兵步法,給百姓看的,能增強百姓對討虜軍的信心。
他的重點,還是在齊步走和跑步的操練上!
跑步,用於快速行進。當初,法國士兵說法國軍隊為何能在拿破侖皇帝的率領下,戰無不勝,靠的就是走,跑,行軍。勝利是走出來的,更是跑出來的。
而馮雲山深以為然!沒有誰比他清楚,怎麽通過二萬五千兩的長征,走出了後世的無敵人民軍!
“跑步――走。”
聽到口令,上體微向前傾,兩腿微彎,同時左腳利用右腳掌的蹬力躍出約比平常走路多個手掌的距離,前腳掌先著地,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大臂略垂直,肘部貼於腰際,小臂略平,稍向裏合;向後擺臂時,拳貼於腰際。
行進速度每分鍾170-180個半步,也就是每分鍾走130多米,差不多每小時要行軍8公裏。
剛開始,馮雲山讓眾人圍著高台下的一塊空地來回跑步,再後來,便開始在圍著整個校場跑步前進。接著,馮雲山命人按照他的節奏,喊著“一二一”的口號,每人發一杆鳥槍,套繩在肩上,往前跑步前進,跑了幾圈後,再將槍解下直接在手中持著,再跑步前進。
馮雲山便是要訓練眾位將士的攜槍行進。
接連幾天,馮雲山又示範了臥倒、起立、匍匐前進等幾種規範動作,教導眾人,在使用近射程的前膛槍要密集排列,緊湊陣型,齊齊前進。而在使用德萊賽針刺擊發槍時,便要采用蹲下或者臥倒的方式射擊。
並且,馮雲山又特意調來燧發滑膛槍、擊發滑膛槍和德萊賽針刺擊發槍,分別教導眾將士如何準確規範使用,如何快速射擊,提高命中率。(未完待續。)